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卢海松   《中国医学工程》2012,(9):141-14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H)入院最初24h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高低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分,所有指标选取患者发生入院最初24h平均值,并分析APACHEⅡ评分的高低与肺部感染、再出血、病死率、生存者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的关系。结果 HIH患者入院最初24h内APACHEⅡ评分越高,肺部感染、再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越高(P〈0.05);生存者入院最初24h内不同APACHEⅡ评分均值间NDS、AD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PACHEⅡ评分越高,生存者出院时NDS及ADL降低越不明显(均P〈0.05)。结论 HIH者,APACHEⅡ评分越高,不但肺部感染、再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增加,而且生存者出院时NDS及ADL降低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含量水平的变化,观察OX-LDL、HS-CRP含量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微粒化增强免疫固定试验测定215例ACI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对照。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不同APACHEⅡ分值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结果:ACI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中OX-LD、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X-LD、HS-CRP的含量越高,APACHEⅡ评分越高。结论:ACI患者早期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估计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估,比较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出血转化(HT)、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3月初次就诊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无锡分院ACI患者267例,根据RDW区分为较高组78例(RDW>15%),较低组189例(RDW≤15%),同时设立对照组,即健康人群30例。检测血清中MMP-9、Hcy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时评估出院时患者NIHSS、ADL评分,再统计患者当中HT以及MODS的发生率,将RDW不同水平与上述事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比健康人群,ACI患者血清中RDW、Hcy、MMP-9及hs-CRP水平较高(P?<0.05);将RDW不同水平组进行比较,发现RDW水平较高组的MMP-9、Hcy及hs-CRP水平均较高(P?<0.05),与此同时,HT发生率也高于RDW水平较低组(P?<0.05);出院时将两组患者NIHSS和ADL进行评估,发现RDW水平较低组患者预后更好(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RDW水平较高;ACI患者中,RDW水平越高,MMP-9、Hcy及hs-CRP水平也越高,同时HT的发生率也越高,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梗死体积早期血清中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ACI)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微粒化增强免疫固定试验测定36例梗死体积15cm^3以上、78例75cm^3以上、23例135cm^3以上ACI患者入院第2d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另设30例健康人作对照。同时对所有病人人、出院时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观察OX-LDL、HS—CRP不同含量水平对ACI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梗死体积15cm^以上者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明显升高(P〈0.01);75cm^3以上较15cm^3以上者显著升高(P〈0.01),但低于135cm^3以上者(P〈0.01)。同等条件下ACI患者早期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越高,预后生活质量越下降(P〈0.05)。结论:ACI患者早期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明显升高,梗死体积越大其含量越高;OX-LDL、HS—CRP含量越高,其预后生活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不同含量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微粒化增强免疫固定试验测定152例ACI者入院第2 d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组)作对照。同时观察入院第2 d血清中OX-LDL、HS-CRP不同含量水平者入院第1、3、5、7 d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扰动系数。结果ACI早期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第2 d血清中OX-LDL、HS-CRP不同含量水平第1 d各组间患侧、健侧电阻抗扰动系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第3 d较第1 d患侧、健侧电阻抗扰动系数均明显升高(P<0.05,P<0.01),但OX-LDL、HS-CRP含量水平越高,患侧、健侧电阻抗扰动系数升高越明显(P<0.05);第7 d较第3 d患侧电阻抗扰动系数均明显降低(P<0.01),但OX-LDL、HS-CRP含量水平越低,患侧电阻抗扰动系数降低越明显(P<0.01)。结论ACI患者早期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明显升高。其早期含量水平越高,脑水肿形成后越严重;含量水平越低,脑水肿形成后越轻,且消退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部低温处理对脑出血合并中枢性高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79例需要进行头部降温的脑出血中枢性高热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高热4 h内开始头部低温处理;对照组高热5~9 h进行头部低温处理。将两组降温所需时间、病死率以及生存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作为评价标准。结果两组的降温时间及病死率没有明显差别(P〉0.05),但试验中生存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在低温处理后明显优于对照组(t=10.62,15.79,P〈0.001)。结论对脑出血合并中枢性高热患者早期(4 h内)行头部低温处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对诊断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CI)及预测并发出血性脑梗死(HI)、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分析72例ACI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GFAP含量;ACI后24h内GFAP含量<1.20μg/L者为观察Ⅰ组,GFAP含量≥1.20μg/L者为观察Ⅱ组,对比分析两个观察组HI、MODS发生率。结果 病后48h内及第5d,两个观察组血清GFA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第8d,观察Ⅰ组GFAP含量趋于正常(p>0.05),观察Ⅱ组GFAP含量持续增高(p<0.01)。ACI患者血清GFAP的含量越高,HI、MODS的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 血清GFAP含量增高可视为ACI急性期特异性生化检测标志物;ACI患者血清GFAP含量与HI、MODS发生率呈一致性增高,提示检测血清GFAP可早期诊断ACI,可为重症ACI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部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方法79例LCI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脱水、抗凝、扩容、对症等治疗的同时将患者头部置于颅脑降温治疗仪(HTI)头盔内密闭,进行头部低温治疗。对照组39例,除不用HTI外,其它治疗方法同治疗组。以两组治疗7d后梗死体积,病死率,生存者预后NDS,ADL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治疗7d后梗死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1);对照组病死率较高(P〈0.05);生存者预后NDS,ADL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或降低(P〈0.05)。结论头部低温可使LCI梗死体积缩小、提高生存者的预后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麦晓  欧海荣  覃木秀  李辉 《河北医学》2009,15(12):1390-1392
目的:探讨不同体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HICH患者102例按照体温的不同分组,观察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体温正常组、低热组病死率分别与中度发热组、高热组比较明显较低,两两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时间出现于入院后≤2d组病死率为66.67%,入院后2-3d组病死率为20.59%,入院后≥3d组病死率为0,入院后≤2d组、入院后2-3d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入院后≥3d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正常组、低热组患者NDS、ADL分别较中度发热组、高热组明显改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温越高,高热出现时间越早,HICH患者预后越差,应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詹海涛  陈钢 《广东医学》2008,29(10):1717-1718
