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支撑钢板对比螺钉固定运用于对旋后-内收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开展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旋后-内收性踝关节骨折患者2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10例借助空心螺钉固定加以治疗,试验组10例借助内侧支撑钢板加以治疗,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治疗成效。结果比较以后发现,试验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治疗成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撑钢板对比螺钉固定运用于对旋后-内收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开展治疗期间具备更加明显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Ⅱ度旋后内收型内踝骨折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的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Ⅱ度旋后内收型内踝骨折患者45例,平均年龄42.5岁,待肿胀消退后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在全麻下进行,行内踝解剖型钢板内固定Ⅱ度旋后内收型内踝骨折,术后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19个月,骨折均得到愈合,无明显并发症。Kofoed评分,优38例,良5例,优良率95.65%.结论:内踝解剖型钢板内固定Ⅱ度旋后内收型内踝骨折疗效确切,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5)
目的:观察腓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旋后-内收型Ⅱ度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7年8月,对28例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固定内踝骨折,术后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3,6及12个月复查踝关节X线片,28例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8周。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评分75~94分,优16例,良9例,可3例。结论:采用腓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旋后-内收型Ⅱ度内踝骨折,固定坚固,对软组织损伤较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治疗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市骨科医院2016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2例旋后–内收型踝Ⅱ度关节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式分为螺钉固定组和支撑钢板固定组,各5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踝关节功能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支撑钢板固定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1%,高于螺钉固定组患者的8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患者美国足踝整形协会(AOFAS)各项评分均高于术前,且支撑钢板固定组患者评分均高于螺钉固定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支撑钢板固定组患者可完全负重的时间为(11.25±1.24)周,少于螺钉固定组患者的(13.52±1.68)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支撑钢板固定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螺钉固定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撑钢板固定治疗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疗效较好,骨折愈合和踝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中医正骨》2017,(1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1~64岁,中位数38岁;左侧13例,右侧8例。均为新鲜闭合性损伤。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16例、旋前外旋型Ⅳ度5例。术中采用踝关节内侧切口复位内固定内踝骨折,后外侧切口复位内固定外踝和后踝骨折。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4周,中位数13周。末次随访时,依据Baird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本组(94.23±4.35)分,优12例、良7例、可2例。术后并发腓骨肌肌腱炎1例,取出钢板后症状缓解。均无感染、皮肤坏死、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骨折可达解剖复位,愈合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7.
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治疗踝关节旋后内收型Ⅲ度骨折25 例,经4~42 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按照Leeds标准进行评定,优良23 率达92.0% 。临床观察说明,本法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操作简便、效果可靠、无合并症、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我们使用的电针是KWD—808Ⅱ型全能脉冲电疗仪,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组织修复之功效。自1993年来,我们应用电刺激疗法治疗患者34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后—内收型Ⅲ度骨折2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治疗踝关节旋后-内收型Ⅲ型骨折25例,经4-42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按照Leeds标准进行评定,优良23率达92.0%,临床观察说明,本法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操作简便,效果可靠,无合并症,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0月至2011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18 ~52岁,中位数33.5岁.左侧20例,右侧16例.踝关节高度肿胀并发生张力性水疱12例,下胫腓联合分离9例.均为新鲜性骨折.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 ~14个月,中位数11.5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10 ~16周.无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2例因未及时取出固定下胫腓联合的螺钉而导致螺钉断裂,其中2枚螺钉均断裂1例,1枚螺钉断裂l例.根据Baird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准确、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8例旋后外旋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手法复位后采用克氏针经皮穿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者分入联合固定组,手法复位后单纯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者分入石膏外固定组,两组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周采用Leeds影像学评价标准评价的骨折复位情况、术后1年采用Baird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的踝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4个月,中位数12.5个月。术后6周,联合固定组骨折复位优良50例、可4例,石膏外固定组骨折复位优良38例、可13例、差3例;联合固定组骨折复位情况优于石膏外固定组(Z=-3.006,P=0.003)。骨折均愈合,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7±1.59)周,(8.52±1.62)周,t=1.496,P=0.175]。术后1年,联合固定组Baird踝关节评分高于石膏外固定组[(93.51±5.18)分,(84.18±4.32)分;t=8.483,P=0.011)。联合固定组术后3周时出现针孔感染1例,经换药治疗1周后感染控制;联合固定组6例患者和石膏外固定组9例患者术后1年踝关节僵硬、疼痛;均无二次骨折、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0,P=0.588)。结论:对于旋后外旋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手法复位后采用克氏针经皮穿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较单纯采用石膏外固定,骨折复位好、更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但二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双足与保健》2017,(19)
