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杂志》2006,14(5):369-369
体育活动与体重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甚少(JAMA,2006,295:1412-1419)。该文研究BMI及心血管病指标与体育运动的关系,共有27158名外表健康美国妇女(平均年龄54.7岁),在1992—1995年参加“妇女健康研究”。该研究是一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与VitE对心血管病与肿瘤的预防效果。主要观察指标是:体育运动与BMI,高敏CRP,纤维蛋白原,可溶性细胞内黏附因子-1(ICAM-1),同型半胱氨酸,LDL-C,HDL-C,总胆固醇,apoAl与apoB100,脂蛋白(a),肌酐。结果:体育活动少,BMI高几乎与所有不良脂质,炎症生物指标都有关。高BMI与这些指标相关程度比体育运动少的相关更为明显。例如,以正常体重又经常做体育运动的妇女(BMI18.5~24.9kg/m^2运动耗能≥1000kcal/周)为基准,调整年龄、性别、吸烟、BP、糖尿病、停经、使用女性激素等因素后,有CRP〉3 mg/L的:在正常体重,不活动妇女危险比为1.26(1.15~1.37);有活动但体重过重者危险比为2.68(2.41~2.98);不活动加过重者危险比为3.11(2.84~3.41);活动加肥胖危险比为8.25(7.15~9.51);不活动加肥胖危险比为9.86(8.84~10.99)。与此类似,HDL-C〈50mg%者,各种情况的妇女危险比分别为1.20(1.11~1.30);2.25(2.04~2.49);2.62(2.41~2.85);4.21(3.68~4.81);5.27(4.77~5.84)。apoB100〉120mg%者危险比分别为1.21(1.11~1.33);1.86(1.66~2.08);2.06(1.88~2.67);2.35(2.04~2.70);2.33(2.09~2.59)。纤维蛋白原,ICAM-1,apoAl,总胆固醇,LDL-C与体重指数及体育活动也有类似关系。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与肌酐与BMI,及体育活动的关系不明显。结论:高RMI与心血管病危险生物指标的关系比体育活动明显。但是在各种层次的RMI中。做体育活动都比不做体育活动的人。心血管病生物指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住院患者中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确诊的EH患者982例,探讨EH合并CKD的发生情况,对其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1)EH患者合并蛋白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CKD的患者构成比分别为20.3%、5.2%、23.5%,男性和女性EH中CKD构成比为26.6%vs20.2%(P>0.05);汉族和维族EH合并CKD的构成比为22.7% vs 26.0% (P>0.05).(2)收缩压每升高20 mmHg,CKD的构成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收缩压≥140mmHg(OR=1.503,95% CI 1.021 ~2.212)、糖尿病病史(OR=1.661,95% CI 1.174 ~2.351)、高尿酸血症(OR=1.691,95%CI 1.194 ~2.395)是EH合并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控制血尿酸、血糖和血压水平可减少EH合并CK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1059例2型糖尿病人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中山医院1997-2000年间收治的1059例糖尿病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053例2型糖尿病病人中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为9.73%,终末期肾病的患病率为5.47%,高血压和以高甘油三酯,低HDL血症为特征的脂代谢紊乱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单次的HbAlc测定值与微量蛋白尿排泄率(UAER)水平间无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所得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较国外报道稍低,而危险因素与文献报道相似,当前大多数高危患者尚未进入临床蛋白尿期时,正是积极开展糖尿病肾病早期防治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高血压等多重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总结965例行冠脉造影者的临床资料,以血压作为主要因素单独分析,按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收缩压(SBP)< 120 mmHg和舒张压(DBP) <80 mmHg]、正常高值组[SBP 120-129 mmHg和(或)DBP80 ~ 89 mmHg]、轻度高血压组[SBP 140 ~ 159 mmHg和(或)DBP 90~99 mmHg]、中度高血压组[SBP 160~179 mmHg和(或)DBP 100 ~ 109 mmHg]和重度高血压组[ SBP≥180 mmHg和(或)DBP≥110 mmHg],按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年龄、吸烟、血脂、高尿酸血症及糖尿病)的个数分为6个亚组:0组(未合并其他危险因素)、1组(合并1个其他危险因素)、2组(合并2个其他危险因素)、3组(合并3个其他危险因素)、4组(合并4个其他危险因素)及5组(合并5个其他危险因素),不同血压水平组合并危险因素情况与冠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采用x2检验以及Pearson相关.结果 在各血压分组中冠脉狭窄与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均有正关联(正常血压组r=0.675,P<0.01;正常高限组r=0.708,P<0.01;轻度高血压组r=0.731,P<0.01;中度高血压组r=0.824,P<0.01;重度高血压组r=0.886,P<0.01).不同血压级别和合并其他危险因素与冠脉狭窄的r值有线性正相关(rp=0.972,P=0.006).结论 高血压是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吸烟、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及糖尿病等其他危险因素也不可忽视,尤其多重危险因素对冠脉狭窄的协同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糖尿病与血脂异常有家族史,但家族史影响的力度报告不多。