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与经皮穿刺球囊压迫(PBC)治疗MVD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分别采用MVD(25例,MVD组)与PBC(67例,PBC组)治疗的MVD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MVD组和PB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0%和9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治愈率高于PBC组(88.0%vs 64.2%,P0.05);PBC组复发率高于MVD组(27.0%vs4.2%,P0.05);MVD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PBC组[(102.0±28.2)min vs(20.9±10.6)min,(11.7±3.5)d vs(4.3±1.8)d,均P0.05);PBC组三叉神经抑制反应、面部麻木发生率高于MVD组(26.9%vs4.0%,92.5%vs 16.0%,均P0.05);MVD组与PBC组口角疱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0%vs40.3%,P0.05)。PBC组出现咀嚼肌乏力37例;MVD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术侧耳鸣1例。结论 MVD和PBC均能有效治疗MVD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MVD的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三叉神经抑制反应、面部麻木、咀嚼肌乏力等并发症少;而PBC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与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方法选取140例TN患者随机分为MVD组和PBC组各70例。对比2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分析治疗前后2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差异。结果 PBC组中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MVD组(P0.05)。PBC组术后即刻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MVD组(P0.05),而2组术后3个月、术后1 a疼痛缓解情况及术后1 a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术后面部麻木、咀嚼无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MVD组(P0.05);术后6 h,PBC组患者血清NE、Cor、MPO水平均低于MVD组(P0.05)。结论 MVD和PMC术治疗TN的远期疗效均较好,且复发率低;MV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小于PMC,但PMC手术应激刺激低于MVD,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球囊压迫术(PBC)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1年7月手术治疗的156例PTN的临床资料。应用PBC治疗79例(PBC组),MVD治疗77例(MVD组)。结果 术后1年,PBC组有效率(93.7%)与MVD组(90.9%)无统计学差异(P>0.05)。PBC组术后面部麻木发生率(93.7%)、口唇疱疹发生率(39.2%)明显高于MVD组(分别为46.8%、3.9%;P<0.05),而耳鸣发生率(0%)明显低于MVD组(11.7%;P<0.05)。PBC组术后1年复发率(10.8%,8/74)与MVD组(5.7%,4/7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BC与MVD治疗PTN疗效肯定,各具优势。术前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责任血管的PTN,优先选择MVD治疗;顽固复发、年老体弱以及存在基础病的PTN,建议选择PBC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皮下颌入路卵圆孔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2017年焦作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5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25)和B组(n=25),A组采用Hartel前入路法进行颅底卵圆孔穿刺,B组采用皮下颌入路卵圆孔穿刺。比较2组手术成功率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B组为4%,B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2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术后6个月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经皮下颌入路卵圆孔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原发三叉神经痛较Hartel前入路法行颅底卵圆孔穿刺更具优势,且并发症更少,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08—2014-12收治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58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30例)与B组(28例),A组行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减压手术,B组行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后对2组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A组所有患者均发现责任血管,B组27例发现责任血管。A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6.7%,B组为85.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住院时间为(8.7±1.6)d,B组并发症发生率28.6%,住院时间(12.1±2.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a,A组复发率(0)较B组(10.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能够避免对责任血管的遗漏,提高手术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本院收治12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改良手术组患者给予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常规手术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并比较2组患者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 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手术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采用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且能够减少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0-07—2014-09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2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改良组(n=71)和常规组(n=57),常规组给予常规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改良组给予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记录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检测术前后三叉神经周围部分脑池容积,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常规组比较较短[(2.76±0.52)h、(7.23±1.59)d vs(3.87±0.64)h、(9.85±2.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三叉神经周围部分脑池容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改良组(17.98±2.94)cm3显著大于常规组(17.10±1.67)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总有效率95.77%高于常规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4%较常规组19.3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1.41%vs 5.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佳,能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重建术与腔内栓塞术+对烟雾病继发颅内动脉瘤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0-01—2014-12收治烟雾病继发颅内动脉瘤患者共1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其中A组采用血管重建术治疗,B组采用腔内栓塞术+血管重建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前后C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术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随访生存率等。结果 B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A组(P0.05);B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A组(P0.05);B组患者术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显著优于A组(P0.05);2组患者随访1 a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随访2 a生存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腔内栓塞术+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继发颅内动脉瘤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并有助于延长生存时间,价值优于血管重建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微血管减压术(MVD)和神经根低功率电凝两种手术方式对于复发和责任血管不明确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明确三叉神经根低功率电凝技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8年由同一组神经外科医生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71例部分复发及术中责任血管不明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电凝组(应用三叉神经根低功率电凝治疗法)和MVD组(常规微血管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电凝组复发患者手术有效率较MVD组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 6%对比72. 2%,P 0. 05);电凝组无明确责任血管患者的手术有效率较MVD组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 3%对比86. 9%,P 0. 