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直肠癌伴梗阻病人新辅助化疗与营养支持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在结直肠癌伴梗阻病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结直肠癌伴梗阻的病人16例,按改良FOLFOX6方案给予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间隔2周,并同时按照肠道功能情况给予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化疗结束后2周内予以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人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梗阻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所有病人均接受了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结直肠癌伴梗阻病人的治疗中,新辅助化疗可以缓解梗阻,为一期切除吻合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辅助化疗在提高可切除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率和生存率方面取得一些可喜结果。以奥沙利铂、依立替康为基础联合化疗,在提高转移性结直癌患者手术率与生存率疗效已较为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mRNA表达与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1例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前FHITmRNA表达和细胞凋亡指数(AI),观察2个周期FOLFOX-4方案新辅助化疗后FHITmRNA和AI的变化。结果化疗后结直肠癌组织中AI为9.58±3.21,显著高于化疗前6.24±2.38,P<0.01;化疗前FHIT mRNA高表达患者化疗前后平均AI差值为4.57±1.13,显著高于FHIT mRNA低表达患者的2.74±0.45,P<0.01;化疗前后结直肠癌组织中FHIT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明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FHITmRNA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显著的相关性,FHIT mRNA的表达水平有可能成为进展期结直肠癌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超过50%的结直肠癌转移患者会发生肝转移,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欧洲肿瘤治疗研究协作组(EORTC)40983研究表明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行术前化疗对比单纯手术可以提高3年无进展生存率(PFS)9.2%;而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应首选有效的化疗及靶向治疗,部分患者经转化后可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如出现化疗后肝转移灶影像学上消失(CRR)(4%~38%),应用肝动脉灌注化疗(HAI)、患者小于60岁、低CEA水平的患者容易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CR),而临床完全缓解(CCR)并非是病理完全缓解(CPR),CCR病灶留在原位未做处理有较高的复发率,但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40%~80%,因此不应作为手术的禁忌症。为获得R0切除,可以考虑联合应用门静脉栓塞/门静脉结扎(PVE/PVL)、射频消融(RFA)等治疗手段。为降低复发风险,可考虑辅助HAI及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年来入院治疗的46例宫颈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结果 46例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症状改善,为手术切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手术成功率达87%。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改善宫颈癌临床症状,为手术治疗改善条件,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复发,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位列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3位。近20年来,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方式不断改进,综合治疗的手段也不断完善,但患者总体预后水平未见明显改善。化疗作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可有效地杀伤或抑制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和外科手术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对笔者所在医院7例局部非小细胞肺癌采用GP方案化疗两个周期后手术。结果7例局部非小细胞肺癌被认为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例,经GP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肿块缩小,有机会手术切除,获得近期满意效果。结论术前GP方案新辅助化疗效果明显、安全,能降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手术后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400000人死于结直肠癌[1]。早期结直肠癌是指无论有否淋巴结转移,其局部病变仅侵及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结直肠癌[2]。临床上绝大多数为进展期结直肠癌(advancedcolorectal carcinoma,ACRC),手术切除仍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淋巴结阳性和肿瘤侵犯浆膜者很容易发生肝、肺等远处转移,使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模式向着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向发展。现就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现状做一综述。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手术切除前给予的局部放疗和局部或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无病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10年12月Ⅱ~Ⅲ期结直肠癌接受FOLFOX辅助化疗患者222例。所有病例收集术前白蛋白、术前CEA、分化程度、性别、年龄、部位、淋巴结转移、淋巴细胞计数等临床病理资料。ROC曲线分析淋巴细胞计数预测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复发最佳临界值,Cox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对结直肠癌辅助化疗无病生存的影响。结果 ROC分析显示0.66×109/L为淋巴细胞计数预测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复发的最佳临界值。Cox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CEA≥10ng/ml(HR,2.296;95%CI=1.301~4.053)、淋巴结转移(HR,2.952;95%CI=1.661~5.247)、淋巴细胞计数<0.66×109/L(HR,2.294;95%CI=1.241~4.240)是影响辅助化疗无病生存的独立不利因素。结论术前CEA≥10ng/ml、淋巴结转移、化疗期间淋巴细胞计数<0.66×109/L的结直肠癌患者是辅助化疗后复发的高危人群,需要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联合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伴不全梗阻病人的术前营养改善和梗阻缓解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保守治疗暂时缓解梗阻的结直肠癌病人87例.