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α-羟丁酸脱氢酶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对AMI的诊断意义临床研究较少,为了探讨α-HBDH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诊断价值,本文对24例临床确诊AMI患者与112例同期非AMI患者血清α-HBDH进行检测比较,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96年1月~1998年5月住院的24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的AMI患者被定为A组,同期住院的非AMI患者112例被定为B组(上消化道出血组)32例,C组(肺部感染组)47例,D组(脑血管意外组)33例;A组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51~81岁,平均66.79±9.12岁,非AMI组男性70例,女性42例,年龄50~80岁,平均66.56±9.1岁;A组与B、C、D组之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A型萎缩性胃炎(AAG)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及a-羟丁酸(HBD)的变化.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LDH及HBD;并常规检测血红蛋白、叶酸、VitB12及胃泌素等指标.结果全部AAG患者均伴有LDH及HBD增高,经叶酸及VitB12治疗1 d后即有明显下降,早于网织红细胞的变化.60%的患者伴有间接胆红素升高,经治疗后下降,且与LDH和HBD的变化相平行.结论AAG患者LDH及HBD明显增高可能与骨髓的原位溶血有关,是协助诊断和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03~2014-03该院住院糖尿病患者127例,其中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NDKA组)105例,DKA组22例;另同期选取健康体检人员(正常对照组)120名。采用酶比色法测定三组血清β-羟丁酸和血糖浓度水平,分析其在各组间的差异,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三组β-羟丁酸、血糖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KA组、NDKA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DKA组又高于NDKA组(P0.05)。血清β-羟丁酸诊断DKA最佳临界值为1.97 mmol/L,敏感度为87.8%,特异度为95.3%,曲线下面积(AUC)为0.947。结论血清β-羟丁酸检测对DKA有较好的准确性,能早期诊断DKA。  相似文献   

