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代医家在"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脾胃病机基础上提出了"治中焦如衡"的治脾胃病学术思想。并经过历代医家的亲身临床实践及现代科学证实在"治中焦如衡"理论基础上创制了诸多有代表性的治疗脾胃疾病的方药。笔者仅就古方中有代表性的方剂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上对脾胃疾病在治疗中要考虑到脾胃疾病的临床特性,要遵循中焦如衡原则,合理使用药物来纠正中焦失衡,且在升降并用、燥湿并举等过程中,均要遵循和其阴阳,畅其气机的原则,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综合各种治疗方法,和法是治疗脾胃疾病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史丽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116-116
清代医家吴鞠通在《漫病条辨》中云:“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意思是在外感湿热温病时,应当根据湿热轻重的不同,用药物之药性、归经及功能纠其偏,使中焦脾胃功能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这一原则,绝不仅限于温病治疗,脾胃病的治疗,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贯以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等思想,运用综合调理的方法,不偏不倚,调节异常病理状态,使之恢复和谐、平衡的生理状态亦为此原则的体现,并取得很好的疗效。笔者认为“治中焦如衡”,即脾胃病的治疗应考虑到脾胃的气机升降、寒热状态、燥湿喜恶,虚实错杂等病理状态,采用升降同调、寒热并进、燥湿相济,补泄兼施的方法,以使中焦如衡,恢复脾胃的功能。具体浅析于以下4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温病条辨》中指出"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笔者认为在治疗中焦脾胃疾病中"和"法充分体现了"如衡"和"非平不安"的学术思想。和法是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将中医治疗法则归纳为:汗、吐、下、和、清、消、温、补八法。其中和法包括和解表里、调和营卫、  相似文献   

5.
“治中焦如衡”理论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初时作为外感湿热温病中焦湿热证的治则,后通过发展推广至内伤脾胃病的治疗,成为治疗脾胃病的总则。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环境随之发生改变,加之生活及工作的压力,脾胃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其中泄泻患者尤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泄泻,笔者临证常依据“治中焦如衡”之经典理论而究机立法、遣方用药,同时注重病证结合,辨病择药,使中焦脾胃功能复常如“衡”,每每获效。  相似文献   

6.
7.
8.
“治中焦如衡”治则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玉锦 《四川中医》2008,26(9):33-33
分析了"治中焦如衡"治则的内涵,阐述了其治则指导下的治法及在脾胃病辨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治中焦如衡”与湿热证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热性温病是外感温病中的一大类 ,此类温病由湿与热两种邪气相兼所侵 ,故表现出湿与热两种属性不同的证候特点。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 ,不易骤化 ,侵袭人体具蒙蔽清阳清窍 ,阻闭气机 ,遏阻阳气之性 ;热为阳邪表现出热象偏重 ,易化燥伤阴的特点 ,二者相合 ,胶着难解 ,湿中蕴热 ,热处湿中 ,临床呈现出起病缓 ,传变慢 ,病程长 ,留恋气分且主要以中焦为病变中心之特点 ,脾胃脏腑之特性及功能决定了湿热邪气对其亲和性和易感性。然脾与胃是一对属性、喜恶、功能相反相成的脏腑 ,脾为阴脏 ,喜燥恶湿 ,气主升 ,为运化之脏 ,胃为阳腑 ,喜湿恶燥 ,气…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患者多有慢性肝炎病史,可导致湿热留滞于中焦,引起肝脾不调,继而气滞血瘀,癌毒结聚,损伤正气。治疗上遵循吴鞠通"治中焦如衡"原则,具体采用抑木扶土、消补并施、升清降浊、甘苦并进等法,权衡时机与力度选方用药,给邪以出路;同时注重顾护脾胃运化功能,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中医“治中焦如衡”理论植根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以恢复中焦稳态为基本原则,契合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胃失和降导致的中焦平衡失调的基本病机。据此,主张着眼于整体,以辨证论治为基础,从调理情志、和调寒热、升降相因、燥湿相济、调整虚实五个方面来恢复中焦稳态,疗效显著。笔者将用药及调摄经验进行整理,举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12.
楼毅杰  吴夏俊  吕菁  刘喜德  纪云西 《新中医》2020,52(17):196-197
<正>脾胃病为中医优势病种与强势学科,气血生化、水谷运化、气机条达皆不离中焦脾胃运化。自《黄帝内经》伊始,基于脾胃为核心分析疾病之因、机、法、治络绎不绝,以金代李杲为首的"补土派"更认为"脾胃所伤,百病由生",开"百病皆由脾胃治"之宗,对后学产生深刻影响。清代吴瑭针  相似文献   

13.
郑建功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1):648-649
慢性胃炎 ,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由于其病因病机复杂 ,病性的多样化 ,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尤其是一些难治性慢性胃炎 ,由于病程长 ,病情复杂 ,且经多种方法的治疗 ,临床上往往表现为对立的病机同时存在于同一病变过程中 ,治疗则更难。笔者根据《温病条辨》“治中焦如衡 ,非平不安”的原则 ,从调升降、辨寒热、平虚实、和燥湿等方面 ,对难治性慢性胃炎进行探讨性的治疗 ,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总结从"治中焦如衡"辨治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脾不升清、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导致中焦失衡为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机关键,可出现胃气上逆、肝火犯胃等证型,治疗以降逆和胃、平衡中焦为主。  相似文献   

15.
16.
治中焦如衡是《温病条辨》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结合文献对治中焦如衡的学术内涵进行了阐述,并主要从温热类疾病和湿热类疾病两个方面,对治中焦如衡的临床指导意义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步老从医50余年,尤其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余在精心研读《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之余,感慨于步老辨证之精良,自觉醍醐灌顶,收益颇丰。  相似文献   

18.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是吴鞠通用来指导中焦湿热证的治疗原则,后世医家将之推广至中焦脾胃病变的治疗。绵阳市中医院李培院长在运用这一治则治疗脾胃病变时,主要体现在“升脾气与降胃气”、“养胃阴与运脾气”、“疏肝气与调脾胃”这三方面,时时考虑到脾胃二脏的气机、功能、喜恶、与它脏的关系等,斟酌用药,以纠正中焦失衡、恢复脾胃自身功能为目的。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清代医家吴瑭在《温病条辨》中言:“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意指外感病湿热证候的病因为湿热,病位在中焦脾胃,故治疗时应针对湿热轻重之不同,脏腑功能之所偏,用药物之药性、归经及功能纠正其偏,使中焦脾胃功能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这一治则,已不限于外感湿热证,后扩展于涉及到脾胃二脏病机的许多病证,特别对脾胃病辨治时的方药配伍运用,医家们多遵此训,用以指导临床组方,并取得很好的疗效,具体“治中焦如衡”这一治则,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1 升脾气与降胃气脾胃同居中焦,脾升胃降,升降运动是人体机能活动的基本形式,若脾气不升则可见头目…  相似文献   

20.
中医脾胃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易复发的特点。《内经》确立了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奠定了中医养生的基础,从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入手,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论述其在脾胃病中的重要作用及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