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医学院校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对医学生的教育意义更为深远,甚至可触及心灵。医学兼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医者仁心,医德远远高于医术,因此,在医学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中医诊断学作为基石课、桥梁课,在教学中结合医学实际,强化"医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责任与奉献"的职业素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道德准绳和"敬畏生命,珍视健康"的核心价值观,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适应新需求的课程观和教育理念,此文阐述目前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在逻辑、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改革的探索。从教学大纲及目标、教学内容及课程设计、教学考核评价、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4个方面,挖掘中医诊断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高教学质量,使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发展充满活力与立德树人的魅力,使学生在课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在多元化的今天,高校思政教育尤为重要,课程思政应运而生。中医诊断学是中医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中医综合人才的基础和重要课程,因此在中医诊断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尤为重要。在中医诊断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建立课程体系,调整中医诊断学的评价体系和教学方法,打造中医诊断学思政课堂,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和专业自信,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同时也促进教师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应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本文通过对《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目前现状的分析,从感悟大医之德、体会大医之行、渗透大医之辨三个方面对《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的思路与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专业课思政教育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专业的核心课,其课程思政改革对学生的医德医风有重要影响。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联合思政教师,围绕家国情怀、抗疫精神、中医自信、职业精神、传统文化5条主线挖掘思政元素,初步构建了“中医诊断学”的思政素材库,并选择学生标准化患者(SSP)、临床案例等教学方法有机融入,辅以丰富的实践课堂。课程思政改革后,学生的思政素养显著提高,表明课程思政能更好地落实“三全育人”理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更有针对性地、具体地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深入挖掘中医诊断学中的思政元素,寻找切合的融合点,探讨思政教育形式;建设分类明确、内容深刻、形式多样、目标清晰,融合度、启发度、转化度较高的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资源库,并加以推广使用。以此切实增强中医诊断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为培育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文化底蕴丰厚、有社会担当、爱国爱民的优秀中医药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教学任务的新要求,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理论跨越到实践的桥梁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学习课程思政内容,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做好表率,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课互相渗透,让学生们将中医理论知识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学习。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要“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医类课程思政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文化背景和传承优势。中医诊断学作为一门有着桥梁作用的中医类核心课,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尤为重要。作者教学团队在中医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思政的结合点、内容、形式以及评价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此研究旨在完善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取向、高尚的医师道德作为教学重点;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政治文化修养和专业教学水平,为向社会输入德才兼备的中医师而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依据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将中医诊断学专业课程与弘扬真善美结合,立足中医诊断学闻诊知识点,从思政教育与闻诊的理论融合、实践融合2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体现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渗透与融合,既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也深化了课程思政建设,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育人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更是专业课教师的职责。专业课教师育人的重要手段就是推行课程思政。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专业的核心课、主干课,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机融入,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活动,并进行效果评价,制出一套完备的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体系,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为一体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全面深入融合,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重要途径.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结合中医诊断学的课程特点及内容,课程组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凝练课程思政内涵,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完善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思政建设,逐步建立了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为增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提升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奠定基础,以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对于高校各学科教育教学的要求.中医诊断学作为一门必修课、桥梁课,是学生从基础理论知识过渡到临床各科时的重要一环.加入课程思政内容,有利于学生认识"准医生"身份,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从而提高文化自信、行业自信.教师是课程思政的执行主体.培养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才能真正把教书与育人结合,切实担起育人职责.本文...  相似文献   

13.
针对怎样与思想政治有机结合这一问题,本团队在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探究。以立德树人为基础,结合时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举真实的例子与学生讨论中医的未来发展;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临床教学基地承担了大量的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聚焦临床教学基地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立足统筹设计,文章围绕“教师、课程、教学、保障”四个方面,阐述了课程思政整体建设和初步成效,旨在探索适宜于中医临床教学基地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教研室实行以慕课为背景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该课程改革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对促进中医的发展、推动中医惠及社会与人民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开展课程思政,以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开展课程思政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共识。中医传统治疗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将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充分挖掘并开展教学实践,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德技并修”的中医康复技术人才。从设计思路、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4个方面对中医传统治疗技术课程的思政教学实践进行探讨,为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武哲丽  陈群 《中医药学刊》2010,(7):1446-1447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近年来,在中医诊断学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是优化整合教学内容,锻炼实践能力;二是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三是探索好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中医诊断学》课程结业考核模式存在的弊端,探索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从考核方案的制定、考核方案的实施及回馈、考核方案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教育体系中,构建思政、综合素养、专业教育“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是贯彻“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中医诊断学是基础课,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尤为重要。该课程包含的思政元素有坚定思政理论、树立民族自信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改革可通过建立“章节为纲,思政为目”的课程体系、“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德、质、术”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诊断学研究思路与方法》是一门介绍与中医诊断学研究相关的思路、最新科学研究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现状的交叉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核心要求背景下,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大学教育的重要指示,显得尤为重要。本课程通过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体验现于课堂实践、创新启于大学科创三方面,探索理论、实践和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将思政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