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着不断增高的趋势,卒中作为一种高致残率的疾病.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同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卒中后存活的患约3/4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生理上遗留残疾,需要他人给予帮助,他们的护理是长期的。作为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我们对很多卒中患进行了长期的跟踪护理,下面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4例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系统的、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增强了主观幸福感,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耳穴按摩结合心身护理对卒中后抑郁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1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耳穴按摩和心身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遵医率和生活质量指数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耳穴按摩结合心身护理可以提高卒中后抑郁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护理随访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时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任何影响,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包括合理营养,控制体重;监控血压;心理支持;服药依从性;体能、技能训练;定期复诊及检查)。结果:干预组在合理营养,控制体重;监控血压;心理支持;服药依从性;体能、技能训练;定期复诊及检查等方面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人员主动参与护理随访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的依从性,改善自我保健能力,能有效限制脑卒中的病情发展,降低致残率和复发率,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邢海燕  张玉国 《中外医疗》2012,31(29):173+175-173,175
目的探讨目标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2010年8月该院收治的4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21例,干预组实施目标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根据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IPROS量表得分改善情况及PANSS得分改善情况均有差异(P〈0.05)。结论目标护理干预可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医学》2017,(7):712-713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措施对空巢脑出血康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0-06—2015-06间收治的116例空巢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延续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出院指导,延续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措施,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Barthel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评价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延续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延续组SAS以及SDS评分较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均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干预后Barthel评分以及NIHSS评分较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均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空巢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大力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卒中患者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态度及影响因素,为该制度在卒中患者中的建立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法对2021年4月1日至7月1日某院符合纳排标准的438例住院卒中患者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并分析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结果 438例患者中,赞成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有204例(46.6%),不赞成有234例(53.4%)。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常住地、有无配偶、生活方式、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月经济收入及理想的照护方式的患者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OR=1.213)、月经济收入(OR=1.578)、生活方式(OR=0.742)和理想的照护方式(OR=1.552)是卒中患者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调查期内近半数卒中患者赞成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加强其推广宣传。  相似文献   

9.
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建辉 《河北医学》2009,15(2):236-237
脑梗塞是指各种栓子(血液中的异常固体及气体),随血流进入脑动脉造成血流阻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出现脑的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等。而脑梗塞病人恢复期的护理是指病人的体力、智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不同程度上逐渐恢复的过程。由于神经系统受到损害,而使其在认知、交流、运动、感觉等方面的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所谓康复护理,就是利用可能采取的医疗护理手段,改变病人的精神活动,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体的、精神的、社会的和经济的能力[1].而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2],其发病率及致残率在精神科占居首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的发展,精神病人的康复护理已成为精神科护理的重点,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从1999年10月以来建立了精神病人康复中心,对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了系统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以往护理中着重抢救生命,往往忽视了对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因而致残率高。尽管不同地区或不同种族,脑血管病都是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新发完全性脑梗死120~150万人,死亡80~100万人,存活者中3/4的患者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率在40%以上。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提高人们的护理观念,普及护理知识,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功能缺陷,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出院后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干预组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护理干预,用自制的服药依从性调查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评定,对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和干预一年后同步进行测评,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对照,并统计两组一年内的复发率。结果:出院1年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主动性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有利于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缪忠凤  崔海燕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1439-1440
目的:探讨系统的心理护理对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两病区符合条件的患者各24例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而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6周前后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分比较,并随访患者1年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周后研究组NOSIE评分中消极因素分明显下降,积极因素分明显上升,组内及组间对照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系统的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邓毅琴 《吉林医学》2014,(18):4092-4092
目的:探讨康复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HAMD)、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AMD、NDS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情绪变化,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肺结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对比两组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结果:试验组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提高了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研究社会功能锻炼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社会功能锻炼。干预6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比。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组内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会功能锻炼,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逐渐适应和回归社会,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和比较医、护人员职业压力水平。方法:对150名在职医、护人员进行“压力源诊断袁”调查,比较医、护之间的职业压力水平。结果:医、护人员总体职业压力水平轻度占50%左右,角色负荷超载、职工职责压力水平中度占相对较高比例。医、护之间比较,医生角色冲突、职业生涯开发、角色模糊三个因子压力水平轻度比重高于护士。压力水平低比重低于护士(X2=6.18,8.57,6.87,P〈0.01),医生角色负荷超载、职工职责、角色不协调三个因子压力水平轻一中度比重高于护士,压力水平低比重低于护士(x2=23.7,8.57,14.49,P〈0.01)。结论:医、护人员职业压力水平总体以轻度为主,医生压力水平等级高的比重高于护士,原因可能与治疗决策风险、职称晋升竞争形成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化解护患沟通障碍,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遵医行为。方法将80例N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包括有效的基础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护理、感染护理、心理护理与出院指导等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病人不同反应,采取有效措施如:讲解有关肾病的医疗护理及保健知识、引导患者对治疗方案的认同、化解因药毒副作用导致的心理障碍、促进患者持续配合治疗等一系列方法,并评价其效果。结果通过个性化的护患沟通和服务后,遵医用药、合理饮食、合理休息、合理锻炼、预防感染、戒烟限酒、定期复诊等遵医行为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患沟通可融洽护患关系,改变并提高NS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减少疾病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月-2011年8月,我们对96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给予心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运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心理学规律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96例,男62例,女34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39岁,平均(60.5±21.5)岁.所有患者行CT确诊,均符合神经精神学术会议分类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研究人员制定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对策.结果: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情绪较重,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情绪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采取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情绪,对促进康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