该文研究了5010名日本男女33~66岁,“危险因子集合”指上述3种病中至少有2个者。与没有这3种病的家庭比较,父母有1、2、3种病的家族史,子女有危险因子(OR)集合者分别增加1.25(959/6CJ为1.07~1.47),1.46(95%C工为1.16~1.84)与1.41(95%CJ为0.95~2.11)倍。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人易于发生心血管危险,目前还没有更有力地控制这些病人危险因子的效果报告。该文比较药物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要求达到更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2mmol/L),更低血压[收缩压(SBP)≤110mmHg]时,与降SBP≤130mmHg,LDL-C≥2.6mmol/L,两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比较(JAMA,2008,299:1678-1689)。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前瞻性群体研究旨在确定降压药物的应用与继发Ⅱ型糖尿病的危险之间是否存在独立的相关性。 作者对12 550名(年龄45-64岁)无糖尿病的成年人进行全面健康评价(包括药物的使用及血压测定)。高血压判定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3 kPa)或舒张压≥90mmHg。确定高血压患者3 804例,根据使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分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162例,β阻滞剂543例,钙拮抗剂96例,噻嗪利尿剂458例,其它单一药物137例,多种药物(≥2种)934例,其余1 474例高血压患者未给予任何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随访3年及6年后,通过测定空腹血糖浓度[糖尿病判定标准为:空腹血糖≥126m/dl(≥7.0mmol/L)餐后血糖≥200m/dl(≥11.1mmol/L)]评价糖尿病新病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中正常、低和高踝肱指数(ABI)的发生率和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年9月至2010年6月进行ABI测定的3924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及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采用单变量和Logistic回归判断异常ABI的危险因素。结果93.1%(3653例)患者ABI在正常范围,5.2%(206例)患者ABI值〈0.9,1.7%(65例)患者ABI值≥1.3。≥65岁患者中ABI值〈0.9的比例明显高于〈65岁患者(12.2%vs3.6%,P〈0.001)。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脑血管疾病是〈65岁患者低ABI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吸烟、糖化血红蛋白、尿酸、总胆固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及脑血管疾病是≥65岁患者低ABI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则与〈65岁患者高ABI有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异常ABI的比例较高,应早期识别其危险因素并强化干预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踝肱指数异常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踝肱指数(ABI)增高的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解放军第306医院2003--2005年门诊及病房收治的49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ABI,以ABI〈0.90为低ABI组(n=39),0.90≤ABI≤1.40为正常组(n=353),ABI〉1.40为高ABI组(n=101);同时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ABI与正常ABI组比较,腰围、腰臀比、C反应蛋白、尿酸显著增高,吸烟率及高血压合并症发生率显著增加。结论ABI〉1.40的糖尿病患者有更多的动脉硬化危险因素,需要将这些患者与ABI〈0.90的患者同样重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繁荣,集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和高尿酸症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于一身的代谢综合征日益增加。目前,在我国城市成人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15%,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反应内脏脂肪的过多蓄积的腹型肥胖,国人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同时合并以下四项指标即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1)甘油三酯水平〉150mg/d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或已接受治疗;(3)血压升高≥130/85mmHg,或已诊断高血压病接受相应治疗;(4)空腹血糖升高≥100mg/dl,或以前已患2型糖尿病接受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狼疮肾炎并发高血压729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狼疮肾炎(LN)高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29例LN患者完整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LN并发高血压组与LN不伴高血压组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改变等方面的差别,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LN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高血压发生率为34.3%,高血压发生率随着患者年龄增加、病程延长和肾功能恶化而逐渐增加,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提示男性,年龄≥45岁,病程≥3年,高血压家族史,尿蛋白≥2.0g/d,血肌酐≥133μmol/L,高胆固醇血症,肾小管间质指数≥5,新月体指数≥2,肾小球硬化指数≥2等是LN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血肌酐水平、肾小球硬化程度是LN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是LN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其发生与家族史、性别、病程长短、蛋白尿程度、血肌酐水平等因素有关,应及时有效地控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危患者降压达标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 