分别于入院后第2天、手术前3d使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 2002)评估病人的营养风险状况,测定身高、体重、BMI,检查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以及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在保守治疗期间,通过灌肠或口服缓泻药物行肠道准备,然后行肠镜检查.经病理诊断明确后行新辅助化疗,方案为FOLFOX4,所有病人完成2个疗程的静脉化疗.治疗期间,根据病人梗阻症状缓解的情况,逐步调整营养支持方式. 结果:在87例病人中,65例(74.71%)病人的梗阻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营养支持方式由全胃肠外营养(TPN)转为全肠内营养(TEN)支持;22例(25.29%)病人的梗阻症状稍有缓解,营养支持方式由TPN转为PN+ EN支持.术前病人营养风险明显降低,营养状况明显改善.CEA阳性的病人数虽无明显变化,但阳性的数值较入院时明显降低. 结论:营养支持联合新辅助化疗在结直肠癌伴不全梗阻的病人中可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营养风险,缓解梗阻症状,减轻肿瘤负荷,为限期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国外报道使用大剂量亚叶酸 5-氟脲嘧啶(5-Fu)持续滴注48h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但在我国还少见有应用于术后辅助化疗的报道。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该方案在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和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进展期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400000人死于结直肠癌。早期结直肠癌是指无论有否淋巴结转移,其局部病变仅侵及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结直肠癌。临床上绝大多数为进展期结直肠癌(advanced colorectal carcinoma,ACRC),手术切除仍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淋巴结阳性和肿瘤侵犯浆膜者很容易发生肝、肺等远处转移,使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模式向着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向发展。现就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何文容  易村犍  凌晟荣  茅敏 《职业与健康》2009,25(15):1674-1675
宫颈癌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手术治疗仅适用于早期(Ⅱa以前)患者,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应用及发展,于术前实施化疗可缩小瘤体,有利于肿瘤的完全切除,降低癌细胞活力消灭微转移灶,改善局部情况,并可使一部分Ⅱb期及Ⅲ期的年轻患者降低肿瘤分期,使手术易于施行,并清除亚临床病灶,减少复发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4.
<正>迄今为止,完全手术切除肿瘤病灶仍是结直肠癌的唯一根治性治疗手段,也是决定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由于直肠解剖结构、瘤灶侵袭或转移等特点,手术治疗对微小病灶难以彻底切除,术后仍有较高的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徘徊在50%左右~([1])。如何提升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增加生存率一直都是需要克服的难点。新辅助治疗近些年来开始在消化道进展期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拟就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新辅助治疗方式1.1新辅助放疗新辅助放疗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为短程快速大分割放疗,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 8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分组。A组:36例患者术前接受4个疗程的化疗,观察肿块变化的情况,休息1周术前检查后手术;B组:46例患者术前不作化疗而直接手术,两组均术后随访。结果 A组治疗前后比较,肿瘤部分缩小,术后病理分期,与B组相比,肿瘤明显降期,肿瘤切除率,保肛率得到有效提高。结论新辅助化疗应用于直肠癌综合治疗中在降低肿瘤分期,缩小肿瘤体积,减少局部淋巴结转移率和提高手术切除率方面已显示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行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 选取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8例,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一期手术切除.结果 8例均成功进行了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一期手术切除.手术时间150~220(168±30)min,术中出血量50~ 180(125±15)ml.术后7~8d拆线,术后住院7~15(9.0±1.5)d.随访2~8(11.0±2.5)个月,无穿刺口及皮肤切口肿瘤种植病例发生.结论 有选择地进行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一期手术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并能为肝脏手术提供恰当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7.
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在胃癌的综合治疗方案中 ,手术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对于进展期胃癌 ,特别是ⅢB和Ⅳ期的晚期胃癌患者 ,往往只能进行姑息性手术 ;即使能施以R0-R1切除 ,预后也难令人满意。近年来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如何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工作。新辅助化疗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结果都证实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先进行新辅助化放疗 ,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可进一步提高外科综合治疗疗效。1 新辅助化疗的概念及目的胃癌是化疗相对敏感的肿瘤 ,近 10年化学治疗胃癌方法的进步 ,使晚期胃癌化疗的效果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30例经辅助化疗后病情缓解,可以手术.结论大多数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可以在2~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病情缓解便于手术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巨块型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3月-2006年8月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和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3I例ⅠB2~ⅢB巨块型宫颈癌,鳞癌采用PVC、腺癌采用FIP方案,术前进行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介入治疗)后2~3周手术,观察近期的疗效。结果:临床近期有效率达90%,手术切除率达100%。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和症状改善率,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疔前明显缩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所有手术患者均能顺利切除病灶并达到切缘距离病灶1cm以上。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成为治疗该病的一种新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结直肠癌术中联合灌注化疗对预防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作用。结果表明,结直肠癌术中联合灌注化疗,操作简便,对预防结直肠癌术后肝脏转移及腹腔内复发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