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5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观察组)及同期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4例胆囊结石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在有适应证的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1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因术后并发胆漏再次行开腹手术外,余9例全部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方法不需特殊器械,操作简便,易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中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胆囊管夹闭或一期缝合;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探查、T管引流。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带管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术是一种可行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与开腹胆道探查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彬  田云鸿  邓绍强  李敬东 《西部医学》2011,23(9):1739-1740
目的对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与开腹胆道探查取石术后残石率和并发症。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0月肝内外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73例患者(腹腔镜组),同时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月间行开腹胆道探查取石患者59例(开腹组),对比两组结石取尽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结石取尽率93.1%,开腹组结石取尽率94.9%,两组间结石取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腹腔积液发生率、切口感染率较腹腔镜组明显升高,住院时间开腹组明显延长;腹腔镜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道结石疗效优于开腹胆道镜探查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3月-2011年10月13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的临床资料,51例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免置T管一期缝合术。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3~5d拔除。结果:手术均获成功,51例均取净结石,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90±30)min,术后第1天可进食、下床活动。住院5~9d,平均住院时间7d,随访3个月~3年,无结石复发和胆道狭窄。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胆总管探查、取石胆管一期缝合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韩冰  于国峰  陈茂林 《河北医学》2011,17(2):201-203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今我院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15例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 60-150min,平均114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切口感染率低、术后恢复快、腹腔脏器粘连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无中转开腹,1例术后4周发现胆总管结石,后经T管取净,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纤维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6例胆道结石患者,运用三镜联合的手术方式进行微创治疗.结果 78例患者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90.6%.其中50例行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胆道镜取石术,6例行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胆道镜取石术,8例行LC+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胆道镜取石术.18例患者行ERCP+EST+LC,2例患者术后因胆漏再次开腹行"T"管引流,6例术中造影胆总管结石≥1.5 cm无法取出行鼻胆管引流(ENBD)后行开腹手术.76例患者随访约6个月,其中6例患者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再次行ERCP+EST后治愈.余患者在随访期间,无胆道狭窄及结石残留.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0年~2007年我院对110例在术前通过B超或内镜超声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与同期100例开腹手术者比较. 结果 2组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胆总管Ⅰ期缝合46例,置T管引流64例.开腹组均置T管引流.2组比较,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瘘、出血),腹腔或切口感染率、残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 同样可起到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等微创效果, 如能在取净结石的情况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 微创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临床用于胆总管探查取石Ⅰ期缝合术的可行性.方法:腹腔镜行胆囊切除后,切开胆总管,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行胆总管Ⅰ期缝合术.结果:手术时间平均0.95小时,2例短期出现胆汁样引流液,全组病例均痊愈,7天内出院,随访0.5~1年,未见胆道狭窄及残余结石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除1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9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并切除胆囊。结果:30例手术全部成功,均置T管引流,术后2个月拔管,顺利康复,无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9~15 d。1例结石残留,并发胆漏3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释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采用电视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在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基础上,经胆道管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或取石3例,经胆总管切开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或取石9例。术毕夹闭胆囊管,对切开胆总管者放置T管引流。结果:本组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阳性探查9例。阴性探查3例。6例术后3周经T管造影通畅后拔管,3例术后3周造影示胆道残余结石,则通过纤雏胆道镜取石拔管。术后无死亡、无大出血、胆瘘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的优点,为胆道结石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志敏 《河北医学》2012,18(4):449-452
目的:探讨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探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3例,其中支架引流33例,T管引流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残留率、置管时间、胆漏以及肝功能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胆漏发生率、结石残留率及术后1周肝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支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置管时间均少于T管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探查术中,减少住院时间及置管时间,安全可靠,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罗顺全 《河北医学》2012,18(3):317-3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1±0.4)h,住院时间(14.6±3.1)d;放置T管者术后2周经T管造影,无残石且末端通畅的,术后3周拔管;3例有残石,2例于术后6周经T管窦道用胆道镜取石,1例用甲硝唑及生理盐水冲洗后排出,全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胆总管结石较好大的微创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为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n=44)与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n=44),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全部取石成功,观察组中途无开腹手术患者,术后检查显示均无残余结石;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要高,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高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疗效显著,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9年4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和开腹取石手术患者400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273例)和开腹组(127例),对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胆漏例数及残石例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中7例中转开腹;术后出现胆漏2例,其中1例在术后4周拔除T管出现胆漏性腹膜炎;273例均痊愈出院,无术后腹腔严重感染、出血并发症发生。术后2个月通过胆道镜复诊、探察,发现残石27例,并通过胆道镜取尽结石。开腹组中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胆漏6例,未出现胆漏性腹膜炎,均痊愈出院。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胆漏例数及残石发生例数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提高了结石取出率和取净率,具有微创、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只要经过系统的腹腔镜手术训练就能掌握,并确保手术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4月~2007年1月我院应用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联合施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9例临床资料。结果:2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0~240 min,平均150 min。术后24 h下床活动并进流食。术后住院4~13 d,平均6 d。术后7周胆道镜复查无异常拔除T管。无胆道残留结石及胆总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应用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肯定,可以达到安全,有效,微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为(7.91±1.32)d,手术时间(85.00±15.92)min,无中转开腹病例。30例随访3个月~1年,未见结石复发、胆瘘及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优点包括创伤小、安全性高、痛苦少、恢复快等,并可保留功能良好的胆囊,在掌握保胆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的情况下,进行保胆手术量化评分,严格遵循保胆手术流程,可使患者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胆囊结石患者56例,统计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损伤、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56例患者保胆手术成功率为98.2%,手术时间平均(48.2±4.3) min;术中出血平均(13.3±2.5)mL;住院时间平均(3.9±0.5)d。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胆漏、出血、切口感染、腹泻等并发症。结论对结石数量少,胆囊功能良好,有保胆意愿的患者,腹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不仅创伤小恢复快,又保存了胆囊的生理功能,避免了胆囊切除的诸多并发症,而且有益患者术后心理康复,方法简单,临床可行性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外科38例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结果:本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成功率97.4%(37/38),1例中转开腹,1例术中探查胆总管未见结石,1例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1枚,2例合并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均于术后6~8周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石.手术时间90~190 min,术中出血量10~200 mL,术后住院5~10 d.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