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祖国医学认为,瘀血的形成可使正常的血液不能进行流畅,使器官失去濡养,出现经脉瘀塞不通产生疼痛.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理操作的创伤,如多次穿刺失败、手法按摩过重等均会造成患者的局部淤血、疼痛,反之在淤血的同时又会给护理操作带来一定的难题.笔者通过探讨配置红花酊的最佳乙醇浓度及最佳红花剂量用于临床,通过实验及临床效疗的观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方法:利用单因素实验法,以羟基黄色素的提取率为考核指标,考查最佳乙醇浓度;采用动物实验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红花配制红花酊外用活血化瘀的疗效.结果:60%乙醇浓度为配制红花酊最佳浓度;250g红花加入60%2500ml乙醇溶液配制的红花酊活血化瘀效果良好.结论:配制红花酊的最佳工艺为250g红花在60%2500ml乙醇中浸渍7d,该浓度的红花酊具有活血化瘀、祛瘀消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金鸣  吴伟 《中国药学杂志》2001,36(3):167-169
 目的观察硅胶吸附法制得的红花总黄色素体外对氚标记血小板激活因子(3HPAF)血小板受体结合的影响,试图证明该药为一新型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受体拮抗剂。方法以洗涤的家兔血小板(WRP),血小板膜(PM)及血小板膜蛋白(PMP)为受体制剂,配体为3HPAF进行受体结合实验,观察红花总黄色素对3HPAF受体结合的抑制作用。结果3种浓度3HPAF作为配体进行WRP受体结合实验,不同浓度的红花总黄色素抑制3HPAF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均可见明显的量效关系;3种浓 度3HPAF作为配体进行PM受体结合实验,不同浓度的红花总黄色素抑制3HPAF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均可见明显的量效关系;两种浓度3HPAF作为配体进行PMP受体结合实验,不同浓度的红花总黄色素抑制3HPAF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均可见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红花总黄色素为一新型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3.
邱颖  李雪梅  赵怀清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9):1507-1510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十味活血丸中苦杏仁苷和羟基红花黄色素 A 含量的 RP-HPLC 法。 方法 以十味活血丸为研究对象,采用 Diamonsil C18 柱 ( 4.6 mm × 200 mm , 5 μm) 色谱柱 , 流动相为甲醇 -0.05% 磷酸 (26 ∶ 74) ,流速 1.0 mL·min-1 ,检测波长 210 nm ,柱温 35 ℃ 。 结果 苦杏仁苷和羟基红花黄色素 A 质量 浓度分别在 2.40~ 24.0 g ·L-1 ( r = 0.999 8 , n =6) , 1.76~ 17.6 g ·L-1 ( r = 0.999 7 , n =6) 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实验 RSD 分别为 1.1% , 0.59% ;重复性实验 RSD 分别为 0.74% , 0.89% ;平均加样回收率 ( n =9 ) 分别为 99.9%(RSD=1.2%) 和 99.1%(RSD=1.5%) 。 结论 本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准确,为 十味活血丸 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清肺抑火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肺抑火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清肺抑火丸处方化裁而来,由黄芩、栀子、知母、浙贝、黄柏、苦参、桔梗、前胡8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止咳、化痰通便的功效。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口干咽痛、大便干燥等疾病。黄芩在处方中为君药,黄芩的主要成分为黄芩苷,测定黄芩苷的含量能够反映和控制该片剂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5.
红花黄色素的现代研究概述   总被引:91,自引:1,他引:91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chamus tinctorius.L的干燥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是传统的活血化瘀类中药。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SY)是从红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扩冠、降压、抗血栓、耐缺氧,免疫抑制等多种药理学功效,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现就红花黄色素的现代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红花在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抗肿瘤复方中,近来研究发现红花抑癌主要成分为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SY)、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及红花多糖(safflower polysacaccharides,SPS),研究主要集中于肝癌、胃癌、乳腺癌、肺癌等方面,并从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及促凋亡,或是通过抑制荷瘤鼠及裸鼠体内肿瘤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讨论红花有效成分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及红花有效成分应用于临床抗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五根油丸由玉竹、黄精、苦参、荜茇等14味药组成。有补肾健脾、宁心安神作用。主要用于腰酸腿痛、头晕、耳呜、失眠、多梦等病症。目前,药品标准中该药尚无成分定量方法。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该药中荜茇主要成分胡椒碱的含量,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具体实验如下。  相似文献   

8.
养阴清肺口服液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阴清肺口服液为四类纯中药制剂。是由《中国药典》一九八五年版养阴清肺膏改变剂型而成。主要有地黄、麦门冬、玄参、川贝母等 8味药物组成。具有养阴润燥、清肺利咽之功。用于阴虚肺燥 ,咽喉干痛 ,干咳少痰。本实验对该药的毒理学进行了研究。1 实验材料1 .1 实验用药 养阴清肺口服液由哈慈集团内蒙古扎兰屯松鹿制药厂生产。批号 :990 60 3。1 .2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白鼠 ,Wistar种大白鼠均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 方法2 .1 最大耐受量测定 小白鼠 2 0只 ,雌雄各半 ,每只鼠按 0 .4ml/ 1 0 g灌服 1 68.8%…  相似文献   

9.
