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荣 《中国乡村医药》2003,10(10):51-51
蜡样芽孢杆菌(以下称蜡样菌)是一种需氧芽孢杆菌、能腐败食物的肠道致病菌。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常存于空气、土壤、灰尘、水、植物中,在食品、海产品、人的粪便中也可以查出。蜡样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2013年8月14日,太原市晋源区某家具厂发生了一起因食用炒大米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判定为一起因进食被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年平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0):123-123
2007年9月25日,岳西县党校59名学生在学校食堂就餐后先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最短潜伏期0.5h,发病呈单峰型分布。主要症状为呕吐(98.3%)、头昏(72.9%)、腹痛(69.5%)头疼(47.5%)。经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依据WS/T82—1996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确认这是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物所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4.
2004年5月30日,在太原市某中学附近一个体饭店食用午餐后引起一起食物中毒事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证实这是一起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1案情简介2004年5月30日晚11时左右,群众举报,称当日中午13时20分左右在我市某中学附近一家个体饭店食用蛋炒饭及鱼香肉丝,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起食物中毒的流行因素及病原学。方法按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细菌学鉴定方法。结果就餐人数为150例,中毒病人108例,罹患率72%;临床表现以呕吐为主;中毒食物为隔夜剩饭,病原学检查为蜡样芽孢杆菌,中毒食物中蜡样芽孢杆菌菌落为1.2×106/g。结论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是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此类食物中毒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2001年6月8日我县大市聚镇某快餐店供应中餐后,就餐人员中陆续有12人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四肢乏力等类似中毒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汪实为—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原因是剩饭受到蜡样芽孢杆菌污染而未彻底加热引起。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和完善蜡样芽孢杆菌与类似菌鉴别方法,降低蜡样芽孢杆菌检验结果假阳性率。方法:按照国标GB/T4789.14-2003对蜡样芽孢杆菌标准菌株与类似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蕈状芽孢杆菌)参考菌株以及我们从食品中分离出的蜡样芽孢杆菌可疑菌株从菌体和菌落形态、生化性状、根状试验、蛋白质毒素晶体试验等几个方面进行鉴别。结果:10株可疑菌中只有1号株菌为蜡样芽孢杆菌。结论:补充和完善后的"蜡样芽孢杆菌与类似菌鉴别方法"能有效地鉴别蜡样芽孢杆菌与类似菌,根状试验和蛋白质毒素晶体试验是最关键的鉴别手段,能明显地降低蜡样芽孢杆菌检验结果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张晓伟  李刚 《河北医药》2011,33(6):930-931
蜡样芽孢杆菌是食物中毒中较常见的致病菌,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近几年来在我省较为多见,引起食物中毒所涉及的食品种类较多,多以剩米饭、米粉最为常见,本文就一  相似文献   

9.
李玉珍 《淮海医药》2005,23(3):250-250
20 0 2年 9月 16日下午 2时许 ,怀远县卫生防疫站接到报告称某中学有部分学生午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疑似食物中毒。县卫生防疫站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查明这是一起由食用剩米饭引起的蜡样芽胞杆菌中毒 ,所有中毒学生均食用了这略感发粘的剩米饭。本次中  相似文献   

10.
蜡样芽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疾病.2003年8月23日,勃利县冷冻厂工地民工食常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对食堂及患者采样进行实验室检验,从剩余食物及患者呕吐物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通过进一步的毒力试验和血清学试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认为该起食物中毒是由蜡样芽胞菌污染食物所引起的.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过程,探索食源性疾病病原快速检测思路。方法 2022年6月8日,该中心接到南川区人民医院接诊3例食源性疾病病例报告,采集患者呕吐物、未食用完食品及现场环境样品等共计18份进行检测。以多病原体分子检测系统、多重核酸快速检测试剂,快速锁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测方向,并与传统致病菌培养、生化鉴定及时间飞行质谱技术相结合,缩短检测报告时间。结果 多病原检测系统筛查结果显示:FilmA rra y多病原筛查13种细菌,4种寄生虫和5种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多重PCR核酸快速检测结果显示:11个样品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核酸阳性10个。蜡样芽孢杆菌定量及定性培养结果:18个样品中有9个样品分离出蜡样芽孢杆菌,3个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MALDIBiotyper时间飞行质谱鉴定显示,蜡样芽孢杆菌的有3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score评分均在1.89~2.40分,未成功鉴定的有22株,鉴定率为63.9%。结论 多重PCR分子生物学技术、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与传统致病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可快速锁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检测方向,为食源性疾病病因分析找到更为快捷...  相似文献   

