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减低进行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治疗的124例糖耐量减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方法实施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前提下,采用二甲双胍实施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指标都明显的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应用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减低进行干预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2.
毕腊梅 《现代保健》2011,(25):59-6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的l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并诊断为糖耐量减低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控制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0.75g/d。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并分别在治疗前后监测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腰围改变、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化。结果(1)预治疗后,治疗组BMI、腰围、FBS、PBS均明显好转,对照组各指标无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12个月内无发展为临床糖尿病的患者;对照组12个月内有6例(17.6%)发展为临床糖尿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二甲双胍用于糖耐量减低的干预治疗可有效的延缓或预防临床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国糖尿病的总人数目前已经超过4000万人,到2025年可能达到6000万人,居于世界第2位,到2051年糖尿病所占卫生预算比例将增加3.7倍。因此,对糖尿病的前期阶段一糖耐量减低(IGT)进行药物干预治疗格外重要。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葡萄糖耐量减低患者32例,经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对糖耐量低减患者的干预治疗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耐量低减 (IGT)者是最主要的糖尿病 (DM)危险人群。一般认为 ,每 5~ 10年约有 1/ 3的IGT患者转变为DM ,1/ 3转变为正常 ,1/ 3仍为IGT。我国 2项大规模调查显示 ,每年IGT转变为DM的比例分别为 7 70 %、8 95 %。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DM高危人群的干预 ,以使DM发病率下降。我们于 1997~ 1999年对在太原地区 2 5 6 0人群中普查出的 114例IGT患者进行了不同的干预治疗。1.对象与方法 :在太原地区普查中 ,按 1985年WHO标准 75g糖耐量试验诊断为IGT者 114例 ,男 70例 ,女 44例。无严重心、肝、肺疾患及慢性消…  相似文献   

5.
目的给予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逆转为糖耐量减低(IGT)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二甲双胍对血糖控制和胰岛B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在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停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复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IGT的病例82例,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饮食运动治疗;B组为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均治疗1年。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转归,比较180min内胰岛素释放曲线下面积(AUCI)、C肽曲线下面积(AUCC)和糖耐量曲线下面积(AUCG)的变化;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及胰岛B细胞基础功能(HOMA-B)的变化。结果1年后,B组较A组BMI减低,血糖控制更好,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降低;复查OGTT、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发现,非糖尿病病例数更多;HOMA-IRI和AUCG降低,HOMA-B升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部分病例可逆转为IGT;继续二甲双胍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和血脂,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延缓病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给予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逆转为糖耐量减低(IGT)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二甲双胍对血糖控制和胰岛B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 在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停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复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IGT的病例82例,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饮食运动治疗;B组为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均治疗1年.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转归,比较180 min内胰岛素释放曲线下面积(AUGI)、C肽曲线下面积(AUCC)和糖耐量曲线下面积(AUCG)的变化;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及胰岛B细胞基础功能(HOMA-B)的变化.结果 1年后,B组较A组BMI减低,血糖控制更好,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降低;复查OGTT、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发现,非糖尿病病例数更多;HOMA-IRI和AUCG降低,HOMA-B升高.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部分病例可逆转为IGT;继续二甲双胍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和血脂,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延缓病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耐量异常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二甲双胍的干预效应.方法 将10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50例,另选择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2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试验1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前后各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糖负荷后2h血糖(2 h PBG),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治疗前试验1组和试验2组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Fi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m、P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2组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Fib明显低于试验1组[(6.6±2.5) mmol/L比(7.9±3.6)mmol/L、(5.2±1.3)%比(5.8±1.4)%、(3.0±1.0) g/L比(3.6±1.2) g/L],APTT、PT明显高于试验1组[(34.3±6.8)s比(31.6±6.5)s、(12.6±0.7)s比(12.3±0.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PTT、PT与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P<0.01),Fib与2h PBG和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1),TT与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无相关性(P>0.05).结论 糖耐量异常患者已出现凝血功能异常,适当的干预治疗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糖耐量减低是葡萄糖耐量正常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过渡阶段,此时,患者空腹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已经超过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与正常人相比,糖耐量减低者发生糖尿病的几率非常大,并且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具备了与2型糖尿病相同的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此,对于糖耐量减低的防治已成为目前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减少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红 《中国校医》2006,20(3):317-31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血糖、血脂及体质指数的影响。方法2000~2004年在我院就诊的患者,符合糖耐量低减(IGT)、肥胖、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停用影响血脂、血糖和体质量的药物,并予生活干预和适当运动3个月后服二甲双胍500mg3次/d,连用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的血糖、血脂及体质量变化。结果用二甲双胍治疗后,患者的血糖下降最明显,其次是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H-C),但对高密度脂蛋白(HDL-C)影响不大,体质指数(BMI)也有所下降。结论二甲双胍适用于肥胖型伴有高脂血症的糖耐量低减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运动干预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前期患者76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入院后采用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运动干预.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C反应蛋白(CR...  相似文献   

11.
