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BV基因组各编码区都可发生变异。S区突变是苗免疫失败、肝移植后HBV再感染、形成HBsAg/抗-HBs双阳性HBV感染和HBsAg阴性/抗-HBs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原因。P区突变可导致HBV复制缺陷;X区突变可能不利于HBV清除,前C突变引起的异型慢性乙型肝炎更倾向于病情进展和抗病毒治疗顽固化;C基因启动子突变可能与HBeAg阴性暴发性乙型肝炎有关。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共存的矛盾现象在临床并不少见,其产生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HBsAg新增N-糖基化突变、HBV准种多样性、宿主遗传基因的突变和免疫组库表达的差异可能与HBsAg和HBsAb的共存有关。该文就CHB患者HBsAg和HBsAb共存机制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 chronie hepatitis B,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共存的矛盾现象在临床并不少见,其产生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HBsAg新增N-糖基化突变、HBV准种多样性、宿主遗传基因的突变和免疫组库表达的差异可能与HBsAg和HBsAb的共存有关。该文就CHB患者HBsAg和HBsAb共存机制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LAM)治疗期间,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酶免疫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利用杂交捕获法检测HBVDNA;利用测序法检测HBV前S区和S区核苷酸序列。评估a决定簇突变对S蛋白抗原性的影响,同时评估HBVYMDD变异情况。结果:LAM治疗前HBsAg、HBeAg和HBVDNA都呈阳性,治疗36个月后HBsAg阴转,而HBeAg和HBVDNA仍呈阳性;将野生型HBV与突变型HBV的s区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前S2基因第23~55位核苷酸序列缺失。S基因区a决定簇发生氨基酸替代突变。HBV聚合酶测序分析显示rtM204位的蛋氨酸为异亮氨酸所替代,提示YIDD突变(rtM204I)。结论:LAM治疗期间HBV重叠基因突变可致HBsAg假阴性,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与乙肝病毒重叠基因突变相关。  相似文献   

5.
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e抗原联合检测同HBV复制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蛋白(PreS1)由S基因的前S1区编码,PreS1含有数个能影响HBsAg分泌的调节序列,其特定氨基酸序列可参与HBV感染靶细胞的过程[1].而机体对PreS1免疫应答可为清除肝细胞内HBV及阻止病毒侵入肝细胞提供重要的防御作用.本文以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荧光定量PCR法(FQ-PCR)定量测定HBV DNA,以此作为病毒复制和传染的直接依据,来探讨HBV感染者PreS1作为病毒复制标志物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BsAg、HBsAb共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preS及S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对6例HBsAg、HBsAb共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试验组)、9例HBsAg阳性、HBsAb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进行HBV DNA的提取及HBV基因组preS和S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比较组间突变率差异.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所感染HBV均为B型或C型.试验组未检出preS区缺失突变,对照组检出1例preS1区15 bp缺失.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reS/S、preS、preS1、preS2区核酸点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S区核酸点突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氨基酸水平上,试验组与对照组preS/S、preS、S、preS1、preS2区及a决定簇点突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BV preS基因的缺失及S基因的氨基酸突变均不是B型或C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HBsAg、HBsAb共阳性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免疫应答和耐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Ⅰ型分子(CR1)基因点突变与HBV DNA含量变化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肝脏功能正常、血清HBV DNA大于106IU/ml的114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免疫耐受组研究对象,选择初次发生转氨酶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伴或不伴有肝细胞性黄疸的11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免疫应答组研究对象。采用PCR和HindⅢ酶切技术对红细胞CR1分子基因多态性进行分类。