4.
对35例肺心病血清α—HBDH的检测结果显示,肺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重症组又明显高于轻症肺心病组。α—HBDH水平与右室射血分数(RVEF)呈显著负相关,与右室内径指数、右室壁厚度均呈中度正相关。提示测定α—HBDH可以反映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功能障碍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末梢血β-羟丁酸在DKA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EMBase、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关于末梢血β-羟丁酸对DKA诊断价值的文献.采用诊断性试验准确性质量评价工具(QUADAS)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应用Meta-Disc 1.4软件行综合定量评价. 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7篇.末梢血β-羟丁酸在DKA中的诊断价值合并敏感性为0.96(95 %CI:0.92~0.98),合并特异性为0.88(95 %CI:0.86~0.89),合并诊断优势比为153.01(95%CI:34.70~674.73),AUCSROC=0.9304(SE=0.0251),Q指数为0.8658(SE=0.0302). 结论 末梢血β-羟丁酸诊断DKA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AUCSROC>0.9,诊断准确性高,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A型攻缩性胃炎(AAG)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HBD)的变化。方法:全自动生人分析仪检测血清LDH及HBD;并常规检测血红蛋白,叶酸,VitB12及胃泌素等指标。结果:全部AAG得均伴有LDH及HBD增高,经叶酸及VitB12治疗1d后即有明显下降,早于网织红细胞的变化。60%的患者伴有间接胆红素升高,经治疗后下降,且与LDH和HBD的变化相平行,结论:AAG患者LDH及HBD明显增高可能与骨髓的原位溶血有关,是协助诊断和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血清β-羟丁酸和尿酮体的检测在糖尿病酮症诊断中的一致性、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215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非酮症组52例,糖尿病酮症组患者163例,包括单纯酮症患者125例,酮症酸中毒患者38例。同时进行血清β-羟丁酸和尿酮体的检测,并对酮症组患者治疗后复查,直至酮症消失,观察治疗过程中两者的变化情况,共计观察309例次。结果非酮症组有13.5%的患者β羟丁酸增高;309例次的检测中,共计65次尿酮体与血β羟丁酸结果不统一,其中非DK组有7例尿酮体为阴性而血β羟丁酸为阳性。DK组共58例次不统一,其中49例次表现为尿酮体转阴,而血β羟丁酸仍为阳性,9例次表现为尿酮体为阳性,而血β羟丁酸为阴性。结论单纯尿酮体检测对糖尿病酮症的诊断有一定漏诊率,血清伊羟丁酸对糖尿病酮症的检测更敏感,更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胰岛素对低糖环境下近端肾小管上皮(HK2)细胞利用β-羟丁酸(BHB)供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在无糖及低糖环境下,用不同浓度BHB(0、0.5、1.0、2.0、4.0、8.0 mmol/L)干预HK2细胞24 h,检测BHB对HK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在不同时间(0、6、12、24、48 h)下,检测2.0 mmol/L BHB对HK2细胞三磷酸腺苷(ATP)产生的影响。将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C)组、低糖(LG)组、BHB干预(LG+BHB)组和高胰岛素(LG+BHB+HI)组,检测HK2细胞促凋亡基因Bax mRNA表达水平,抗凋亡基因Bcl2 mRNA、细胞凋亡数量、回吸收白蛋白、ATP产生、线粒体数量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变化。采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5、50 ng/ml)干预HK2细胞,检测Na+偶联单羧酸转运蛋白1(SMCT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无糖环境下,与0 mmol/L BHB组相比,2.0 mmol/L BHB组HK2细胞增殖能力增加(P<0.05);在低糖环境下,与0 mmol/L BHB组相比,2.0 mmol/L BHB组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与2.0 mmol/L BHB干预0 h组相比,2.0 mmol/L BHB干预24 h组HK2细胞ATP产生明显增加(P<0.05)。与NC组相比,LG组HK2细胞Bax mRNA表达、细胞凋亡数量、DRP1 mRNA表达均增加(P<0.05),Bcl2 mRNA表达水平、细胞回吸收白蛋白、ATP产生、PGC1α、Mfn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LG组相比,LG+BHB组HK2细胞Bax mRNA、细胞凋亡数量、DRP1 mRNA表达均降低(P<0.05),Bcl2 mRNA表达、细胞回吸收白蛋白、ATP产生、PGC1α、Mfn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与LG+BHB组相比,LG+BHB+HI组HK2细胞Bax mRNA、细胞凋亡数量和DRP1 mRNA表达均增加(P<0.05),Bcl2 mRNA、细胞回吸收白蛋白、ATP产生、PGC1α、Mfn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5 ng/ml胰岛素干预组相比,50 ng/ml胰岛素组细胞SMCT1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高胰岛素可抑制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对酮体的利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酮体回吸收蛋白SMCT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检测血β羟丁酸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临床常以检测尿酮体诊断 ,方法简便易行 ,但是当患者无尿或肾功能严重损坏 ,肾血循环障碍 ,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尿酮可减少或消失时 ,则无法靠尿判断。此外 ,尿酮体试纸仅能与乙酰乙酸起反应 ,与丙酮反应较弱 ,与 β-羟丁酸 (β- HB)无反应 ,当尿中以 β- HB为主时易漏诊 [1 ] ,故查血 β- HB对诊断 DKA是十分必要的。一、材料与方法1.对象 :DKA患者 6 0例 ,男 34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6 1.1± 8.3)岁。非 DKA的 2型糖尿病 6 0例 ,男 33例 ,女 2 7例 ,平均年龄 (6 0 .3± 7.4 )岁。正常组 30例 ,男 17例 ,女…  相似文献   

11.
杜女士是一位老“糖友”,一次因天气变化发生了感冒,继而出现了腹部疼痛、恶心等情况。她立即在家里测了尿酮体,结果为弱阳性(介于阴性与阳性之间),随即她便住进了医院。血酮检查显示她的β-羟丁酸比正常值高出了4倍多,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相似文献   

12.
2005年6月~2006年10月,我们检测了256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蛋白(GSP)、D-3羟丁酸水平,旨在探讨其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治愈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但只靠抗-EHF-IgM单项指标存在一定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干扰(如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病毒间共同抗原等)。为寻求简便而快速检测的早期辅助诊断生化指标,我们自1990年根据EHF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首先测定了α-羟丁酸脱氢酶(HBD),在未考虑EHF病程分  相似文献   

14.
海马局部长期的高糖皮质激素(GC)水平对海马神经元造成损伤并影响记忆.经循环进入海马组织的肾上腺皮质分泌的GC主要是游离的无活性GC,因而需在具有还原酶活性的11β-羟类固醇脱氡酶1(11β-HSD1)的催化下转化为活性GC才能发挥作用.11β-HSD1在海马组织高表达.11β-HSD1的还原酶活性由内质网中己糖-6-磷酸脱氢酶催化生成的还原型辅酶Ⅱ维持.因此,选择性抑制海马11β-HSD1的还原酶活性可以调节海马组织活性GC的水平,保护记忆.  相似文献   

