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确定防风饮片适合的贮藏条件、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为饮片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聚乙烯塑料袋、铝塑复合袋、牛皮淋膜纸袋3种常用包装材料,采用真空和非真空方式包装,分别置于高温高湿和阴凉条件下,定期测定防风饮片在贮藏期性状、水分、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量及浸出物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考察其对贮藏期防风饮片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贮藏条件和包装对防风饮片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贮藏条件方面,防风饮片应置于阴凉干燥处;包装方面,非真空方式优于真空方式,防风饮片适合的包装为聚乙烯塑料袋非真空、铝塑复合袋非真空、牛皮淋膜纸袋,尤其以铝塑复合袋非真空最佳。结论:防风饮片的质量受温湿度影响较大,贮藏严格置于阴凉条件下,并采用铝塑复合袋非真空方式,暂定保质期为1年。此外,包装仓储环节是保障饮片质量的关键点,笔者对其未来发展方面提供几点建议,同时呼吁行业重视并不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厚朴饮片适宜的包装和贮藏条件,为保障饮片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选取市场常用且符合药用要求的聚乙烯塑料袋、铝塑复合袋和牛皮淋膜纸袋,采用真空与非真空方式对厚朴饮片进行密封包装,贮藏在常温及高湿、高湿2种条件下,以性状、水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量为指标,开展为期6个月的常温稳定性和加速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2种不同贮藏条件下,饮片性状没有变化,未见发霉、虫蛀等现象;厚朴饮片水分均呈上升趋势,常温试验中样品水分上升缓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合格范围内;加速试验水分上升较快,第6个月时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水分含量标准,除真空铝塑复合袋包装样品外,其他样品均超过要求的水分标准,并且不同包装材料和方式的水分变化差异明显。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量均呈波动下降,加速试验较常温试验下降较快,但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含量标准。结论:综合考虑,厚朴饮片适合的包装材料及方式有非真空聚乙烯塑料袋、牛皮淋膜纸袋、非真空铝塑复合袋,结合实际和成本,推荐厚朴饮片以非真空聚乙烯塑料和牛皮淋膜纸袋包装;适合的贮藏条件为常温通风干燥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炙甘草在不同包装技术、贮藏环境下其质量的变化,建立影响其性状及内在质量的评价体系。方法:采用目前主流并符合饮片包装标准的牛皮淋膜纸袋、塑料袋、铝塑复合袋对炙甘草进行包装。考察炙甘草在常温和高温高湿2种不同存放环境下分别贮藏12个月及6个月内性状、水分、甘草苷、甘草酸等变化。结果:炙甘草适合的内包装顺序为铝塑复合袋(非真空/真空)塑料袋真空塑料袋牛皮淋膜纸袋,最适宜的包装为铝塑复合袋真空或非真空形式。结论:通过比较炙甘草在不同包装技术、贮藏环境下其质量的变化,初步确定了最适宜的包装技术及贮藏环境,同时为炙甘草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包装方法和储藏条件对羌活饮片质量的影响,确定羌活饮片的最佳包装方法和适宜储藏条件。方法:将不同包装的羌活饮片置于不同环境中储存,进行为期1年的长期稳定性试验,定期观测羌活饮片的外观、含水量、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结果:1年储藏期间,不同包装、储藏条件下的羌活饮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品质变化。其中,聚乙烯塑料袋和聚乙烯铝箔复合袋包装的样品外观性状保存较好;聚乙烯塑料袋包装的样品含水量波动相对小,月间含水量RSD都低于11.5%;各样品的浸出物和挥发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但以塑料袋密封包装、避光阴凉储存的样品其浸出物年间损失量最小(1.27%),挥发油月均损耗率最低(0.08%)。结论:塑料袋密封包装、避光阴凉储条件存能较好地保存羌活饮片的品质,适宜于羌活饮片的储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包装、储存条件对羌活饮片内在质量的影响。方法开展1年的留样观察实验,对不同包装、不同储藏条件下的羌活饮片进行含有量测定。UPLC法测定羌活醇、异欧前胡素、绿原酸、阿魏酸、紫花前胡苷和佛手柑内酯的含有量。结果包装材料中,绿原酸的含有量以纸袋包装的较高,紫花前胡苷的含有量以塑料袋包装的较高,羌活醇的含有量则以铝塑复合袋包装的较高,但以铝塑复合袋包装的羌活中异欧前胡素的含有量波动最大;储藏温度中,阿魏酸的含有量高低排序为常温>低温>阴凉,佛手柑内酯的含有量高低排序是阴凉>低温>常温。