用细胞核酸释放剂(CNR)裂解细胞,释放HBV DNA,对白细胞HBV DNA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免疫应答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红细胞CR1基因点突变率明显低于免疫耐受组和正常人群(P<0.05)。在免疫应答组中,CR1基因发生点突变患者的血清和白细胞HBV DNA含量均明显高于未发生点突变者(P<0.05);在免疫耐受组中,红细胞CR1基因发生点突变和无点突变的患者其血清和白细胞HBV DN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CR1基因点突变对了解乙型肝炎患者清除HBV的能力、评估病情发展、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PreS/S基因突变十分常见,可由内因即病毒和宿主之间免疫反应导致,也可由免疫预防或者抗病毒治疗等外因引发。Pre-S区以缺失突变为主,S区以"a"抗原决定簇的点突变常见。此区域的突变可导致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 HBsAg)和相关蛋白的合成、分泌障碍,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和临床影响。研究显示PreS/S基因突变与某些肝脏疾病发生及进展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可使HBsAg的抗原性发生改变,因不被抗-HBs识别而导致HBsAg检测失败和已免疫者发生突破性HBV感染;是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BV infection, OBI)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而OBI是当前血液筛查的主要风险来源。目前,PreS/S基因突变研究仍缺乏更为广泛的长期监控数据,这是评估PreS/S基因突变实际影响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献血人群中血清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感染的流行率、病毒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选取HBsAg阴性、核酸筛查确认为HBV DNA阳性的献血者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病毒血清标志物抗-HBc和抗-HBs;PCR扩增HBV S区基因片段,对扩增后的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后,将产物序列与Genbank中HBV序列进行Blast比对,获得标本HBV毒株的基因型;采用DNAMAN软件进行蛋白表达分析,确定标本毒株的血清型,并与Genbank中野生型HBV序列进行比较,获得S区基因编码蛋白突变情况。结果上海地区HBsAg阴性献血人群HBV DNA阳性感染率约为0.045%。18例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标本血清病毒载量均低于200IU/ml,且大部分低于20IU/ml;其中14例(77.8%)病毒血清标志物为抗-HBc和/或抗-HBs阳性。18例样本全部为B和C基因型,主要为adw和adr血清型。14例血清抗-HBc和/或抗-HBs阳性样本中,13例样本发生了S蛋白氨基酸突变,其中8例B基因型较多发生Q101K/H、M103T/I、F134L、D144A突变,5例C基因型较多发生S114T/A、T118K/R、K141T、S143T突变;4例血清阴性样本中,均未发生S区蛋白位点突变。结论上海地区献血者存在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感染者,其血清病毒载量低,感染病毒全部为B和C基因型,主要为adw和adr血清型;其中大部分为隐匿性HBV感染,少数可能为窗口期感染;隐匿性HBV感染病毒多发生S蛋白氨基酸位点突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S蛋白变异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B患者114例,其中慢性HBV携带者41例(慢性HBV携带组)、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38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肝硬化组35例(肝硬化组)。采用测序法检测所有对象的HBV S蛋白基因序列。结果慢性HBV携带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与肝硬化组之间年龄和HBV DNA载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及HBV基因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HBV S蛋白总体变异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和慢性HBV携带组(P0.05、P0.01)。慢性HBV携带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与肝硬化组S蛋白的主要亲水区(MHR)外变异率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免疫表位区变异率依次升高(P0.01)。3组之间S蛋白的MHR及位于MHR内的"a"决定簇、LOOP1和LOOP2的变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HR外的非免疫表位区变异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携带组中有1例患者同时出现MHR外Th免疫表位区、CTL免疫表位区和非免疫表位区3个位点变异,1例患者出现MHR与MHR外Th免疫表位区2个位点变异,其他患者均为单点变异,且MHR外CTL+Th免疫表位区与非免疫表位区变异率相当,呈随机分布。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有5例(13.15%)患者出现2个位点以上的变异,肝硬化组有9例(25.71%)患者出现2个位点以上的变异,且2个组的变异位点集中于MHR外CTL+Th免疫表位区。结论 HBV S蛋白MHR外,尤其是MHR外CTL+Th免疫表位区变异不仅与HBeAg阴性血清学状态相关,也与肝硬化相关。