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设模型组(生理盐水)及白芍总苷低剂量组[50mg/(kg·d)]、中剂量组[100mg/(kg·d)]和高剂量组[200mg/(kg·d)],各20只,另设假手术组(生理盐水)20只,均连续28d灌胃给药(每日1次)。28d后,行盲法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病变;测定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膜流动性指标。结果白芍总苷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神经功能评分(P 0.01),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和梗死体积(P 0.01);明显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病变,改善SOD、CAT活性并降低MDA含量(P 0.05或P 0.01);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性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降低红细胞膜流动性指标(荧光偏振度、平均微黏度、各向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白芍总苷可能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探讨贝母素甲(PM)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炎症反应和自噬的影响。方法 SPF级,健康C57BL小鼠14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司匹林(ASA)组、PM低、中、高剂量组。使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其中PM低、中、高剂量组于造模前3 d分别灌胃给药1 mg/(kg·d),2 mg/(kg·d),4 mg/(kg·d),ASA组灌胃给药2 mg/(kg·d),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脑梗死体积、脑组织水含量和脑组织海马的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测定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0和自噬蛋白LC3-Ⅱ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TNF-α和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5),IL-10含量和自噬蛋白LC3-Ⅱ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ASA组、PM给药组明显改善行为学评分,脑梗死率、脑组织水含量、脑匀浆TNF-α、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5),IL-10含量和自噬蛋白LC3-Ⅱ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PM对小鼠脑CIRI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促进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文献报道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8大量释放而形成的瀑布效应是造成脑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芒果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目的观察芒果苷对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SHRSP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5 mg/(kg.d)]、芒果苷高剂量组[ManH组,20 mg/(kg.d)]、芒果苷中剂量组[ManM组,10 mg/(kg.d)]和芒果苷低剂量组[ManL组,5 mg/(kg.d)],每组12只。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大鼠每日上午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采用阻塞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按Longa法对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干湿重法测定大鼠脑水肿,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放免法测定缺血脑组织TNF-α、IL-1β和IL-8的含量。结果大剂量和中剂量芒果苷能显著降低脑组织梗死体积[ManH组(12.4±3.2)%和ManM组(20.0±2.1)%比模型组(45.5±4.2)%,P<0.01或0.05];同时降低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silibinin,SIL)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0只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SIL低剂量[100 mg/(kg·d)]预处理组、巾剂量[200 mg/(kg·d)]预处理组、高剂量[400 mg/(kg·d)]预处理组,每组各20只。SIL预处理组术前7 d开始灌胃给药。7 d后结扎大鼠冠状动脉30 min后再通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时间为6 h。通过高分辨率超声影像系统检测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IDd)和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IDs)、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及每搏输出量(SV);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清中心肌酶含量;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结构改变;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组织NF-κB蛋白表达;TUNEL染色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状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经SIL中、高剂量预处理能够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LVIDd并显著提高FS、EF和SV;可显著降低血清中心肌酶(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含量,提高心肌组织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并显著降低MDA含量;此外,还可显著降低NF-κB蛋白表达量,并且明显改善心肌细胞凋亡状况,显著降低凋亡指数(A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SIL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并抑制其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表现出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丁苯酞注射液(NBP)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出血转化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8.0 mg/(kg·d)]、NBP低剂量组[20 mg/(kg·d)]、NBP中剂量组[40 mg/(kg·d)]、NBP高剂量组[80 mg/(kg·d)];假手术组18只大鼠,其余组各20只大鼠。采用线栓插入进行脑缺血处理,尼莫地平组和NBP预处理组按照给药剂量进行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 h后进行再灌注处理,24 h后评定大鼠神经功能。采用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法测定大鼠脑梗死面积,分光光度法测量脑切片中血红蛋白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出血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MAP激酶激酶5(MEK5)、ERK5、肌细胞增强因子2C(MEF2C)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血红蛋白含量、出血点、脑组织p-ERK5/MEK5、p-ERK5/ERK5、p-MEF2C/MEF2C表达水平升高(P<0.0...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prague-Dawley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小剂量RSG组[1mg/(kg·d)]、中剂量RSG组[2 mg/(kg·d)]和大剂量RSG组[4 mg/(kg·d)],每组8只.线栓法制备...  相似文献   

7.
