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阶段针刺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臣  王声强 《河北中医》2010,32(9):1367-1368
2007—03--2008—10,我们按照Brunnstrom肢体功能恢复阶段评定标准分阶段针刺脑卒中偏瘫,采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质表(Fugl—Meyer assment,FMA)和Barthel指数(Barthel melex,BI)评定,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广强  王小洁  卢开林 《河北中医》2009,31(12):1859-1860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对急性脑卒中所致意识障碍患者体温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脑卒中后意识障碍患者单盲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复方麝香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对照组40例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以入院时所测体温的平均值为基础值,观察每日体温增长情况;治疗前后统计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结果2组治疗第1d和第2d体温增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d后,治疗组体温增长且呈递减趋势,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可有效控制体温;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减少,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少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所致意识障碍可起到控制体温,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并根据奇经八脉证治特点辨证归经选穴,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星期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均P<0.05);治疗组治疗1星期后HAMD、HA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神经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2010年6月,我们采用针刺联合弃杖丸治疗脑梗死,并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芪参还五胶囊联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0例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还五胶囊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以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观察2组改良Barthel(BI)指数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GC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NIHSS评分降低(P0.05),且治疗组GCS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NIHSS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清MMP-9、hs-CR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随访时BI指数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芪参还五胶囊联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出血性卒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2007年4月,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辅助治疗中老年难治性失眠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中老年难治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黛力新+劳拉西泮+复方中药方剂安神汤口服,设置相同的心理干预,试验组另增加针刺治疗,观察8周。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后第2,4,8周末,试验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干预后PSQI和SAS评分均低于入组时(F组内=1504.495和736.913,P均=0.000),干预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交互=6.766和24.833,P均=0.000);同期对照比较,干预后各时段试验组减分值均大于对照组(PSQI:t=4.191,3.854和3.744,P=0.000,0.000和0.000;SAS:t=2.214,2.287和5.936,P=0.029,0.024和0.0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0.430,P=0.512)。结论针刺疗法对中老年难治性失眠症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可提高疗效,加快起效速度,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针刺加药物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5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宁  刘海珠 《新中医》2005,37(10):68-6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随机分成药物组和针刺组各55例。药物组予口服氟哌啶醇片0.5-6mg·d-1,分2次服;针刺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每天1次,2组均以60天为1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合并症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药物组为80.0%,针刺组为83.6%,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针刺组显效时间明显较药物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望缩短治疗时间,同时有效减轻合并症状,且操作简便,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焦虑障碍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卒中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ICD.10 F 0.64器质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选择60例卒中后焦虑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30例,西药罗拉对照组30例。应用国际公认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l)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程度、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针刺治疗组临床痊愈3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0%,与西药罗拉组疗效(有效率为83.3%)比较,HAMA评分减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针刺组SSS评分减少和Bl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视对卒中后焦虑的治疗,不但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不同分型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不同分型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应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和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原则,根据牛津地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将患者分为腔系梗死组(L,ACI)、完全前循环梗死组(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组(PACI)和后循环梗死组(POCI)4种类型,再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刺百会、三阴交、太溪、血海等穴,行补泻手法;对照组采用不完整针刺,只留针,不行针。分别于入选时、第1月、第3月、第6月、第12月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进行评定。结果:LACI亚型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ACI、POCI亚型在第3月一第12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ACI第3月、第6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12月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不同OCSP分型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不同,对PACI、POCI亚型有明显促进作用,针刺手法与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刺对脑中风的疗法。方法 :应用针刺加药物治疗 2 0 8例 ,并与药物治疗 30例作对比。结果 :前者总有效率为 95 .6 7% ,后者为 83.3% ,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能有效地改善中风病人机体机能 ,促进大脑和瘫痪肢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针灸联合药物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患者单纯给予药物进行治疗, B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9%,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6%, B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药物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骨痹散熏蒸合低周波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0例,采用骨痹散熏蒸(每日1次,每次30min)合低周波(每日1次,每次20min)治疗;对照组200例,采用温热磁场(每日1次,每次20min)合低周波治疗。2组均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优良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5.0%、96.0%,对照组分别为77.0%、87.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有效例数所用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痹散熏蒸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醒脑通督针法结合Brunnstrom分期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康复科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醒脑通督针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Brunnstrom分期训练。2组均连续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对中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风偏瘫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除给予常规的治疗外,同时进行针灸治疗。结果: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瘫痪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灸治疗可全面提高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法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予以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法在治疗中风患者睡眠障碍中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朱慧军 《河北中医》2009,31(7):1022-102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常规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穴位按摩和隔药灸法等中医疗法。2组均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年龄与总有效率的相关性。结果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且2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与患儿年龄呈负相关(P〈0.01),患儿年龄越小,疗效越好。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疗效确切,患儿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应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组处方针刺治疗中风病人的疗效,筛选最佳组方.方法:采用毫针刺法,同步观察三组配方针刺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脑血管血液流速变化及其组间比较.结果与结论:阴阳经联合组方组的有效率高于单纯的阳经组和阴经组.三组治疗前的全血粘度及脑动脉血液流速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阴阳经联合组方组与其它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阴阳经联合组方组的针刺疗效,要好于单纯的阳经组和阴经组,它更能明显的改善患者血液粘稠度,能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采用Brunnstrom偏瘫分期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来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runnstrom和FIM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组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静脉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是唯一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的药理学治疗。静脉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在脑卒中后只有最多4.5 h治疗时间窗,限制溶栓药物的使用。针刺疗法长期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针刺急性期/超早期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显示,针刺治疗可以改善脑局部循环障碍与神经功能缺损,减轻炎性损伤。文章综述针刺在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介入治疗及在溶栓过程中的临床与机制研究现状,以期为中医药特别是针刺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提供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