糖耐量低减者的随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冠民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0):905-906
对178 例糖耐量低减者(IGT) 进行3 年的复查随访。结果发现3 年后有35.96 % 转化为DM,餐后2 小时血糖、体重指数、舒张压高是IGT转化DM 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量增加可减缓IGT 向DM 的转化。而餐后2 小时血糖较低可促使IGT向糖耐量正常转化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289-1290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干预社区糖耐量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社区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自我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我管理联合家庭支持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FBS)水平、血糖达标率和生活行为方式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FBS下降明显,血糖达标率显著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明显,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支持干预糖耐量异常有助于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饮食行为方式,有助于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动态监测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血糖波动及漂移趋势。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58例未经干预治疗的IGT患者进行连续72h的血糖监测。结果患者一天中血糖较低的时间段为夜间3点,以后血糖逐渐升高,进餐后2h血糖漂移至最高峰值,一天内血糖高于7.8及11.1mmol/L所占的时间构成比分别为(13.3±11.1)/和(0.3±1.2)/。一天内血糖最高与最低值的差值为(4.4±1.3)mmol/L。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为(4.86±0.19)mmol/L。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为(1.09±0.06)mmol/L。平均血糖水平与HbA1C及指端毛细血管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0.89,均P<0.01)。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详细显示IGT患者血糖波动及漂移趋势的特征,可对拟定干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常血压糖耐量低减患者尿白蛋白排出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7例正常血压糖耐量低减(IGT)患者及160例下沉人尿白蛋白排出率9UAER)进行了测定,且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下沉血压IGT患者UAER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IGT患者UAE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IGT2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腰臀比值(WHR)及血清服糖后2h胰岛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多元逐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老年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进行综合干预,观察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方法经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的16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瓜组和综合治疗组,对照组按原生活方式,不规律服药;二甲双胍组服用二甲双胍0.25g,3次/d;综合治疗组除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饮食及运动方案,每年复查时重复宣传教育饮食、运动干预的意义外,且服用二甲双胍0.25g,3次/d。结果干预2a后综合治疗组糖尿病患病率为34.0%,二甲双胍组44.2%,对照组66.6%(P〈O.05)。结论老年IGT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式进行干预治疗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及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糖调节受损(IGR)人群的营养干预方法和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某社区IGR人群作为干预组(57例),另一社区IGR人群作为对照组(58例)。对干预组进行6个月的营养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经过营养干预后,空腹血糖、糖耐量、BMI、WHR、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血压的降低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营养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IGR人群的糖代谢水平及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二甲双胍具有不同排卵反应的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卵巢形态学变化。方法年轻、体重指数正常的PCOS患者接受6个月二甲双胍治疗中,选取20例治疗后仍无排卵者为无排卵组,20例有排卵但是未能成功妊娠者为排卵组。另选取20例年龄和体重指数与无排卵组、排卵组匹配的PCOS患者(未做任何治疗)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的睾酮(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催乳素(PRL)、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动态平衡模型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空腹血糖-胰岛素比值(G IR),B超观察卵巢形态、体积的变化。结果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后,无排卵组有3例(15%)、排卵组有17例(85%)出现卵巢形态学改变,对照组无一例出现卵巢形态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无排卵组治疗6个月后卵巢体积无明显变化[(12.2±1.2)cm3],而排卵组则明显下降[(11.5±1.6)cm3]。结论 PCOS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后可出现与排卵反应密切相关的卵巢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饮食控制对中老年糖耐量减低 (IGT)者血糖、血脂的影响。 [方法 ] 2 0 0 1年在广州市对 42例中老年IGT患者进行为期 10个月的饮食控制 ,于饮食控制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 (FSG)、餐后 2小时血糖 (PSG)、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TC)、胰岛素 (INS)、体重指数 (BMI)、糖化低密度脂蛋白 (G LDL)和红细胞内游离钙 [红细胞 (Ca2 )i]。[结果 ]饮食控制后 ,IGT患者FSG、PSG、TG、TC、INS、BMI、G LDL、红细胞 (Ca2 )i水平均较控制前下降 (P <0 0 1)。 [结论 ]饮食控制可明显改善IGT患者的糖与脂代谢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区糖代谢障碍现状与相关因素的现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糖代谢障碍及有关因素的现状。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式调查成都市区人群7288例的人口统计学指标、社会经济因素、心血管危险因素、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成都市区糖尿病知晓率22.55%,治疗率17.39%,控制率5.59%,血糖升高者约10.6万,糖尿病约6.82万,平均血糖水平女性有高于男性趋势(中年更明显),血糖随年龄增高,≥6.1—7.0者患病率4.88%,>7.0者患病率3.09%,血糖水平与血压、年龄、甘油三酯、胆固醇、体质指数、心率、尿酸明显相关,尤其收缩压及甘油三酯联系更强。与糖代谢障碍相关的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及超重更为常见。结论 成都人群血糖水平、糖尿病患病率均有增高,而治疗及控制率低,血糖与多种危险因素有伴随关系,与高血压常共存,糖尿病的防治对心脑血管病防治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在临床控制老年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胰岛功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524例老年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2例。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阿卡波糖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血糖指标、胰岛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BG、2h PBG、Hb A1C都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BG、2h PBG、Hb 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ins、HOMA-IR水平显著提高,而FCP、HOMA-B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胰岛功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性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在临床治疗中能有效控制老年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