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巍  何玉娟 《临床荟萃》2003,18(18):1041-1042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及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左心室重构的治疗效应。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6 5例 ,随机分为 3组 :伊贝沙坦组 (2 3例 )、依那普利组 (2 2例 ) ,对照组 (2 0例 ) ,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入院后第 1天、2周、6周、半年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 (LVESVI)、左心室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比值 (E/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的变化 ,并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与入院基础值比较 ,6个月内LVEDVI、LVESVI增加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伊贝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 ,与对照组比较 ,LVEDVI、LVESVI减少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伊贝沙坦组与依那普利组比较 ,LVEDVI、LVESVI值在 6周、半年时减少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依那普利组中咳嗽发生率为 18.2 % ,伊贝沙坦组无一例发生。结论 伊贝沙坦对AMI患者抗左心室重构效应优于依那普利 ,且耐受性好。采用心室容积指数作为左心室重构指标较E/A和LVEF更直观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36例高血压患者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在静息、反应性充血 (增加血流量引致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 ) ,舌下喷硝酸甘油 (为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 )后肱动脉舒张末期内径和血流速度的变化 ,并与 15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随后对高血压患者给予伊贝沙坦治疗 ,2 4周后重复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高血压组 ( 36例 )治疗前流量介导的血管扩张 (flow mediateddilation ,FMD)明显低于对照组 [( 4 5 2± 1 6 7) %vs ( 10 42± 4 2 9) % ,P <0 0 0 1]。硝酸甘油引致的血管扩张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提示高血压患者存在内皮功能不良。经 2 4周伊贝沙坦治疗后 ,与治疗前比较 ,血压控制良好 ,FMD从治疗前的 ( 4 5 2±1 6 7) %升到 ( 7 10± 2 88) % (P <0 0 0 1)。而硝酸甘油引致的血管舒张在两组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患者FMD受损 ,提示存在内皮功能不良 ;伊贝沙坦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不良  相似文献   

3.
杨顺昱  陶军  蓝景生 《新医学》2003,34(12):741-742
目的:比较伊贝沙坦与雷米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2例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92例,口服伊贝沙坦150~300mg/d)和雷米普利组(90例,口服雷米普利2.5~5.0mg,每日2次),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伊贝沙坦组总有效率为89%(79/89)、雷米普利组为86%(65/76),两组治疗后超声检查各项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及X线检查心胸比均有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中,伊贝沙坦组3例因不能耐受退出试验,雷米普利组则有14例退出试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贝沙坦与雷米普利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相似,但伊贝沙坦的不良反应少,病人的依从性优于雷米普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住院的DHF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予常规抗DHF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曲美他嗪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UCG)心脏舒张功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88.37% vs.69.77%,P<0.05).观察组治疗后等容舒张时间(IVRT)、E峰、A峰和E/A比值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可改善DHF患者的左室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范耀东  丁娜  阚建英  赵连余 《新医学》2010,41(6):365-368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DHF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硝酸酯类、钙拮抗药、排钾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赖诺普利(5—10mg/d)和螺内酯(20mg/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脑钠肽、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E)、二尖瓣舒张环早期运动速度(Ea)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Ea/Aa、E/Ea、肺静脉舒张晚期逆行血流峰值(PVF-A)、左心房内径(IAD)及6min步行试验(6MWT)等,随访1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增加,E峰、PVF-A、E/Ea、脑钠肽降低,Ea及Ea/Aa升高(P〈0.01或0.05),治疗组治疗后IAD缩小(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除LAD、Ea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指标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9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础治疗联合赖诺普利、螺内酯能更明显改善DHF患者的舒张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 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 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 (36例 )加用门冬氨酸钾镁静注 ,对照组 (36例 )不用门冬氨酸钾镁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变化 ,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室功能变化。结果两组症状缓解率相似 (80 .6 %与 77.8% ,P >0 .0 5 ) ,心电图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76 .4 %与 39.1% ,P <0 .0 5 ) ,两组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参数均在正常范围 ,舒张功能参数异常 ,治疗后均有改善 ,EPFV增加 ,APFV下降 ,E/A从治疗前 <1转为治疗后 >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用门冬氨酸钾镁静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对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明显 ,可作为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王丽霞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0):881-882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将72例CHF分为伊贝沙坦组(36例),服用伊贝沙坦150mg/d,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6例),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6分钟步行试验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伊贝沙坦组临床显效率47.22%,有效率44.44%,无效率8.33%,对照组分别为38.89%,36.11%,25.00%,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LVEF,LEDV,LESV,6分钟步行试验相关参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伊贝沙坦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结论:伊贝沙坦治疗CHF疗效肯定,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 将 72例 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36例、伊贝沙坦治疗组 36例 ,并于 AMI后 2、2 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测定左室心肌重量、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 ,了解伊贝坦对 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结果  AMI后 2 4周时伊贝沙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均明显降低 (P<0 .0 5 ,或 P<0 .0 0 1)。