均匀设计优化红花黄色素提取工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优选红花黄色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对红花黄色素提取工艺优化,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对照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工艺提取物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及提取率。结果:红花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50倍量50%乙醇,室温下提取4次,30min/次。结论:该提取工艺可作为提取红花黄色素生产工艺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以及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提取与纯化效果,探讨红花黄酮类有效部位制备工艺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所得提取物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考察工艺的稳定性.结果 红花药材加12倍量纯水,70℃时浸渍提取2次,每次90 min,上样于AB-8型号大孔树脂以6倍量(相对生药材量)纯水洗去杂质,再以10倍量40%乙醇洗脱红花黄色素其红花黄色素含量均大于40.0%.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红花复方制剂制备,同时又为五类新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莹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7):674-675
<正> 六合定中口服液是由六合定中丸改剂型而来的中药新药,由广藿香,紫苏、香薷、厚朴等17味药组成,具有祛暑除湿、和中消食的功效,主治夏伤暑湿、宿食停滞引起的寒热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我们将此方经过合理工艺提取,制成了口服液剂型。为控制该药质量,我们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制定了适合本品的广藿香、檀香、木香的定性鉴别和厚朴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选择较佳的红花干燥及服用方法。方法 采用硅胶、烘房干燥、煎煮和曝晒等方法处理红花粉末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处理后红花黄色素的含量。结果 烘房干燥和煎煮与采用硅胶干燥后红花黄色素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经曝晒后红花黄色素的含量显著下降 (P<0 .0 5 )。结论 红花黄色素在高温下性能稳定 ,而阳光能使之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大鼠海马区注射寡聚态的Aβ1-42,观察红花黄色素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双侧海马注射Aβ1-42各2.5μl制备痴呆大鼠模型,实验设置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兰他敏3 mg/kg组、红花黄色素10 mg/kg、30 mg/kg、100 mg/kg组,造模5天后灌胃至行为学结束。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状况。酶标仪测定大鼠血清TCHE和皮层、海马中SOD、MDA、GSH-Px和T-CHE含量。结果:模型组逃避潜伏期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显著降低,出现明显的空间学习障碍;与模型组比较,红花黄色素10 mg/kg、30 mg/kg、100 mg/kg均可使大鼠皮层组织中SOD,GSH-Px含量增加,MDA含量显著降低。红花黄色素10 mg/kg使大鼠海马组织中SOD含量明显增加,红花黄色素10 mg/kg、30 mg/kg、100 mg/kg使MDA含量显著降低;红花黄色素10 mg/kg、30 mg/kg、100 mg/kg均可显著增加大鼠海马组织中T-CHE含量,血清中T-CHE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红花黄色素可能通过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改善胆碱能神经系统损伤以缓解Aβ1-42致大鼠痴呆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复方制剂五虎散中红花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C18(5μm,250 mm×4.60 mm)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水(33∶67)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402 nm。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6 5~0.452μg(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9.15%,RSD为4.51%。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红花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SY)对Aβ_(1-42)海马注射致痴呆大鼠学习及记忆的影响,探讨红花黄色素对痴呆大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释放的调节作用。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红花黄色素10mg/kg、30mg/kg、100mg/kg组、多奈哌齐0.5mg/kg组。建立Aβ_(1-42)双侧海马注射致痴呆大鼠模型,造模后连续给药4周,至行为学测试结束。Morris水迷宫实验和跳台实验检测痴呆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HE染色观察大脑皮层形态学改变;试剂盒法测定大鼠海马、皮层组织中i NOS、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白介素-1β、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明显增加。经红花黄色素治疗后,红花黄色素10、30、100mg/kg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HE染色结果显示,红花黄色素10、30、100mg/kg可减少神经元丢失数量,改善神经元形态异常;其对皮层IL-1β、IL-6、TNF-α和海马IL-6、i NOS的表达下调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其对海马TNF-α的表达下调也有明显的差异。红花黄色素10、30mg/kg对皮层中i NOS的表达下调有显著差异,红花黄色素30,100mg/kg对海马中IL-1β的表达下调有显著差异。结论:红花黄色素对Aβ_(1-42)海马注射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显著改善作用,可能与其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手掌参二十四味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测定理想的色谱条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手掌参二十四味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平均含量为0.158mg/g。结论: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手掌参二十四味丸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单煎和共煎对红花黄色素煎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单煎和共煎条件对红花中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 SY)含量的影响。方法:药材水提醇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波长为403nm处检测。结果:红花单煎的SY含量明显高于共煎法,红花与当归共煎后SY的含量明显小于与其他饮片共煎后的SY含量。结论:红花与当归、川芎、桃仁共煎会降低红花黄色素的煎出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蒙药秘诀红花十三味的研究概况进行整理总结。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平台、重庆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对该药临床应用、实验研究等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结果:通过整理发现秘诀红花十三味在临床上常见用于治疗偏头痛和过敏性鼻炎,且实验研究很少,主要为该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机理研究。结论:蒙药秘诀红花十三味具有开发与应用前景,迫切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建明  邹恬  张媛媛  范宁 《中成药》2011,33(6):947-949
目的 测定红花黄色素粉针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 采用超滤离心法除掉血浆蛋白,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低、中、高剂量静脉注射后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血药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低、中、高剂量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7.22%、78.31%、78.10%.结论 羟基红花黄色素A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在静脉给予5~20 mg/kg范围内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具有质量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红花黄色素对家兔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及抑制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江伟 《中草药》1999,(2):128-129
红花黄色素(safflowyellow,SY)为红花中的有效部位之一。红花作为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广泛使用,但对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SY具有抗血栓作用[1],为了更好地了解它的作用机制,我们测定了家兔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及抑制剂(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PAI)活性变化的情况,并对家兔血浆纤溶面积与tPA及PAI之间的相关性作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