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DPH)血浓的监测,探讨DPH单药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单药DPH组、双药组、三种以上药物组进行了血浓监测结果:首次DPH血浓监测时三组有效率分别为48.6%,41.9%和35.5%,总有效率为45.2%。经统计学赴理三个治疗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经调整DPH血浓后三组有效率分别上升为77.5%、58.1%、44.1%,总有效率达73.1%。经统计学赴理单药DPH组与双药组和三种以上组比较其有效率有显性差异(P<0.05)。双药组与三种以上组有效率无显性差异

0.05)。表明控制癫痫大发作与部分性发作单药较双药和三种以上药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的监测,观察苯妥英钠治疗73例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本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癫痫患者219例分为苯妥英钠(PHT)治疗组(n=73)、苯妥英钠(PHT)对照组(n=73)、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PHT+PB)双药组(n=73),并对治疗组的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双药组与对照组不进行TDM,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显示首次3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整DPH血药浓度后,3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双药组、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药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明控制癫痫大发作与部分性发作治疗组的个体化给药较双药组、对照组效果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抗癫痫药物(AEDs)单药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根据随访结果,在接受卡马西平单药治疗的癫痫患者中,随机选择治疗有效患者50例,治疗无效患者50例,同样方法选择接受苯妥英钠和丙戊酸单药治疗的癫痫患者各100例。选择同期新诊断癫痫且尚未服药的50例患者作为病例对照组,选择非癫痫患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HCY),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分析(PCR-RFLP)法比较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接受任意一种AEDs单药治疗的癫痫患者,与病例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血HCY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对照组血HCY浓度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AEDs单药治疗的癫痫患者,治疗有效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与无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患者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AEDs单药治疗的癫痫患者,不同血HCY浓度组的MTHF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T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和AEDs均可影响血HCY浓度,对于接受AEDs单药治疗的癫痫患者,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治疗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4.
王馨 《安徽医药》2014,(6):1162-1164
目的评价托吡酯(TPM)与左乙拉西坦(LEV)在临床上单药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9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予TPM、LEV治疗,并定期随访,观察两组18个月后的治疗情况。结果 18个月后,TPM组的总有效率为84.4%,LEV组的总有效率为8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TPM组有7例(15.6%),以体重减轻和低热为主,其次为脑力受损、食欲不振;而LEV组有8例(17.8%),主要以食欲不振和易怒为主,其次为低热和无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M与LEV单药治疗儿童癫痫疗效及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刘梅梅  高仑 《贵州医药》2022,(5):755-756
目的 研究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小剂量红霉素运用于支气管扩张症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双药组和单药组,各45例。双药组服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小剂量红霉素,单药组服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服药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测定用药前后两组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标;用药前后评价两组临床症状积分,观察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及用药结果。结果 双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用药前,两组的FVC、PEF、FEV1相比无差异(P>0.05),用药后,双药组各指标高出单药组(P<0.05);用药前,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相比无差异(P>0.05),用药后双药组积分低于单药组(P<0.05);双药组不良反应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小剂量红霉素的疗效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增强肺功能,快速缓解症状,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饶华  蔡显峰  王曼莹 《今日药学》2015,(2):107-109,113
目的研究旨净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疗效和配方筛选。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等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双药配方组和三药配方组。正常对照组给基础饲料和自来水,后3组给予高脂饲料;2周后,取大鼠尾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确定模型动物已形成高脂血症。4组大鼠在前述喂养的基础上,双药配方组经灌胃给予双药配方溶液,三药配方组经灌胃给予三药配方溶液。4周后,将各组大鼠称重后,经股动脉采血,测定各组动物血清TC、TG和HDL;并完整取出肝脏,观察表面颜色并称重,计算肝/体比值。结果 2个配方组体重和肝重、肝/体比值均与高脂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脏表面颜色也比高脂对照组略红;双药配方组和三药配方组大鼠血清TC与高脂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双药配方组大鼠血清TG和HDL与高脂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药配方组大鼠血清TG和HDL与高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2个配方对高脂血症都有很好地降脂作用,特别是三药配方对高脂血症具有明显地治疗作用,效果优于双药配方。  相似文献   

7.