AMI后 2 4周时 ,伊贝沙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 (P <0 .0 5 ) ,左室峰射血率和左室峰射血率时间均显著下降 (P<0 .0 5 ) ,同时左室高峰充盈率明显升高 (P<0 .0 5 ) ,左室高峰充盈率时间显著下降 (P<0 .0 0 1)。结论 伊贝沙坦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和左室重塑 ,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332-4333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20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可获得更好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予以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为97.14%,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较好,可改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 :将 72例 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36例、伊贝沙坦治疗组 36例 ,并于 AMI后 2、2 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测定左室心肌质量、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 ,了解伊贝沙坦对 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结果 :AMI后 2 4周时伊贝沙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均明显降低 (P<0 .0 5或 P<0 .0 1)。AMI后 2 4周时 ,伊贝沙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 (P<0 .0 5 ) ,左室高峰射血率明显升高 ,左室高峰射率时间显著下降 (P均 <0 .0 5 ) ,同时左室高峰充盈率明显升高(P<0 .0 1) ,左室高峰充盈率时间显著下降 (P<0 .0 1)。结论 :伊贝沙坦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和左室重塑 ,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2.
刘胜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8):916-917
目的 :观察肺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伊贝沙坦治疗前后高血压的变化 ,以了解伊贝沙坦对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 40例 ,给予伊贝沙坦 15 0mg ,每天 1次 ,治疗前后每 12h测血压、脉搏、呼吸 1次 ,每周测定肺活量 1次。对照组 3 9例 ,给予波依定 5mg ,每天 1次 ,卡托甫利 2 5mg ,每天 2~ 3次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应用伊贝沙坦后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呼吸减慢 ,肺活量得到改善。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两组均有明显降压疗效 ,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伊贝沙坦治疗肺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降压效果满意 ,还可以减慢呼吸次数 ,肺活量得到改善。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伊伐布雷定与小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及运动耐力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观察组LVEDd、LVEF及LVEDs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min步行实验(6MWT)远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联合伊伐布雷定与小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化痰活血利水剂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8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7例以瓜萎半夏薤白加减方治疗,对照组32例服用利尿剂速尿、安体舒通治疗,疗程均为半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舒张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期快速充盈与左心房收缩期流经二尖瓣口的血流速度之比率(E/A)有非常显著差异,左心室射血分数(LMl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内径缩短率(%SF)等指标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瓜蒌半夏薤白加减方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胺碘酮和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和总体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 62%(41/42),高于对照组[85. 71%(36/42)](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比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仅出现较为轻微的恶心、头痛和皮疹,且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可取得满意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舒心丸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不加用任何具有益气或活血作用的中药或中成药;治疗组52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舒心丸,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气虚证、血瘀证计分和一氧化氮(NO)、hs-CRP、内皮素-1(ET-1)等指标的变化。同时,治疗前后行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气虚证、血瘀证计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ET-1、hs-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NO较治疗前升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等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舒心丸可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气虚血瘀状态,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舒张期心肌顺应性,从而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西拉普利或贝那普利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300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分别给予西拉普利联合常规治疗、贝那普利联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左心室功能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反映左心室功能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指标(LVEF、LVDD、FM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而观察1组与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在治疗CHF患者的过程中,使用西拉普利或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心输出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梁景强  梁桥安  李财润 《新医学》2011,42(6):386-388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6例D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次/口服,3次/日;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和外周血内皮素-1、一氧化氮及脑钠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曲美他嗪组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E峰及E/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内皮素-1及血浆脑钠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一氧化氮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DHF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浆脑钠肽水平,可作为DHF患者的长期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12月间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PCI治疗,研究组41例予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IL-6、IL-17、IL-10、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78.05%),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IL-6、IL-17、IL-10、CR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IL-6、IL-17、CRP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变明显(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显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4.88%)显著低于对照组(19.51%),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可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