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王准  韩建阁 《山东医药》2009,49(38):32-33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CPB)、非CPB冠脉搭桥术(CABG)患者术后认知能力,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择期单纯行CABG患者60例,心功能Ⅱ或Ⅲ级,随机分为非CPB组(Ⅰ组)和CPB组(Ⅱ组),每组30例,分别在非CPB和CPB下进行CABG。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0)、术毕(T1)、术后6 h(T2)和术后24 h(T3)4个时点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放免法测定血浆TNF-α、IL-1和IL-6。术前1 d和术后3、7 d,由心理医师分别进行一次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得分〈24分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术后7 dⅠ组4例(13%)、Ⅱ组10例(33%)发生POCD,两组POCD发生率相比,P〈0.05。术后7 dⅠ组MMSE评分(27.0±1.9)分,Ⅱ组(25.7±2.4)分,两组MMSE评分相比,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T1、T2、T3时点血浆TNF-α和T1、T3时点IL-1、IL-6浓度升高(P均〈0.05)。结论非CPB下CABG患者术后认知能力较CPB下CABG患者强,其机制可能与非CPB下CABG患者血浆TNF-α、IL-1、IL-6水平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与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男性患者57例,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根据术后1d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27例和非POCD组30例,检测术前及术后1、6h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IL-6、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术后1d的POCD发生率为47.4%,POCD组患者术后IL-1β及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非POCD组患者术后仅IL-6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POCD组术后1h的IL-1β及术后6h的IL-6水平显著高于非POCD组(P<0.05)。与非POCD组患者比较,POCD组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升高(P<0.05,P<0.01)。年龄、糖尿病病程、术后IL-6水平、术前HOMA-IR评估是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炎性反应及年龄、糖尿病病程、胰岛素抵抗可能与POC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不同类型病人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分别检测2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AMI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UAP组)、52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SAP组),50名正常者(对照组).采用ELA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浓度,免疫浊度分析法测定CRP的浓度.对比分析CRP与TNF-α、IL-6的相关性及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AMI组及UAP组病人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SAP组(P<0.05).AMI组与UAP组间血清CRP、TNF-α和IL-6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与TNF-α、IL-6呈显著正相关(r=0.547,r=0.448,P<0.01).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6表达异常是促使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老年冠心病病人炎性标志物CRP与TNF-α、IL-6表达异常密切相关,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对认知功能障碍(POCK)的影响。方法 100例行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皮质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简易健康状况量表(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质醇、CRP、IL-6、IL-8、TNF-α水平在术后1、3 d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ESS评分在术后1、3 d显著高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降低患者IL-6、IL-8、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降低POCD发生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炎症介质对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90例分为A型行为高血压组(A组,n=30)、非A型行为高血压组(B组,n=30)及健康对照组(C组,n=30),检测、比较各组间血CRP、IL-1β、IL-6、TNF-α水平及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并作相关分析。结果A组血CRP、IL-1β、IL-6、TNF-α水平及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P均<0·05);B组血CRP、IL-1β、IL-6、TNF-α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组(P均<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尿β2微球蛋白与血CRP、IL-1β、IL-6、TNF-α水平直线相关(P<0·05~0·01);尿微量白蛋白与血IL-1β、IL-6水平直线相关(P<0·05~0·001)。而且血浆CRP、IL-1β、IL-6和TNF-α含量亦互相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较非A型行为高血压者严重,A型行为是高血压病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介质可能在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炎症介质对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90例分为A型行为高血压组(A组,n=30)、非A型行为高血压组(B组,n=30)及健康对照组(C组,n=30),检测、比较各组间血CRP、IL-1β、IL-6、TNF-α水平及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并作相关分析.结果A组血CRP、IL-1β、IL-6、TNF-α水平及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P均<0.05);B组血CRP、IL-1β、IL-6、TNF-α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组(P均<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尿β2微球蛋白与血CRP、IL-1β、IL-6、TNF-α水平直线相关(P<0.05~0.01);尿微量白蛋白与血IL-1β、IL-6水平直线相关(P<0.05~0.001).