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們采用皮肤斜形切口表皮不缝合,临床应用71例,结果颇佳。操作方法皮肤按常规准备,麻醉后,手术刀与皮肤呈60度至70度角、稍偏向一侧、切开皮肤及皮内,然后再垂直切开皮下组织,其深部组织按常规操作。手术完毕缝合皮下组织时,用小圆针或小三角针及00号细医用丝线,将皮下组织和筋膜作折叠间断缝合(必须对齐)。因皮下组织和筋膜折叠使两侧皮瓣向中牵拉,而达到皮肤切口对位;因斜形切口互相重叠,则不留间隙。然后,与皮下组织稍带皮内组织间断加强数针,使皮瓣固定。若因皮肤斜形切口角度不夠或因缝合皮下组织和筋膜时折叠牵拉不夠而留有间隙时,可在切口皮内再间断或康乃氏法间断缝合数针,加强切口对合,  相似文献   

2.
肝穿针辅助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粘补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3月以来,我院应用国产ZT纤维蛋白胶,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16例。在手术过程中,用经皮肝穿针(Chiba针)注入ZT胶,可以减少一个操作孔,缩短手术时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以来 ,我院应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皮内缘连续缝合会阴切口 ,明显减少了传统缝合的缺点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0 0例 ,均为初产妇 ,年龄 2 4~ 32岁。顺产 81例 ,胎吸助产 15例 ,臀位 4例。会阴侧切口采用 2 - 0医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缝合 ,自带 1/2孤度圆针 ,针长 35 mm,线长 90 cm。缝合方法 :在裂口顶点上 0 .5 cm处缝合第一针 ,阴道粘膜连续锁边缝合至处女膜内 ,对齐处女膜 ,外阴部肌肉及以下组织全层连续缝合 ,进针点尽量贴近皮内组织 ,但不能穿透皮内 ,出针点与对侧对齐 ,使组织恢复原来的关系。针距 0 .7~1cm,依次…  相似文献   

4.
张凤芹  孙洪玉 《山东医药》2002,42(12):61-62
20 0 0年 6月至今 ,我院采用改良皮内连续缝合法 ,缝合阴道分娩会阴侧切口 ,明显克服了传统缝合的缺点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阴道分娩会阴侧切产妇 180例 (观察组 ) ,年龄2 5~ 30岁 ,均为足月妊娠初产妇。分娩时行会阴侧切术娩出胎儿 ,采用改良法缝合会阴切口。即用 1- 0可吸收合成线连续锁边缝合阴道粘膜 ,间断一次缝合肌层、皮下脂肪层 ,用 3- 0可吸收合成线连续皮内缘缝合会阴皮肤。另随机选取同期阴道分娩会阴侧切产妇 12 0例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缝合法 ,即 0号肠线两层间断缝合 ,1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两组间产妇年龄、孕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应用自身头发缝合面部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72例面部手术病人应用自身头发缝合伤口,按手术顺序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头发缝合伤口皮肤层,对照组使用1~5个0号丝线缝合皮肤层.结果 观察组术后观察伤口无线结反应、组织反应性肿胀,疼痛反应轻、无硬结,且拆线无痛、伤口愈合后疤痕不明显.对照组术后有24例发生硬结,有12例产生蜈蚣足样疤痕,伤口愈合后的质量明显差于自体头发缝合组(P<0.05).结论 采用自身头发缝合面部伤口可明显提高伤口愈合的质量,美容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乳癌根治术后皮缘坏死的发生率较高,以往处理上以植皮为主。我们对27例此类患者采用坏死皮缘Ⅰ期切除缝合的方法处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均为女性,年龄35~67岁,平均57岁。乳腺癌Ⅰ~Ⅱ期12例,Ⅲ期15例。左侧18例,右侧9例。行乳癌根治术8例,乳癌改良根治术19例,全部采用横切口,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诊断。术后3~5天出现皮缘坏死,面积达1cm×3cm~2cm×5cm。治疗方法为常规消毒术区,用手术刀于坏死皮缘外将坏死皮肤切除,4号线间断缝合皮肤(此处皮肤无痛觉,不用麻醉)。  相似文献   

7.
抽线式缝合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93年2月以来,对200例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随机对其中100例(抽线组)采用不缝合腹膜、腹壁全层立“8”字缝合(简称抽线缝合);另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层式缝合。对两种缝合方法的感染率进行了统计。 抽线缝合方法:阑尾切除后,腹膜不缝合,第1针用7号丝线从切口一侧进针,穿过皮肤、皮下脂肪、腹外斜肌腱膜出针,再“U”形缝合腹横肌及腹内斜肌,最后从切口另一侧的腹外斜肌腱膜进针至皮肤出针。第2针用4号线在皮肤、皮下及腹外斜肌腱膜做立“8”字缝合。如需放腹腔引流,应于右下腹另戮孔引出。术后7天抽线。  相似文献   

