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同源框C10(HOXC10)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4月手术切除的胶质瘤组织106例和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颅脑损伤内减压术中切除的正常脑组织30例,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OXC10的表达水平。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因素。生存曲线分析HOXC10表达水平与OS和PFS的关系。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组织HOXC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织(P<0.001),而低级别胶质瘤组织又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01)。多因素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显示,WHO分级Ⅲ~Ⅳ级、术后未化疗和HOXC10高表达是胶质瘤病人OS和PFS较短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OXC10高表达组病人中位OS为38个月(四分位间距28~42个月),中位PFS为26个月(四分位间距22~45个月);HOXC10低表达组中位OS为47个月(四分位间距36~54个月),中位PFS为48个月(四分位间距44~53个月)。HOXC10低表达组OS和PFS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P<0.05)。结论 人脑胶质瘤组织HOXC10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不良生存预后和肿瘤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研究人脑胶质瘤患者46例中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R132H变异与其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建立的MGB双荧光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患者IDH1基因R132H突变,同时根据临床随访获得患者化疗预后情况,比较IDH1基因132位点突变与野生型患者化疗预后及生存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IDH1基因突变的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sGBM)患者化疗后有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体生存期(OS)(P0.001),患者年龄小于50岁,行为状态评分(KPS)大于80均有较长的PFS和OS;多因素分析(COX回归分析)中,IDH1基因突变与PFS和OS呈显著正相关(P0.001);TMZ化疗显示IDH1基因突变中有效组患者为47.2%,IDH1基因野生型中有效组患者为10.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存分析显示替莫唑胺(TMZ)化疗患者IDH1基因突变有更长的PFS。结论本实验结果分析显示IDH1基因R132H突变是s GBM患者TMZ化疗疗效的敏感指标之一,为后续s GBM治疗提供新的参考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WHO Ⅲ级脑膜瘤术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 survival,OS)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7年3月于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0例WHO Ⅲ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Cox模型回顾性分析60例WHO Ⅲ级脑膜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切除程度、手术史、放射治疗、病理类型等。结果 WHO Ⅲ级脑膜瘤病人的PFS 18(9,34)个月,OS 27(17,44)个月。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P=0.048)、肿瘤部位(P=0.043)、手术史(P=0.007)、放射治疗(P0.001)和病理类型(P=0.048)为PFS的影响因素,而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放射治疗(P0.001)为PFS的影响因素,未发现OS的影响因素。结论 WHO Ⅲ级脑膜瘤患者易复发、生存期短,而放射治疗有利于延长PFS。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RGMB-AS1在脑胶质瘤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6月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脑胶质瘤140例(低级别64例,高级别76例),另选取颅脑损伤内减压术中切取正常脑组织25例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ncRNA RGMB-AS1的表达水平,以RGMB-AS1表达量的中位数为截断值,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用Kaplan-Meier法比较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胶质瘤病人预后的因素。结果 140例胶质瘤中,lncRNA RGMB-AS1高表达70例,低表达70例。胶质瘤组织lncRNA RGMB-AS1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术前KPS评分<80分、WHO分级Ⅲ~Ⅳ级、lncRNA RGMB-AS1高表达是胶质瘤病人P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ncRNA RGMB-AS1高表达胶质瘤病人PFS和OS较低表达病人均明显缩短(P<0.05)。无论是高级别胶质瘤,还是低级别胶质瘤,lncRNA RGMB-AS1高表达病人PFS和OS较低表达病人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 lncRNA RGMB-AS1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例级别呈正相关,lncRNA RGMB-AS1高表达脑胶质瘤病人生存期较低表达病人明显缩短。