而且血浆CRP、IL-1β、IL-6和TNF-α含量亦互相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 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较非A型行为高血压者严重,A型行为是高血压病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介质可能在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含量、炎症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100例作为抑郁症组(D组),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抑郁状况、采用简易认知功能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羟色胺(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D组5-HT、DA、NE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D组血清CRP、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抑郁症患者5-HT、DA、NE含量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P0.05)。抑郁症患者CRP、IL-1β、IL-6、TNF-α水平与HAMD-17评分正相关(P0.05),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其含量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其水平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认知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老年骨科手术患者89例,术前1 d、术后3 d和5 d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价,且同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含量。结果术后2 d共诊断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患者19例(21.3%)。POCD组患者MMSE各项指标评分结果显示,与术前1 d比较,术后2 d除时间定向外,其他指标均有下降(P<0.05);POCD患者TNF-α、IL-1β在术后均有下降,IL-6在术后先升后降。术前POCD组患者TNF-α、IL-1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5 d差异不显著。POCD患者术后2 d 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各因子的变化相对平稳。结论 TNF-α、IL-1β、IL-6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后POC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探讨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等炎性介质动态监测对儿童重症肺炎(SP)病情评估及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判的效能。方法入选42例细菌性SP并发A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45例未并发ARDS的SP患儿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入院后1d、治疗后2d、3d、5d PCT、CRP、TNF-α、IL-6、病情ApacheⅡ评分动态变化,判断上述炎性因子对病情评估的价值;将治疗3d后PCT、CRP、TNF-α、IL-6与ApacheⅡ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炎性因子对SP患儿并发ARDS的预判效能。结果伴随治疗时间延长,对照组患儿PCT、CRP、TNF-α、IL-6、ApacheⅡ评分逐步下降;ARDS组患儿TNF-α、IL-6数值亦逐步下降,但PCT、CRP、ApacheⅡ评分逐步上升。治疗2d、3d、5d ARDS组PCT、CRP、TNF-α、IL-6、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PCT(r=9.072)、CRP(r=0.629)、TNF-α(r=0.406)、IL-6(r=0.577)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对SP患儿并发ARDS的预判效能依次为PCT(0.983)ApacheⅡ评分(0.965)CRP(0.941)IL-6(0.893)SP患儿TNF-α(0.757)。结论动态监测PCT、CRP、TNF-α、IL-6水平,尤其是PCT、CRP的变化,能较好地预测SP患儿的病情进展及ARDS的发生;PCT、CRP对细菌性感染预后的研判价值更高,体内水平持续升高往往预示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10.
比较T2DM大血管病变组81例、单纯T2DM患者81例与8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hs—CRP、IL-6及TNF-α水平。结果:T2DM大血管病变组的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单纯T2DM组(P〈0.01)。且T2DM患者血清hs—CRP与IL-6、hs—CRP与TNF-α、IL-6与TNF-α呈正相关。结论:提示hs—CRP、IL-6、TNF-α与T2DM发病有显著相关性,炎症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炎症标志物相关性。方法比较COPD稳定期组(稳定组)、急性加重期组(急重组)与正常人(对照组)在APN、CRP、IL-6、IL-8和TNF-α的差异,分析APN与CRP、IL-6、IL-8和TNF-α的相关性。结果稳定组和急重组APN、CRP、IL-6、IL-8和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急重组APN、CRP、IL-6、IL-8和TNF-α显著高于稳定组(P<0.001)。稳定组和急重组APN均与CRP、IL-6、IL-8和TNF-α正相关(P<0.05)。结论COPD患者APN与CRP、IL-6、IL-8和TNF-α正相关,可作为COPD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体重指数(BMI)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与缺氧的关系.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47例,同期参加健康体检的老年人25例(对照组),根据BMI将COPD组分为低体重COPD组(BMI<21 kg/m2,23例)、正常体重COPD组(BMI≥21 kg/m2,24例).检测3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用电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IL-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TNF-α,免疫比浊法检测CRP.结果 低体重COPD组IL-6、TNF-α、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体重COP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正常体重COPD组与对照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COPD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与BMI呈负相关,氧分压(PO2)与BMI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低体重COPD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明显升高,慢性缺氧及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可能与COPD患者体重渐进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纳入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AMI组),纳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58例(NCHD组),比较两组患者线粒体DNA(mt DN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之间的差异,并将AMI组中mt DNA与TNF-α、CRP、IL-6和IL-8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MI组mt DNA、TNF-α、CRP、IL-6和IL-8均显著高于NCHD组(P0.05),AMI组mt DNA与TNF-α(r=0.574,P0.05)、CRP(r=0.382,P0.05)、IL-6(r=0.487,P0.05)和IL-8(r=0.298,P0.05)之间分别呈正相关。结论:AMI形成过程中可能导致mt DNA释放入血,并可能是AMI引起炎症反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惠州市博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根据哮喘诊断标准分为难治性哮喘患者34例(DTA组)和普通哮喘患者34例(非DTA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4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EOS),肺功能测试仪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比较3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及EOS、FEV1,并分析血清TNF-α水平与血清IL-6水平、EOS及FEV1的相关性。