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最常用的标志物。近年来,HBV基因组Pre-S/S区突变和氨基酸置换引起HBsAg漏检现象受到广泛关注。探讨中国地区流行性HBV突变株造成HBsAg漏检的原因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治疗监测及输血安全至关重要。文章就该方面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前S1抗原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外膜蛋白,由HBV基因组的前S1基因区所编码,在参与机体免疫应答与调节病毒分泌与清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因此,观察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前S1抗原及HBV-DNA、HBeAg、抗-HBcIgM,不但有助于监测HBV-DNA复制水平,而且还可用于监控病情,指导治疗。本文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前S1抗原及HBV-DNA、HBeAg、抗-HBcIgM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血清标本来源200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均来自于我院门诊患者,其中HBsAg阳性者152例,HBsAg阴性者48例。所有标本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HBV逆转录酶区N236T突变患者与逆转录酶区A181T突变患者临床特点的异同。方法对发生HBV逆转录酶区N236T单独突变与逆转录酶区A181T单独突变的患者体内HBsAg、HBV DNA和ALT水平以及HBV基因分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逆转录酶区N236T单独突变组与逆转录酶区A181T单独突变组相比较,后者会造成HBsAg水平的下降(P=0.02),但对血清HBV DNA(P=0.76)和ALT(P=0.40)无显著影响;此外,B型发生rtN236T单独突变的比例较高(77.78%vs.20.53%),而C型发生rtA181T单独突变的比例较高(79.47%vs.22.22%)。结论 HBV逆转录酶区N236T单独突变组与逆转录酶区A181T单独突变组体内HBsAg水平和HBV基因型构成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乙肝病毒抗原抗体的若干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水渠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2):1233-1233
每个基因组都可能发生变异。原因是宿主的免疫力、治疗药物、乙型肝炎疫苗或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压迫所致。基因变异的目的是HBV可以保存自己,免遭清除,因此HBV就必须经常发生变异,变异的后果是HBV野生的敏感株逐渐减少,变异耐药株逐渐增多,直至成为优势株,致使中和性免疫和治疗性药物对其不起作用,这给诊断和防治造成了困难。(1)S基因区变异:一小部分病人HBV感染后HBsAg却不能形成,血清检测时HBsAg可(-);HBV自然感染或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诱生的抗体对变异株无效,此时血清中可同时出现HBsAg(+)和HBsAb(+);前S基因变异同样可使抗前S的抗体失效。(2)C基因区变异:能妨碍HBeAg的分泌,血液中HBeAg(-),也能影响HBcAg的合成和变异,使T淋巴细胞失去攻击目标,而HBV仍持续存在;前C基因变异致使血液中的HBeAg(-),但不影响HBcAg的存在,因HBcAg和HBeAg有免疫交叉反应,所以血液中仍可检到HBeAb;前C区1986位核苷酸突变和严重肝损害和肝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王中兴  朱小琼  李敬元 《临床荟萃》2006,21(16):1203-1204
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HBVpre S1-Ag)、前S2蛋白(HBVpreS2-Ag)和S抗原(HBsAg)三者共同构成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衣壳蛋白,分别由病毒负链DNAS区中的前S1基因、前S2基因和S基因所编码,病毒DNA存在于病毒的Dane颗粒的核内部,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分别由负链DNAC区中的C基因和PreC基因所编码。PreS1含有肝细胞膜受体,在HBV感染肝细胞和机体免疫应答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笔者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几种指标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加以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分析其S区基因的特征,探明本地区实行核酸筛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HBV感染的监测策略提供重要依据,持续改进血液筛查方法,降低经输血传播HBV的风险。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集到献血者标本采用ELISA进行HBsAg筛查,将HBsAg(+)标本进行中和试验,对中和试验阳性和HBsAg(-)/HBV DNA(+)标本进行核酸提取,然后按照HBV/HCV/HIV-1 3项目分项做核酸病毒检测,再对HBV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做S区基因分型,运用Mega 5.0将HBV S基因分型的结果做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S区的氨基酸序列的变异。结果本次共筛查108 244份血液标本,HBsAg阳性率为0.34%;NAT检测108 045份,共有HBV DNA反应性标本32份,流行率为1∶3 376 (32/108 045);中和试验有63份标本检测,其中40份为阳性,中和阳性率为63.5%。