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军政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757-3758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24h尿蛋白质排泄率(UAER)的测定结果,将121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组(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51名健康者作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的水平,并对全部患者Lp(a)与尿UAER呈直线相关分析。结果:DM组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DN组及CDN组Lp(a)水平明显高于DM组,Lp(a)与UAER呈直线正相关(r=0.8515,P<0.01)。结论:血清Lp(a)水平升高与EDN进展有关,提示测定血清Lp(a)的水平可间接反映2型糖尿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血清脂蛋白(a)的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的水平变化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尿白蛋白的测定结果,将32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组(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120名健康者作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的水平,并对全部患者Lp(a)与尿白蛋白测量结果呈直线相关分析。结果:DM组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DN组及CDN组Lp(a)水平明显高于DM组,Lp(a)与尿蛋白呈直线正相关(r=0.885,P<0.01)。结论:血清Lp(a)水平升高与EDN进展有关,提示测定血清Lp(a)的水平可间接反映2型糖尿病的严重程度。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出现血清Lp(a)水平显著增高,且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关系,提示Lp(a)水平升高可能继发于DN的肾脏损害,随肾脏损害进展而逐步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脂联素(ADPN)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4h)将16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N(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51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C组),分别测定血清HCY及ADPN水平。结果:SDM、EDN和CDN3组血清HCY、ADPN水平高于NC组(P〈0.05);EDN和CDN组血清HCY、ADPN水平高于SDM组(P〈0.05);CDN组血清HCY、ADPN水平高于EDN组(P〈0.05);NC、SDM、EDN和CDN4组受试者血清HCY、ADPN与UAER水平呈正相关(rHCY=0.49,PHCY〈0.05;rADPN=0.56,PADPN〈0.05)。结论:血清HCY、ADPN与T2DN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二者水平可能对评估糖尿病肾病有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肾病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2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0名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将组间的CRP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各糖尿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EDN、CDN组显著高于SDM组(P〈0.05),CDN组与EDN组相比亦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CRP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485,P〈0.01)。结论:CRP水平在T2DM组和并发DN组中逐渐增高,表明其可能是T2DM和DN发生的危险因素,CRP与糖尿病及其血管慢性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T_2DM)及其并发肾病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2例T_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0名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将组间的CRP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各糖尿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EDN、CDN组显著高于SDM组(P<0.05),CDN组与EDN组相比亦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CRP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485,P<0.01)。结论:CRP水平在T_2DM组和并发DN组中逐渐增高,表明其可能是T_2DM和DN发生的危险因素,CRP与糖尿病及其血管慢性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6例,根据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3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28例和临床期肾病组(CDN组)25例。检测IGF-1、IGF-BP3、UAER等指标,分析IGF-1、IGF-BP3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和病情轻重的关系。结果:CDN组血清IGF-1、IGF-BP3和UAER均明显高于SDM与EDN组(P <0.01),CDN组血清IGF-1、IGF-BP3和UAER亦均明显高于EDN组(P <0.01)。 IGF-1与肌酐、尿素氮、UAER和IGF-BP3均呈正相关关系(P <0.01),与年龄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无相关关系(P >0.05),而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关系(P <0.01)。结论: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FFA)、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等指标血清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各阶段的关系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T2DM患者150例,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5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期组(EDN组)56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期组(CDN组)40例,同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确定为健康者4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血清中FFA、Hcy、Cys-C等指标含量,采用方差分析和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N组、EDN组血清中FFA、Hcy、Cys C水平均高于SDM组和对照组(P<0.05),且血清中FFA、Hcy、Cys C水平CDN组>EDN组>SDM组>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血清FFA、Hcy、Cys C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r=0.718,0.417,0.361;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FFA、Hcy、Cys 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有关,各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4):307-309
目的观察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水平在糖尿病肾病(DN)进展中的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按照Mogensen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n=36)、早期DN(EDN)组(n=38)、临床DN(CDN)组(n=42)和DN终末期(ESDN)组(n=41),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5组受试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血清1,25-(OH)_2D_3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DM组患者UAER、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DN组、CDN组和ESDN组患者UAER显著高于对照组和DM组(P<0.05),EDN组、CDN组和ESDN组患者GFR显著低于对照组和DM组(P<0.05);CDN组和ESDN组患者UAER显著高于EDN组(P<0.05),但CDN组与ESDN组患者UA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N组患者GFR显著低于EDN组和CDN组(P<0.05),但EDN组与CDN组患者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EDN组、CDN组和ESDN组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DN组、CDN组和ESDN组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显著低于DM组(P<0.05),CDN组和ESDN组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显著低于EDN组(P<0.05),ESDN组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显著低于CDN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与GFR呈正相关(r=0.389,P<0.001),与UAER呈负相关(r=-0.450,P<0.001)。结论 DN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显著降低,检测血清1,25-(OH)_2D_3水平可能对早期发现DN及其病情判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血清胱抑素C(Cys 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24小时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32例,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2例;另选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中血D-D、血清Cys C,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四组血清D-D、Cys C、UAE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EDN组和CDN组的血清D-D、Cys C、UAER均显著高于SDM组和对照组(P<0.01),CDN组的血清D-D、Cys C、UAER又显著高于EDN组(P<0.01)。采用直线回归分析D-D、Cys C与UAER的关系,结果D-D、Cys C与UAER均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2和0.786。