8.
我们用自制手枪式皮肤伤口缝合器(简称缝合器),治疗头面部及四肢皮肤裂口伤病人90例,其中伤口重度污染13例,中、轻度污染77例,伤口长1.2~5cm,均深达皮下组织。经治疗后,90例伤口均Ⅰ期愈合。1.缝合器工作原理:缝合器材料为不锈钢、铜及铝,由手枪式外壳、板机、拐柄、冲头及弹簧构成(图1),在枪管顶端侧连接一钉书机芯式的缝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1971年1月份以来,将“九二○”针剂和溶液用于158例无选择的手术切口,收到了好的效果。一、应用方法(1) 当手术结束,皮肤缝合完毕后,将“九二○”针剂注射于切口的皮下组织,略使注射液外溢,或用“九二○”溶液纱布湿敷于切口上。(2) 凡切口在10厘米以下者,用  相似文献   

10.
乳癌根治术后皮缘坏死的发生率较高 ,以往处理上以植皮为主。我们对 2 7例此类患者采用坏死皮缘 期切除缝合的方法处理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均为女性 ,年龄 35~ 6 7岁 ,平均 5 7岁。乳腺癌 ~ 期 12例 , 期 15例。左侧 18例 ,右侧 9例。行乳癌根治术 8例 ,乳癌改良根治术 19例 ,全部采用横切口 ,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诊断。术后 3~ 5天出现皮缘坏死 ,面积达1cm× 3cm~ 2 cm× 5 cm。治疗方法为常规消毒术区 ,用手术刀于坏死皮缘外将坏死皮肤切除 ,4号线间断缝合皮肤 (此处皮肤无痛觉 ,不用麻醉 )。结果 :皮缘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皮肤粘合与皮内缝合的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效果。方法 A组:皮肤粘合法,190例采用间断贯穿缝合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后,使用输液贴粘贴皮肤。B组:皮内缝合法,120例采用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后,使用4/0可吸收线行皮内连续缝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7天后切口愈合效果及90天后随访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5.9±1.0minvs12.7±1.8min,P0.001),缩短时间54%。1周后均Ⅰ期愈合,皮缘红肿发生率,A组低于B组(2.1%vs7.5%,P0.05)。术后90天随访,A组未见皮肤线头外露,B组4例外露(3.3%),P0.05。结论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使用皮肤粘合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无需换药及拆线、安全、愈合良好美观的特点,可作为常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现就我院1956和1957二年间用口服法接种3,229例和压刺法接种1,885例共5,114例的结果,分析于下。一方法 1.接种前试验:采用死卡介苗双压试验代替孟都氏结素试验,死卡介苗每毫升含菌苗50毫克,系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供给。消毒左前臂上1/3皮肤后,滴死卡介苗2滴用消毒大号缝衣针(或废针头)穿过菌苗,与皮肤成30°角对皮肤作压刺二下,以不出血为度,干后穿衣服,于5-7天看反应。以硬结直径在2毫米以上者为阳性,有硬结而不足2毫米者为疑阳性;仅有红斑而无硬结者为阴性,对阴性者接种卡介苗。 2.口服法接种:采用一次喂完法。在新生儿出生后3-7天内的任何一天均可进行。用10毫克/毫升的口服卡介苗安瓿2支,用温糖水10毫升混合,于喂奶前,徐徐滴喂;喂  相似文献   

