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腔综合保健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儿童龋齿共216例,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儿童采用常规的口腔保健方法,观察组儿童采用口腔综合保健,对比两组儿童的情况。结果:经过6个月保健后,观察组儿童的刷牙比例、牙齿保健知识、龋齿发生率以及儿童依从度均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综合保健可以有效预防儿童龋齿,使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口腔综合保健在预防儿童龋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接受口腔检查的220例儿童为研究资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保健,观察组给予口腔综合保健,对两组儿童的正确刷牙情况、刷牙次数、掌握保健知识情况及龋齿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儿童的刷牙方法正确率为91.82%,优于对照组的73.64%(P0.05);观察组儿童的刷牙次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度为98.18%,优于对照组的83.64%(P0.05);观察组儿童龋齿发生率为3.64%,优于对照组的31.82%(P0.05)。结论:对儿童进行口腔保健可有效降低龋齿发生率,并帮助儿童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综合保健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69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一般口腔保健法,观察组给予口腔综合保健预防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预防效果及龋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正确刷牙、饭后漱口、每日刷牙2次等指标的达标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龋齿发生率为2.72%,对照组的龋齿发生率为7.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综合保健能提高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提高儿童及家长的预防意识,促进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适于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儿童一站式服务模式对儿童保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该院接受保健的110名保健儿童,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名。对照组应用传统儿童保健服务模式,观察组给予儿童一站式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儿童的保健质量。结果观察组儿童的服务等待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6.36%,对照组满意度为6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覆盖率为72.72%、系统管理率为90.90%,对照组组覆盖率为32.72%、系统管理率为4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一站式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儿童的保健质量,能够明显增强保健效果,等待服务的时间明显缩短,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儿童保健服务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医院儿科收治的112例体弱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比较两组儿童的转归率、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的转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的焦虑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中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提高儿童的免疫能力,降低体弱儿的发病率,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服务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8月医院收治的60例多动症儿童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管理服务。比较两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Conners父母问卷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行为、智力、躯体外貌、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品行、学习、身心、多动、焦虑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管理服务在儿童保健中具有积极的管理价值,能够显著改善多动症儿童的自我意识、行为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在群体儿童眼保健中采用儿童眼病筛查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眼科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体检和保健儿童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查方法,观察组采用儿童眼病筛查法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儿童的漏诊率、假阳性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儿童的PR-2000假阳性率较高,漏诊率较低,PR-2000敏感性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R-2000特异性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群体儿童眼保健中采用儿童眼病筛查法有较强疗效,可降低漏诊率,提升敏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儿童采用中药方法对口腔黏膜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128例来本院接受确切治疗患有口腔黏膜疾病的儿童,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把12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都是64例。对临床资料加以回顾分析,对照组采取金栀洁龈含漱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自行配制中药含漱液治疗,同时对临床疗效予以观察。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总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患有口腔黏膜疾病时,使用中药含漱液治疗,能明显减轻疾病程度,治疗效果理想,对患儿治疗依从性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口腔综合保健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之间,选取200例进行口腔保健预防龋齿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分别进行口腔常规护理以及口腔综合护理,对比研究两组预防龋齿的效果。结果采用该诊所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观察组患儿问卷调查表平均分为(89.3±7.4)分,对照组患儿的问卷调查表平均分为(73.1±6.9)分,两组儿童得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6个月、12个月统计两组患儿发生龋齿的情况。观察组儿童在两个时间段发生龋齿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采用口腔综合保健预防龋齿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应用孕期保健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孕妇妊娠期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浙江省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建册的1493例孕妇,按建册日期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745例和对照组748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建册传统的管理方法,观察组使用孕期保健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保健册管理、短信提醒、信息咨询等服务。观察两种管理方法的实践效果。结果:两组孕妇产前筛查、三维B超、OGTT的检测率、产检次数5次人数所占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孕期保健信息化管理平台,可提高孕妇产检的依从性,使产检更加规范、系统,从而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理念在儿童保健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3月的166例儿童保健科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保健管理方法,观察组应用中医辨体养子模式管理方法。统计两组儿童家属的掌握度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家属的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家属对保健知识讲解、护理建议、膳食计划等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保健科儿童应用中医辨体养子模式后,儿童家属的中医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有比较大的提高,另外儿童家属对保健服务的满意程度也有一定的改善,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口腔综合保健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于该院就诊的患儿12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8例,女40例,3~5.5岁,各64例两组患者,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施以针对儿童龋患的综合保健措施。对照组施以常规干预方法,向患儿家长进行口腔保健宣教,要求患儿定期复诊检查、诊治。观察组龋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健康习惯比较,生活健康习惯好的儿童龋患率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综合保健对预防儿童龋齿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制薄荷液在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术后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无菌生理盐水于术后行口腔护理操作,治疗组采用自制的薄荷液行口腔护理操作,口腔护理操作方法同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口臭改善程度、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口腔念珠菌感染发生率、舒适度。结果:治疗组口臭改善程度、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口腔念珠菌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薄荷口腔护理液在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术后口腔护理的使用中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对儿童应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在其眼保健方面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开展健康检查的50名儿童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名。对其开展为期一年的随访工作,在随访工作开展期间,给予儿童不同发健康教育方式,其中对照组采用以往最常应用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给予强化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儿童眼保健情况。结果给予对应健康教育模式后,观察组儿童在眼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相较于对照组儿童,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中严格遵循相关规定按时来眼科参与体检的比例相较于对照组儿童,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儿童及家长给予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对儿童眼保健的临床疗效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儿童对眼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定期来院展开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控制效果及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90例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牙周病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给予系统口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控制效果及口腔保健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口腔护理干预后牙周健康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患者的口腔保健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控制效果及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十分显著,其对防治牙周疾病有着良好效果,有助于保障患者口腔健康,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口腔科护理管理流程再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口腔科2016~2017年收治的100例口腔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流程,观察组采用护理管理流程再造,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种植成功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的86.00%(P0.05)。结论:口腔科护理管理中采用流程再造,能够显著提高种植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口腔保健行为对牙周病患者治疗中的干预效果。方法从该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牙周病患者中选取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常规自我口腔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口腔保健行为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牙周探诊的深度进行测评,对患者的复发率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牙周探诊深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牙周探诊深度(PD)评分为(3.47±0.2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85±0.4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干预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复发4例,牙周病复发率为8.00%,对照组患者有12例复发,其牙周病复发率是24.00%,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病进行口腔保健行为干预可以增加患者对牙周病知识的了解,加强对口腔健康的防预工作,降低复发率,维持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手机软件在社区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广州市越秀区大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100名前来登记的1月龄婴幼儿家长,依据随机数表法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名,分别采用传统门诊预防接种健康宣教模式、手机软件预防接种健康宣教模式,对比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家长预防接种与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知晓率(71.07%)显著高于对照组(6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连续及时接种率(7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社区预防接种中应用手机软件,有助于提升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连续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9.
文燕  罗艳燕  汤俊起 《四川中医》2020,38(6):203-205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口腔护理液用于呼吸机治疗引起的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机治疗引起的口腔真菌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制中药口腔护理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高于实验组住院时间(P0.05)(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制中药口腔护理液用于呼吸机治疗引起的口腔真菌感染,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口腔保健干预在牙周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收治于该院牙科的86例牙周病患者视为研究主体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结合患者自身意愿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实行口腔保健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牙周袋探针深度及复发率。结果从牙周袋探针深度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牙周病复发率指标来看,观察组为2.33%与对照组20.93%相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病患者实行口腔保健干预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牙周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有利于保持口腔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