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的临床体会。方法:总结中医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和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结果:眩晕常见的病理因素为风、火、痰、虚、瘀,病位在脑,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但亦有实中带虚者,临床治疗应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施治,注重辨脏腑虚实,随证治之。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眩晕病临床病因复杂,但不外乎风、火、痰、虚、瘀,多责之于肝、心、脾、肾四脏,治疗方法众多。从调理脾胃气机升降的角度出发治疗眩晕,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胡志强教授采用化痰通络饮加减治疗眩晕的经验,胡志强教授认为眩晕的病因主要有情志、饮食、体虚年高、跌扑损伤等方面,病机有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津不足,髓海失养;实者多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窍。  相似文献   

4.
国医大师方和谦教授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风、火、痰、虚、瘀",辨证以上盛下虚、本虚标实较为常见。治疗以调补肝脾肾为主治本,兼顾祛风火痰瘀之标邪。强调滋补肝肾、育阴潜阳、固本培元,以达平肝熄风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陈存卫 《河南中医》2011,31(6):624-625
眩晕之病因虽多,但究其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窍。眩晕与肝木关系最为密切,其病位虽主要在肝,但由于病人体质因素与病机演变的不同,可表现为肝阳上亢、虚阳上扰、血虚生风、肝郁化火等不同证候,因此,辨证时当根据不同病机选用养肝、清肝、潜肝诸法。  相似文献   

6.
<正> 病因病理内伤眩晕证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内耳眩晕、眼源性眩晕、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贫血、神经官能症以及一些脑部和颈椎疾患等。历代医家多责之为风、火、痰、湿、虚诸因。作者体会到:眩晕证的基本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是由于肾虚面引起的肝脾失调,升降失常。标实为肝脾失调产生的风、火、痰、湿等。夫肾为先天之本,若肾气不足,或疲劳太甚,施泄无度,则肾精亏损,不能生髓,髓海不足,则眩晕耳鸣。水不涵木,木少滋荣则肝阳上亢,风生火动而上扰,发为眩晕。肝强克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风痰上扰,升降失常,发为眩晕。脾虚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血虚不能上奉于脑,“上气不足”致头目失养而引起眩晕。初期不外阴亏阳旺,阴亏则阳升,阳旺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将其归为"眩晕"头痛"范畴。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伤肝,可出现肝阳上亢高血压。先天不足或生活失节致肾阴虚,出现阴虚阳亢高血压。忧思劳倦伤脾或劳心过度,心脾受损,致痰浊上扰,土壅木郁,肝失条达而成高血压;或脾阴不足,血失濡养,肺失肃降,肝气横逆而发高血压。其病机要点为虚、火、风、痰、气、瘀等六个方面。治疗时要分清病邪性质、脏腑虚实,证候之间的兼夹转化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8.
试析失眠的中医病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失眠一症,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既存在营卫失和、阴阳失调,又有升降失常、心肾失交,而致经络失通、心神失养,病机关键为阳不入阴。阴虚阴时,阴不敛阳,阳亢而发病。辨证以虚实为纲,虚则气、血、精、津之不足,实则火、热、气、血之壅塞。在心脾血虚的基础上,始肝郁化火,致心肝火旺,后耗伤阴血,见心肾不交,呈现血虚到火热,火热再到阴虚这一演变主线。至于治疗,补虚泻实、平衡阴阳、调和营卫,即《灵枢.邪客》所谓:“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则愈”。  相似文献   

9.
中风一证,前人多认为由风、火、痰、瘀、虚所致。临症所见,常错综复杂。按虚而论,不仅有阴、阳、气、血之不足,还可有气阴两虚或虚实兼夹之不同。盖五志过极,将息失宜,恣食肥甘,过食辛辣或嗜好烟酒等皆可使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出现风、火、痰、瘀、虚的见症。本病多与脾、肝、肾、脑有关。头者,精明之府,受五脏六腑之精濡养,人至花甲,精气渐衰,阴阳失调,阴虚阳亢,阳动风生,风邪挟痰上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肝病失治误治,或日久迁延,致肝脾同病,肝郁气滞、脾运失健,脉络瘀阻,升降失常,气血运行不畅,水液代谢失常,久则痰、湿、瘀、毒互结于胁下,积而成块,形成肝硬化,属中医"积聚""鼓胀"等范畴。病延日久,累及于肾。病变发展以由气及血、虚实夹杂、正虚邪实为特点。病延日久,多虚、多瘀,本虚标实。针对本虚邪实的病机特点,益气活血切中病机,气行则血行,气化则湿化,祛瘀生新,气血条达则气机升降有序,邪有出路。附"积聚""鼓胀"验案三则。  相似文献   

11.
马军燕  周际  冯利民 《光明中医》2022,37(2):314-317
古今临床医家多认为眩晕是以风、火、痰、虚、瘀致其病,而笔者认为气机升降失调,运行逆乱与眩晕的发生密切相关,气机升降不及与太过均可使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致脑窍失养或被蒙蔽发为眩晕.气机的升降出入失调又主要表现为脏腑气机的升降失调,故可从肝与肺、脾与胃、心与肾等脏腑之气机升降失调来认识眩晕,并在治疗上以调理脏腑之气机升降出...  相似文献   

