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动态变化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MEWS)及其动态变化在急性胰腺炎轻重方面的作用。方法对10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轻症和重症2组,入院后第1、2天记录患者的MEWS评分及动态变化(△MEWS)、Ranson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通过ROC曲线及截断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MEWS评分及动态变化(△MEWS)、Ranson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MEWS评分及动态变化(△MEWS)与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预测重症胰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3、0.745、0.767、0.7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EWS评分及动态变化(△MEWS)可以用来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轻重。MEWS评分简便易行,适合早期筛选危重急性胰腺炎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价值,并对这两种评分系统进行比较。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66例被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29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0例;根据患者出院时的结局,分为生存组54例和死亡组12例,对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BISAP评分进行比较,并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结果 (1)APACHEⅡ评分在MAP、MSAP和SA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组和死亡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ISAP评分在MAP、MSAP和SA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组和死亡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评价疾病严重度的BISAP、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95%CI:0.753~0.912)、0.773(95%CI:0.673~0.873);评价预后方面的BISAP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95%CI:0.753~0.912),0.720(95%CI:0.615~0.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AP评分用于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准确性高于APACHEⅡ评分系统,并且简单易行,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APACHEⅡ评分在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度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将3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两组。A组:胰腺感染组,动态观察该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B组:未继发胰腺感染组,观察其入院第一天的APACHEⅡ评分。结果:A组感染后的APACHEⅡ评分为21.10±4.52.明显高于发生胰腺感染前13.25±1.74及B组评分11.36±1.65(P<0.01);A组中死亡患者及存活患者在感染后同期的APACHEⅡ评分有差异(P<0.05)。结论:动态APACHEⅡ评分在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度及预后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1月入住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ICU科98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MEWS及APACHEⅡ评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价对住院病死率的预测效力,通过Spearman检验分析两者相关性及分别与ICU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MEWS与APACHEⅡ评分具有相关性(rp=0.266,P=0.008),APACHEⅡ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有预测价值(95%CI:0.656~0.875,P=0.000),而MEWS则对患者住院死亡预测不足(95%CI:0.497~0.787,P=0.061)。存活者的ICU住院时间与APACHEⅡ评分(rp=0.273,P=0.014)及MEWS评分(rp=0.383,P=0.000)都具有相关性。结论 :MEWS尚不足以作为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的预测工具。  相似文献   

5.
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性胰腺炎轻重和病程评估方面的作用.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由急诊收入92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采用美国急性胰腺炎临床指南的标准,符合以下三条中的二条:(1)具有急性胰腺炎特征性腹痛;(2)血清淀粉酶≥正常值上限3倍;(3)急性胰腺炎特征性的B超或CT表现.患者本身合并有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排除在外.入院后第1,2,3天记录患者的MEWS评分,观察其分值分布及动态变化.根据MEWS评分分为重危组(MEWS≥4)和一般组(MEWS<4),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程、器官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对患者入院当天分别行MEWS评分、Rason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观察其相关性.统计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以及团体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MEWS分值≥4分的患者病程明显长于其他患者,器官衰竭发生率明显增高,且经过处理后分值未能下降的患者死亡率更高.MEWS评分与Ra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MEWS评分可以用来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轻重及预后.MEWS评分简便易行,适合早期筛选危重急性胰腺炎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联合相关指标预测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AP病例343例,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比较3组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比较SAP组与非SAP组(MAP组+MSAP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及预后情况;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D-dimer联合其他参数在预测SAP方面的价值。结果:①3组之间病因和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AP组与非SAP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dimer、APACHEⅡ、SIRS评分、血细胞比容(HCT)和尿素氮(BUN)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90 d病死率等治疗及预后指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D-dimer和D-dimer+APACHEⅡ+BUN联合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8(95%CI:0.917~0.979)、0.977(95%CI:0.958~0.995)。结论:D-dimer在SAP的预测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尤其,当其联合其他参数(APACHEⅡ、BUN)时预测效能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和第二医院收治的320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125例)、中危组(110例)和高危组(85例)。按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275例)和死亡组(45例)。检测各组外周血PCT、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同时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外周血PCT和CRP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不佳的预测价值。结果高危组患者外周血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最高,中危组次之,低危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外周血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PCT和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70、0.74,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CT的曲线下面积为0.800(95%CI:0.701~0.898),其最佳工作点为1.45ng/mL时,诊断脓毒症急性肺损伤预后不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0%和72.3%;CRP的曲线下面积为0.724(95%CI:0.601~0.846),其最佳工作点为28.62μg/mL时,诊断脓毒症急性肺损伤预后不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和64.5%。PCT和CRP联合检测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9%和77.8%,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0.779~0.928),明显高于PCT和CRP单独检测。结论外周血PCT和CRP联合检测较单独检测能更有效评估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王标  陈卫海  叶宗伟  沈峻  吴雁鸣  尤华  魏鹏 《大医生》2023,(20):113-117
