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995年以来 ,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与脊髓型颈椎病 38例 ,在护理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8例 ,男 2 5例 ,女 13例 ,年龄 2 8~ 76岁。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12例 ,均为不完全性损伤 ,按 Frankel分级 D级 2例 ,C级 7例 ,B级 3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最短 3天 ,最长77天。脊髓型颈椎病 2 6例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4年。皆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术后 2周颈脊髓损伤平均恢复 1级 ,半年后恢复 2级。颈椎病术前 JOA评分平均 8分 ,术后 2…  相似文献   

2.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丽  梅伟  杨勇 《中医正骨》2003,15(11):38-38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较好的颈后路减压术式 ,远期疗效稳定 ,自 1995~ 2 0 0 1年 ,我们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12 5例 ,疗效满意。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5例 ,男 81例 ,女 4 4例。年龄 4 8~72岁 ,平均 5 7.1岁。均符合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1〕。其中伴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OPLL) 2 8例 ,伴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DCS) 35例 ,病程 2个月~ 10年 ,平均 18个月。1.2 症状和体征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较为复杂。本组表现为 :①单一或多个肢体麻木 ,不规则感觉障碍 10 5例 ;②手部…  相似文献   

3.
后路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通过扩大椎管矢状径达到减压目的,不过多破坏颈椎稳定性,已被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2003年3月至2007年9月,笔者采用后路侧块悬吊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20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Cobb角、颈椎曲度,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脊髓神经损伤症状复发率、优良率。结果: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17%,总复发率为4.17%,治疗的优良率为95.83%。经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后,各时间段与术前相比,患者VAS评分均降低,Cobb角、颈椎曲度均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2周相比,患者VAS评分降低,Cobb角、颈椎曲度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年与术后6个月相比,患者VAS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年与术后1年相比,患者VAS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颈椎后路单开...  相似文献   

5.
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具有其他颈椎固定方法无法比拟的三维稳定性。自1994年Abumi等。报道应用颈椎椎弓根钉技术治疗颈椎损伤以来,新型内固定器械和置钉技术不断改进,国内外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加。但由于颈椎椎弓根的解剖特点及其复杂的毗邻关系,许多学者认为经颈椎椎弓根置钉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因此临床推广受到了限制。自2000年9月至2008年9月,笔者采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不稳患者5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少见但症状严重的颈椎病,常因压迫或刺激脊髓及伴行血管而出现脊髓神经的感觉、运动、反射与排便功能障碍.我院自1999 年10 月至2011 年12月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7 例.通过围术期制定详细护理计划、实施有效护理措施,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后路微钛板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伴不稳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MCS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颈后路微钛板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31例伴不稳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C2~7 Cobb角、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椎管矢状径和椎管横截面积,并计算椎管扩大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评估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评价患者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随访,手术时间为(178.25±10.08) min,术中出血量为(208.06±40.69) mL,术后引流...  相似文献   

8.
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症是中老人的常见病,好发部位为下颈椎,以C4~C6节段最多见。自1999年3月~2004年12月,我们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退变性颈椎椎管狭窄症3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即椎管矢径<11 mm,椎管椎体矢径比(Pavlov比率)<0.75,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无症状或有轻度脊髓受压症状的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即使合并后纵韧带钙化,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也可取得良好效果[1]。而一旦出现较  相似文献   

