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医学科做为医院感染率较高的科室,由于危重患者较多,患者免疫力低下,加上侵入性操作较多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等因素,导致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普遍偏高,一旦造成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诊疗进程,甚至危机生命安全。因此做好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分析医院2014~2017期间收治的ICU感染患者878例,调查分析其中多重耐药病菌感染比例,并分析其感染可能原因,最后制定改善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选择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者100例,研究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对所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其引发的危险因素,同时予以实施对应的防控措施。结果:10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共20例,发生率为20.00%。危险因素有患者属于新生儿、早产儿、低体重儿等免疫功能低下的群体,置管及消毒措施不合格,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达标,频繁和预防使用抗生素。结论:引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需要针对危险因素给予对应的防控措施,以此达到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作用,以此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根据感染情况制定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泌尿外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住院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相关护理对策。结果:1年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80例,男54例,女26例;感染者以男性为主,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结论:采用消毒隔离、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导尿、缩短尿管留置时间等,能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管理策略。方法:选择200例呼吸内科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2016年9月~2018年9月),行不同的护理管理策略: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全面护理管理策略(观察组)。对组间的护理总满意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应予以全面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且患者易于接受该种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内分泌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分析与护理管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内分泌科患者,研究例数一共285例,收取时间在2016~2017年,其中有25例患者在入院时查出具有多药耐药菌感染,分析25例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因素,再实施针对性护理管理,分析其效果。结果:在285例内分泌科患者中,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25例、发生率为8.77%,25例患者均为住院前发生的感染;在25例患者中,多重耐药菌株分布主要包括痰液、血液、引流液等,以痰液较为常见。结论:通过分析内分泌科患者的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再实施针对性护理管理,能预防感染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6.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院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多重耐药菌感染更是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在传统的病房管理中,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范管理有所不足,主要包括患者及家属缺乏必要认知、患者及医护人员防护意识薄弱、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完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加强感染防控认知宣教、加强人员培训等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级管理体系在防控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中的应用。方法:医院新生儿科于2019年2~8月试行三级管理体系,将300例患儿设为实施后;选择2018年2~10月的300例患儿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评价科室管理水平。结果:实施后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护理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工作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三级管理体系防控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能降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规范科室管理流程,提高医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显微创伤手外科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运行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成立"医护一体化"多重耐药菌专项管理小组,对多重耐药菌管理质量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对策。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及护理质量状况调查,比较实施前、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运行多重耐药菌管理后,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管理的理论知识,隔离措施、医疗用物专用等的不合格率均较实施前下降,(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多重耐药菌专项管理小组的成立有助于提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质量,有效促进医护沟通,提高医疗质量并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9.
多重耐药菌感染作为发生率极高的医院内部感染,近年来因医疗技术发展,广谱抗生素被大量运用,因此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病人群随之增多,而精神科封闭病房因环境封闭,一方面人员接触密集,同时因长期共饮共食,极易出现交叉感染,导致院内感染频发,此外,精神科用药不够严谨,也是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一大原因。针对感染频发的情况,分析原因并实施对策,对患者康复有一定好处。  相似文献   

10.
王静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166-167
目的:对重症烧伤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烧伤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20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辅助临床治疗;乙组患者22例,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辅助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结论:对重症烧伤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临床效果好,适宜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并控制多重耐药菌在老年病科室的传播,避免交叉感染,保障其他患者的安全。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多重耐药菌感染的49例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论: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时,我们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去隔离病人,控制住各个环节,采取得力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文章围绕老年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确保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正确,并有效实施,减少老年病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状况,为降低和预防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感染情况调查,筛选出多重耐药菌感染者进行进一步调查分析。结果:筛选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20例,占15.00%;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手术创口和血液,分别占28.20%、24.50%和30.10%;分离出多重耐药菌株110种,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占75.30%。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情况严重,需采取措施预防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在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中选取8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是否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分组:对照组(n=51)为未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者,观察组(n=29)则为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卒中类型、意识状态、入住病房、置入胃管、气管切开、肺炎类型、置入尿管、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九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观察组出血性卒中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早发型肺炎占比低于对照组,晚发性肺炎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多因素分析显示:晚发性肺炎、昏迷或嗜睡状态、入住ICU为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年龄、卒中类型、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高危因素为入住ICU病房、昏迷或嗜睡、晚发性肺炎,对其积极做好防治工作有助于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擦浴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预防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MRSA、CA-AB、PDA—PA)的检出率,患者家属的满意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的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率(MRSA 10%、CA-AB 6.67%、PDA—PA 0%)明显低于对照组(MRSA33.33%、CA-AB 26.67%、PDA-PA 13.33%),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结论:中擦浴药在NICU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方面颇有潜力,能够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多部门联合管理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1月~2017年2月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多部门联合管理前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多部门联合管理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较管理前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多部门联合管理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多重耐药菌实施主动筛查,分析其定植与感染状况。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五邑中医院 100 例在 ICU 进行诊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分析不同 种类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情况及入住 ICU 不同时间点的定植、感染状况。 结果:患者入住 ICU 48 h 内、48 h 后均有多重耐药 菌的感染与定植状况出现,菌株定植、感染情况集中出现在入 ICU 48 h 内,且多数为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ESBLs)大肠 埃希菌。ESBLs 大肠埃希菌的定植率、感染率均高于其他菌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ESBLs 大肠 埃希菌是本院 ICU 患者主要的定植多重耐药菌,对 ICU 患者的多重耐药菌及时进行主动筛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 消毒隔离处理,有助于避免病菌大规模传播和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作联合危急值管理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检出多重耐药菌的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防控措施,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危急值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知晓程度、防控措施执行情况、感染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工作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知晓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实施多学科协作联合危急值管理干预可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提升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知晓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即病原菌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突出医院感染控制措旆。方法调查2009年5月至11月NICU收治的52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所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院内感染发生率69.0%(35/52)。其中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9.2%(29/49)。分离出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34/69).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23/69)和真菌(12/69)。革兰氏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苗为主.且多重耐药.MRSA占葡萄球菌的75%(12/16)。结论NICU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普通病房高,感染细菌复杂且多重耐药。医护人员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管理,预防交叉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及分布,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细菌鉴定,同时用Whonct5软件对分离到的多重耐药菌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1~6月份分离多重耐药菌共计955株,检出数量最多的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411株、占43.04%,其次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89株、占30.26%,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CRE)171株、占17.9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4株、占8.79%;主要分布的科室为ICU 484株、占50.68%,神经重症病房249株、占26.07%,神经外科108株、占11.31%。4种多重耐药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依次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92株(41.05%)、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78株(29.11%)、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138株(14.45%)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53株(5.55%)。结论:多重耐药菌主要来自医院呼吸道感染,提示应加强对高危科室及易感人群的监控,有效遏制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