目的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是重症监护病房中广泛使用的结局预测指标,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入院时的APACHE II评分是否有助于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死亡率和再住院率。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地研究了在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79例患者。计算所有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并评估患者短期死亡率。结果 随访90 d,平均年龄(68.35±7.38)岁;平均APACHE II评分为(9.53±3.61)分;死亡率10.1%。APACHEⅡ评分与死亡显著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较高的APACHEⅡ评分(P <0.001)和NT-proBNP(P <0.001)与死亡增加有关。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中,APACHE II评分(P <0.001)和NT-proBNP(P <0.05)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死亡和再住院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ROC)面积分别为0.883(95%CI:0.794~0.972)和0.666(95%CI:0.479~0.852)。结论 在急性心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将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胰腺炎组(MAP组)及重症胰腺炎(SAP组)。另以同期门诊健康体检的正常健康人为对照(CON组),比较三者间血清PCT的差异,比较MAP组和SAP组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差异,分析血清PCT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MAP组和SAP组患者血清PCT显著高于CON组(均P<0.05),SAP组血清PCT、APACHEⅡ评分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MAP组(均P<0.05)。MAP组和SAP组不同血清PCT水平例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将血清PCT和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分析,MAP组和SAP组患者血清PCT和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s>0,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病情与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血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related factor 6,TRAF6)、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水平变化对胰外并发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AP患者269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69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血清TRAF6、NF-κB水平。研究组根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相关标准分为轻症AP(mild AP,MAP)和重症AP(severe SAP,SAP),并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tatus scoring systemⅡ,APACHEⅡ)评估患者病情程度,分析TRAF6、NF-κB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统计研究组ALI发生率,对比不同发生时间的ALI患者TRAF6、NF-κB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判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86例AR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搜集入院24 h内血常规中RDW值,并计算APACHE Ⅱ评分,比较2组之间的差别,评价RDW对ARDS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剖析其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入院24 h内RDW、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入院24 h内时RDW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39,P0.05)。RDW的AUC曲线下面积为0.896(95%CI 0.827~0.964),灵敏度为0.860,特异度为0.862,截断值为14.15%;APACHEⅡ评分AUC曲线下面积为0.920(95%CI 0.861~0.979),灵敏度为0.877,特异度为0.828,截断值为15.5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和APACHEⅡ评分能够作为ARDS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入院24 h内RDW及APACHEⅡ评分对判断ARDS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是评估预后的独立因子,且RDW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早期动脉血乳酸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4-08—2016-08期间收治的112例急性胰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早期动脉血乳酸与各临床参数的关系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使用早期动脉血乳酸水平制作ROC曲线,评估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在是否出现呼吸机支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支持、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感染性胰腺坏死、手术干预等临床参数方面,与未出现组相比,出现组患者早期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早期动脉血乳酸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性(r=0.561,P0.05);以早期动脉血乳酸水平绘制ROC曲线来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感染性胰腺坏死和器官功能不全,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95%CI:0.723~0.896,P0.05)和0.787(95%CI:0.754~0.885,P0.05)。结论:早期动脉血乳酸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一个简单、有效、便宜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指数)与中度重症及重症急性胰腺炎(MS-SAP)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2年7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初诊为MS-SAP的1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KI发生情况分为AKI组75例和无AKI组86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TyG指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TyG指数与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S-SAP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KI组与非AKI组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胰腺炎严重程度评分(Ranson评分)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AKI组相比,AKI组患者血清葡萄糖(GLU)、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清肌酐(Scr)、TyG指数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和钙离子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TyG指数与合并糖尿病、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TC、...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Ranson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以及CT严重指数3种评分系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预测并发症的可靠性及其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CT严重指数。分析3种评分系统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灵敏度、特异度。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检验其对并发症及重症倾向的预测价值。3种各项评分系统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结果:Ranson评分诊断SAP的可靠性最高。APACHEⅡ指标预测并发症的可靠性最高。CT评分系统及APACHEⅡ(〈8)与住院时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3种评估系统各有优点,在评估急性胰腺炎时需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胰周引流时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家三甲医院的271例SAP患者。记录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CT分级,胰周引流情况和患者的生存结局。患者分为早期和非早期胰周引流组(EPCD和non-EPCD)。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数据进行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和分层分析。结果PSM后,EPCD组与non-EPCD组30 d和90 d死亡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134[95%CI:0.029-0.576(P=0.007)]和0.166[95%.CI:0.044-0.631(P=0.008)]。分层分析提示,当SOFA评分为≥4或APACHE Ⅱ评分为≥8时,EPCD组和non-EPCD组的30d和90d死亡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OFA评分≥4分或APACHE Ⅱ评分≥8分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胰周引流可降低死亡风险,CT分级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胰周引流时机的决策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16.