目的分析老年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患者的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方式,探讨内固定物的选择。方法选取该院收于2012年4月-2016年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内踝骨折视骨质条件及骨块大小采用1.5 mm/2.0 mm克氏针或半螺纹拉力螺钉或空心加压螺钉进行固定,后踝骨折则应该采用外后侧切口复位固定。而在手术完成后,则应该根据骨折的稳定情况决定是否采取石膏外固定。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后发现,患者的骨折均愈合。而对骨折愈合后关节功能评分后发现,其优良达到了91%。而在72例采用锁定接骨板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螺钉和接骨板间冷焊接的情况。另外,有1例患者在采用腓骨远端解剖非锁定接骨板固定后出现了腓骨肌腱炎的情况,而在运用保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得到了缓解。结论在老年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应该选用合适的合理内固定物和内固定方式,而解剖复位以及良好的内固定方式可有效提升内固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腓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腓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1~68岁,中位数47岁。左侧31例,右侧29例。闭合性损伤48例,开放性损伤12例。按照踝关节骨折的Lauge-Hansen分型标准,均为旋后外旋型,其中Ⅲ度26例、Ⅳ度3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3 d,中位数7.5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2例失访,其余5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4个月。1例切口愈合不良,由切口周围皮肤张力过高所致,局部常规消毒、更换敷料,3周后切口愈合;1例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抗凝治疗后血栓消失;1例关节面复位不良,可能是骨质疏松造成复位丢失,因未出现临床症状而未进行治疗。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中位数8周。术后12个月,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92.4±6.1)分,优54例、良3例、差1例。差的1例,早期未进行功能锻炼而导致踝关节僵硬,进行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后关节僵硬症状消失,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定结果为良。结论:腓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骨折愈合率高,踝关节功能恢复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髋部骨折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随着内固定技术的提高和内固定器材的发展,手术已成为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内固定手术也存在一些并发症。2003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我们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有42例患者出现了内固定 相似文献
16.
《中医正骨》2016,(6)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跟骨后结节骨折的失败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跟骨后结节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的病例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40~72岁,中位数56岁。原始骨折均为闭合性跟骨后结节骨折患者,其中跟腱止点撕脱性骨折2例、鸟嘴样骨折未累及距下关节面3例、骨折块较大累及距下关节面2例。均于伤后3 h至7 d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锚钉固定2例、锚钉结合拉力螺钉固定1例、拉力螺钉固定3例、螺钉结合钢板固定1例。对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受伤机制、骨折类型、内固定方法、负重功能锻炼时间及术后随访复查各个时间段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7例患者主要表现为锚钉脱出、螺钉松动或断裂、骨折复位丢失和骨质吸收。螺钉置入方向错误2例,螺钉置入深度不够1例,锚钉植入方向错误1例,内固定选择错误2例,过早下地负重活动1例。结论:内固定治疗跟骨后结节骨折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医生对内固定选择正确与否、对手术操作技巧掌握是否全面以及患者术后依从性的好坏。只有完善的术前评价、正确的内固定方式和定期严格的术后随访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内固定治疗跟骨后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降低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旋前,后外型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观察,分析失败原因。方法:我院在2008年1月~2009年1月,共行旋前/后外型三踝骨折内固定手术32例,对手术失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观察3~15个月,多数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有4例治疗结果不理想,出现关节疼痛、僵硬、关节炎等。结论:在行旋前/后外型三踝骨折内固定术时,重视每一个治疗环节,恢复患者的正常踝穴关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盘珠汤加味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确诊为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一盘珠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83.33%(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消肿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一盘珠汤加味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缩短疼痛消失时间、消肿时间、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骨折内固定失败81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9年 1月至 1 997年 1 2月共收治 81例内固定失败 ,现就其失败原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长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 81例 ,其中男 53例 ,女 2 8例 ,年龄 1 5~ 65岁 ,平均年龄 3 8岁 ,骨折部位及类型 :肱骨骨折 2 6例 ,尺桡骨骨折 2 7例 ,股骨骨折 1 3例 ,胫腓骨骨折 2 6例 ;横型骨折 2 1例 ,斜形骨折 3 4例 ,粉碎性骨折1 1例 ,多段骨折 1 5例。1 .2 骨折内固定的方法及取材 均采用国内普通钢板四孔 ,六孔和加压钢板及克氏针 ,髓内针螺钉 ,钢丝等 ,本组主要以普通钢板失败率最高占3 3 % ,其次为髓内针占 2 1 %。1 .3 … 相似文献
20.
我科1997-2000年8月收治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患者13例,现将其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