40份中和试验为阳性的标本中,26份标本成功测通S区基因,其分型结果为C型26例;32份HBV DNA反应性标本中,11份成功测通S区基因序列,其分型结果为C型9例、D型2例。分析ELISA与NAT之间在S区的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性,发现主要的突变位点是sV126 L/T/I,sT148L/V,sC149F/V,sA159G/D,sR160D/K和sW163/G/R,而sV168A/K位点可能是本地区的潜在突变位点。结论兰州地区献血者HBV S区流行株C和D,以C基因型为主,其氨基酸序列存在多个位点的变异,这些变异受基因型的影响,这些变异序列为血液筛查策略和筛查试剂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结合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的检测结果,分析血清标本血清学模拟及DNA序列,了解HBV DNA以及HBsAg血型模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自该院54例血液标本作为本研究对象;对标本行HBV DNA提取、PCR扩增处理、PCR产物纯化、DNA测序、HBV基因分型和序列分析,并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对比分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PCR扩增结果,54例标本中40例表现为非常显著的PCR扩增不佳,14例标本PCR产物电泳均能够观察到1 400bp特异性条带;22例为HBsAg ELISA阳性,14例为隐匿性HBV阳性,PCR扩增阳性行基因型检测,B型基因在HBsAg ELISA中占81.82%,C型基因在隐匿性HBV阳性中比例为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株隐匿性HBV基因中,6例在S区区域内发生基因序列点突变,其中2例在1个碱基点出现突变,另3例在2个位点的碱基点出现突变;3例HBV基因C型感染者出现基因点突变,2例B基因型感染者出现基因点突变;5例标本在9个位点部位的"a"决定族内碱基点出现突变,A-C的突变较多。结论血液筛查中,检测显示为HBsAg的阴性合格血液,仍可能有隐匿性乙肝感染和窗口期漏检,其病毒株主要为C型,且有变异株,B型病毒株相对较少,但突变株相对较高,可能逃避现有筛查试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HBV S基因与HCV 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融合基因免疫与联合基因免疫的效果,为HBV和HCV融合基因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同时含HBV S基因与HCV C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SCpcDNA3.1、含HBVS基因真核表达质粒SpcDNA3.1、含HCV 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CpcDNA3.1分别免疫小鼠;将SpcDNA3.1 CpcDNA3.1联合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抗HBs和抗HCV。结果无论是抗HBs和抗HCV阳转出现的时间、阳转率和体液免疫应答强度,融合基因免疫都优于联合基因免疫:融合基因免疫的抗HBs的应答强度低于SpcDNA3.1质粒的免疫,抗HBc的应答强度高于CpcDNA3.1质粒的免疫。结论HCV C基因或其表达产物对HBV S基因或抗原的表达和提呈有抑制作用;HCV C基因与HBV S基因相融合,更有利于HCV核心蛋白的提呈。  相似文献   

19.
乙肝患者血清HBsAg与HBsAb双阳性的特殊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HBsAb)双阳性患者血清中这2种标志物波动情况及S区编码碱基序列变异特点。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7月收治的2例患者血清标本(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HBsAg与HBsAb均阳性)并随访2月;PCR法扩增血清中HBV的S基因并测序。结果1例患者初始血清HBsAg与HBsAb分别为0.11IU/ml、18.44mIU/ml,2月后HBsAg消失;另1例患者初始血清HBsAg与HBsAb分别为24.09IU/Ml、840.06mIU/Ml,2月后HBsAb不能检出。在二者初始血清中扩增出完整HBV的S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显示为基因型D和血清亚型ayw,共同抗原决定簇α的aa145位甘氨酸编码序列未发生缺失或突变。结论2例HBsAg与HBsAb双阳性患者血清中仍存在HBV,其抗原决定簇α区未发生因aa145位甘氨酸突变导致的免疫原性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深圳市无偿献血者HBsAg弱阳性NAT-HBV感染情况,分析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探讨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HBsAg弱阳性NAT阴性标本,用雅培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和中和试验检测HBsAg,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检测乙肝两对半,采用大容量提取巢式PCR扩增病毒BCP/PC和S区,分析HBV序列。同时进行病毒载量qPCR测定。结果 109 752份血样中有104(0.095%)份HBsAg弱阳性NAT阴性血液标本参与本研究。由CMIA和ECLI确证为HBsAg+的有33例(31.7%),包括30例(90.9%)HBV DNA+。HBsAg阳性浓度与HBV DNA载量间成很弱相关性(R~2为0.4187)。在18个可分型的标本中,B型占88.9%,C型和D型仅检出1例(5.6%)。在S基因区发现Q129H,M133L/S/T,T143M、L175S和V177A影响HBsAg检测的高频变异。结论献血者HBsAg弱阳性NAT阴性标本中确有一定比例为乙肝病毒感染。有必要在血液筛查中应用灵敏度更高的HBsAg和NAT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