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夏橘化瘀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择期PCI的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夏橘化瘀胶囊治疗。检测术前、术后24h肌钙蛋白T(cTnT)浓度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PCI术后cTnT及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橘化瘀胶囊可减轻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择期PCI围术期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01~2015-08酒泉市医院心内科接诊的STEMI行PCI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在进行PCI术前,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8片治疗,观察组则口服替格瑞洛2片治疗。以冠脉造影中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分级(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3级比例、支架内血栓发生率、靶向血管再狭窄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评价指标。结果术前两组TIMI 3级患者比例相当(P0.05),术后两组TIMI 3级比例均大幅上升(P0.05),但观察组上升幅度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6.00%,与观察组的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靶向血管再狭窄发生率为2.00%,与对照组的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术后出血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相比急性STEMI急诊PCI中可更加迅速地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靶向血管再狭窄发生率,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血小板微小RNA-223(miR-223)、血小板抑制率及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PCI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双倍组(n=80,氯吡格雷150 mg,每日1次)和替格瑞洛组(n=80,替格瑞洛90 mg/次,每日2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miR-223、血小板α颗粒表面膜糖蛋白(CD62P)、活化血小板糖基化复合物(PAC-1)的变化。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及呼吸困难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30 d后,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抑制率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双倍组(P均0.05)。治疗30 d后,替格瑞洛组血小板miR-223、CD62P、PAC-1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双倍组(P均0.05)。随访6个月,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双倍组(3.75%对13.75%,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替格瑞洛组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双倍组(11.25%对16.25%,P0.05)。结论:对于PCI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替格瑞洛较双倍剂量氯吡格雷能够更好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MACE,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但替格瑞洛易引起呼吸困难,临床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老年糖尿病病人PCI术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2月在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心内科住院老年(年龄60岁以上)PCI术病人163例,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92例)和非糖尿病组(71例)。使用5000型TEG凝血分析仪测定术后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两者之间差异。对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病人增加氯吡格雷剂量后再次测定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两者之间差异。同时观察3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结果术后3 d及3月两组阿司匹林花生烯酸(AA)血小板抑制率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阿司匹林AA与氯吡格雷二磷酸腺苷(ADP)对血小板抑制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氯吡格雷ADP对血小板抑制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人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增加剂量后氯吡格雷抵抗降低,氯吡格雷抵抗病人MACE事件发生率高。结论血栓弹力图能指导PCI术后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达到更好的抗血小板效果,降低MACE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含量的变化。方法将临床诊断为NSTEMI并行PCI患者分为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PCI前后血清中IL-6和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与PCI前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组PCI后24 h、7、14 d血清IL-6含量显著下降,而IL-10显著升高(P0.05);替格瑞洛组PCI术后24 h、7、14 d血清IL-6含量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但IL-10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均可通过抗炎作用而稳定NSTEMI冠脉内皮功能,但替格瑞洛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夏橘化瘀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潍坊市中医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PCI并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夏橘化瘀胶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PCI后12个月心绞痛发生率、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PCI前及PCI后3 d、12个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脱落4例。PCI后12个月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CI前、PCI后3 d两组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12个月治疗组患者血清GDF-15、hs-CRP、SA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橘化瘀胶囊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PCI后心绞痛发生率、支架内再狭发生窄率及血清GDF-15、hs-CRP、SAA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所有患者均氯吡格雷抵抗。随机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0例,两组于PCI术前后均给予阿司匹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在PCI术前给予替格瑞洛,术后给予常规剂量维持,治疗7 d。分别于PCI术前和术后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血肌酐以及谷草转氨酶,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随访6个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果术后2 h、1 d以及7 d,实验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两组血肌酐水平均高于术前,实验组血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实验组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5.0%(10/40)和5.0%(2/40),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实验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反应时间较短,可耐受,中断治疗可终止。结论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且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ICUB病人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STEMI行急诊PCI病人分为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组(n=100),分别予以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即刻冠脉无复流发生率、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出血事件、血红蛋白、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小板计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和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替格瑞洛组在术后即刻冠脉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在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低于氯吡格雷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出血事件高于氯吡格雷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在术后3个月血红蛋白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替格瑞洛组血小板计数高于氯吡格雷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替格瑞洛组高于氯吡格雷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118),术后3个月LVEF替格瑞洛组高于氯吡格雷组(P=0.019)。结论急诊PCI术前负荷替格瑞洛要优于氯吡格雷,且有利于预后,可以减少MACE事件发生,替格瑞洛不良反应比氯吡格雷多见,但基本是安全的、可控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就诊的28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在溶栓后PCI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凝集治疗,并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病人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PCI术后替格瑞洛组病人TIMI血流分级Ⅱ~Ⅲ级比例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99.29%与94.29%,P0.05)。两组病人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851,95%CI(0.928,3.636),P=0.082];氯吡格雷组病人发生心血管相关死亡的风险明显高于替格瑞洛组[HR=2.664,95%CI(1.033,7.332),P=0.048]。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3%与16.43%,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后PCI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能够更好地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加用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行急诊PCI术治疗的77例STEMI病人,其中PCI术前加用替格瑞洛的42例病人作为替格瑞洛组,加用氯吡格雷的35例病人作为氯吡格雷组。