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对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甲组30例,单纯采用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乙组30例,采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观察血清总胆红素值动态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乙组患儿治疗72小时总胆红素值较甲组降低明显,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住院天数缩短。结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效果好,短时间降低胆红素值明显。  相似文献   

2.
李荣梅 《中外医疗》2013,32(8):77-78
目的比较冷光源和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采用光疗去黄疸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蓝光光疗,治疗组患儿给予冷光源光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经皮胆红素水平,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和经皮胆红素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给予不同光疗后,使用冷光源治疗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和经皮胆红素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时间和退黄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情痛症、核黄素缺钙及溶血等。治疗组未出现低血钙,出现发热、腹泻及皮疹患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冷光源光疗较常规蓝光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退黄效果,不含紫外线和红外线,有效减少对患儿皮肤的损伤,临床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间断与持续两种照射方式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甲乙2组,每组43例.2组新生儿均给予抗感染、益生菌及酶诱导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乙组新生儿给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甲组新生儿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乙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P<0.05).结论 间断蓝光照射能够在保证患儿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新生儿黄疸采用冷光源蓝光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蓝光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冷光源蓝光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无差异(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同时,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新生儿黄疸患儿冷光源蓝灯治疗,不仅可以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还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效果与临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黄疸患儿的病历资料,并根据治疗方式对其进行分组:甲组(n=50)应用蓝光间断照射法,乙组(n=50)应用蓝光持续照射法.观察两组用药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甲组用药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12.6±23.4)μmol/L,比乙组的(183.4±18.7)μmol/L降低(P<0.05).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明显比乙组的28.0%低(P<0.05).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黄疸患儿积极应用蓝光照射疗法可取得较显著的成效,但间断照射法的安全性更高,且其也更有助于患儿胆红素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普通蓝光箱与LED冷光源蓝光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副作用进行观察,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LED冷光源蓝光箱和普通蓝光箱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和副作用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新生儿黄疸应用LED冷光源蓝光箱,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区晓毅 《求医问药》2014,(21):249-250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患有新生儿黄疸的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32例)和乙组(30例),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疗法为甲组患儿进行治疗,单纯应用茵栀黄口服液为乙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甲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3%,乙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甲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乙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组患儿的治疗显效时间为(2.71±0.32)d,住院天数为(8.12±1.05)d;乙组患儿的治疗显效时间为(7.18±2.01)d,住院天数为(14.36±2.17)d。甲组患儿的治疗显效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乙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甲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为(207.5±12.4)μmol/L,乙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为(210.0±11.3)μmol/L,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甲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为(150.6±12.3)μmol/L,乙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为(200.3±13.6)μmol/L,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下降,且甲组患儿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的过程中,两组患儿均出现了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躁动、发热、皮疹、呕吐等,均未发生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不同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3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各46例。甲组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乙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连续蓝光照射治疗,丙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蓝光照射。3组均治疗7d,分析3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的胆红素相关指标,同时记录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且乙组和丙组治疗1、3、7d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甲组(P<0.05)。丙组总有效治疗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3组患儿均出现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其中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11/46),乙组为21.74%(10/46),均明显高于丙组6.52(3/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的减弱作用和临床总疗效均高于单独间歇治疗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连续照射法,更有利于患儿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科2016年3月-2018年11月诊断为新生儿黄疸患儿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患儿退黄时间、蓝光治疗照射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经治疗与护理后,试验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试验组患儿治疗后退黄、治疗照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儿退黄时间、蓝光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10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儿进行持续蓝光照射,乙组患儿进行间歇蓝光照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患儿不良反应率。结果对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患儿在临床疗效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乙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甲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是进行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能够在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患儿不良反应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冷光源蓝光治疗早产儿黄疸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冷光源蓝光治疗早产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黄疸早产儿分成冷光源蓝光组和普通单面蓝光组,分别用两种光源照射黄疸早产儿,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同时观察患儿体温、大便性状改变及皮疹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照8 h后,冷光源蓝光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普通单面蓝光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光源蓝光组均未出现发热、腹泻、皮疹等;普通单面蓝光组5例出现皮疹,2例出现发热,1例大便次数增多。结论冷光源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尤其适用于早产儿。  相似文献   

12.
人血免疫球蛋白静滴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日东  蒋喜凤 《右江医学》2006,34(2):162-163
目的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预防胆红素脑病。方法将47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予蓝光照射,静滴人血白蛋白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血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结果治疗24 h、72 h后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静脉滴注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护理体会研究。方法抽取2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冷光源蓝光灯治疗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冷光源蓝光灯治疗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减少治疗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NJ)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NJ患儿32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甲组160例,联合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乙组160例,行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蓝光照射72 h后,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90%,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乙组患儿治疗中不良反应情况相比甲组更低(P0.05)。结论持续性及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都可起到良好治疗效果;但通过间接多次照射方式相比持续性照射治疗,患儿不良反应更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在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儿均接受间断蓝光治疗,观察组的患儿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利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初排胎粪时间和黄疸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而3 d后摄奶量增多,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患儿的治疗依从率为94.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治疗辅助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蓝光照射与白蛋白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本科接诊的黄疸患儿100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甲组、乙组均50例。两组都实行蓝光照射治疗,甲组加用白蛋白。分析两组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疗效。结果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明显比乙组的82.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常规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之上,对黄疸患儿辅以白蛋白治疗,可显著提升其病情控制的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果糖在新生儿黄疸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症患儿103例,其中51例患儿仅采用蓝光治疗法进行临床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的52例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乳果糖进行辅助治疗,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临床疗效、黄疸消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1;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蓝光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乳果糖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新生儿黄疸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并缩短患儿黄疸的消退时间,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中利奈唑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医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7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35例,乙组35例。乙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甲组加利奈唑胺治疗,总结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 0.05。甲组的肺啰音消失时间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 0.05。甲组的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时间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痰液颜色改变时间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中,利奈唑胺可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并促进患儿的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使用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90例患儿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研究组给予蓝光治疗+茵栀黄颗粒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客观指标情况(治疗前胆红素浓度、治疗后胆红素浓度、胆红素下降幅度情况、平均退黄时间)、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胆红素浓度为(73.4±12.1)μmol/L、胆红素下降幅度为(224.6±26.3)μmol/L、平均退黄时间为(4.1±1.2)d,胆红素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退黄时间较对照组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效果较佳,既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缩短退黄时间,又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蓝光照射方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2014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选取160例,分别以传统蓝光(对照组)、冷光源蓝光(观察组)采用间歇照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冷光源组)总治疗有效率(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传统蓝光组)(77.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冷光源蓝光间歇照射可显著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