王美芳  魏华  孟尽海  王淑静 《山东医药》2012,52(40):16-19,106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预先给药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CA1区形态学和脑组织总钙的影响。方法 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4只,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舒芬太尼不同剂量预先给药组(L组、M组、H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舒芬太尼不同剂量预先给药组分别在缺血前泵入生理盐水和0.5、1.5和4.5μg/kg舒芬太尼,持续泵注5 min,暂停5 min,重复3次(容积1 mL/5 min,总时间30 min)。采用四动脉阻断法(pulsinelli-4vo法)致全脑缺血,15 min后恢复再灌注。再灌注24 h后每组随机选6只,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海马CA1区形态学变化,其余8只断头取脑,测脑组织总钙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I/R组、L组、M组和H组海马CA1区损伤加重,病理学分级增加(P<0.05),脑组织总钙含量增加(P<0.05);与I/R组比较,M组海马CA1区损伤减轻,病理学分级降低(P<0.05),L组、M组和H组脑组织总钙含量降低(P<0.05);与M组比较,L组和H组病理学分级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脑组织总钙增高(P<0.05),H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CA1区透视电镜:舒芬太尼预先给药各组核膜、粗面内质、突触等均较I/R组损伤减轻。结论舒芬太尼预先给药可以减轻海马CA1区的损伤,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脑组织总钙含量,以1.5μg/kg的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TFHL)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半胱天冬酶(Caspase)-3、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通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IA)检测海马组织内TNF-α及IL-1β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数量明显增多(P0.05),Caspase-3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脑组织TNF-α、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TFHL 140 mg/(kg·d)灌胃,银杏叶片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6.5 mg/(kg·d)灌胃,连续30 d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P0.05),Caspase-3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TNF-α、IL-1β含量下降(P0.05)。TFHL组与银杏叶片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FHL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轻炎症反应,抑制慢性脑缺血诱发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熊果酸不同剂量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熊果酸低剂量组(20 mg/kg)、中剂量组(40 mg/kg)、高剂量组(80 mg/kg),每组20只再灌注前30min腹腔注射给药,24 h后行盲法神经功能评分,测定各组脑组织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观察神经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检测脑组织中bcl-2 mRNA、Bax mRNA表达及caspase-3、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熊果酸中、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较模型组降低,神经功能症状明显改善,脑组织含水量和梗死体积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熊果酸各剂量组神经细胞凋亡状况呈不同程度好转,中、高剂量组AI降低(P0.05或P0.01);熊果酸中、高剂量组脑组织Bax mRNA表达下调、bcl-2 mRNA上调、bcl-2/Bax比值升高,caspase-3、NF-κB蛋白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熊果酸中、高剂量可能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而起到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丹星通络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尼莫地平10 mg/kg)、方剂小剂量组(复方丹星通络汤7.5g/kg)和方剂大剂量组(复方丹星通络汤15 g/kg),每组10只,连续灌胃5 d。检测血清丙二醛含量、大脑促凋亡基因(Fas)细胞表达,并观察行为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丙二醛含量、脑组织Fas阳性细胞表达、行为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尼莫地平组、方剂小剂量组和方剂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剂大剂量组大鼠血清丙二醛含量、脑组织Fas阳性细胞表达、行为学评分较尼莫地平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复方丹星通络汤可有效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丙二醛含量、Fas阳性细胞表达、行为学评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夹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设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丹参多酚酸盐各剂量组(分别予10mg/kg、20mg/kg、40mg/kg),每组20只。观察心电图波动情况,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心肌细胞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其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各剂量组心电图明显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梗死面积明显升高(P <0.01);丹参多酚酸盐20mg/kg组、40mg/kg组大鼠心肌组织梗死面积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 <0.05或P <0.01)。丹参多酚酸盐各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病变较模型组明显改善。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 <0.01);丹参多酚酸盐20mg/kg组、40mg/kg组AI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 <0.05或P <0.01)。