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擦浴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预防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MRSA、CA-AB、PDA—PA)的检出率,患者家属的满意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的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率(MRSA 10%、CA-AB 6.67%、PDA—PA 0%)明显低于对照组(MRSA33.33%、CA-AB 26.67%、PDA-PA 13.33%),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结论:中擦浴药在NICU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方面颇有潜力,能够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科的医院感染状况与管理策略。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3月医院针灸科收治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观察组实行针对性感染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统计两组的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感染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针灸科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管理在ICU预防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ICU多重耐药菌患者50例,并将ICU多重耐药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每日费用为(1012.34±12.33)元,住院时间为(11.21±2.34)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结论:在ICU内实施护理干预管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不仅能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每日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还能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总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心肺病科患者9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提高病房管理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月在医院呼吸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186名,作为试验的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为93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的办法。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者掌握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该方法不仅能够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还能有效提高护理效率,降低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心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38例,应用西医护理干预措施)。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心肺病患者的总满意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心肺病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心肺病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中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管理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医院52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和全方位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每组各26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整体护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文书书写、健康教育等护理项目的服务质量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呼吸内科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集束干预护理对创伤患者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临床治疗方案相同。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集束干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2组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热、感染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再感染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干预护理措施可提高创伤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治愈率,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2日~2018年7月22日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进行风险管理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措施,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责任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技术缺陷事件发生率、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病房管理评分、对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效果明显,可提升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以服务理念为导向的管理方法对提升中医内科病区管理水平中的影响。方法:2022年9月—2023年8月选取9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依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管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以服务理念为导向管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就诊效率(首次医疗接触时间)、住院时间、抑郁程度、焦虑程度、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护理能力、不良事件(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抑郁程度评分、焦虑程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对护理态度满意率、健康教育满意率、专科护理满意率、病房环境满意率、护理安全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服务理念为导向的管理方法提高中医内科病区管理水平,减少不良情绪、自我感受负担、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脑出血后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脑出血后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大柴胡汤加味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变化;观察2组普通病房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变化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比较2组病原菌清除疗效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ICU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普通病房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CPI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hs-CR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鲍曼不动杆菌清除疗效总有效率72.73%,铜绿假单胞菌清除疗效总有效率92.85%,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疗效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鲍曼不动杆菌清除疗效总有效率45.00%,铜绿假单胞菌清除疗效总有效率62.50%,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疗效总有效率68.75%。治疗组各病原菌清除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病原菌清除疗效总有效率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治疗组总有效率96.29%,对照组总有效率70.3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味对脑出血后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疗效显著,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效果最好,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最后为鲍曼不动杆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面质控管理与优化策略对中医妇科病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医院中医妇科病区收治的134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全面质控管理与优化策略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态度评分、专科护理评分、病房环境评分、护理安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全面质控管理与优化策略具有较高的护理质量,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子宫切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化管理模式对干部病房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医院干部病房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系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管理后ESCA、CDSES评分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管理后ESCA、CD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管理后SDS、SAS评分较管理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管理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管理后PF、SF、MH评分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管理后PF、SF、MH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干部病房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病房的护理管理方式,分析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2月在医院呼吸内科病房进行治疗的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进行风险管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护理工作的质量,分析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风险管理护理能够从制度管理方面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结论:针对呼吸内科病房进行风险管理的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还可减少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人,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探讨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护士防范意识等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3%,高于对照组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的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杜绝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八段锦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2月8日至3月26日在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染六病区收治的60名COVID-19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八段锦锻炼并配合五行音乐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优于护理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可缓解NCP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在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中选取8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是否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分组:对照组(n=51)为未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者,观察组(n=29)则为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卒中类型、意识状态、入住病房、置入胃管、气管切开、肺炎类型、置入尿管、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九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观察组出血性卒中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早发型肺炎占比低于对照组,晚发性肺炎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多因素分析显示:晚发性肺炎、昏迷或嗜睡状态、入住ICU为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年龄、卒中类型、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高危因素为入住ICU病房、昏迷或嗜睡、晚发性肺炎,对其积极做好防治工作有助于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全科医学在老年病房的管理与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实施全科医学的老年病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实施全科医学的老年病房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探究全科医学在老年病房管理与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的各项指标总分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医学在老年病房的管理与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改善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6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2016年6~12月期间的患者接受基础病房管理,随机选取30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1~6月期间的患者接受精细化管理,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结果,总结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应用。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和病房管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缺陷率、护理投诉率和护理意外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规避护理风险,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6年1月~2017年6月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16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83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83例则仍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环境护理、健康教育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呼吸内科管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