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前瞻性探讨在超声乳化治疗晶体半脱位手术中,采用中期提前植入人工晶体替代囊袋张力环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 对16例(17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在超声乳化吸出部分晶状体核后提前植入人工晶体(部分患者酌情缝线固定),替代囊袋张力环,然后继续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疗效。 结果 所有17只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后15只眼(88.2%)的人工晶状体均处于正位,2只眼(11.8%)轻微倾斜。手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较手术前明显提高(χ2= 13.24 , P < 0.05),其中>0.8者6眼, 0.4~0.7者6眼,0.1~0.3者3眼,0.1以下者2只眼。术中及术后未见严重或特殊并发症。 结论 在超声乳化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中,采用中期提前植入人工晶体替代囊袋张力环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能提高手术安全性,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手术成本及植入异物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和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临床效果、特点、并发病及防治措施,对41 眼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及小切口(6mm)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并以同期的白内障患者41眼行现代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做对照。结果:术后6个月,视力≥1.0者占43.9%>0.8者占70.7≥0.5者占9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平均散光为1.04±0.81,1,低于对照组(P<0.01)。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复明效果优于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60眼)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人工晶状体固定方式采用睫状沟缝线固定或囊袋内植入,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56例(60眼)病例脱位晶状体均顺利取出,并植入人工晶状体,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晶体囊张力环(Capseular tension ring,CTR)植入晶体半脱位的囊袋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1~2007年间10例晶状体半脱住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术中采用连续环形撕囊后植入晶体囊张力环,然后常规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9例术后人工晶体位置良好,无偏住。1例明显偏位。矫正视力术后2周〉0.8者2眼,0.5~0.8者5眼,0.1~0.4者2眼。并发症1眼高眼压,2例玻璃体脱出。1例人工晶体取出,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结论晶状体囊张力环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新型辅助工具,它在提高手术安全性,防止人工晶体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可行性及其并发症.方法 表面麻醉下采用避开滤过泡区透明角膜切口囊袋内超声乳化术.结果 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尝试对30例(34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无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可行,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安全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阳光 《海南医学》1997,(1):35-36
自1967年美国眼科医生CharlesKel-man率先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emulsification)以来。超声乳化手术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从最初的前房型超声乳化进展为后房型超声乳化,随着1985年Cimbel和Neuhann同时发明了连续园形撕囊技术,超声乳化发展到目前广泛流行的白内障囊袋内超声乳化吸出法。囊袋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并入工晶体植入术是通过约3毫米的切P将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吸出,再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内。切口缩小,可不缝线,术中对虹膜刺激小,人工晶体植入于囊袋内,因此术后散光和炎症反应明显减少,视力可得到早期恢复。也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品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技巧和疗效。方法21例(21眼)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2眼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观察疗效。结果 除1眼发生晶状体囊袋脱离范围增大而改为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外,其余术眼手术都顺利完成,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时,视力≥0.5为17眼(8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摘除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对玻璃体扰动小,手术并发症少,视力恢复较好;囊袋张力环的应用使手术易于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2例36眼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通过3.2mm切口植入AcrysofMA60BM折叠式人工晶状体,通过5.5mm切口植入Pharmacia812C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天视力≥0.5者28眼占77.7% ,术后一月视力≥0.5者32眼占88.8%。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优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而密闭,组织损伤少手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术后效果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品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技巧和疗效.方法21例(21眼)伴有晶状体半脱化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品状体植入术,其中2眼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观察疗效.结果除1眼发生晶状体囊袋脱离范围增大而改为植入前房型人工品状体外,其余术眼手术都顺利完成,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时,视力≥0 5为17跟(8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摘除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对玻璃体扰动小,手术并发症少,视力恢复较好;囊袋张力环的应用使手术易于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晶状体混浊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晶状体混浊的闭角型青光眼20例(2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的变化,随访1~5年。结果: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19眼,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20眼,前房深度较术前增加,与正常白内障对照组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白内障性闭角型青光眼,能达到降低眼压、提高视力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张力环囊袋内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患者16例(16眼)患者,将10眼晶状体悬韧带离断范围<90°的患者,先行超声乳化摘除其晶状体核及皮质后,再植入晶体囊张力环(CTR);7眼离断范围>90°的患者,首先连续环形撕囊后,在囊袋内植入CTR,再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16例(16眼)患者在植入囊袋张力环后,均顺利完成超生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人工晶体无偏位或脱落,术后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结论:张力环囊袋内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患者晶状体半脱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性白内障65例,76眼均采用皱眉状隧道式切口,长4.5mm,连续环形撕囊,扩大内切口5.5mm,晶状体圈匙托出晶体核,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结果:老年性白内障76眼术后视力第1天≥0.5。20眼,占20%,第3天≥0.5,33眼,占43%,第5天≥0.5,37眼,占49%,第7天≥0.5,46眼,占60%,1个月≥0.5,59眼,占78%,结论: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适用于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13.