《高血压杂志》2006,14(6):420-42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为我国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治疗和人群防治提供了指导和依据。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具备以下情况者列为高危或很高危病人:1,2,3级高血压并存脑血管病,冠心病,心衰,外周血管病,肾脏病及眼底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的任何一种或几种疾病;伴发3个或3个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任何一项或几项靶器官损害(左室肥厚,颈动脉增厚,血肌酐轻度升高,微白蛋白尿)或糖尿病;3级高血压也归为高危病人。本文的高危患者主要指高血压伴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肾病和危险度较高的患者。对于某些高危患者的降压目标尚有争议,本文试图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脉压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中脉压 (PP)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 74例ACS患者分为PP <65mmHg组 ( 2 0例 )和PP≥ 65mmHg组 ( 5 4例 )。分析 2组中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冠脉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 1)PP≥ 65mmHg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明显多于PP <65mmHg组 (P <0 .0 5 ) ,其中≥ 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在PP≥ 65mmHg组中高达 96.3 %(P <0 .0 1) ;( 2 )PP≥ 65mmHg组冠脉狭窄程度与PP <65mmHg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发生ACS时 ,PP大的ACS患者其危险因素多于PP小者 ;PP与相关冠脉狭窄严重程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杂志》2006,14(7):564-564
2003年刊出JNC7高血压指南争议最多的是“高血压前期”的概念,指SBP〉120~139mmHg,DBP〉80~90mmHg(Am J Med,2006,119:133—141)。该文研究16000名45~64岁居民参加“社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研究(ARIC)”,按JNC6血压分为;  相似文献   

15.
脉压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老年体检人群中脉压(PP)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将174例体检人员分为PP<65mmHg组(120例)和PP≥65mmHg组(54例)。分析两组中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及ACS发病率的相关性。结果①PP≥65mmHg组的危险因素明显多于PP<65mmHg组(P<0.05),其中≥2个危险因素者在PP≥65mmHg组中高达90.7%(P<0.05)。②PP≥65mmHg组ACS的发病率与PP<65mmH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生ACS时,PP大的ACS患者危险因素多于PP小者;PP与ACS发病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高血压与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有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方法在有1244名住院病人(年龄在35至64岁)参与的对照研究中,48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756例对照,用ELISA方法检测血中特异性单纯疱疹病毒2型IgG抗体,进行两组间比较。本研究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男性,吸烟,糖尿病,血脂紊乱,较少体力劳动,体重指数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IgG抗体阳性。在多因素分析中,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去除其它危险因素的影响,并计算调整后的比值比(OR值)和95%的可信区间,以表示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和高血压的关系,及对高血压的危险性。 结果单纯疱疹病毒2型IgG抗体阳性率,高血压组病人明显多于对照组(38.3%vs.29.8%,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去除其它危险因素的干预,发现单纯疱疹病毒2型IgG抗体阳性与高血压强相关,调整后的OR值为1.413(95.0%CI,1.108 to 1.802;P=0.005),调整变量包括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男性和吸烟。在单纯疱疹病毒2型IgG抗体阳性病人中,血脂紊乱的病人显著增多(P〈0.05)。