选取2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血液滤过+血必净,n=14)、对照组(常规治疗+血液滤过,n=14),监测二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尿素氮、肌酐、转氨酶、淀粉酶、C反应蛋白等水平、APACHEⅡ评分的情况。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尿素氮、肌酐、转氨酶、淀粉酶、C反应蛋白等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尿素氮、肌酐、转氨酶、淀粉酶、C反应蛋白等水平均较对照组有降低(P0.05);二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必净联合CVVH能明显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可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性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CAPS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预后生存情况将147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死亡组(46例)和存活组(101例),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对比2种评分系统内不同分值患者病死率差异,分析其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死亡组有创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APACHEⅡ评分和CAPS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2种评分系统内,得分越高的患者死亡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ACHEⅡ评分和CAPS评分预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存活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4(95%CI为0.809~0.939,P0.01)、0.641(95%CI为0.015~0.532,P0.05)。结论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与APACHEⅡ评分和CAPS评分密切相关,分值越高死亡率越高;APACHEⅡ评分预测患者生存情况的效能优于CAPS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对外科重症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79例外科重症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术后28天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62)和预后不良组(n=17)。分析两组改良POSUUM评分系统、CCI、APACHE Ⅱ评分。结果:预后良好组改良POSUUM评分系统、CCI、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P-PSOUUM评分系统、CCI、APACHE 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95%CI:0.778-0.939)、0.806(95%CI:0.675-0.938)、0.818(95%CI:0.715-0.921)。P-PSOUUM评分系统和APACHE Ⅱ评分分别取35.5和11.5为最佳临界值时,序列试验的诊断效能优于平行试验。结论:P-PSOUUM评分系统和APACHE Ⅱ评分进行序列试验可以提高预测外科重症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特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内高压(IAH)和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02-2014-05收治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对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及Ranson评分进行评价,并采用间接法对腹内压进行检测,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各项评分与腹内高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的发生率为62.5%,其中IAH组患者APAHCEⅡ评分、Ranson评分以及腹内压相比非IAH组患者明显增高,而入院治疗后IAH组出现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肾脏功能不全以及死亡例数明显高于非IAH组。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腹内压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以及APACHEⅡ与Ranson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并且腹内压对临床预后预测值明显高于APACHEⅡ(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与病情程度具有相关性,并对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心肌损伤标志物与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等心肌损伤血清标志物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48例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检测其入院48h内的肌钙蛋白I(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等心肌损伤标志物,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计算入选患者病死率。按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定性结果分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cTnI阳性组和阴性组CKMB、LDH1、EF、APACHEⅡ评分的差别。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心衰发生率和病死率,并计算OR值。结果cTnI阳性组的CKMB、LDH1较阴性组高,但差异没有显著性;APACHEⅡ评分、心衰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阴性组,cTnI对SAP患者心衰和死亡的OR分别为4.350和5.850,EF值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cTnI作为心肌损伤的敏感且特异的指标,能较好地反映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心血管功能的走向,对患者的疾病进展程度和临床预后方面有较佳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