周敏 《实用新医学》2000,2(11):977-979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眼轴≥25mm的54例(65眼)高度近视的白内障,采用原位碎核法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6-24月(平均12.5月)。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358眼(89.23%),脱盲率为97.30%,脱残率为88.33%。后囊破裂率4.62%。无视网膜脱离。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满意。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是高度近视所致的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14.
梁笑琼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120-120
目的:观察并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手术技巧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对218眼(180例)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视力≥0.3者211眼(96.8%),其中≥0.8者182眼(83.5%);术中后囊破裂3眼,悬韧带断裂1眼,术后角膜水肿34眼,瞳孔移位6眼,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愈合快、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而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病例的选择及手术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5.
王玉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30-30,32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硬核白内障患者48例(62眼),其中26例34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2例2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时两组视力无差别(P〉0.05),小切口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低于超声乳化组(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并发症少,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小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同济医院眼科1999年1月-2001年4月施行三联术的26例27眼,随访3-12个月,比较术前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手动(HM)/眼前-0.6,眼压22-65mmHg,平均36.3mmHg。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1.2,不用药或局部用一种β受体阻滞剂眼压在8-22mmHg,平均16.8mmHg,术后角膜水肿7例,纤维素性渗出5例,前房出血2例,所有术后并发症均获治愈。结论 选择适当的病例施行三联术可获得较好疗效。前囊连续环行撕囊,囊袋内拦截劈核法碎核及高负压低能量完成白内障摘除手术,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术中采用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眼科过去4年来。手术中后囊膜破裂20例经妥善处理后进行分析发现,术中能及时发现破裂,利用粘弹剂的作用,均能顺利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发生时间:超声乳化晶状核块时10只眼(50%),超声乳化晶状体核上皮质壳时6只眼(30%),注吸晶状体皮质时4只眼(20%)。18只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其中晶状体囊袋内植入12例,睫状沟植入6例。2只眼植入吊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矫正视力:为0.1—0.3者2只眼(10%),0.4—O.8者9只眼(45%),0.9者9只眼(45%)。结论 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中,及时发现后囊膜破裂,并妥善处理,仍能顺利植入人工晶体,获取良好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开放型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在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5例(16只眼)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IOL)种植术,术中种植CTR。结果术后3个月13只眼IOL正位,3只眼轻度倾斜偏位,视力满意,未出现CTR引起的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CTR种植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有效方法,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有利于术后视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9.
邱培雄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3):261-262,265
目的:观察糖尿病(DM)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55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选择随机抽取同期年龄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非糖尿病患者50例(55眼)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术前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周文 《吉林医学》2008,29(5):406-407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自2000年-2006年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者42例(81眼)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均在1年以上。结果:术中后囊破裂1眼,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术后1个月视力≥0.4者39眼(48.15%),≥0.1者72眼(88.89%),〈0.1者9眼(11.11%)。结论: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能有效的提高患者视力,同时低度数或负值后房型人工晶体又可进行屈光矫正,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