比较两组冠脉血流、心肌再灌注以及出血事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替格瑞洛组TIMI3级血流、TMPG3级、STR≥50%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TIMI计帧数、无复流比例、CK-MB峰值和CK-MB峰值时间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替格瑞洛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 STEMI病人行急诊PCI术前加用替格瑞洛改善了冠脉血流和心肌再灌注,减少了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了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156例行PCI术病人,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试验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试验B组在试验A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各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每月定期随访记录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并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A组、试验B组病人ISR与MACE发生率及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B组显著低于试验A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协同阿托伐他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显著降低ISR、MACE发生率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化瘀通脉汤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替格瑞洛,拜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瘀通脉汤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两组相当(P0.05),血栓弹力图异常比率两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通脉汤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疗效显著,该方剂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微循环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每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氯吡格雷组患者PCI前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替格瑞洛组患者PCI前后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微循环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循环抵抗指数(IM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FR)、纤维蛋白原(FIB)高于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治疗前,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MR、CFR、PT、FIB、MP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替格瑞洛组患者IMR、FIB及MPAR低于氯吡格雷组,CFR高于氯吡格雷组,PT短于氯吡格雷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MPO、s CD40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替格瑞洛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MPO、s CD40L水平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能更有效地改善冠心病患者PCI后微循环功能和凝血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MACE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P2Y12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8和血小板聚集率影响。方法将行PCI治疗的NSTEMI患者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检测PCI术前和术后两组血清IL-8含量和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PCI后两组IL-8和血小板聚集率均较PCI前显著降低(P0.05);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PCI术后7、14 d血清IL-8及术后24 h、7、14 d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替格瑞洛抗炎和抗血小板作用更加明显,从而更利于PCI NSTEMI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江苏省中医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8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各29例,替格瑞洛组术前1次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术后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d,替格瑞洛90 mg,2/d;氯吡格雷组术前1次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1/d,氯吡格雷75 mg,1/d。术后24 h和术后3个月时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两组血小板抑制率,评价血小板抑制效果,记录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出血性不良事件。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比、身高、体重、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冠心病类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24 h和3月时的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术后24 h和3个月时替格瑞洛组患者血小板抑制效果均优于氯吡格雷组患者(P0.05)。出院后3个月内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出院后3个月内两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出血分级标准,两组出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对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抗血小板疗效更佳,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氯吡格雷中间代谢类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预后评价。方法:选取2016-01-2018-06入住我院接受PCI的氯吡格雷基因检测为中间代谢类型的老年ACS患者132例,氯吡格雷组72例,替格瑞洛组60例。替格瑞洛组给予180 mg负荷剂量嚼服后90 mg bid维持1年;氯吡格雷组给予300/600 mg嚼服后75 mg qd维持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5 d血小板抑制率和随访12个月内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5天,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氯吡格雷组(P0.01)。12个月内两组MACE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总出血事件分别为10例(16.7%)和3例(4.2%)(P0.05);两组均未发生主要出血;轻微出血为7例(11.7%)和2例(2.8%)(P0.05);呼吸困难分别为例8例(13.3%)和1例(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轻度呼吸困难为6例(10.0%)和1例(1.4%)(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中间代谢类型老年ACS患者PCI术后的血小板抑制率更高,12个月内两组MACE事件无显著性差异,氯吡格雷治疗安全有效;替格瑞洛组总出血事件和呼吸困难增加,建议老年ACS患者PCI术后6个月改用替格瑞洛60 mg bid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口服替格瑞洛对血小板聚集率及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明确诊断为STEMI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观察两组在急诊PCI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和QTd的变化。结果急诊PCI治疗前有22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急诊PCI后,无室性心律失常出现,QTd在室性心律失常组较非室性心律失常组明显延长(P0.05);氯吡格雷组术后2、24 h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2、24 h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1);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术后2、24 h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更明显(P0.05);氯吡格雷组QTd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替格瑞洛组QTd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下降更明显(P0.05);住院期间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前及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可更快、更强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显著缩短QTd,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小板药物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及对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PCI手术的ACS患者72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观察组)和氯吡格雷组(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及血小板活化指标CD63、CD62P的变化情况;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用药7 d后观察组PA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3、CD62P均明显下降,用药1月后,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8.6%)显著高于观察组(5.4%)(P0.05);2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发生率(13.5%)明显高于对照组(2.9%)(P0.05)。结论 PCI术前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可更迅速有效地抑制ACS患者的PAR,降低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减少术后再发心脑血管事件,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小板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CS患者84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2例,年龄50~71(60.48±8.96)岁。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每组各42例。替格瑞洛组应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两组患者均观察治疗12个月。于治疗前、术后24 h、术后7 d、术后28 d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P2Y_(12)反应单位(PRU)、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 CD40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的缺血事件和出血事件。结果术后24 h、术后7 d、术后28 d替格瑞洛组患者的MPAR及PRU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在术后24 h出现峰值,随后下降。术后24 h、7 d、28 d替格瑞洛组患者的hs-CRP和s CD40L水平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12个月内,替格瑞洛组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2.38%vs.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和炎症反应优于氯吡格雷,并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小板功能及微循环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行PCI手术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PCI术前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PCI术前采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PCI手术前后心肌酶谱、血小板反应指数(PRI)、微循环血流情况。结果 PCI术后,观察组α-羟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小板反应指数(PRI)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灌注(TMPG)分级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分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病人心肌酶谱水平,有助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改善病人的微循环血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