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造成中医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较低的根源,探讨配备科研副导师的方式对中医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在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学中推行研究生科研副导师制度,细致、全面地帮助学生提高实验研究技能,拓展科研思路,应该是一种满足现代中医药科研飞速发展需要,保障研究生培养效率的联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马骥  范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7):1322-1323
方剂学作为中医药学的基础学科,是中医基础学科与中医临床学科相互沟通的桥梁,对指导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有重要意义。本校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高层次方剂专业人才,根据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求,方剂学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应精选教学名师和教学内容,注重方剂传统理论与现代医药科学前沿相结合,准确定位,合理设置,以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科研思路为目标,启迪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白俊敏  白艳杰  张铭  郭健 《中医药导报》2019,25(9):133-134,141
利用本单位的科研优势和经费优势,采用基于课题研究提高科研能力的培养方式,采用制定科研目标、系统科研方法学习、文献检索学习汇报、课题设计训练、科研实践、文献书写训练等方案,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激发科研兴趣,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苑述刚  阮时宝  樊巧玲 《光明中医》2009,24(11):2215-2217
本文针对新时期高等中医药教育出现的新问题,从方剂学科基础体系、学科结构及教学方法等诸方面来进行改革创新。几年来,通过对多个班级的实践证实了该改革研究对夯实学生中医基础,增强学生临床处方能力与科研思维,打造新型中医实用人才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在方剂学教学中开设《经典方剂临床应用研究与解析》培训,对即将毕业的中医药院校临床专业学生进行临床诊疗培训,采用多媒体授课的形式,情境教学与角色扮演相结合,重点培训经典方剂的现代名家医案,提高学生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方法针对120名参加《经典方剂临床应用研究与解析》培训的学生,进行调查回顾分析。结果学生对《经典方剂临床应用研究与解析》实践技能培训很感兴趣,普遍反映培训内容实用、专业,对于即将毕业从事中医药临床很有帮助。结论《经典方剂临床应用研究与解析》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的临床实践技术培训,是对方剂学的有益补充。通过培训,学生对中医临床实践有了进一步认识,引导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剂临床应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达到了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方剂配伍的数据挖掘可行性探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根据历时3年的专题研究,讨论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可行性问题。从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到方剂数据挖掘的理论和技术依据,以及方法意义,进而通过科研实践和结果的示例,全文深入和有力地论证了笔者的观点,肯定了方剂数据挖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方剂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处方的能力,并为今后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笔者通过多年的方剂学课程建设积累,在教学模式方面颇具特色,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验针灸学实验课程为依托,将研究生"开题"引入针推专业学生创新性设计性实验当中,借助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平台,规范系统培养学生的科研综合能力。实践表明,该教学改革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等奠定了基础,对提高教学质量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方剂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处方的能力,并为今后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笔者通过多年的方剂学课程建设积累,在教学模式方面颇具特色,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吴一纯辨治恶性肿瘤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一纯教授(1918~1997),是我军首届中医研究生指导老师和师承制导师.数十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医疗、科研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与经验.特别对辨治恶性肿瘤有独到的学术思想、方法和理论.不但救人无数,也对中医肿瘤学、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的建立、完善有一定的贡献.为我们的教学和研究奠定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吴一纯教授(1918~1997),是我军首届中医研究生指导老师和师承制导师.数十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医疗、科研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与经验.特别对辨治恶性肿瘤有独到的学术思想、方法和理论.不但救人无数,也对中医肿瘤学、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的建立、完善有一定的贡献.为我们的教学和研究奠定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课堂上进行遣药组方实践、实验室里验证方剂的功效和临床一线见证方剂的疗效3个方面构建方剂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果发现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科研意识大幅提高。该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中医学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为使学生掌握组方的思路与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方剂的能力,由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在研究生方剂教学中开展了CBT、PBL结合Sandwich三联式教学法.从三联式教学法在方剂教学中运用,探讨该教学法在研究生教学中的优势,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方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阶段是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要时期,通过阅读记忆中医经典、学习现代的医疗知识和检查手段,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可以为将来走向临床和科研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然而,目前在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重经典、学西医、培养科研思维3个方面进行论述,培养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王欣  白晶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27-1829
<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在培养高级人才的过程中,无论是大学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都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尤其在中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上,科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8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把高校建成"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人才成为各中医院校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作为密切联系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各科桥梁课程的中医方剂学,如何在教学中既能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又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性思维,为以后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方剂学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方剂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白晶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27-1829
《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在培养高级人才的过程中,无论是大学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都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尤其在中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上,科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8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把高校建成“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人才成为各中医院校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作为密切联系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各科桥梁课程的中医方剂学,如何在教学中既能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又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性思维,为以后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方剂学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其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系到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以往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科学方法论的传授及培养方面做了大量扎实而有效的工作,下一步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培养学生与其科研能力密切相关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因此,我们通过设计并施行一系列的专题训练,提高我校中西医结合基础调查研究、文献检索、数据分析、细胞培养、模型复制及论文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这势必对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研素质及临床水平在当今中医教学中地位举足轻重,文章从科研角度出发,从科研型中医研究生的中医思维观、中医基础、科研思路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及提高临床水平,从而为中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及中医经典精髓的继承与发扬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学习型教学模式严重阻碍硕士研究生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生教育中引入研究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弥补这一问题。基于这样一种理解,本选题对如何在生物学学科研究生教学中开展研究型学习作了一些思考和实践工作,以期为研究生基础教学的改革寻找新的途径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是为医学领域培养教学、科研和临床多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制定规范化、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在着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调整教学安排,加强临床技能和实践的培养;扩大轮转科室范围,按主治医师的标准培养,使他们成为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主要骨干力量及学术带头人.研究生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从事该学科科研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