10.
颈椎管狭窄症是构成脊髓型颈椎病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常表现为四肢及躯干感觉减退,四肢功能受限和括约肌功能障碍。我院1992~1997年,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15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36~72岁,平均52.3岁。病程5天~3年,平均1.3年。有外伤史8例,无明显诱因7例。1.2 临床表现 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大小便障碍12例;胸腰部有束带感10例;呈痉挛步态8例;锁骨以下感觉减退8例;四肢不全瘫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2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33~68岁,中位数45岁。C3~C5狭窄16例,C3~C6狭窄9例。发育型狭窄18例,退行性狭窄7例。病程1~7年,中位数4年。均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测定患者的颈椎曲度和活动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量表评价颈肩部疼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量表(17分法)评价颈髓功能,采用Odom评级标准评价整体疗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术后12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颈椎曲度和活动度均增大(5.25°±3.05°,8.02°±3.13°,t=3.169,P=0.003;38.48°±13.60°,56.12°±12.90°,t=4.705,P=0.000),颈肩部疼痛VAS评分和ODI均减小[(7.69±0.53)分,(3.14±0.21)分,t=39.906,P=0.000;(21.75±5.48)分,(10.13±2.12)分,t=9.888,P=0.000]。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JOA评分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2±1.51)分,(14.75±3.32)分,(16.53±3.52)分,(16.78±3.66)分,F=41.001,P=0.000];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0.000;P=0.000;P=0.000)。术后12个月时,按照Odom评级标准评定,优12例、良10例、一般2例、差1例;疗效评定为差的1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病情控制。1例患者术后出现背部疼痛,服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后疼痛缓解;均未出现吞咽困难、脊髓损伤、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颈椎曲度和活动度、减轻颈肩部疼痛症状、改善颈髓功能,总体疗效较好,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愈瘫胶囊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8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手术+口服愈瘫胶囊)和B组(手术+口服甲钴胺分散片)。经过13~25个月的随访,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6个月、术后1年进行颈椎JOA评分并比较分析。结果:术后1d,两组JOA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变(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A组患者JOA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组有效率93.18%,B组有效率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瘫胶囊对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6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按不同术式分为微创组(n=32,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及开放组(n=32,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较开放组比较(P<0 05...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例颈椎后路减压summit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总结了术前护理与术中护理配合的经验,特别强调了术前了解病情,掌握手术步骤,术中积极主动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自1994年AbumiK 等^[1]和JeanneretB等^[2]。分别报道应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以来,它以其独特的三柱稳定优势,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由于相关解剖结构复杂,毗邻有重要血管神经,技术难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3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多节段颈段脊髓受压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开门丝线悬吊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者35例(丝线固定组),采用单开门带线锚钉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者37例(锚钉固定组),采用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者33例(钛板固定组)。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JOA评分、最窄椎管面积、颈椎活动度、颈椎曲率指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一般情况。3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8.4±18.6)min,(79.8±21.3)min,(86.1±25.9)min,F=13.560,P=0.000;(346.3±85.7)m L,(364.1±83.2)m L,(436.2±89.4)m L,F=14.317,P=0.000;(53.3±4.8)d,(52.4±3.7)d,(32.4±4.5)d,F=19.492,P=0.000]。钛板固定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大于其余2组(P=0.000,P=0.000;P=0.000,P=0.000),住院时间比其余2组短(P=0.000,P=0.000);丝线固定组和锚钉固定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26,P=0.824,P=0.536)。2JOA评分。手术前后不同时间JOA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7.5±3.6)分,(12.7±3.3)分,(13.2±3.7)分;(8.3±3.7)分,(12.8±3.8)分,(12.4±3.3)分;(7.6±2.5)分,(13.2±2.7)分,(14.5±2.6)分;F=56.672,P=0.000]。3组患者JOA评分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45.718,P=0.000);术前和术后1周时3组患者JOA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315,P=0.692;F=1.047,P=0.739);术后2年时,钛板固定组评分高于其余2组(P=0.002,P=0.000),其余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6)。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0.372,P=1.041)。3最窄椎管面积。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最窄椎管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  相似文献   

17.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作为一项复杂的外科技术主要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不稳,目的是获得可靠的三维固定效果,稳定脊柱,减少脊髓因颈椎不稳所致的继发性损伤,促进其骨性融合。由于颈椎复杂的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使得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危险性和难度大大增加。经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用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与治疗6个月观察组及对照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JOA评分、BI指数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58例脊柱外伤致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均予行胸腰椎骨折后路减压植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术后观察及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 19例颈椎后路减压summit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了术前护理与术中护理配合的经验 ,特别强调了术前了解病情 ,掌握手术步骤 ,术中积极主动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