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由于认知能力缺乏,识别危险的能力差,缺乏自身防卫能力,加上好奇心重,活泼好动等,往往由于成人的一时疏忽,发生误服事件[1]。2006年4~7月我科成功救治了2例误服高锰酸钾致口腔及消化道黏膜灼伤的患儿,现将抢救护理措施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例1,男,2岁,于2006年7月25日玩耍时在垃圾桶中发现一装有高锰酸钾的圆柱形小瓶,遂自服,剂量不详。患儿因诉口腔不适引起家长注意,立即送治。体检发现唇周及整个口腔成褐色,黏膜灼伤,创面新鲜,生命体征稳定。经积极救治住院观察1d,康复出院。例2,男,8个月,于2006年4月13日因家长没有妥善保管好高锰酸…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儿童误服中毒的现况及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策略。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某社区所属幼儿园1~7岁幼儿意外误服中毒史情况及家庭存在易引起误服中毒的高危因素。结果被调查的840名幼儿中108名(12.9%)幼儿有误服中毒史,其中1~3岁52人(占48.1%);中毒原因中家长错误给药16人(14.8%)、幼儿自行误服92人(85.2%),毒物种类以药物居多,占71.3%;中毒后经紧急处理后就医28人、立即就医58人、无处理延迟就医22人。缺乏家庭安全教育、药物未正规安全保存、化工用品未妥善放置、家长知识缺乏等是家庭中存在幼儿误服中毒高危因素。结论 1~7岁幼儿误服中毒发生率较高,应给予普及误服中毒相关预防知识及中毒后急救处理技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研究幼儿家长对误服中毒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为减少和控制意外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设计调查问卷,在儿科门诊随机抽取120名1~6岁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家长对误服中毒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结果 只有38.3%的家长知道药品与有毒物品如何存放,34.2%的家长知道幼儿误服时会有哪些异常行为,仅21.7%的家长知道一旦误服如何催吐,说明家长普遍缺乏误服中毒相关知识;家长对误服中毒防治知识需求比较迫切,调查显示,59.8%的家长最希望得到的健康教育方式是医护人员专题讲座.结论 幼儿家长误服中毒相关知识认知现状不容乐观,应引导家长从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去看待幼儿生活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与幼儿误服之间的关系,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家长健康行为的形成,从而减少和控制误服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小儿急性异烟肼中毒误诊为癫痫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异烟肼为常用的抗结核药物之一,其中毒多由于误服、肝功能不全或其他药物影响所致。本院收治因误服其祖父异烟肼而引起中毒的患儿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氟乙酰胺是一种无色、无味剧毒灭鼠剂。由于其投毒方式不当,导致小儿误服中毒较多。2001年4月至2005年11月本科共收治23例经口误服氟乙酰胺中毒的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戴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536-6536
目前洗涤餐具及瓜果蔬菜的液体洗涤剂被家庭广泛使用,故生活中误服洗涤剂者屡见不鲜,尤其是小儿。由于该类物质毒性较低,临床重视很少,故少有文章涉及。但由于其发生率较高。因此仍有必要进行总结。我院急诊科自2006-02~2009-09共收治误服洗涤剂患者9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丁莉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1):1236-1237
在急诊科经常会遇到小儿因误服药物需要进行洗胃的病例。由于小儿生理解剖特征及其他原因,护理人员对小儿洗胃常感棘手。作者对本院2006年5月至2009年3月收治误服毒物患儿98例,现就洗胃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家庭备用药物的增多,以及家长对药物的管理不善,导致小儿误服药物的病例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4例小儿误服药物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误服枣核患者逐渐增多,因枣核尖锐,嵌顿于消化道内可引起感染、消化道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在美国由于吞咽异物及食团嵌顿每年死亡例数可达1500例[1]。当误服枣核后出现不适时,患者经常就近到基层医院就诊,由于基层医院医师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或检查条件有限,容易造成误漏诊。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消化内科近期诊治误服枣核致食管瘘1例,早期在当地医院就诊误诊为百草枯中毒,给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现回顾分  相似文献   

10.
毛小媛 《现代护理》2001,7(4):77-77
近年来由于家庭备用药物的增多 ,以及家长对药物的管理不善 ,导致小儿误服药物的病例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 4例小儿误服药物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例患儿中 ,年龄最小的 4岁 ,最大 7岁 ,误服心痛定 48片 1例 ,复方降压片 37片 1例 ,感冒清 2 6片 1例 ,鱼肝油 15ml者 1例 ,发病后均在 10分钟至 1小时就诊。 4例患儿就诊时神志清 ,双瞳孔正常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其中误服心痛定和复方降压片的患者儿出现血压下降 ,Bp :9~ 11/ 5~ 6kPa ,误服感冒清的患儿出现嗜睡现象。2 …  相似文献   

11.