15.
综述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的研究进展。该酶属微粒体酶,为糖蛋白。11β-HSD在体内分布广泛,有两种不同的同功酶,即11β-HSD1和11β-HSD2。主要生理作用是通过氧化还原过程,调节组织中的皮质醇浓度,进而调节糖皮质激素受体和盐皮质激素受体的激活,起到控制血压及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11β-HSD缺陷的临床意义已知与下列病理过程有关:①先天性11β-HSD缺陷引起的明显盐皮质激素增多症;②药物引起的11β-HSD缺陷;异位性ACTH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6.
1α,25-二羟维生素D3的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α, 25 二羟维生素D3 [1α, 25 (OH)2D3 ]是主要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近年来它的免疫抑制作用已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作用主要在于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本文就1α, 25(OH)2D3 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1α,25-二羟维生素D3[1α,25-(OH)2D3]对体外培育SD大鼠成骨细胞(OB)增殖分化以及核心结合因子α-1(Cbfa-1)、Ⅰ型胶原(ColⅠ)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消化法从24h内新生SD乳鼠颅盖骨分离得到OB,设置0、1、10、100nmol/L1α,25-(OH)2D3干预组,干预24、48、72h后分别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OB增殖率,采用PNPP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细胞cbfa-1和ColImRNA表达。结果 在1α,25-(OH)2O3干预24、48h和72h后,与0nmol/L组比较,1nmol/L组吸光度(A值)均显著增加(P〈0.05);1α,25-(OH)2D3干预细胞ALP活性、ColⅠ和Cbfa-1基因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增高,且在24h、48h和72h,100nmol/L组与0nmol/L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均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低浓度1d,25-(OH)2D3可促进OB增殖和分化;高剂量对OB增殖无明显作用,但可促进OB分化,提高其ALP活性,增强ColⅠ及Cbfa-1基因mRNA表达而影响骨代谢。  相似文献   

18.
探讨乙酰乙酸(AcAA)、β羟丁酸(βHBA)检测在1、2型糖尿病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收集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102名,1型糖尿病患者(T1DM组)33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104例,检测血AcAA、βHBA、空腹血糖(FPG)、C肽、胰岛素浓度.结果 显示,T1DM组和T2DM组AcAA、βHBA、AcAA+βHBA(总酮体,TK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1DM组显著高于T2DM组(均P<0.01);糖尿病患者(T1DM+T2DM)血AcAA、βHBA、TKB与C肽、胰岛素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T1DM组TKB阳性率100%、低C肽检出率100%,T2DM组TKB阳性率47%,低C肽检出率26%;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T1DM组与T2DM组的ROC曲线下面积0.926,TKB最佳临界点为0.532 mmol/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酶法测定TKB对于1、2型糖尿病的分型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Abstract:
The clinical values of acetoacetate ( AcAA ) and β hydroxybutyrate ( βHBA ) determination in classification of type 1 and2 diabetes were explored. 102 normal control subjects,33 cases of type 1 diabetes, and 104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were enrolled. Serum AcAA, βHBA, fasting plasma glucose ( FPG), C-peptide, and insulin level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rum AcAA, βHBA, total ketone tody (TKB) levels in the diabetic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al group( P<0. 01 ). AcAA, βHBA, TKB levels in type 1diabetes were higher a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ype 2 diabetes( P<0.01 ). The AcAA, βHBA, and TKB levels were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C-peptide and insulin in diabetic patients( P<0. 01 ). All the type 1 diabetic patient were found to have TKB and lower C-peptide levels. TKB positive and lower C-peptide in type 2 diabetes were found in 47% and 26% respectivel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suggested that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of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was 0.926. The optimal operating point of the total ketone body was 0. 532 mmol/L with highe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Enzymatic determination of acetoacetate and β hydroxybutyrate seems to have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s for classification of type 1 and 2 diabetes.  相似文献   

19.
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代谢综合征与库欣综合征具有许多相似之外,另外,皮质类固醇激素在功能作用上与胰岛素相拮抗。由此推测,肥胖症和2症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皮质类固醇激素代谢失调紧密相关。在靶组织中,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能催化无活性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可的松)生成有活性的皮质类固醇激素(氢化可的松),从而在局部上参与胰岛素抵抗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肌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会增加老年人发生跌倒、衰弱的风险,增加全因死亡率。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作为亮氨酸的代谢产物,已证实可以增加肌肉合成、减少肌肉分解,并且具有抗炎作用,是肌少症营养干预的方法之一,对于改善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躯体功能具有一定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HMB治疗肌少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