13.
在历年幼儿园蛲虫普查工作中 ,笔者使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虫卵 ,取得了好的结果 ,同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一种简便、实用的蛲虫卵标本制作方法 ,现简介于下。1 材料和方法洁净载玻片及盖玻片若干、手术刀、眼科镊、冬青油及封片胶。光镜下寻找透明胶纸上虫卵较多部位 ,用手术刀将其切割成约 5mm× 5mm(含 5~ 1 0个虫卵 )。在洁净载玻片上加一滴冬青油 ,放入由上法得到的虫卵胶纸 (胶面向下 ) ,镜下观察待虫卵脱落到油液中后 (一般 1~ 2分钟 )用眼科镊小心移去胶纸。加封片胶于盖玻片上 ,封片并挑出气泡 ,擦净周围胶液后平放风干。2 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注射医用ZT胶在肺部结节病灶胸腔镜术前定位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22例共22个肺内孤立性结节病灶,术前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注射医用ZT胶定位标记,术中先行肺楔形切除术去除病灶并根据病理结果决定进一步手术方案。结果术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注射医用ZT胶定位成功率100%(22/22);穿刺定位后出现刺激性咳嗽10例(45.45%),无症状气胸3例(13.64%);无出血、血胸病例。术中均能准确定位后行肺楔形切除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16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4例,良性病变2例。均VATS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无术中、术后重大并发症。结论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注射医用ZT胶定位肺部结节病灶,快速、安全、有效,特别在直径≤10 mm的肺微小结节的定位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复合胶中加入硫酸软骨素对兔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72只,适应性喂养1 w,随机分为胶1组、胶2组、丝线组和模型组,每组18只。无菌手术条件下在桡骨上造成一大小为0.8 cm×0.4 cm蝶形骨块,其中胶1组用A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硫酸软骨素=6.0∶2.5∶0.75)黏接固定,胶2组用B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6.0∶2.5)黏接固定,并在黏接处滴饱和氯化钙溶液5滴,使胶表面形成一层海藻酸钙膜;丝线组以4号丝线将骨块捆扎固定;模型组将骨块放至原位置,不做任何固定;逐层缝合切口,用无菌敷料包扎。术后2 w、4 w和6 w分别对胶1组、胶2组、丝线组、模型组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然后各组于各时间段处死6只取出骨折端进行骨痂组织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不同时间段各组骨痂生长情况;采集骨折局部皮下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时间段各组骨折局部皮下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白细胞介素(IL)-6含量。结果术后X线片:胶1组、胶2组术后6 w骨折骨性愈合,位线良好;丝线组骨折线基本消失,骨干外形成陈旧性骨折影;模型组骨折畸形愈合,可见明显骨缺损。HE染色:胶1组、胶2组术后骨软细胞成骨活跃,炎症反较轻,丝线组和模型组肉芽组织增生明显,炎症反应较重。术后2、4、6 w时骨折局部皮下组织中IL-6、BMP的ELISA检测:骨折局部皮下组织中BMP的含量均为胶1组>胶2组>丝线组>模型组(P<0.05);IL-6的水平以丝线组最高(P<0.05),胶1组、胶2组和模型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复合胶能有效黏合小骨折块,炎症反应小;硫酸软骨素能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BMP的表达,在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复合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硫酸软骨素制成的新型骨黏合剂更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我们对包皮环切术包皮内、外板的缝合方法进行了改进 ,缝线在术后 6~ 8天即自行脱落 ,患者可免遭拆线之痛苦。临床资料 :本组 86例 ,年龄 6~ 44岁 ,平均 2 5岁。其中包皮过长 37例 ,包茎 49例。方法 :包皮切除方法与传统术式相同。在缝合包皮内、外板前准备 1条长可以环绕阴茎的凡士林油纱条 ,用 1- 0丝线先在阴茎腹侧包皮系带 (6点处 )距切缘 1mm处将阴茎内、外板缝合 ,然后将缝线交叉 ,凡士林纱布条的中点放于交叉线上 ,将缝线打结 ,使线结打在凡士林纱布条上 ,再分别于 12点、3点、9点位距边缘不超过 1mm处将包皮的内外板缝合 …  相似文献   

17.
鲍广建  王相濮  石强  李挺 《山东医药》2011,51(51):55-56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连续皮内缝合联合康倍外涂改善术后切口愈合及瘢痕增生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甲状腺、乳腺、腹部开放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于术中按照传统方法以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切口并于术后按常规对切口及切口周围进行清洗消毒;观察组术中以3-0可吸收缝线行皮内连续缝合,术后在常规换药基础上予康倍均匀涂抹于切口创面。观察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3、6、1 2个月切口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及瘢痕增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术切口连续皮内缝合联合康倍外涂可促进术后切口愈合、减轻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8.
1984年4月~1987年7月,我院收住肢体大面积皮肤套状撕脱伤12例,其中8例将脱套皮肤修剪为全厚或中厚皮片后再植原处缝合,另4例足部严重撕脱,足底去除部分游离脂肪组织后原位缝合。并于多处切口引流,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薛新汶  岳本亮 《山东医药》2003,43(15):65-65
1998~ 2 0 0 1年 ,我院行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 170例 ,切口处以医用敷贴粘合皮肤替代缝线缝合切口 ,效果满意。一般资料 :17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中 ,男 15 6例 ,女 14例 ;年龄 6个月~ 12岁。斜疝位于右侧 10 0例 ,左侧 42例 ,双侧 2 8例。其中 140例住院手术 ,3 0例门诊手术 ,切口均不缝 ,以医用敷贴粘合皮肤替代缝线缝合。手术方法 :170例患儿均在病侧耻骨上皮肤自然皱襞处作 2~ 3cm横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对男性患儿 ,显露并分离提睾肌 ,找到疝囊并用常规方法处理 ,将精索及睾丸复位 ,缝合提睾肌。对女性患儿则将圆韧…  相似文献   

20.
邵志江 《山东医药》2008,48(3):47-48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19例.10例仔细解剖胆囊管,上钛夹后切除胆囊;3例切断胆囊壶腹,残端电灼后用纤维蛋白胶封闭;4例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残端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关闭;2例中转开腹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肝总管修补后T管引流.术后3例出现胆瘘,引流1~2周痊愈.认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