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分析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以期探索一种有效的方法规范抗生素的应用、降低医疗费用。方法选取1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者且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检测降钙素原水平且在该指标水平指导下应用抗生素、对照组仅根据临床经验应用或停用抗生素,同时对两组患者抗生素应用、二重感染、临床治疗效果和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以及住院平均花费等项目进行观察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无差异(P〉0.05),而观察组抗生素应用率(67.31%)、二重感染率(3.85%)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及平均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住院平均花费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应用价值显著,能有效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河南医学研究》2018,(3)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和痰液降钙素原(PCT)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AE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是否有细菌感染分为AECOPD非细菌感染组(38例)和AECOPD细菌感染组(40例),另选取4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对比3组痰液、血清PCT水平及其阳性检出率。结果AECOPD细菌感染组血清、痰液PCT水平[(1.77±0.39)、(2.83±1.12)ng/ml]均高于AECOPD非细菌感染组[(0.48±0.20)、(0.68±0.16)ng/ml],且AECOPD非细菌感染组均高于对照组[(0.19±0.08)、(0.23±0.1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ECOPD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及对照组的痰液PCT阳性检出率(87.50%、26.32%、7.50%)与血清PCT(75.00%、21.05%、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液PCT可作为AECOPD的炎性指标,阳性检出率接近于血清PCT,且在反映细菌感染方面优于血清PCT,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及病情评估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情况。方法:分析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英德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60例和PCT组60例。结果:PCT组AECOPD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CT组AECOPD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急性加重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可以为AECOPD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减少抗生素使用强度,减少细菌耐药以及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根据PCT检测指标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根据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或)白细胞(WBC)指标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8 d后PCT、hs-CRP及WBC指标变化,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等。结果治疗8 d后,两组PCT、hs-CRP及WBC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PCT检测对AECOPD抗生素的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可规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和稳定期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6例AECOPD及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其PCT水平。同时送检患者痰培养及检测患者肺功能。结果 AECOPD组的PCT水平高于COPD组(〈0.05);以PCT水平〉0.5ng/mL为阳性阈值,AECOPD组阳性率55.6%,COPD组阳性率28.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1);AECOPD组细菌培养结果与PCT水平有关,AECOPD组患者痰培养阳性16例,其中14例PCT阳性,细菌培养阳性者PCT水平高于阴性者。肺功能Ⅱ~Ⅲ级AECOPD患者PCT水平及PCT阳性率均低于IV级AECOPD患者。PCT阳性组好转率70.0%,病死率30%,PCT阴性组好转率87.5%,病死率12.5%。结论 PCT是快速诊断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一项指标,且可用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其他炎性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菌药物使用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70例AECOPD住院患者,分为PCT组(PCT≥0.5μg/L)和对照组各35例,PCT组在入院24 h内及治疗后平均每3天检测1次PCT,PCT<0.5μg/L时停用抗菌药物,对照组按2013版指南实施治疗,并以临床症状、炎性指标改善做为停用抗菌药物指征。两组患者均在入院24 h内完成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测定,对比两组患者炎性指标及血气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住院天数及临床有效率。结果 PCT组与对照组在CRP、白细胞计数及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气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住院天数及临床有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做为炎性指标,对细菌诱导AECOPD更具特异性,PCT策略指导AECOPD抗菌药物使用,能减少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减少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7.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血清瘦素、降钙素原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符合诊断标准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血常规、血清瘦素及降钙素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降钙素原、血清瘦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患者血清瘦素与WBC、NEU、降钙素原均呈正相关。结论: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降钙素原、瘦素明显升高,且COPD急性加重患者血清瘦素与降钙素原呈明显正相关,瘦素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的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生素应用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PCT指导组和对照组,PCT指导组当PCT<0.15 μg/L时停用或不使用抗生素,对照组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临床经验决定抗生素的使用,观察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费用及住院天数.结果 血清降钙素原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天数(P=0.005)、抗生素使用率(P=0.023)、抗生素费用(P=0.001)、总费用(P=0.006)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T可以用来指导AECOPD患者抗生素的使用与停用时机,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使用抗生素时间及费用,同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AECOPD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PCT组和常规组,各60例.PCT组病人根据血清PCT水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和停用(PCT≥0.25 μg/L 时使用抗生素,PCT<0.25 μg/L不使用或停用抗生素),常规组病人由主治医师根据临床症状和临床经验决定抗生素的使用.主要观察指标为抗生素的使用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二重感染率、半年内复发率、血液炎性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PCT组抗生素使用率及二重感染率均低于常规组(P<0.01和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PCT组使用抗生素病人、PCT组未使用抗生素病人同常规组比较,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临床有效率、半年内复发率以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AECOPD病人抗感染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抗生素使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二重感染率,并且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118-120