这提示lncRNA RGMB-AS1表达水平可作为脑胶质瘤病人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未成熟同源蛋白增强子(ERH)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人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手术切除的121例胶质瘤组织和2012年5月~2017年5月颅脑损伤内减压术中切除的40例正常脑组织中ERH的表达水平。根据染色结果将胶质瘤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采用多因素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胶质瘤病人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因素。结果 正常脑组织ERH高表达率(15.00%,6/40)明显低于胶质瘤组织(61.16%,74/121;P<0.05)。多因素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WHO分级Ⅲ~Ⅳ级和ERH高表达是胶质瘤病人OS和PFS较短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低表达组OS和PFS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P<0.05)。结论 ERH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病人不良生存预后和肿瘤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胶质瘤中的干细胞的成球能力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41例外科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样本,术后均接受放疗及TMZ化疗。将胶质瘤组织进行肿瘤干细胞富集成球培养,并分析肿瘤细胞成球率及肿瘤球对于1~60Gy剂量放疗和3.9μmol/L~1mmol/L TMZ化疗的敏感性与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胶质瘤细胞成球能力与患者较差的总生存期或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具有相关性。胶质瘤细胞成球后对于放化疗有较强的抗性,放射半致死计量12Gy的肿瘤球来源的患者具有较短的PFS,生存期也较短。肿瘤球对于TMZ化疗的敏感性和患者的生存率有直接联系,TMZ的半数抑制剂量50μmol/L的肿瘤球来源的患者具有更长的OS和PFS。结论肿瘤球放疗敏感性检测可以指导临床对患者治疗的策略选择,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AKT1与AKT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荧光法检测手术切除的50例胶质瘤组织标本中AKT1及AKT2的表达水平,确定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并与生存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og - rank单因素检验,年龄≥50岁、KPS评分< 80分和WHO Ⅲ~Ⅳ级患者的生存期显著缩短.胶质瘤组织中AKT1及AKT2在WHOⅢ~Ⅳ级的表达率显著高于WHO Ⅰ~Ⅱ级,两者表达存在正相关,且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结论 AKT1与AKT2的表达状态对预测患者的生存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相关蛋白(STRAP)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手术切除的胶质瘤组织160例,术前均未接受过放化疗或免疫治疗;另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颅脑损伤内减压术中切除的正常脑组织40例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TRAP的表达水平。随访时间截止至2018年10月,采用多因素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胶质瘤病人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 胶质瘤组织STRA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而且随胶质瘤分级增高,STRAP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160例随访3~60个月,随访期间死亡48例,复发98例。OS在3~58个月,中位OS为43个月(四分间距在36~51个月)。PFS在2~60个月,中位PFS为32个月(四分间距在18~40个月)。多因素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年龄≥55岁、术前KPS评分<80分、WHO分级为Ⅲ~Ⅳ级、STRAP高表达是胶质瘤病人无进展生存期(FPS)和总体生存期(OS)较短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与低表达组相比,高表达组胶质瘤病人的PFS和OS明显较短(P<0.05)。结论 STRAP高表达与胶质瘤病人不良生存预后有关,这提示其可能成为胶质瘤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探讨ALDH3B1在胶质瘤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提取TCGA的泛癌数据和GTEx中对应的正常组织数据,分析人脑胶质瘤患者中ALDH3B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富集分析,探讨ALDH3B1及其相关性基因参与胶质瘤的机制。同时,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115例原发性脑胶质瘤标本(Ⅱ级:30例、Ⅲ级:35例、Ⅳ级:50例)和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ALDH3B1的表达情况。结果 ALDH3B1的表达水平在胶质瘤组织中较正常脑组织显著增高(P<0.05),高级别胶质瘤、IDH野生型、1p/19q无联合缺失标本中表达分别较低级别胶质瘤、IDH突变型、1p/19q联合缺失标本中表达显著增高;胶质瘤患者中ALDH3B1表达水平与总生存期(OS)呈显著负相关(P<0.001);富集分析显示ALDH3B1相关基因参与胶质瘤患者免疫应答调节、炎症反应、肿瘤坏死因子产生等过程。结论 ALDH3B1参与胶质瘤的病理机制,可以作为脑胶质瘤的一个独立预后风险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PIGN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中693例脑胶质瘤患者的相关基因信息及临床资料,运用Kaplan-Meier分析PIGN表达对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PIGN表达对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影响。