陈桃  郭渠莲  税利琴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306-2307
目的 观察奥卡西平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方法 选择69例各种类型癫痫患儿,其中男42例,女27例48例单用奥卡西平治疗为单药治疗组,21例为采用1种或1种以上的其他抗癫痫药物正规治疗,发作未控制而添加奥卡西平治疗者为添加治疗组.起始剂量5~10 mg/(kg·d),每5~7天增加5~10 mg/(kg·d),维持剂量为20~40 mg/(kg·d),每天分2次口服.6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单药治疗组控制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89.58%;添加治疗组控制率为19.05%,总有效率为80.95%.单药治疗组疗效略高于添加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卡西平治疗儿童癫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早搏患者实施胺碘酮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从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早搏患者中抽选80例纳入本次研究,均为2014年6月~2018年9月入院患者,并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中40例纳入单药组,剩余40例纳入联合组,单药组实施卡托普利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再实施胺碘酮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单药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均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与单药组的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早搏患者实施胺碘酮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利于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早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托吡酯单药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除常规治疗外,观察组给予托吡酯治疗,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3%和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9.68%和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单药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人院的1 14例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按是否给予培美曲塞治疗分为两组.单药化疗组均采用铂类、5-FU或紫杉类化疗药治疗,联合化疗组均在以上基础上加用培美曲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类型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生存期与不良反应等.结果 联合化疗组治疗总有效率(RR)与疾病控制率(DCR)显著性高于单药化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化疗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药化疗组(76.19% vs.5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药化疗组(49.21% vs.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化疗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药化疗组(47.92%vs.6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但存在一定不良反应,应给予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1.
氟桂嗪治疗癫痫40例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例服抗癫痫药物的癫痫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31±SD11yr),40例单服原抗癫痫药物(对照组),另40例附加氟桂嗪(治疗组)。剂量10mg/d共6mo。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为90%,经统计学处理,2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对我院开展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奥卡西平3种新型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为指导癫痫患儿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5~2016 年度癫痫患儿的就诊基本信息,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奥卡西平等药物的给药剂量与浓度监测结果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奥卡西平给药平均剂量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3~6岁、6~10岁、10~18岁组患儿的奥卡西平平均血浓度明显高于< 3岁组患儿(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拉莫三嗪给药平均剂量及平均血浓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岁组患儿的左乙拉西坦平均血浓度明显高于3~6岁、6~10岁、10~18岁组患儿;且血药浓度在不同浓度范围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癫痫患儿中,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个体间差异大,为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有效,有必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3.
邹勇  吴杰杰  赵小奎 《贵州医药》2022,(11):1693-1694
目的 探究非洛地平+曲美他嗪运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双药组和单药组,各53例。双药组服用非洛地平+曲美他嗪,单药组服用曲美他嗪,比较两组用药结果。结果 双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双药组发作次数、持续时长均低于单药组(P<0.05);双药组一氧化氮高于单药组,内皮素-1低于单药组(P<0.05)。结论 非洛地平+曲美他嗪的疗效更为显著,并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同时改善心绞痛发作以及内皮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较佳方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225例,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Ⅰ组)、药物+交感神经阻滞+心理治疗组(Ⅱ组)、药物+电针足三里+心理治疗组(Ⅲ组)3组,每组75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Ⅲ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显效率、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药物治疗虽然有效,综合整体治疗更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王央央 《北方药学》2019,16(2):62-63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单药或联用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地屈孕酮、黄体酮以及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对比观察各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B、C三组治疗效果比较,C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67%)分别高于A组(72.22%)和B组(69.44%)(P<0.05),但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C组各项孕激素水平明显高于A、B两组(P<0.05),但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应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联合治疗,有助于促进孕激素水平的改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新诊断癫痫患者首次药物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新诊断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无癫痫复发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干预组3个月、6个月、1年的无癫痫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1年后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新诊断癫痫患者首次药物治疗的效果,降低癫痫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比较喹硫平单药与合并艾司西肽普兰治疗首发广泛性焦虑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将90例首发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喹硫平和合并艾司西肽普兰两组,每组各45例,治疗16 w,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经过16 w治疗,单用组42例完成研究,显效率54.76%,有效率83.33%,合用组44例完成研究,显效率71.11%,有效率86.36%,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合用组4 w后的HAMA评分较单用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喹硫平单药治疗首发广泛性焦虑疗效与合并艾司西肽普兰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合并用药显效率更高,中远期总体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型抗癫痫药物奥卡西平( oxcarbazepine )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于2012年2月-2013年6月门诊收治的100例新诊断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奥卡西平( OXC)单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 carbamazepine )单药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在临床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具有显著效果,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三种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三组,分别给予单药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3、6个月末监测患者体重及空腹血糖。结果治疗2个月后,氯氮平组、利培酮组体重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氯氮平组、利培酮组血糖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体重和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氮平、利培酮对患者的体重及血糖均有影响,而齐拉西酮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60例癫痫患者苯妥英钠(DPH)血浓度测定结果。17例临床有明显中毒反应的患者,血浓度均>30μg/ml。对DPH 剂量与血浓度、剂量与中毒、中毒与血浓度,进行了资料分析。指出:成年患者即使常规剂量0.3g/日,长期服用(大于8年以上)仍有出现中毒可能。故以血浓度监测为指标,结合临床观察,对指导合理用药,防止药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