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心血管内科病区备用药物的安全管理办法。方法:通过分析2018年7~12月(实施前)心血管内科病区的在药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2019年1~6月(实施后)制定并实施新形势下心血管内科病区备用药物的安全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的药品问题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医院心血管内科病区的在药物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医院通过制定与实施安全管理措施,降低了备用药物管理过程中的质量异常情况,提高了护理人员满意度(P0.05)。结论: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心血管内科备用药物的安全管理,规范合理进行用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因不合理用药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区备用药品精细化管理方法,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病区备用药品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发现主要为人员问题、药品定位问题、药品贮存问题、药品效期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根据工作经验提出精细化管理方法,从成立管理小组、明确小组职责、规范药品放置、合理效期管理方面进行改进,全面提升了药品管理水平。结论:药学部与护理部联合管控,并持续改进,最终达到优质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病区常用备用药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管理,降低问题的出现率。方法采用一系列改进对策,分别于改进前后对病区的常用备用药抽查24次,将发现的问题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后Ⅰ、Ⅱ、Ⅲ、Ⅳ型错误发生率均较改进前显著降低。结论经过对病区常用备用药管理改进,使经常出现的问题显著减少,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基层医院病区备用药品效期管理方法改进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区备用药品效期管理中存在问题与改进方法。方法成立病区药品管理专项质控小组,针对病区药品效期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措施,有效进行备用药品效期监控管理。结果经过1a的规范管理,使病区药品存放合理,标识清晰,无过期、失效、变质药品,护士取药方便、快捷,有效防范不安全用药事件的发生。结论加强病区备用药品效期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基层医院病区备用药品效期管理方法改进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区备用药品效期管理中存在问题与改进方法。方法成立病区药品管理专项质控小组,针对病区药品效期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措施,有效进行备用药品效期监控管理。结果经过1a的规范管理,使病区药品存放合理,标识清晰,无过期、失效、变质药品,护士取药方便、快捷,有效防范不安全用药事件的发生。结论加强病区备用药品效期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强专科病区技术药品备用及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1月开始实施加强专科病区技术药品备用及管理改革。2019年1—6月,设为改革前。2020年1—6月,设为改革后。比较改革前后药品备用存放符合率、保管环境符合率、有效期管理符合率,比较改革前后管理人员对药品备用及管理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结果:改革后科室的药品备用存放符合率、保管环境符合率、有效期管理符合率出现显著高于改革前(P<0.05)。改革后管理人员对药品备用及管理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改革前(P<0.05)。结论: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加强专科病区技术药品备用及管理方法效果明显,有利于促进药品规范化储存和科学使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JCI标准下6S管理法对病区备用药品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2022年医院病区备用药品473种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医院针对病区备用药品的管理方法改进在2022年1月开始实施,2021年为实施前,2022年为实施后,实施前使用常规的管理策略,实施后采取JCI标准下的6S管理工作策略。描述全部纳入研究的病区备用药品分类情况。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纳入的473种病区备用药品,其中以一般药品的种类占比最高,共188种,占39.75%。实施后各项备用药品安全管理工作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的平均取药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病区备用药品的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采取JCI标准下6S管理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各项备用药品安全管理工作合格率,缩短医务人员的平均取药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病区备用药品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实现病区备用药品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提高病区备用药品管理水平,保障用药安全。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找出病区备用药品现存的问题,提出目标"病区备用药品与病区药房现有药品效期相一致",降低病区备用药品近效期药品品种数及近效期药品科室占有比,拟定相关对策,进行持续改进。结果:通过PDCA循环管理法,找出造成病区备用药品近效期的关键环节,制定相关制度并优化流程,实现病区备用药品精细化管理。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可实现病区备用药品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提高病区药品管理水平,使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使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具有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强病区新药物护理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选取管理前(2018年10月~2019年12月)、管理后(2019年1~4月)各150例病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成立药品管理小组、药品分类管理、制定药品基数、加强药品知识培训及警示教育等措施后。比较分析加强病区新药物管理前、后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用药情况。结果:管理后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患者用药差错率、取药错误、药物不良情况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通过加强病区新药物护理管理,能够避免用药差错和取药错误情况发生,药品质量得以大幅提升,使得患者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双重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药护工作在医院病区备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构建适合病区备用药管理的药护工作长效机制。方法:运用药护合作的模式,在病区建立药护合作长效工作机制,对病区备药、用药管理由药师实施专业化指导,发挥药师和护士双方面的协同作用。结论:在病区备用药管理中构建药护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既能够发挥药师的专业特长,又能够丰富护理人员的用药知识,对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5S(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管理方法,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方法:通过人员培训、改变管理方式,制定并实施5S管理各个环节的具体措施,规范病区药品管理。