结果 CGGA数据库中,PIGN广泛存在于各级别与各病理分型的脑胶质瘤中,且其表达趋势与WHO分级及病理分型无关; PIGN低表达组的脑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长于高表达组(P=0.003 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PIGN的表达水平,年龄,IDH突变以及1p19q的联合缺失是评估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HR分别为1.337,1.332,2.225,1.761; P值分别为0.003,0.008,<0.001,<0.001); PIGN低表达组的化疗生存期显著优于高表达组(P=0.034 9),而PIGN表达对放疗患者的生存期无影响(P=0.084 4)。PIGN表达与MAD1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775,P <0.001)。结论 PIGN表达水平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西安地区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预测模型。 方法 以西安市卒中数据库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急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 资料,并在出院后1年时进行随访。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患者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单 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应用逐步回归前进法构建卒中1年复发的预测模型。 结果 研究共纳入2775例急性卒中患者,一年随访结束时,累计复发144例,累计复发率为5.34%。 对与卒中复发有关的变量进行分析后,建立卒中1年复发的预测模型:h(t)=h0 exp(0.02900×年龄 +0.83649×既往卒中+0.26683×周围血管病+0.12887×入院NIHSS评分)。模型ROC曲线下的面积为 0.82,最佳截断值为0.197,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69和0.78,总的准确度为83%。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西安地区卒中患者1年复发预测模型针对性强,简单实用,易于操作。通过预 测模型可以早期识别西安地区卒中高危患者并进行个体化治疗,从而降低本地区卒中复发率,改善 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西安地区老年人帕金森病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5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PD)的流行状况,方法:E要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1997-09-1998-12在西安地区调查了4850名55岁以上的老年人。结果:发现PD38例,55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为783.5/10万。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029.4/10万、605.0/10万,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70:1,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98);但同一年龄组,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随年龄的增大,PD患病率随之升高,但女性在85岁以上未发现PD患者;城市与农村PD的患病率分别为634.5/10万,980.0/10万,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文化程度升高,男性PD患病率随之降低,结论:西安地区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PD患者男性略高于女性,女性85岁以上患病率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文化程度对男性PD患病率可能有一定影响,职业对PD患病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西安市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治期(DUP)特点、影响因素,分析患者未积极接受治疗、复查、康复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西安市15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的15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治期中位数为30 d 。影响未治期的因素主要有病耻感、求神拜佛、居住方式、家庭类型。未积极治疗的主要原因为经济问题、自认为病情轻;没有复查的主要原因是自认为病情痊愈、经济问题;未接受康复治疗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问题、不知道需要接受康复治疗。结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仍需加强,卫生政策支持需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西安地区伴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首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1年预后情况。 方法 通过西安卒中登记研究,连续纳入2015年1-12月4所三级甲等医院确诊的首发脑梗死患者, 根据是否伴AF分为非AF组和AF组。比较两组基本临床特征和1年不良预后[卒中复发(脑梗死和脑出 血)、预后不良(mRS 2~5分)和全因死亡]发生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F对首发 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的影响。 结果 共1564例首发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其中AF组113例(7.2%),非AF组1451例(92.8%)。