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Bcl-2、Bax蛋白、激活型Caspase-3蛋白较假手术组显著上调表达(P <0.05或P <0.01),Bcl-2/Bax比值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 <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20mg/kg组、40mg/kg组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著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下调(P <0.05或P <0.01),Bcl-2/Bax比值提高(P <0.01),促凋亡蛋白激活型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05或P <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而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激活型Caspase-3)表达可能是其重要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亚型分布及与临床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2006年1月至4月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收集的108份HBV感染者的血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亚型分型,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患者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结果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的HBV主要以C基因型为主,占93.5%,B基因型占6.5%;B基因型中均为Ba型,C基因型中C2亚型为主,占C基因型的88.1%。不同性别感染基因型和C1、C2亚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肝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比较提示C基因型患者的肝脏炎症较B基因型患者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基因型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B基因型患者。C基因型患者血清HBV-DNA略高于B基因型,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1、C2亚型间在肝功能、HBeAg阳性率和血清HBV-DNA载量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的HBV主要以C基因型(C2亚型)为主。C基因型的患者血清HBeAg阳性率高于B基因型,C基因型患者与B基因型相比肝脏炎症程度、HBV-DNA载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1和C2亚型患者的临床特点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邯郸市2012年流感监测中分离的Yamagata系乙型流感毒株HA1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阐明HA1基因的变异与流感流行的关系。方法用MDCK细胞分离培养流感病毒,提取病毒核酸,采用RT-PCR方法特异性扩增病毒HA1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DNAStar中Megalign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分离的Yamagata系乙型流感病毒与2008~2009年代表株B/Florida/4/2006相比亲缘关系较远,核苷酸同源性为96.2%~96.8%,氨基酸同源性为96.5%~97.4%,HA1区9个位点氨基酸发生替换,其中6个参与抗原表位构成;与WHO推荐的2012~2013年疫苗株B/Wisconsin/01/2010相比亲缘关系近,核苷酸同源性为98.8%~99.4%,氨基酸同源性为97.4%~98.5%,有5个位点发生氨基酸替换,其中3个参与抗原表位的构成;与国家流感中心提供的标准抗血清的血凝抑制滴度≥1︰640。结论邯郸市2012年分离的Yamagata系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1与B/Florida/4/2006相比已形成新的变种,与B/Wisconsin/01/2010相比也发生了新的变异,但尚不能确定是否形成Yamagata系有代表性的新变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河北省南部和东北部野鼠立克次体感染情况以及感染株的遗传进化特征.方法 采用粘鼠板和鼠笼在河北南部邯郸市及北部承德市进行捕鼠,提取鼠脾脏DNA,采用半巢氏PCR扩增立克次体的16S rRNA、ompA、gltA基因,对扩增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并对获得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 在邯郸市和承德市共捕获...  相似文献   

15.
近年发生的多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非典型肺炎疫情、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疫苗造假事件以及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严重危害了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广泛普及,使得医疗卫生相关数据迅速积累.本文以人口近千万的地级市——邯郸市为例,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大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河北省居民饮用水高碘水源地理分布,划定河北省高碘区域.方法 在河北省11个市的173个县(市、区)中,以乡(镇)为单位,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选取5个村,当每个村的水源数量超过5个时,再按东、西、南、北、中各采1份水样;当水源数量少于5个时,采集全部水样;如遇集中供水,每村仅采1份水样.水碘测定采用砷铈接触法.结果 全省共调查了2049个乡(镇),检测水样19 352份,查出高碘乡172个.水碘范围为0.1~2840.4μg/L,其中水碘中位数<150.0 μg/L的水样为18 358份,占94.86%;150.0~<300.0μg/L的水样为565份,占2.92%;≥300.μg/L的水样为429份,占2.22%.水碘中位数150.0~<300.0μg/L的乡(镇)110个,≥300.0 μg/L的乡(镇)62个.高碘乡分布在河北省6个市的33个县中,涉及人口5 854 960人.沧州市高碘水源大多为深井水,井深与水碘量呈正相关(r=0.430,P<0.01).邯郸、邢台、衡水市多为浅井水,井深与水碘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60、-0.119、-0.121,P>0.05).结论 河北省6个市有高碘水源,主要集中于邯郸、邢台、衡水和沧州市.高碘水源所在地均处于地势低平地区,水源全部是地下水,高碘乡(镇)多数呈片状,少数以点状分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成像显示为轻度狭窄(狭窄程度25%~50%)的急性胸痛低危患者的短期预后以明确其是否需要进一步行诊断性检查。方法纳入2008年3月。2012年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心肌梗死溶栓(TIMI)危险评分为低危、冠状动脉CT成像显示为轻度狭窄的急性胸痛患者215例。通过观察患者30天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和心血管死亡),以明确行进一步诊断检查的必要性。结果30d随访期间,仅1例患者(0.5%)发生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95%CI:0%~2.6%),该患者在住院期间第3次复查肌钙蛋白T时呈阳性结果。无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或需要血运重建。结论冠状动脉CT成像显示为轻度狭窄的急性胸痛患者近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非常低,对此类患者行系列心脏生物学标志物检查有可能获益,但无需行进一步诊断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CHF患者130例,按照是否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分为多重耐药组(MR组)和非多重耐药组(NMR组),采用药敏试验耐药率情况,检测标本病原菌分布,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76例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有35例占46.05%,尿路感染23例占30.26%,肠道感染12例占15.79%,口腔感染4例占5.26%,穿刺感染2例占2.