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运用振动疗法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通过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估印证振动治疗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把63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运动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运动训练的时间内加入振动疗法刺激患儿脊柱及四肢关节的本体感受器。两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进行Gesell测试、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在年龄、性别、智力及粗大运动分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后GMFM、BB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但Gesell测试大运动改善不明显。结论振动疗法能增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脊柱及四肢关节稳定性,提高粗大运动功能,值得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针刺疗法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刺疗法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 将40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定2组患儿的运动功能.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运动功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疗法能有效提高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10—2016-10我院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机器人辅助的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GMFM)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定2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E区GMFM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D区GMF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区、E区GMFM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D区、E区GMFM评分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显著提高患儿的日常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脑瘫患者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01—2016-02在我院接受救治的67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结合患儿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对照组33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评估2组患儿治疗效果,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量表)评估患儿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使用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评估患儿生理运动功能的差异,同时使用生活质量量表(PedsQL)评估患儿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较对照组的75.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身体运动功能及整体生存质量,对提升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童康复科2015-01—2016-06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3例,2组均给予综合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按摩、引导式教育、理疗等,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1次/d,每次4~6个穴位,10d一疗程,停药5d后进入下一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综合痉挛量表(CSS)、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治疗前2组CSS评分、GMFM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SS评分明显降低,GMFM评分、ADL评分明显增加,且试验组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MFM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明显缓解肢体痉挛,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经生理学疗法配合高压氧治疗改善婴幼儿脑瘫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婴幼儿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仅给予神经生理学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2组患儿站立与步态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结果研究组患儿站立与步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GMFM各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神经生理学疗法配合高压氧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婴幼儿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GM1联合中频电疗对脑瘫患儿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06—2014-06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瘫患儿64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2组患儿均进行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及引导式教育等康复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GM1联合中频电疗等措施。2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GMFM评分),发育诊断量表(GESELL评分)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的GMFM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的GMFM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GESELL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的GESELL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1联合中频电疗对脑瘫患儿的神经功能康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脑瘫患儿父母焦虑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纳的98例脑瘫患儿父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基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且记录两组的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9%)显著高于对照组(83.7%)(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瘫患儿父母的焦虑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针对婴儿脑瘫脑白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收治的9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头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B超动态观察头针对婴儿脑瘫脑白质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B超轻度、严重脑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超轻度脑损伤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GMFM、D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GMFM、DQ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运动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脑白质损伤;在治疗过程中予颅脑彩超动态观察患儿脑白质损伤恢复情况,具有便捷、无创、高效、价格低廉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定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家属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的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儿肺部湿啰音、气促、咳嗽、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DSRSC评分、SCARE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5.71%)高于对照组(78.57%)(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减轻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后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双手精细运动能力和粗大运动功能改变情况,探讨该术式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3-2015-05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作为受试对象,按性别、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相近的原则两两配对,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实施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照组不行任何治疗,回家正常养育,随访6个月。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时根据手功能分级(Manual Ability Classification System,MACS)、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FMFM)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66)评定患儿运动功能。结果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MACS、FMFM评分较术前明细提高(P0.05),对照组MACS、FMFM评分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GMFM-66评分随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68,P=0.0580.05)。而对照组GMFM-66评分较术前无明显改善(t=0.822,P=0.4320.05)。结论对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实施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可明显提高其双手精细动作能力,但在粗大运动方面的得疗效不确切,也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家属心理状态及患儿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将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患儿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5.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家长在干预前SAS和SDS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辅助控制小儿高热惊厥,显著减少患儿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能够明显改善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儿的康复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Bobath疗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03—2015-03我院收治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2组患儿均给予Bobath干预技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GM1治疗,2组患儿治疗前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与格赛尔发育量表(GDS)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卧位和翻身能区、坐位能区、爬和跪能区、站立能区和行走与跑、跳能区评分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儿适应性、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交评分出现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患儿适应性、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交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M1联合Bobath疗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状况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增加团体心理干预,评价两组康复状况及社会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为78.575%(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各指标评分明显改善,且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WMS、WCST评分均较低,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WMS、WCST评分明显提升,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团体心理干预可以促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稳定,社会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关穴针刺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 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痉挛性脑瘫患儿72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内关穴针刺治疗,两组治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明显高于对照组(77.8%;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适应行为与语言行为评分、血清BDNF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适应行为与语言行为评分、血清BDNF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5),而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关穴针刺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智力发育,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脑梗死继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后继发抑郁症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1个月,观察组在予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1个月。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NIHSS)、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HAMD、NIHSS、ADL评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HAMD、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ADL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2%(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脑梗死继发抑郁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配合针灸治疗小儿脑瘫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4—2013-09于我院诊治的116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8例,A组采用针灸与运动功能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治疗。评定治疗效果以及患儿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1.38%,相比于A组的67.24%明显提高(χ2=14.053,P0.05);2组治疗后6个月GMFM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但B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6个月~3岁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9.70%,明显高于3~6岁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早期治疗可能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骨钙素在骨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是调节体内Ca代谢的重要激素。测定脑性瘫痪患儿血钙、磷、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以了解其骨代谢生化特点及其相关的调控因素。 方法:①对象及分组:选择2005-07/2007-07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脑瘫患儿120例为脑瘫组:男82例,女38 例;年龄3个月~3岁。按2005年昆明全国脑瘫会议分型标准分为痉挛型 60例,不随意运动型60 例;按脑瘫程度分为中轻度36 例,中度42 例,重度42 例。同期体检的健康的100名儿童为对照组:男57名,女43名,年龄3个月~3岁。②检测指标及评估: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测定两组血清钙、磷水平;用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金标法测定骨碱性磷酸酶;用放射免疫吸附法测定骨钙素、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并进行两组间、不同程度与类型脑瘫患儿间比较。 结果:①脑瘫组患儿血钙、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②脑瘫组中痉挛型组血骨钙素与不随意运动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但前者血甲状旁腺激素值高于后者, 骨碱性磷酸酶值、降钙素值则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均P < 0.05)。③重度脑瘫患儿的甲状旁腺激素高于对照组、降钙素低于对照组(均P < 0.01);重度脑瘫患儿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值高于轻度和中度(均P < 0.05),降钙素低于轻度和中度(均P < 0.05)。 结论:脑瘫患儿血清钙、磷可以通过机体自身血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调控保持正常,而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升高则提示脑瘫患儿骨矿化不足,骨形成旺盛,骨重建活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疗法治疗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康复门诊收治的脑损伤综合征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脑活素穴位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干预疗法,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行Gesell法测定发育商,行粗大神经运动功能(GMFM)评分评估各区水平,均于1a后复查。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12个月后社会适应、精细运动、大运动、个人社交、语言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12个月后A卧位和翻身、B坐位、C爬和跪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疗法能够促使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神经运动发育,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免疫调节疗法对脑瘫儿童神经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免疫调节疗法,2组治疗均20 d一疗程,疗程间间隔10 d,连续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Gesell发育测试、GMFM测试、体液免疫指标测定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IgA、IgG、IgM、C3、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IgA、IgG、C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gA、Ig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Gesell各能区发育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esell各能区发育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感染例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GMFM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GMFM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使用免疫调节疗法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免疫状态,更有利于提高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Gesell测试发育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