12.
从抓主症入手谈眩晕的中医诊治思路,强调应重点把握眩晕的发作特点、起病缓急、持续时间、诱发加重因素及伴随症状,通过抓主症探析其病机,同时参面色、察舌脉、四诊合参以辨寒热虚实。眩晕的病位在脑,病机关键为清浊混乱、升降失司,治当从"风、火、痰、瘀、虚"论治,以调理肝、脾、肾三脏为重点。治疗关键在于升清降浊、虚者升其清阳为主,佐以降浊,益气养血,填精生髓;实者降其浊阴为主,辅以升清,祛其杂浊之邪,使脑府复归于纯静清灵。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主要有六淫邪毒、先天禀赋、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药物误用;其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指气阴两虚、五脏内虚,终末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涉及脏器主要有脾肝肾,其中尤以脾肾两脏亏虚为根本;标实多为燥热、瘀血、痰浊、水湿等。糖尿病肾病从糖尿病发病到终末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病机演变规律可总结为:阴虚-气阴两虚-偏阴虚者发为肝肾阴虚;偏气虚者发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由于DN病因病机复杂,标本虚实错杂,临床辨治本病应把握总体病机,确定病理因素,明确病因,辨证治疗,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4.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 ,多见于现代医学中的高血压、贫血、美尼尔氏综合症、脑动脉硬化、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等症。眩晕的病因病机复杂 ,历代医家多将眩晕责之于“风、火、痰、虚、瘀” ,在脏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在肝多为肝阳偏亢、肝火上炎 ;在脾多为气血不足 ;在肾乃责之肾虚。故治疗当以调理肝脾肾三脏为主。1 肝阳上亢 ,宜平肝潜阳若素体阳盛 ,肝阳上亢 ,或长期忧虑恼怒 ,气郁化火 ,使肝阴暗耗 ,风阳升动 ,上扰清窍 ,或肾阴亏虚 ,水不涵木 ,肝阴不足 ,而致肝阳上亢 ,肝阳亢逆升腾 ,必扰头目 ,发为…  相似文献   

15.
施明 《江苏中医药》2015,47(5):22-24
历代医家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多以虚实为纲,实证责之于风、火、痰、瘀,虚证责之于"上气不足"或"髓海不足"。刘永年教授认为,眩晕发生与气机升降失衡有关,其病势可概括为"升太过"和"升不足"两端,因此采取逆势而治的方法,针对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饮上逆等升太过者,予降逆泄浊法治之;对于精血不足、气血亏虚等升不足者,予补益升清法治之;对于痰浊瘀血内阻者,在理气消滞同时酌情配伍升降之品。如此辨治既涵盖其虚实病机,又可执简驭繁,便于临床掌握运用。  相似文献   

16.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其病因病机复杂,但不外虚实两端。虚者多为肝肾阴虚、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致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上扰清窍。眩晕与肝关系最为密切,临床采用疏肝解郁法、清肝泻热法、平肝潜阳法、养阴柔肝法、滋补肝肾法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7.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风”之名始于《内经》,见于历代医家论说中。《金匮要略》以邪之深浅、病情之轻重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元·王履将中风分为真中和类中两类。当今所说的中风乃为类中风,属中经、中腑、中脏之类。轻则眩晕,语言障碍,半身不遂;重则神志不清。在脏属心,在腑属脑,累及经络。病机无非虚、火、风、痰、气、血六端,或有兼夹之轻重,主次的不同,总有虚实夹杂的表现。或以肝风为主,则有肝阴不足之因;或以血瘀为主,则有气不行血之前兆;或以火旺为主,则有阴虚在先;或以痰阳为主,则有脾肺气虚为由。多以内邪为主,风、火、痰、瘀为标。从正气来…  相似文献   

18.
闭经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现代医学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闭经病机虽多,简而言之,无非虚实两端.虚者多因肝脾肾亏虚,冲任不充,无余血可下;实者多由痰瘀等实邪阻滞胞宫,冲任失司.而临床难治者,门九章教授认为多属虚实夹杂,且以寒凝血瘀证为常见,病机以肝脾亏虚为本,寒瘀于经为标,受六气、七情、饮食等多因素的影响.治当从肝脾两脏入...  相似文献   

19.
王左教授辨治脑出血急性期经验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脑出血病位在肝脾肾,病机以气阴不足,脑窍闭塞为主,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王左教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总以益气养阴治本,而治标则分风、火、痰、瘀、毒、气滞,又有侧重,灵活运用通腑泄热法、活血化瘀法、平肝熄风法。  相似文献   

20.
苗香圃治疗脑梗塞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肾虚皿瘀痰阻是基本病机脑梗塞属中医“中风”范畴,大多发生于中老年。苗师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痰阻。其形成有两条途径,一则年事增高或他病及肾,肾渐亏虚,肾气虚运血无力形成血瘀;肾阴亏损,阴血不足,脉道涩滞也可致瘀。肾虚气化失职,可致痰阻。津血同源,痰瘀可同病。因此,肾虚血瘀痰阻相关并存。二则饮食劳倦,情志所伤或阴虚阳亢,脾失健运,痰浊内生,阻塞脑络,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