目的分析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呼吸科病房住院的AECOPD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降钙素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抗生素的应用根据AECOPD诊治指南制定治疗方案,降钙素原组动态监测降钙素原,血清降钙素原≥0.25μg/L时应用抗生索治疗,血清降钙素原0.25μg/L时不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治疗1周时的临床有效率以及1年随访时的病情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时的临床有效率及1年随访病情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降钙素原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原因及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比较其是否与GOLD推荐的抗细菌原则相符。方法选取住院老年D组AECOPD(AE组)患者102例,以GOLD推荐抗细菌原则指导抗生素应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PCT水平;同时测定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PCT为对照组。结果(1)AE组治疗前血清PCT水平0.07(0.05,0.68)ng/mL,高于治疗后组0.05(0.04,0.10)ng/mL及对照组0.05(0.01,0.06)ng/mL,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符合GOLD抗细菌原则的AECOPD患者(即使用抗生素者)治疗后PCT水平0.05(0.00,0.07)ng/mL明显低于不符合组0.06(0.05,0.25)ng/mL(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E组治疗前血清PCT水平与是否符合GOLD抗细菌原则无关(P>0.05)。结论血清PCT有望成为一个独立于GOLD抗细菌原则的、指导AECOPD抗细菌治疗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分析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非重症AECOPD患者54例,按照入院时胸部影像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肺炎组及单纯AECOPD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AECOPD患者入院时血清PCT水平常有明显升高,且合并肺炎组患者较单纯AECOPD组升高更为明显;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CT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合并肺炎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水平仍明显高于单纯AECOPD患者。结论:AECOPD患者血清PCT水平有明显上升,尤以合并肺炎者明显,经治疗病情稳定后患者PCT水平有明显下降,提示监测PCT水平对AECOPD患者评估病情、合并症及疗效均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中对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人住我院呼吸科的AECOPD患者79例.经患者知情同意,按照治疗方法分成2组:PCT治疗组38例(PCT组)和常规治疗组41例(对照组).对照组根据临床抗生素使用指南决定患者的抗生素疗程,PCT组根据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天数,血清PCT<0.25μg/L时停用抗生素.主要观察指标为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天数、3个月内复发率、临床有效率,并比较2组在抗生素治疗结束后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1n,CRP)、白细胞总数、肺功能、血气分析之间的差异.结果 PCT组抗生素疗程平均为(7.43±2.95)d、住院时间(11.05±2.91)d,对照组为(10.76±2.64)d、(15.73±2.84)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临床有效率、3个月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RP、白细胞总数、PCT均较治疗前改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PCT水平指导AECOPD患者的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避免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水平,指导抗生素在AECOPD患者中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时间。方法入选当日血清PCT≥0.5μg/L的27例AECOPD患者为PCT组,同期随机选择30例AECOPD患者为常规治疗组。PCT组根据血清PCT水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如PCT〈0.25μg/L停用抗生素;常规治疗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温、WBC计数、CRP水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主要观察指标为抗生素的使用天数、抗生素费用等。结果PCT组的抗生素使用天数(10.30±2.76)d,常规治疗组(13.47±1.38)d,PCT组的抗生素费用(3525.76±1162.96)元,常规治疗组(4706.72±803.04)元,两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CT水平能指导抗生素在AECOPD患者中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降钙素原与Anthonisen分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导意义,为临床抗菌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AECOPD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Anthonisen分型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观察组根据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比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使用抗菌药物的天数以及住院天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7d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至下一次COPD急性发作的间隔时间、出院后1年发生AECOPD的次数以及再次住院的次数。结果两组患者显效率、总有效率的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61.11%,抗菌药物的使用天数为(5.18±1.36)d,住院天数为(9.08±2.39)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出院到再次急性发作的间隔时间为(89.62±47.53)d,显著长于对照组,而出院后1年内因COPD急性发作再次住院的次数为(1.26±0.53)次,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过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指导AECOPD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助于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减少住院次数。 相似文献
17.
蔡小琴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4)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并探究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严重程度的关联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2014.6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5例,依据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分为高降钙素原组(>2ng/ml),高超敏C反应蛋白组(>75mg/dl),高降钙素原联合高超敏C反应蛋白组,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不升高组四组,对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进行临床评价,并对患者急性发作时的平均住院天数,呼吸机使用情况,平均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情况,痰培养细菌阳性率,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组、高降钙素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呼吸机使用频率、平均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频率、痰培养阳性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肺部感染严重度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8.
急性加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进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而且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生物标志物(如降钙素原)的检测已经成为诊断及指导COPD抗生素治疗的一种重要工具。然而,关于降钙素原指导COPD治疗的潜在作用仍在临床研究阶段。该文将通过目前国内外现有的证据证明降钙素原可以用于指导COPD的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需入住ICU分为ICU组30例,非ICU组60例,其中非ICU组再根据入院时痰液颜色将慢性阻塞性肺炎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分为脓痰组30例、非脓痰组30例.对比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血清PCT与CRP浓度指标变化情况对预后的影响,浓痰组与非浓痰组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ICU组的治疗后血清PCT与CRP浓度水平降幅优于非IC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痰组患者治疗中抗生素药物使用时间与患者使用人数显著高于非脓痰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联合检测血清PCT、CRT水平,可提高重症感染病例诊断率,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及减少患者停药指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血清前白蛋白(PA)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72例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PA、白细胞(WBC)、血气分析及痰培养,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痰培养阳性与阴性患者治疗前血清PCT和P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WBC计数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PCT和PA治疗前后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PCT及PA变化较大,是较好的诊断指标,PCT及PA两者联合诊断意义更大,对AECOPD细菌感染的诊断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