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2则验案介绍王自立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指出慢性泄泻多责之于"虚"与"湿";辨证分为肠道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胃虚弱证4型;治疗要因人制宜;缓图取效,慎用收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杜怀棠教授诊治慢性泄泻的临床医案进行分类、归纳,结合杜教授的访谈笔记,总结其治疗慢性泄泻的临证经验,即脾虚、肾寒、肝强是泄泻的主要病因病机,关注病因,治病求本,参以脏腑辨证,据证确立选方用药法则,脾虚泄泻者宜实脾化湿法,肾寒泄泻者宜强肾助阳法,肝强泄泻者宜柔肝行气法,并附典型案例进一步诠释杜教授治疗泄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曹泽伟临证治疗慢性泄泻时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根据患者泄泻致病特点,将慢性泄泻分为脾虚湿盛证、肝气乘脾证、脾肾阳虚证、阴虚痰泄证,采用自拟方或经方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巴明玉  陈亚琳  王娴  禄保平  燕树勋 《新中医》2023,55(24):203-206
总结介绍毛德西教授从虚、郁辨证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经验。毛德西教授认为,肥胖症属本虚标实 之症,以虚为本,以郁为标,虚主以脾肾亏虚,郁主以邪热、痰湿、瘀血等邪实郁滞之象。肥胖症可辨证分为 脾虚湿盛、胃热湿郁、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痰瘀互结五种证型,辨证运用参苓白术散、清胃散合平胃散、黄 连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等为主方加减治疗,同时身心同治,注重精神的调摄,可获得 良效。  相似文献   

5.
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慢性腹泻属中医学泄泻范畴,谢晶日教授认为,肝脾功能不调是本病的关键病机,湿邪为主要病理因素,并根据多年临证心得将慢性腹泻分为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肾两虚证3个主要证型,治疗上分别以疏肝理脾、健脾化湿、益火补土为基本原则,同时注重通涩相济、养生调摄,临床屡获佳效。  相似文献   

6.
李培诊治慢性腹泻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王朝富 《光明中医》2008,23(12):1922-1923
李培主任医师擅长脾胃病的治疗,根据泄泻以湿为本的基本病机自拟肠炎方治疗慢性腹泻。认为慢性腹泻的脾虚湿盛、肝脾不和、脾肾阳虚三大证型均可加减使用本方,并且十分注重对本病不同伴有症状的药物选择。临床上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张云湘 《四川中医》2004,22(6):67-68
小儿慢性泄泻有脾虚泄泻、脾肾阳虚、脾虚肝旺、邪陷厥阴等证型,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收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刘沈林教授治疗慢性泄泻从久泄脾虚湿滞病机立论,以温阳健脾为主,或脾肾双补、或肝脾同调,治本的同时配合治标,酌加风药、分利药、收涩药,起到标本同治之效。  相似文献   

9.
腹泻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疾病。乐德行教授对其辨治有独到的见解,将慢性泄泻的临床常见证型归纳为肝旺脾虚型、脾虚湿盛型、寒热错杂型、脾肾两虚型4类,临床上常从调和肝脾法、健脾胜湿法、升阳举陷法、补脾益肾法四个角度立法辨治,验之临床,获效颇丰。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腹泻属中医"泄泻"的范畴,王伟明教授认为其病位主要在脾,并与肝、胃、肾等脏腑关系密切,病机主要为脾虚湿盛,具体可分为脾胃虚弱证、肝气乘脾证和脾肾阳虚证三个证型,分别予以健脾止泻方、疏肝健脾汤及四神丸合四君子汤加减对症治疗,并结合耳穴压豆以辅助治疗,临床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慢性泄泻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笔者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自己治疗此证的心得体会,将慢性泄泻的治疗归纳为如下七法: 一、运脾化湿法脾虚则生湿,湿盛能困脾,脾失健运,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分,湿积为饮,饮流肠间而致泄泻不止。临床上既有脾虚失运之证,亦有湿邪困脾之象。症见泄泻反复发作大便溏薄,或呈水样,小便短少,胃脘胀满,身重倦怠,舌苔白腻,脉濡弱。治宜健运脾气,分利水湿。方用胃苓汤加减:苍术、厚朴、陈皮、桂枝、茯苓、泽泻、前仁、滑石。脾虚  相似文献   