结论血浆D-D、血清Cys C水平随着DN的发展而逐渐升高,两者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DM)、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并以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Hcy含量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与DM组比较,CDN组血清Hcy含量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Hcy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血清脂蛋白(a)与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病(T2DN)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根据24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包括35例单纯糖尿病组(SDM):UAER<30mg/24h;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30mg/24h300mg/24h],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Lp(a)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等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糖尿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Lp(a)、TC、TG显著升高(p<0.05,p<0.01),且随92DN进展而递增,不同时期T2DN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尤以Lp(a)浓度升高更为突出(p<0.01),Lp(a)水平与肾损害程度(UAER)呈直线正相关(r=O.387,P<0.05).结论 脂代谢紊乱是T2DN的危险因素,尤其血清Lp(a)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损害程度有关,且早于UAER的异常,是较敏感的T2DN预测因素,对T2DN预后和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MAU),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同时选择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血管活性物质(ET、Ang-Ⅱ、TXB2、NO)和MAU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DM组、EDN组和CDN组的炎症因子与MAU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从DM组、EDN组至CDN组,MAU越来越高,ET、Ang-Ⅱ、TXB2逐渐增高,NO逐渐下降,各组患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U与ET、Ang-Ⅱ、TXB2呈正相关(P<0.05),与NO呈负相关(P<0.05)。结论:循环血液中的血管活性物质水平与DN的肾损害程度相关,可以作为DN的诊断和预后的可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之间确诊的糖尿病(DM)160例及50例健康体检者,空腹检测血清HCY?Cys-C?α1-MG和β2-MG含量?结果:①DM组的血HCY?Cys-C?α1-MG和β2-M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②单纯糖尿病(SDM)组?早期糖尿病(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SDM组?EDN组和CDN组两两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③血HCY?Cys-C?α1-MG和β2-MG水平与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正相关?结论:在DM患者中,血HCY?Cys-C?α1-MG和β2-MG水平可以作为预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指标,若把这4种指标作为DM患者的常规联合检测,可以早期反映其肾脏功能的损伤及损伤程度,这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治及疗效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中SDF-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测定74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者(NC组)外周血中SDF-1水平、内皮祖细胞(EPC)数量、EPC表面SDF-1的受体CXCR4表达率.DM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分单纯DM组(SDM组)、早期DN组(EDN组)、临床DN组(CDN组).结果 SDF-1水平和EPC数量NC组、SDM组、EDN组、CDN组依次下降(P<0.05或0.01);CXCR4表达率SDM组较另3组升高(P<0.05或0.01),CDN组较其它组降低(P<0.05或0.01);2型DM患者SDF-1与HBA1c、病程、收缩期血压负相关(r=-0.398、-0.257、-0.241,P<0.05或0.01),SDF-1与EPC正相关(r=0.278,P<0.05);UAER与SDF-1、EPC负相关(r=-0.263、-0.248,P<0.05),UAER为因变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入方程的变量依次为HBA1c、收缩压、SDF-1、EPC和病程.结论 2型DM患者外周血中SDF-1/CXCR4轴的变化与DN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1例,根据尿白蛋白和肌酐比值(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分别测定血尿酸(UA)、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U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N组UA水平明显高于SDM组及EDN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UA是ACR的主要影响因素(R2=0.4816,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是尿白蛋白和肌酐比值的主要影响因素,高尿酸血症可促进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统生 《医学文选》2002,21(4):450-451
目的 比较 2型糖尿病 ( DM)患者动态血压水平、昼夜变化节律及尿白蛋白排泄率 ( UAER)的关系 ,指导 DM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行 2 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 ,测定 UAER。结果  DM肾病 ( DN)组2 4小时平均血压 (收缩压、舒张压 )明显高于非肾病组 ( NDN) ( P <0 .0 5 ) ,UAER与 2 4小时血压变化呈正相关 ,与变化差值呈负相关。结论 DM伴 DN与动态血压水平及昼夜节律 ,UAER关系密切且较不伴 DN组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将2014年1-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30例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水平分为无糖尿病肾病组(N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指标及生化指标,分析NLR在各组之间的差异及与DN的关系。结果:CDN组、EDN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LR均高于N组,CDN组NLR高于ED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N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N、ED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与UMA呈正相关(r=0.215,P0.01)。NLR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OR=3.568,95%CI(1.403,9.073),P0.01]。结论:外周血NLR与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g)和尿液微量白蛋白(MA)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0例老年糖尿病(DM)患者和25例DN患者的Lp(a)、Fg和MA含量.结果:DM组及DN组患者Lp(a)、Fg和MA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DN组Lp(a)、Fg和MA均高于DM组(P<0.05).结论:LP(a)和Fg水平升高与DM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易致血栓形成,损坏肾脏功能,使MA滤过增加,导致DN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1):121-123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及D-二聚体水平,旨在提高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率。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根据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其中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UAER/24 h30 mg)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30 mg≤UAER/24 h≤300 mg)15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UAER/24 h300 mg)15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分析各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及单纯糖尿病组的Cys C和Hcy、D-D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Cys C和Hcy、D-D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单纯糖尿病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及D-二聚体水平,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陈宽林 《右江医学》2007,35(4):364-365
目的探讨尿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Ⅳ型胶原(T4C)与早期糖尿病肾病(EDN)肾脏损害关系及科素亚的干预作用。方法检测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EDN组68例、未合并肾病组-T2DM组45例)尿中TGF-β1、T4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比较EDN与T2DM组TGF-β1、T4C水平差异,并就EDN组科素亚干预前后TGF-β1、T4C、UAER水平差异及三者之间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DN组TGF-β1、T4C水平明显高于T2DM组;科素亚干预前后分析表明,EDN组尿中TGF-β1、T4C与UAER之间具有较高正相关性(P均<0.01),科素亚干预后三者水平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均>0.05)。结论EDN组尿中TGF-β1、T4CEDN肾脏损害有较密切关系,尿中TGF-β1、T4C水平可以作为EDN诊断和监控指标;科素亚对TGF-β1、T4C、UAER有一定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