结果:通过实施5S管理,病区药品摆放有序,标识清楚,有效避免差错发生,药品管理不规范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5S管理法应用于病区药品管理,能提升病区药品管理质量,提高用药安全,使病区药品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整血液科病区药品安全管理,提升药品安全管理质量。方法:运用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PFS)对血液科病区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结合实际临床工作,制定一套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PFS系统,通过分析用药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反馈调整,并进行有效跟踪、巩固,将以上3个步骤作为一套整体来实施,自2018年1月起开始实施,比较2017年和2018年血液科用药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不同时期血液科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实施前比实施后血液科用药相关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护患纠纷率均显著降低(P0.05);实施后血液科患者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反映出用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改进体系,对于安全管理质量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老年科病区备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调查医院老年病房备用药品管理现状,查找备用药品管理中存在的缺陷,讨论分析集束化管理策略实施方案,制定备用药品管理目录,统一药品标识和药物储存环境,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落实药品有效期管理等。结果:实施集束化管理后,老年科病区的备用药品管理质控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实施集束化管理前(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科病区备用药品的安全管理,降低药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外科病区储备药物的规范化管理效果。方法:医院2017年对外科病区的储备药物实施常规化管理,为实施前;医院2018年对外科病区的储备药物实施规范化管理,为实施后。比较分析实施前后差错发生率及储备药物检查所需的时间。结果:实施后药物差错的发生率相较于实施前药物差错的发生率较低(P0.05);实施后外科病区储备药物检查所需的时间明显少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外科病区储备药物实施规范化管理,可以减少药物差错的发生率,减少药物检查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外科病区储备药物实行规范化管理的成效。方法:2018年1~6月于医院外科病区成立一个药物储备管理小组,制定药物储备专管人员,要求其将药物类别一一装入透明密封袋中密封好,按顺序收入专门储藏药物的储存柜中,贴上标签将柜中所有药品名称、生产批号、剂量、生产日期、有效期均贴在上面,实行规范化的药品储备管理。结果:实行规范化管理后发生的总缺陷率明显低于管理前,且实行规范化管理前护士检查药品所需时间明显高于实行后(P0.05)。结论:对外科病区储备药物实性规范化的管理,可以有效缩短护士检查药品所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药物管理差错的发生概率与药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患者安全用药具有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科病区储备药物实施规范化管理的成效。方法:成立外科病区储备药物专管小组,设立外科病区药物专管员;按生产批号及日期或药物失效日期,将外科病区存放的储备药物用透明袋分装,分类排序存放于科室药物储存柜,并贴上标有药名、批号、剂量、有效期等药物信息的条形码标签,实施规范化管理。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储备药物管理差错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护理人员检查储备药物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外科病区储备药物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有效减少药物差错的发生率,杜绝药物使用中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病区药物管理安全隐患和管理效果。方法:医院为应对新形势下病区药物管理安全存在的医患,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加强对病区药物的管理,自2018年7月起实施相关管理措施,2018年1~6月为实施前,2018年7~12月为实施后。记录实施前后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药品标识不清、放置不规范、药品过期情况,调查实施前后护士对病区药物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实施后肾内科病区药品标识不清、放置不规范、药品过期等,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对肾内科病区药物知识的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新形势下肾内科通过强化病区药物安全管理,可提高护士对病区药物的认知,重视药物的管理,避免药品过期等安全隐患发生,减少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贾柠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58-58
目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在护理管理中要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控体系,加强护理各种细节的管理,规范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护理行为,减少了护理差错,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科开放病区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6月医院精神科开放病区入住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7~12月医院精神科开放病区入住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期间对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汇总,并根据汇总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来提升精神科开放病区患者的安全度。统计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科开放病区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显著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对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安全度,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概括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急诊科静脉备用药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包含急救车内药物摆放混乱,无规矩;备用药的包装盒缺失不完整;特殊药物未按照药物说明书贮存及摆放;大型输液液体未按要求摆放等,拟定了急救车药物摆放及管理制度,包含药品换班记录本,执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创建药物有效期信息表,定时核查;对不同类及特别药品进行标志管理,以防乱用乱放;实行复查制度用以核查处方药物。由于护理人员提高急诊科备用药作用的认识,药物检查达标率达到了100%,不仅降低了用药不安全事件的数量,而且保证了急诊科静脉备用药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