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治未病"方法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亚健康状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①中医"治未病"调治观察组以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原则,进行个体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等调适;②六味地黄丸对照组进行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③维生素B1对照组进行口服维生素B1治疗;通过1年的治疗.观察3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亚健康"状态人员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六味地黄丸对照组的78%;观察组与六味地黄丸对照组在对调治亚健康状态人员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体重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对改善疲倦、失眠、头晕、心烦、便秘的影响与维生素B1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醒脾养儿颗粒、捏脊与掀针综合治疗小儿脾虚型厌食的疗效。方法 40例脾虚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予口服醒脾养儿颗粒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捏脊、掀针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疗效、主次症状评分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9/20),高于对照组85%(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分别为(4.60±1.72)分、(3.25±1.86)分。结论采用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脾虚型厌食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食欲,比单纯口服中成药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研究从治未病理念分析中医药在亚健康调治中的应用优势,为提高医药管理质量提供一定的临床理论。方法:将2021年6月—2022年6月的166例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要接受亚健康调治,根据患者的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理念及管理措施。观察组使用治未病理念及管理措施进行管理。使用临床成人亚健康状态评价量表及相关的标准进行评价,患者的亚健康状态评分分为精神状态、疲劳症状、心血管症状、免疫力症状。使用中医药医疗满意度评价调查量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计算为整体满意率值。使用简易生活质量及健康状态评价表格进行生存质量的评价,评价的维度有精力状态、情志状态、生活起居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疲劳症状评分、心血管症状评分、免疫力症状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精力状态评分、情志状态评分、生活起居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未病理念及中医药在亚健康患者中的调治效果明显,结合治未病理念的健康管理措施可以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治未病"方法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亚健康状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①中医"治未病"调治观察组以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原则,进行个体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等调适;②六味地黄丸对照组进行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③维生素B1对照组进行口服维生素B1治疗;通过1年的治疗。观察3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亚健康"状态人员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六味地黄丸对照组的78%;观察组与六味地黄丸对照组在对调治亚健康状态人员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体重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对改善疲倦、失眠、头晕、心烦、便秘的影响与维生素B1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字经小儿推拿法调治小儿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脾虚型亚健康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性干预措施,观察组另给予三字经小儿推拿疗法。观测两组的体重、腹部皮褶厚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体重及皮褶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重及皮褶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同样有显著性(P0.05)。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5例中,痊愈6例,显效31例,有效8例,无无效病例;对照组41例中,痊愈3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字经小儿推拿法调治小儿脾虚型亚健康状态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理气健脾法对亚健康状态失眠的干预效果,并探讨"治未病"思想的应用。方法将64例亚健康状态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应用中医辨证+理气健脾法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中医辨证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均疗效显著,但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PSQI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 0. 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基于"治未病"思想的理气健脾法应用于亚健康失眠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更为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治未病"思想可作为治疗亚健康失眠的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脾虚肝亢型小儿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脾虚肝亢型小儿抽动症患儿,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YGTSS评分、TES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脾虚肝亢型小儿抽动症患儿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未病理念下健康管理模式对亚健康人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进行体检的80例亚健康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个体化健康指导。比较两组体检者一年后体重指数(BMI)和血脂水平,比较两组体检者干预前后亚健康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体重指数和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亚健康状态评分较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治未病理念下的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改善亚健康体检者的体重水平与血脂水平,能够改善亚健康体检者的健康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亚健康是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又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根据中医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经多年的临床观察验证,小儿"脾常不足"的先天性生理特点易导致小儿营养不良,我们称之为脾虚型亚健康状态。充分认识小儿"脾虚"的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地纠正这种病前状态,可有效地控制小儿疾病的发生,进一步体现中医的"治未病"的思想。1小儿亚健康现状及主要原因分析小儿亚健康状态可见于各个年龄组,临床多表现为:纳呆、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6,(9):1153-1155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中心诊治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3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治未病"理念的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3%和87.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评分为1.89±1.09和3.45±1.43分。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分别为(8.34±1.09)%和(9.00±1.38)%,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9.67±1.56)%和(9.63±1.33)%。结论:中医"治未病"理念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血糖的降低与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改善,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探讨了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其次探讨了在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中医药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优势;最后提出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发挥中医药调治亚健康优势,积极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必须以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为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2.
明确了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学术内涵,探讨了从"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治未病"角度阐述了调治亚健康状态的常用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阐述亚健康的概念、表现和中医"治未病"思想,探究中医对亚健康的病因病机和肝生理病理的认识,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肝在亚健康状态中起着主导性的调节作用,治疗上应重视调治肝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探讨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调控血管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未病"的理念及方法,对48名血管亚健康状态患者采用中医药结合饮食、心理、养生指导的方法进行干预,通过常规体检项目、血脂、血流变、颈动脉超声及中医证候积分考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观察,患者在体重、血压、血糖方面得到有效控制,在血脂、血流变的指标上得到了调整,自身疲劳感、注意力、活力得到改善,头晕头痛、心悸胸闷、失眠、周身酸软等中医证候得到缓解,临床总有效率93.75%,显效21例,有效24例,无效3例。结论:运用中医"治未病"方法调治血管亚健康状态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疏肝健脾推拿法调治亚健康状态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推拿法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的调治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型亚健康人群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分别予疏肝健脾推拿法和常规推拿法进行调治。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76.71%,明显优于对照组(42.46%)(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04%,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P<0.01)。两组亚健康躯体主要症状(疲劳感和失眠)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1);但治疗后观察组疲劳感和失眠症状改善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均能改善亚健康状态90-项症状自评量表中的躯体化和其它两个症状因子记分,但观察组还能改善90-项症状量表中的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5个症状因子记分(P<0.01)。提示:在推拿调治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时,疏肝健脾推拿法优于常规推拿法。常规保健推拿对亚健康虽然有一定的积极的干预作用,但仍然有必要对亚健康进行中医辨证和辨证选用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脾虚肝亢型小儿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脾虚肝亢型小儿抽动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YGT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YGTSS评分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TESS评分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脾虚肝亢型小儿抽动症患儿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亚健康人群逐年增加,笔者从中医学角度运用“治未病”学说分几点来探讨对其的调治方法。中医历来十分重视预防、养生、治未病,在三千年前的帛书上就有记载,奠定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基础,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中医“治采病”思想对现代医学特别是在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治应用中的指导作用优势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措施对亚健康疲劳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体检结果为亚健康疲劳症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干预组给予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干预前、干预6月后评定2组患者的疲劳评定量表(FAI)评分。结果:干预后后2组FAI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FA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措施对亚健康疲劳症患者有很好的疗效,且安全、有效、便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阐述中年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常见的一系列异常表现,分别从社会职业因素、饮食作息因素分析其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原因。并从中医理论"五行生克"的角度探讨中年肝郁脾虚型亚健康与"未病"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需要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保持乐观心态,慎起居调膳食,普及健康教育,调气机疏肝脾,旨在为中年肝郁脾虚型亚健康人群提供防治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保健推拿对颈背疼痛型亚健康状态的调治作用。方法:将100例颈背疼痛型亚健康门诊就诊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以放松肌肉与点按穴位为主的中医保健推拿方法调治,对照组采用中频脉冲电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82.0%,对照组优良率为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保健推拿对颈背疼痛型亚健康状态具有理想的调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