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三叉神经根低功率电凝和MVD均能有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低功率电凝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复发患者及无明确责任血管患者的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介入性球囊封堵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2-2014-02收治的32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给予最新型等渗造影剂溶液充填封堵球囊(A组);选取我院2012-01-2013-01收治的32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给予传统造影剂溶液充填封堵球囊(B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A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对于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给予最新型等渗造影剂溶液充填封堵球囊手术治疗,疗效明显,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帕利哌酮单药应用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和齐拉西酮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精神病理评分、PANSS总分、PRL水平,体质量及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精神病理评分及PANSS总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治疗后PRL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治疗后PRL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和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帕利哌酮单药应用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具有相近疗效和安全性,但齐拉西酮单药应用有助于稳定PRL水平,避免高PRL血症出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神经内镜手术及保守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A、B、C组,A组36例,为微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组,B组30例,接受神经内镜手术治疗,C组24例,接受保守治疗,比较3组手术治疗效果,记录治疗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手术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B组血肿清除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A组(χ2=9.900,P0.05);A组预后良好27例(75.0%),B组25例(83.3%),C组17例(70.8%),3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住院时间为(17.5±2.3)d,明显短于A组与C组(t=8.315、11.830,P0.05);B组住院期间病死率为3.3%,与A、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住院期间2例出现呼吸道感染,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A组与C组(χ2=5.903、19.269,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方式,视野清晰,血肿清除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患者生存质量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联合应用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测的价值.方法:2007年2月至2009年11月我院采用MVD治疗58例三叉神经痛病人,以术中使用电生理监测的30例患者为试验组,未使用这两种电生理监测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有效率(三叉神经痛症状缓解或消失)及眩晕、听力下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有效率为93%(28例),发生眩晕1例(3%)和听力下降1例(3%);对照组术后有效率为68%(19例),发生眩晕8例(29%)和听力下降9例(32%).两组MVD治疗疗效差异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MVD中,联合应用TSEP和BAEP作术中监测能较好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三叉神经MVD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阿昔洛韦在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后颜面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6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及治疗组(84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颜面部带状疱疹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神经痛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MVD术后,疱疹病毒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治疗组患者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及神经痛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治疗组患者颜面部疱疹基本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VD术后预防性使用阿昔洛韦能显著减少颜面部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且能够提高带状疱疹基本痊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微血管减压术与经皮三叉神经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案将11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61例)与对照组(54例),观察组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经皮三叉神经热凝术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结果 (1)2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颅内血肿、脑梗死、脑脊液漏、假性脑脊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面部麻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脑水肿及脑神经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尽管手术操作复杂,但其复发率较低,可作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术式。经皮三叉神经热凝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患者创伤小、某些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主要适用于合并其他器官疾病的年老体弱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01—2016-01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4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射频热凝术治疗的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2组患者随访1~18个月,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并发症与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结果显示,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面部感觉减退或麻木、听力下降或耳鸣、恶心呕吐、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4.2%,对照组复发率为1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均能取得显著的疗效,但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的复发率更低,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提高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1150例,其中采取垫隔式MVD258例,围套式MVD共892例.比较两种方法术后的并发症、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 比较两种MVD方法,发现三叉神经痛治愈率、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的关系类型没有差异,围套式MVD术后口唇疱疹、三叉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垫隔式;垫隔式MVD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围套式,而复发时间明显短于围套式减压方法.结论 围套式MVD强调把整个"敏感区"包绕并对减压材料进行固定,更有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显微操作精细、技术熟练是MVD术中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龄三叉神经痛病例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龄三叉神经痛病例的术式选择.方法对54例高龄三叉神经痛病例按选用术式不同分为3组:A组37例,行单纯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B组5例,术中未发现血管压迫,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PR);C组12例,压迫血管不明确,均在MVD后加行PR.结果平均随访51个月.A组总有效率86.5%,复发率10.8%,无效率2.7%;4例复发病例中2例再次行PR治愈.B、C组总有效率100%,无复发.并发症:行PR者术后均有面部麻木,随访期间均见不同程度好转;术后发生听力障碍1例,复视1例,无菌性脑膜炎1例.结论高龄三叉神经痛病人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应根据术中探查的实际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1—2014-01我院收治的100例HBG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锥颅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的一般情况及术后血肿清除率、复发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手术失血量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90%)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率、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术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呈不断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良好率(ADLⅠ级~Ⅲ级)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锥颅引流术相比,HBGH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后的血肿清除效率更高,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更好,预后更佳,值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颅缝再造术与颅盖成形术治疗狭颅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07-2016-09收治的狭颅症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22例和B组21例,并用SPSS软件对2组患者术前的年龄、性别、就诊原因、颅内压进行对比分析,对术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率、住院总费用、复发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方面均少于B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缝再造术与颅盖成形术同样具有积极有效等特点,颅缝再造术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提高了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