结果 DTA组、非DTA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及EOS高于对照组,FEV1低于对照组(P0.05)。DTA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及EOS高于非DTA组,FEV1低于非DTA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水平与血清IL-6水平、EO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5、0.837,P值分别为0.017、0.003),与FEV1呈负相关(r=-0.742,P=0.012)。结论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且与FEV1呈负相关,与血清IL-6水平、EOS呈正相关,临床上可将TNF-α阻断剂作为难治性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振心方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28例,随机分为振心方治疗组和对照组,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血浆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等。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CO、CI、LVEF、6MWT及血浆BNP、CRP、IL-6、TNF-α、IL-10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LVEF、CO、6MWT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IL-6、TNF-α水平亦降低明显(P0.05)。结论振心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可能与其干预炎症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16.
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的变化,以及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euclearcell,PBMC)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测定冠心病稳定期病人93例(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02例血清TNF-α,IL-6和CRP浓度。离心取PBMC,分别加入辛伐他汀(浓度0,0.1,1.0,10μmol/L)和脂多糖诱导,进行细胞培养,孵化48h后,取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和IL-6。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TNF-α,IL-6和CRP浓度明显升高,并随心功能Killip分级程度加重而升高(P<0.01),TNF-α和IL-6呈正相关(r=0.67,P<0.01),辛伐他汀剂量依赖性抑制PBMC分泌TNF-α和IL-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TNF-α、IL-6和CRP浓度明显升高,辛伐他汀能抑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关系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该院择期进行非心脏大手术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59例,根据术后1 d内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28例)和非POCD组(31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术前、术后1、6 h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DM年限、术中出血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CD组术后1、6 h的IL-1β、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非POCD组术后1、6 h仅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POCD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明显高于非POCD组(均P<0.05);高龄、DM病程、血清IL-6水平、术前胰岛素抵抗是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心脏手术老年T2DM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可能与POCD发生有关;应对高龄、DM病程较长、术后炎性因子IL-6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加以重视,预防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成铜仿膜(CUP)组、血仿膜(HE)组、聚砜膜(F6)组,各20例。另选取尿毒症非透析患者20例作为非透析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监测透析前、后血炎症因子CRP、IL-6、TNF-α的水平。结果:非透析组及透析组透析前患者血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UP组透析后CRP、IL-6、TNF-α水平较透析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HE组及F6组透析后CRP、IL-6、TNF-α水平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血液透析会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与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在不同程度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98例NAFLD患者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30例,同时选择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TNF-α、IL-6检测。结果 NAFLD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NAFLD患者NF-α、IL-6水平依次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6水平与NAFLD病情严重等级呈正相关(r=0.516、0.437,P0.05)。结论 NAFLD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增高,且血清TNF-α、IL-6水平与NAFLD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脊柱手术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骨科老年脊柱手术患者100例,其中31例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作为认知功能障碍组,69例未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作为非认知功能障碍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年龄明显高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P0.05),术前,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炎性指标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IL-1β、IL-6、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IL-1β、IL-6、TNF-α、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与血清IL-1β、IL-6、TNF-α、hs-CRP水平升高值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脊柱手术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hs-CRP水平升高,血清IL-1β、IL-6、TNF-α、hs-CRP升高幅度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