12.
粱柏田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684-2684
2006年5月27日,苍梧县某快餐店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中毒患者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经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调查及实验室检验,判断为一起由于食用了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米饭所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0月22日,某宾馆职工在集体食堂就餐后,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及实验证明系食用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米饭所致。1.流行病学调查1998年10月22日1:30分,该宾馆集体食堂进餐后30min即出现急性消化道症状首例病人,至当天下午6时左右就餐对人中42人发病,发病率89.36%,其中5人因症状较重住院治疗。现场调查表明,发病42人均食用米饭,末发病5人只食用莱而未吃食堂所售米饭。患者中最大年龄42岁,最小8岁,男性7人,女性35人。2.临床表现2.l潜伏期:最短30min,最长sh,中位数为2.3h。2.2临床症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14.
20 0 2年 7月 9日 17:4 5接到 4名患者举报 :进食某面皮摊上购买的担担面、面皮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分析为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7月 9日 14 :30 ,4名患者同时食用位于敦化坊二机宿舍门口某流动摊贩出售的担担面、面皮。 30~ 6 0 min内分别出现腹痛、腹泻 ,每天平均 2次 ,为水样便 ,无里急后重感。恶心、呕吐每天 2~ 8次不等 ,并伴有头晕症状。现场调查发现有同一批担担面、面皮 ,但感观无变质现象。在调查4名患者 72 h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该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查清中毒原因。方法对该批患者的中毒表现、潜伏期,流行病学、卫生学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符合芸豆中毒的发病特点。结论该事件为一起食用未加热透的芸豆引起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6.
肩锁关节脱位术后钢针游走至颈部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振科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201-2201
2003年6月27日,我市郊区某中学29名学生因食用剩米饭导致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和分析近5年东莞市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情况,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总结2008-2012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东莞市共发生可疑细菌性食物中毒62起,检出病原菌32起,病原菌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46.88%)、沙门氏菌(25.00%)、金黄色葡萄球菌(15.62%)、蜡样芽孢杆菌(9.38%)、志贺氏菌(3.12%).共分析797份可疑食物中毒样品(包括肛拭子、粪便、食具、可疑食品、呕吐物等),各类样本中肛拭子的检出率最高.结论 东莞市近5年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和宣传教育,可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央珍 《西藏医药杂志》2004,25(3):F004-F004
20 0 3年夏季,林芝地区共发生5起(报告4起)由于食用野生蕈等植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将其中3起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流行病学调查2 0 0 3年8月2 5、2 6日连续发生3起食用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人数共4 1人,其中八一镇觉木村附近施工工地34人进食,33人发病,中毒率为97 1% ;林芝地区某老干部活动中心施工工地民工3人进食,3人发病,中毒率为10 0 % ;林芝某退休居住人员5人进食,5人发病,中毒率占10 0 %。3起均为食用自采于驻地附近山中的野蕈类(已知两种为扫把菌和大脚菌)引起,进食后的发病与否及病情的轻重均与进食量…  相似文献   

19.
1992年7月11日,驻辽西某部五连发生一起食物中毒,就餐66人,发病27人,发病率为40.9%。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验证明.为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椰毒假单孢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流行特征。方法对中毒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调查和动物实验。结果从可疑银耳中检出椰毒假单孢菌,从52例患者血液中检出椰毒假单孢菌及米酵菌酸,实验小鼠染毒死亡后解剖见肝脏广泛性出血,从其血液中检出此菌和米酵菌酸。结论此次食物中毒是由因食用变质银耳而引起的椰毒假单孢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