孙丽华  周明敏  方婵  俞珍 《全科护理》2021,19(23):3271-3274
目的:了解急诊就诊误服中毒患儿父母在照顾患儿期间内心深处的感受,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19年1月—2019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就诊的中毒严重程度评分(PSS)≥2分的12例患儿父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整理分析访谈资料.结果:归纳出3个主题:家属安全意识淡薄;家庭对儿童缺乏正向引导;渴望得到社会帮助.结论:患儿父母安全意识薄弱是儿童误服中毒的主要原因,树立家庭对儿童正向引导教育,提高社会整体关注度,有助于减少儿童误服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汽车进入千家万户,与汽车相关的安全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汽车防冻液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用的循环介质,它应该用专门的容器来盛放,但有些驾驶员图方便用饮料瓶盛放防冻液。由于防冻液是无色、无味、微甜的透明液体,没有异味,导致不知情的人因口渴当做饮料误服中毒。近年来误服防冻液事例时有发生,现将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并复习国内外文献以期提高医务人员对汽车水箱防冻剂主要成份乙二醇中毒的认识及提高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幼儿急性中毒多由于误服毒物引起,急性中毒者发病快,病情严重,变化迅速,如不积极治疗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4.
儿童意外误服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春红  陆秀文 《护理学报》2005,12(10):17-19
目的了解儿童意外误服的相关因素,探讨如何降低儿童意外误服的发生,为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2年8月-2003年12月期间急诊救治的86例误服儿童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儿童误服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儿童意外误服,男性发生比例高于女性,1~6岁是误服发生的高发年龄段,家长的文化程度、地区差异与儿童误服的发生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结论普及儿童误服的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减少甚至避免儿童误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乌头碱急性中毒及诊治研究现状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川乌、草乌、附子及其炮制品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是治疗风湿顽痹的常用药物.我国民间广泛用乌头碱类药泡酒饮或炖肉食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腰痛及其他关节疼痛等病症.由于此类植物有较大毒性,因煎煮时间不当、饮用过量、误服等常发生中毒,导致死亡的事件常有报道[1-3],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方法.现就乌头碱急性中毒诊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分析我院儿科门急诊13例学龄前儿童居家误服诊断患儿的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门急诊2020年 1 月至2020年 12 月收治的13例学龄前儿童误服诊断患儿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治误服意外伤害患13例,其中男7例(53.8%),女 6例(46.2%),男女比例为1.17:1。其中婴儿组1例(7.7%),幼儿组9例(69.23%),学龄前期儿童组3例(23.07%)。结论 学龄期儿童居家误服以幼儿期居首,以误服药物为主,(药物误服多因家长对药品管理及危害概念不强)并且也与看护人文化程度低多见。普及学龄前儿童居家误服相关原因,提出针对性预防建议,减少误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空巢老人”家庭药品管理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自我药疗在人群中的兴起,家庭储备药品现象日渐增多。而这些药品基本上丧失了专业医务人员的监管,无论是储存条件还是使用方法上都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老年人记忆力及认识分辨能力下降,特别是空巢老人身边又缺乏子女的照顾,药品的储存、使用、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误服、错服或服用过期变质的药品,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为此,专门对空巢老人家庭自备药品管理进行调查,以便了解空巢老人的家庭用药情况和药物管理状况,为实施干预提供依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由于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新型农药的广泛应用,随之误服或自杀引起的中毒患者不断增多,其中百草枯误服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百草枯中毒后表现为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肺脏是其主要的靶器官,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措施。现就我院2000-2008年来通过药物、灌流+透析治疗78例百草枯中毒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顾利慧  孙庆玲 《护理研究》2008,22(27):2476-2477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自我药疗在人群中的兴起,家庭储备药品现象日渐增多.而这些药品基本上丧失了专业医务人员的监管,无论是储存条件还是使用方法上都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1,2].老年人记忆力及认识分辨能力下降,特别是空巢老人身边又缺乏子女的照顾,药品的储存、使用、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误服、错服或服用过期变质的药品,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为此,专门对空巢老人家庭自备药品管理进行调查,以便了解空巢老人的家庭用药情况和药物管理状况,为实施干预提供依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六西格玛法分析骨科患者误服药物的原因,以减少患者误服和漏服的概率,提高护理给药的质量。方法运用六西格玛的理论分析骨科患者误服和漏服药物的原因,找出护理发放药物的缺陷,优化护理发放药物的管理制度,并对优化前后的患者误服和漏服发生次数进行比较。结果运用六西格玛法改进后,患者漏服药物次数下降1%,患者误服药物下降0.3%。结论六西格玛法能优化护理发放药物管理方法和有效降低患者误服和漏服药物的概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