结论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住院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分析近年来高血压病因学及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高血压专科诊断明确的2274例住院患者的病因分类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1)2274例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86%,继发性高血压占14%。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内分泌性高血压占51.3%,肾血管性高血压占24.8%;肾性高血压占22.3%。(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继发性高血压中的患病率最高,占40.2%;在肾血管性高血压中,动脉粥样硬化成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3)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显示:超重与肥胖者占总数的76.2%;糖代谢异常者约占总人数的55.3%;脂代谢异常者比例高达69.5%以上;尿酸代谢障碍者约占31.7%。(4)颈动脉增厚、左室肥厚、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分别为38.1%,26.2%,13、3%和14.4%。(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压分级和年龄是颈动脉增厚的决定因素、血压分级和体重指数(BMI)是左室肥厚的决定因素,年龄、血压分级、BMI和尿酸是肾功能损害的决定因素,年龄和血压分级是脑卒中的决定因素(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主要病因。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所占比例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超重与肥胖、糖脂、尿酸代谢异常仍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住院患者中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高,血压水平、年龄和BMI与EH的靶器官损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24h平均脉压(APP)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对9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及心脏超声检查,根据有无LVH分为两组:LVH组和非LVH组,再以PP≥60mmHg、PP〈60mmHg分为2个亚组。结果LVH组与非LVH组24hAPP分别为(76.3±16.5)mmHg和(56.3±10.6)mmHg,收缩压分别为(156.4±7.26)mmHg和(146.7±11.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舒张压分别为(92.5±5.17)mmHg和(90.2±6.25)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60mmHg组LVH发生率较PP〈60mmHg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24hAPP与LVH密切相关,脉压增大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危险因素聚集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一多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其中最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吸烟〔1〕。本研究通过对以上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的分析,探讨危险因素聚集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1 对象与方法选择我院2 0 0 0年1 2月~2 0 0 3年1 1月住院患者1 30例,男83例,平均年龄( 61 .0±1 0 .2 )岁,女47例,平均年龄( 60 .0±9.8)岁。经CAG证实血管狭窄者66例(狭窄组) ,血管正常者64例(正常组)。每例患者造影前均进行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吸烟)评定,高血压和糖尿病按WHO判断标准,高血脂按血脂异常防治建议〔2〕;…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现状及其影响-成都7288例人群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糖尿病与高血压二者均为最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且常同时并存 ,导致大量心血管病事件与死亡 ,受到日益广泛关注 ,国内尚少大系列有关调查报告 ,本研究观察人群中二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 99年元月到2 0 0 0年 4月采用整群抽样对成都市 18~ 80岁有代表性人群 72 88人的重要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调查。本文为系列研究中有关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部分 ,高血压按 1999WHO/ISH诊断标准 ,糖尿病按ADA诊断标准。本组患病率指 18~ 80岁人群。结果 本组血压正常人群 ,空腹血糖平均 5 12mmol/L ,高血压者 5 4 7mmol/L(P <0 0 1) ,血糖正常者与糖尿病人群平均血压分别为 117/ 77mmHg ,12 8/ 79mmHg。总人群血糖增高者 7 97% ,血压增高者15 4 5 %。不论男女均有显著差别 (P <0 0 1)。血糖正常者高血压患病率为 14 11% ,空腹血糖升高者高血压患病率为 32 1% ,糖尿病为 39 2 %。正常血压与高血压者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 2 88%及 8 82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占总人群的 1 82 %。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常见危险因素TG、TC、尿酸、心率均高于正常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TG水平不高于糖尿病 ,血尿酸不高于高血压 ,HDL不低于普通人群及单独高血压或糖尿病。糖尿病与高血压单独存在较一般人具有更高的高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