AF 组平均年龄[71.18±12.66岁 vs 63.25±12.46岁,P <0.001]、BMI[24.0(22.0~25.5)kg/m2 vs 23.4 (21.1~24.6)kg/m2,P =0.004] 、目前仍吸烟比例(11.5% vs 26.6%,P =0.002)、入院NIHSS评分 [7(3~12)分 vs 4(2~6)分,P <0.001]、继发肺炎比例(17.7% vs 3.7%,P <0.001)、入院48 h 不能行走比例(54.0% vs 32.9%,P <0.001)、吞咽障碍比例(14.2% vs 6.4%,P =0.001)、LDL-C (2.44±0.71 mmol/L vs 2.65±0.86 mmol/L,P =0.016)、INR(1.21±0.52 vs 1.02±0.13,P <0.001)和 血小板计数[(164.91±47.55)×109/L vs(192.58±59.98)×109/L,P <0.001]等指标与非AF组相 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F组患者的1年预后不良风险(OR 2.25, 95%CI 1.10~5.23,P =0.022)和死亡风险(OR 3.28,95%CI 1.48~7.28,P =0.004)较非AF组升高,两 组卒中复发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1.14,95%CI 0.34~3.85,P =0.833)。 结论 西安地区伴AF的首发脑梗死患者部分临床特征显著区别于非AF组,1年预后不良风险和死 亡风险均显著升高。建议开展区域内AF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以规范高危患者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西安地区伴心房颤动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临床特征及1 年预后情况。 方法 通过西安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连续入院的老年AIS (年龄≥6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伴心房颤动老年AIS患者的临床特征;登记随访1年的结局 事件(包括卒中复发、死亡和预后不良),通过多因素Logi sti c回归分析,探讨西安地区伴心房颤动老 年AIS患者1年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研究最终纳入老年AIS患者1239例,其中伴心房颤动者133例(10.7%)。与不伴心房颤动组相比, 伴心房颤动老年AIS患者的年龄大([ 77.7±6.3)岁 vs(74.0±6.1)岁,P=0.019]、出院mRS评分高(2.0 分 vs 1.0分,P <0.001)、出院NIHSS评分≥14分比例高(16.5% vs 3.1%,P <0.001)、合并肺炎患者比例 高(21.1% vs 5.8%,P <0.001)、入院48 h不能行走的患者比例高(63.0% vs 36.1%,P <0.001)、空腹 血糖水平高[(6.3±3.0)mmol/L vs(5.8±2.0)mmol/L,P =0.037]、LDL-C水平低[(2.4±0.7)mmol/L vs (2.5±0.8)mmol/L,P =0.031]。伴心房颤动老年AIS患者1年卒中复发率高(15.8% vs 5.9%,P =0.020)、 死亡率高(32.3% vs 9.2%,P <0.001)、预后不良率高(51.9% vs 25.9%,P <0.001)。校正相关混杂 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是老年AIS患者1年死亡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OR 2.45, 95%CI 1.26~4.78,P =0.008),但不是1年卒中复发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 结论 相比不伴心房颤动组,西安地区伴心房颤动老年AIS患者年龄更大、卒中所致残障及神经功 能缺损更重、合并肺炎和入院48 h不能行走的患者比例较高;伴心房颤动老年AIS患者1年死亡风险显 著升高。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观察分期支架治疗颈内动脉次全闭塞伴对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连续住院的颈内动脉次全 闭塞伴对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分期治疗的方法,一期使用小球囊扩张次全闭塞侧 颈内动脉,间隔2周后进行二期支架置入。观察手术技术成功率,手术成功指一期小球囊扩张后狭窄 率减小,局部无夹层,且二期支架置入位置良好,残余狭窄率≤30%,前向血流mTICI 3级;围手术期 并发症(包括高灌注综合征、脑梗死、TIA等)及死亡情况;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及3年的mRS评分, 以及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 结果 共纳入7例颈内动脉次全闭塞患者,平均年龄63.0±3.4岁,男性6例;其中6例为左侧,6例合 并对侧颈内动脉狭窄≥50%。手术技术成功率100%(7/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 亡。1个月随访时1例患者mRS评分为1分,其他6例均为0分,其余时间点所有患者均为0分,3年随访时1 例患者于术后1年发生冠心病。 结论 分期支架治疗在颈内动脉次全闭塞伴对侧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相对安全,并对颈内动脉狭窄 的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侧支循环对非急性期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为此类患者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7月-2015年12月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积极药物治疗的非急性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根据美国介入治疗神经放射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ve...  相似文献   

20.
硼中子俘获治疗脑胶质瘤超热中子束的品质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硼中子俘获治疗肿瘤所需超热中子束的品质参数,得到无损治疗脑胶质瘤的较佳能量中子束.方法 建立人体头颅等效模型内中子、γ的通量和剂量计算模型,分析西安脉冲堆超热中子源在人体头颅等效模型内所产生的剂量成分,采用蒙特卡罗程序(MCNP/4B)模拟计算单能理想中子束和脉冲堆超热中子束的优化深度、优化深度剂量率、优化比等品质参数.结果 束孔直径为20 cm、平均能量为11.5815 keV的西安脉冲堆超热中子源的相对生物等效因子(RBE)优化深度为9.78 cm、RBE优化比大于3.5.结论 在不进行外科手术情况下,理论设计的西安脉冲堆超热中子源是治疗脑胶质瘤的较佳能量中子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