12.
谢昌仁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泄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霞  张钟爱 《吉林中医药》2010,30(7):572-573
谢昌仁临床多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泄泻,认为其临证要点在于久泻脾虚,肝木偏旺,立祛风胜湿、升阳益胃、调和肝脾、补脾益肾治则。在临床运用中,谢老多强调风药是治疗慢性泄泻之要药,用药宜寒温并用,取三炭合用治疗大便黏液等。  相似文献   

13.
蔡淦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淦教授擅长脾胃病治疗,认为慢性泄泻是以脾虚清阳不升为本,并可兼有肝郁、肾虚、湿胜等兼杂证,其分型、治法分别为肝郁脾虚型,治以疏肝健脾;脾肾两虚型,治以温肾健脾,升阳止泻;水湿内停型,治以温阳化气,利水渗湿.  相似文献   

14.
陈宝贵临证50余载,尤善运用升阳药治疗多种脾胃病。葛根取其升清降浊用于治疗湿热泄泻等;柴胡取其辛散解郁用于治疗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肝胆失常之胃痛、胁痛、泄泻、胆囊炎、胆结石等;升麻取其升阳举陷用于治疗脾虚气陷之胃下垂、脱肛等;防风取其散风胜湿用于治疗肝郁脾虚之痛泻。配伍应用经验丰富,加减变化灵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小儿泄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病,诸多证型中以脾虚泻多见。从病因病机、治疗体会、典型病例等方面分析刘小渭主任医师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经验,刘小渭主任医师立足于脾虚湿盛的病机,重视恢复脾之运化功能,采用健脾助运汤治疗小儿脾虚泄泻,并随证加减,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李志民 《中医杂志》1991,32(6):16-17
笔者随李老临证多年,深悟其诊治慢性泄泻擅用运法,疗效显著。李老常说,暴泻易治,久泻难瘳,棘手于正虚邪恋,寒热交织。盖久泻脾伤,多夹湿滞,湿由脾虚而恋,诸证相继而生;脾虚易遭肝木侮克而气机壅滞,湿遏日久易生积滞而化热,故使病情反复迁延而难  相似文献   

17.
慢性泄泻是指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迁延日久或反复发作为主症的病证,中医称之为"久泄",为临床常见病。现举肝脾不合型久泄验案二则,一者脾虚日久而湿盛,兼肝郁气滞,治以健脾益气,行气止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一者肝郁脾虚,兼阴虚内热,治以疏肝理脾,养阴清热,方用四逆散加减。肝脾不合证为慢性泄泻常见证型,肝脾两脏关联密切,极易相互为病,脾土虚而致肝木乘之,又或肝木强而乘脾土,临证常常忽略其病之先后。本文从辨肝脾病之先后入手,以求追本溯源,同时辅以升阳止泻、健脾祛湿、平调寒热等常用治泻之法,且不妄用收涩之剂,治泻而不留邪,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8.
痛泻要方是和解剂中调理肝脾的方剂,是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代表方。李灿东教授注重调节脾胃肝胆气机,擅长使用疏肝理脾之法治疗内科杂病,临证喜用痛泻要方。对李灿东教授灵活运用痛泻要方治疗便秘、泄泻、便血、喘证等证的临证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虚湿盛,从圆运动角度探析,其脾虚可能与五行生克制化失常有关,或本脏不足,斡旋无力而温运失健;或他脏亏虚,或克伐太过,升降轮转失常,影响中气运行致运动不圆。临床上,泄泻以脾虚肝旺证、脾肾阳虚证、寒湿内盛证、中气下陷证较为常见,故治疗采用补脾柔肝、益火补土、解表化湿、健脾升阳等法,以运轴行轮,运轮行轴及轴轮并转使运动“复圆”,将健脾燥湿之法贯穿治疗始终。该文基于圆运动理论探讨泄泻的临床辨治。  相似文献   

20.
临床论治慢性泄泻一证,多从脾虚湿胜角度,运用淡渗、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等法。本文从心、脾、肾三脏联系出发,探讨兼顾心肾二脏对慢性泄泻的治疗,并结合理论探析、临床实践、文献支持来分析其合理之处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