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留置尿管、机械通气、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NYHA分级为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76例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共检出9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为63株占69.23%,革兰阳性菌为25株占27.47%,真菌3株占3.30%。结论 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其与糖尿病史、机械通气、留置尿管、药物因素以及NYHA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素(chemerin)水平在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主动脉瓣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诊断为CAS的患者40例为CAS组,将CAS患者按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分为三组:轻度CAS组(n=14)、中度CAS组(n=15)及重度CAS组(n=11);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无CAS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年龄、性别与CAS组匹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chemerin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估chemerin和主动脉瓣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AS组患者的血清chemerin水平明显升高[(89.8±14.9)ng/ml vs.(60.1±21.3)ng/ml,P<0.05];三组不同狭窄程度CAS患者的血清chemerin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狭窄程度的加重,chemerin水平逐渐降低,其中轻度CAS组患者的chemerin水平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hemerin水平与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呈负相关性(r=-0.632,P<0.01)。结论血清chemerin水平与CAS狭窄程度有关,可作为辅助诊断CAS的血清炎症提示指标。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河北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河北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在河北省选择34个项目县,每个县选择3个乡,每个乡在中心小学5年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并在每个乡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育龄妇女健康教育活动,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调查.结果 全部34个项目县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71.10%(7835/11 019)增长到健康教育后的94.84%(10 840/11 430),平均增幅23.74%;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77.02%(4531/5883)增长到健康教育后的95.32%(5902/6192),平均增幅18.30%.其中衡水市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55.56%(750/1350)增长到健康教育后的94.89%(1281/1350),增幅为39.33%;邯郸市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65.68%(532/810)增长到健康教育后的96.50%(909/942),增幅为30.82%.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及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形成了良好的个人生活和卫生习惯,达到了预期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health education on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 in Hebei, and to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for development of control strategies. Methods A total of 34 project counties were selected in Hebei province, and 3 townships were chosen in each project county. Heath educational ac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classes of grade 5 in the central primary school of each selected township. In the meantime, 3 villages were chosen in each selected township where the health education for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the community was carried out. Sureys on knowledge of IDD control were conducted in the 34 project count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health educational activities. Results The knowing rates of IDD control among pupils in all 34 project counties increased from 71.10%(7835/11 019) to 94.84%(10 840/11 430) after health education, with a average increase of 23.74%. The knowing rates of IDD control among housewives increased from 77.02%(4531/5883) to 95.32%(5902/6192), with a average increase of 18.30%. Of which, the knowing rates of IDD control among pupils in Hengshui city increased from 55.56% (750/1350) to 94.89% (1281/1350),with a average increase of 39.33%. The knowing rates of IDD control among housewives in Handan city increased from 65.68%(532/810) to 96.50%(909/942), with a average increase of 30.82%. Conclusions The knowing rates of IDD control among pupils and housewives are remarkably increased after implementing the health education projects. They have better life and health habits, and the project achieves desired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