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冬春季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的分离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分离率,研讨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采取传统的肺炎链球菌鉴定方法和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肺炎链球菌鉴定,ATB—STREP5肺炎链球菌药敏试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646份痰标本分离出肺炎链球菌47株(7.2%),其中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16株(34.0%),中度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10株(21.13%),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为(18.8%),对红霉素、磺胺、四环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00%、73%、62.5%、62.5%,但对三代头孢耐药率为12.5%,万古霉素为0%。结论疑为肺炎链球菌感染时应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作为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安宗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13(10):I016-I016
<正> 肺炎支原体(MP)肺炎已为儿科临床重视,但MP感染病情复杂,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自1996年1月~1999年4月诊治3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区儿童春季下呼吸道感染291例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上海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常见病原体,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深插气管负压吸取痰液,检测痰液细菌、肺炎支原体(MP)、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或其抗原、核酸。检测血清MP-抗体。结果:291例儿童病原学检测中有明确病原者191例(65.6%)。细菌培养阳性89例(30.6%),病毒阳性62例(21.3%),支原体阳性73例(25.1%),衣原体阳性9例(3.1%),其中混合感染46例。结论:上海地区春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病毒感染中居首位者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占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提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认识.方法 采用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基方法培养肺炎支原体,并分析阳性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结果 在1502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395例,感染率26.3%;其中急性支气管肺炎234例,急性支气管炎161例.395例均有咳嗽,103例伴有发热,49例伴有喘息.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序贯治疗,可以减少肺炎支原体的反复感染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497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结果 在497例患儿中,共检出阳性108例,阳性率为21.7%,其中女患儿阳性率为31.5%,男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各年龄段中,1岁以内患儿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P<O.01),学龄前儿童(4 ~6)发病率最高(47.5%);一年中不同季节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四季均能引起呼吸道感染,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女童感染机会高于男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长春地区儿童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简称C·pn)感染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PCR方法对54例肺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进行C·pn的检测。结果:C·pn阳性11例,阳性率20.3%。阳性患者中以干咳为主要表现,多伴有低热或中度热。同期采用儿外科术前病人20例做为对照,结果均阴性。结论:C·pn是我省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PCR法是临床上检测C·pn敏感、特异、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探索长春地区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PCR方法对54例肺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进行C.pn的检测。结果:C.pn阳性11例,阳性率20.3%。阳性患者中以干咳为主要表现,多伴有低热或中度热。结论:C.pn是我省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PCR法是临床上检测C.pn敏感,特异,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肺炎衣原体感染在儿童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报道,呼吸道感染的Cpn-IgM阳性率推测达到30%以上,易致咳嗽迁延,部分患儿出现喘息。现就我院儿科自20(O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的1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红海 《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475-1476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住院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予以分组治疗,对照组予以红霉素,研究组予以阿奇霉素。对2组临床表现、检查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X线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趋势越发小龄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杨梦雨 《吉林医学》2012,(29):6372-6373
目的:分析81例住院患儿肺炎衣原体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减少漏诊和误诊的措施。方法:对8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法。结果:本组病例5岁以下患儿占93%,出现发热及喘息症状患儿比例较高分别占57%和52%。结论:小年龄组患儿亦存在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可能,及时做相关检查有助于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研究其变化规律,探讨疾病发生机制。方法收集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全血和血清以及健康儿童对照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表面标记CD3+、CD4+、CD8+、CD19+和调节性T细胞CD4+CD25+表达比例,检测血清标本IgG、IgA、IgM。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支原体肺炎患儿组急性期外周血CD4+、CD4+/CD8+和CD4+CD25+细胞比例明显下降,B淋巴细胞(CD19+细胞)比例则显著升高,血清中IgM含量升高。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处于免疫失衡状态,T淋巴细胞增殖受到抑制,B淋巴细胞刺激增殖,体液免疫功能仍存在一定失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黏液栓形成与MP菌量、混合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MP感染所致肺实变患儿87例,根据支气管镜下表现,将患儿分为黏液栓组(34例)和非黏液栓组(5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MP-DNA定量;取痰液及BALF用于细菌培养;采用GeXP多重基因表达分析系统联合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痰液病毒。结果 黏液栓组高菌量比例、混合病毒感染率分别为64.7%(22/34)、52.9%(18/34),高于非黏液栓组的24.5%(13/53)、20.8%(11/53)(P<0.05)。两组混合细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菌量〔OR=10.682,95%CI(1.447,78.877)〕是MP肺炎患儿黏液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P肺炎患儿黏液栓的形成与MP菌量、混合病毒感染有关,而未见与患儿性别、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3.
降钙素原在儿童感染性肺炎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在儿童感染性肺炎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12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儿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罗氏Cobas E411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儿血清PCT水平,如果PCT水平≥0.25μg/L则可使用抗生素,而如果小于该值,则不使用抗生素;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行抗生素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使用抗生素使用率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T检测在儿童感染性肺炎诊断及治疗中,具有可判断是否使用抗生素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巴中市中心医院儿科确诊为重症CAP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治疗,疗程3 d。观察两组住院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总有效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3 d后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可明显降低重症CAP患儿炎症反应水平,减轻症状,但不能降低病死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发生的85件护理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2005年在全院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差错管理措施。结果:医嘱执行遗漏和错误执行是差错的主要表现形式;工作责任心缺乏、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年资在5年以下的护士护理差错的发生率较高。我院2005年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下降为0.11%,与2003和2004年的年平均护理差错发生率0.19%相比,P〈0.05。结论:针对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实施综合性的管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差错。  相似文献   

17.
小儿反复肺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小儿反复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5年1月收住温州育英儿童医院的96例小儿反复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患儿中有基础疾病者74例(77.1%),呼吸道吸入16例(16.7%),其他不明原因6例(6.3%)。基础疾病:心血管疾病37例(50.0%)、呼吸系统解剖异常20例(27.0%)、脑瘫5例(6.8%)、营养不良伴佝偻病4例(5.4%)、哮喘3例(4.1%)、漏斗胸3例(4.1%)、支气管扩张2例(2.7%)。通过对反复肺炎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及胸片的基础上行多项检查确诊。结论 小儿反复肺炎多存在基础疾病,按肺解剖学分布对肺炎进行分类有助于寻找病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X线检查时易被漏诊,应警惕此类患儿肺炎的恶化。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及X线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本院1999年至2002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及X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为三型①肺间质11例(占29%)②小叶实质型9例(占24%),③节段实质型18例(占47%),伴胸膜炎8例(占21%)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X线差异较大,易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相混淆,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只要认识到本病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认真分析X线征象,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是能够及时准确作出诊断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及X线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本院 1999年至2 0 0 2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及X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为三型①肺间质 11例 (占 2 9% )②小叶实质型 9例 (占 2 4 % ) ,③节段实质型 18例 (占 4 7% ) ,伴胸膜炎 8例 (占 2 1% )结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X线差异较大 ,易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相混淆 ,因此 ,在诊断过程中 ,只要认识到本病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 ,认真分析X线征象 ,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是能够及时准确作出诊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