目的探讨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对诊断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CI)及预测并发出血性脑梗死(HI)、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分析72例ACI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GFAP含量;ACI后24 h内GFAP含量<1.20μg/L者为观察Ⅰ组,GFAP含量≥1.20μg/L者为观察Ⅱ组,对比分析两个观察组HI及MODS发生率。结果病后48 h内及第5天,两个观察组血清GFA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第8天,观察Ⅰ组GFAP含量趋于正常(P>0.05),观察Ⅱ组GFAP含量持续增高(P<0.01)。ACI患者血清GFAP的含量越高,HI及MODS的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血清GFAP含量增高可视为ACI急性期特异性生化检测标志物;ACI患者血清GFAP含量与HI及MODS发生率呈一致性增高,提示检测血清GFAP可早期诊断ACI,可为重症ACI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胱抑素-C(Cys-C)在急性脑梗死(ACI)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ACI患者27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其并发SIRS、MODS情况分为3组:单纯ACI组(SACI组)166例,单纯并发SIRS组(SIRS组)47例,并发SIRS致MODS组(MODS组)65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PETIA)测定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水平,观察各组血清Cys-C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hs-CRP、LPa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组血清Cys-C、LPa、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观察组组间比较,SIRS、MODS组患者升高更为明显,以MODS组更为突出(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Cys-C水平与hs-CRP、LPa呈正相关。结论:Cys-C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ACI并发SIRS、MODS,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45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连服4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s—CRP、IL-6和IL-10含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另选同期健康查体正常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CI患者较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IL-6显著升高,IL-10显著下降(P〈0.05);两组ACI患者治疗前hs—CRP、IL-6和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阿托伐他汀组hs—CRP、IL-6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而IL-10明显升高(P〈0.05)。此外,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NDS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ACI患者较健康者血清hs—CRP、IL-6水平升高,IL—10水平下降。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升高血清IL—10水平,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樊淑敏 《中原医刊》2011,(14):50-5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h—CRP和IL-6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CI患者血清hs—CRP和IL一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N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并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蝮蛇伤病人中毒程度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70例蝮蛇咬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蝮蛇伤病情严重程度及与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的关系,分析蝮蛇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对疾病的病情及顸后估计的意义。方法根据毒蛇咬伤的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按患者入院时中毒的程度设轻型、重型、危重型,比较各型之间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根据ACCP/SCCM提出的SIR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RS组与非SIR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根据MOD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酶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结果重型、危重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IRS组与非SIRS组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MODS组与非MODS组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SIRS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SIRS组与非SIRS组MODS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高度显著性(X^2=19。73,P〈0.001)。结论蝮蛇咬伤患者病情程度越重,其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得越明显;蝮蛇咬伤患者并发SIRS时,血清CRP升高明显,发生MODS几率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临床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ACI病人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贝那普利治疗组(30例),并以25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ACI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周。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结果两组ACI患者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抵抗素水平与NDS呈正相关(r=0.38,P〈0.01)。ACI常规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的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是贝那普利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更为显著(P〈0.05);ACI常规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治疗后的NDS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是贝那普利治疗组NDS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贝那普利能降低ACI病人的抵抗素水平,减少病人的炎症反应,并有助于促进病人彳中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爱敏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8):1007-100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比浊法监测108例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的动态变化,并与5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不同梗死面积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的CRP水平,并对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1血清CRP浓度:大、小梗死灶组显著高于腔隙性梗死组(P<0.01),大梗死灶组显著高于小梗死灶组(P<0.05)。2脑梗死患者依病情轻、中、重程度不同,血清CRP水平依次增高(P<0.01)。3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在发病后24h至14d明显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在发病后5d达峰,发病第28d仍维持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发病后24h至28d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与NDS评分呈正相关;24~48h相关性显著(P<0.01),随病程延长相关性逐渐减弱(P<0.05)。结论:脑梗死与CRP水平密切相关,血清CRP水平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血清CRP水平可作为脑梗患者的危险预测因子,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临床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ACI病人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贝那普利治疗组(30例),并以25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ACI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周。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高敏C一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结果1)、两组ACI患者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抵抗素水平与NDS呈正相关(r=0.38,P〈0.01)。2)、ACI常规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的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贝那普利治疗组NDS的下降最为明显(P〈0.05)。结论贝那普利能降低ACI病人的抵抗素水平,减少病人的炎症反应,并有助于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感染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前1周的感染病史,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沉、胸片,并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12例(19%)前.1周有感染的临床征象,其中肠道感染5例,呼吸系统感染7例;白细胞异常增高3l例(49.2%);血沉增快13例(20%);脑梗死组血清CR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CRP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感染与脑梗死之间具有明显的关系,可作为脑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庄雷 《实用全科医学》2009,7(8):824-825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8例,以神经节苷脂40mg+5%GS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14d;合并丹红注射液20ml+5%GS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14d。对照组48例,以丹红注射液20ml+5%GS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14d。两组基础用药治疗相同。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比较NDS评分及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DS评分和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GM1)联合丹红注射液能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