结论塑料袋包装、低温、光照条件下储存更适宜于羌活饮片内在质量的保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包装贮藏佩兰,探寻佩兰经济实用的贮藏方法。方法:分别对佩兰饮片进行塑料袋包装,牛皮纸袋包装和真空包装,贮藏一段时间后测定其挥发油含量指标。结果 :真空包装的佩兰挥发油含量变化率最小,塑料袋包装与牛皮纸袋包装的佩兰饮片含量变化率次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真空包装与塑料袋包装和牛皮纸袋包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佩兰挥发油含量流失较快,不适宜长时间贮藏保管。结论:真空袋包装更有利于佩兰饮片贮藏,是一种较好的贮藏保管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包装贮藏盐益智,以探寻盐益智经济实用的贮藏方法。方法分别对盐益智饮片进行塑料袋包装,牛皮纸袋包装和真空包装,在贮藏过程中测定其挥发油含量指标。结果真空包装的盐益智挥发油含量变化率较小,塑料袋包装与牛皮纸袋包装的盐益智饮片含量变化率次之。短期贮藏,三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长期贮藏,真空包装与塑料袋包装和牛皮纸袋包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短期贮藏,塑料袋包装是一种较好的经济实用的保管贮藏方式;长期贮藏,真空包装更有利于保证其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20,(7)
目的探究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须根和主根质量差异。方法通过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水蒸气蒸馏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HPLC、硫酸苯酚法分别测定白术须根和主根中浸出物,挥发油,白术内酯Ⅰ、Ⅱ、Ⅲ,白术多糖的含有量。结果白术须根中挥发油含有量高于白术主根,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白术主根中浸出物、白术多糖、白术内酯Ⅰ含有量高于白术须根,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白术须根和主根中白术内酯Ⅱ、Ⅲ含有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术须根质量略逊白术主根,但以挥发油、白术内酯Ⅱ、Ⅲ等为药效成分时,可考虑白术须根替代白术主根入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术麸炒过程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变化规律,为白术麸炒炮制原理的阐释和炮制工艺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麸炒白术饮片生产的过程中,分别于0,3,6,9,12,15,18 min取样,共炮制3批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各样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结果:白术麸炒过程中,白术内酯Ⅰ含量随炮制时间延长呈明显下降趋势,炮制到18 min时,3批样品平均下降率为46.73%;白术内酯Ⅱ随炮制时间延长略为下降,3批样品平均下降率为13.63%;白术内酯Ⅲ随炮制时间延长呈明显下降趋势,但第三批样品在15,18 min时较前一时间点含量略有回升。结论: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在白术麸炒过程中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炮制辅料、温度和时间均对其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外积融合光谱结合HPLC建立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定量分析模型,以实现快速检测.方法 收集不同产地白术饮片123批,采用HPLC测定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同时采集X射线荧光光谱和近红外光谱,采用多维偏最小二乘法建立3种白术内酯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 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外积融合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经长期留样考察,探讨不同包装材料和贮藏条件对熟地黄小包装饮片有效期的影响,确定熟地黄小包装饮片的有效期。方法:开展30个月的长期留样稳定性考察,对不同包装、不同贮藏条件的熟地黄饮片的性状、薄层鉴别、水分、浸出物、毛蕊花糖苷含量进行检测,确定熟地黄饮片的有效期。采用HPLC测定毛蕊花糖苷含量,检测波长334 nm,流动相乙腈-0.1%乙酸水溶液(16∶84)。结果:经过30个月的长期稳定性考察发现,在小包装下,性状、薄层鉴别、水分、浸出物含量均能达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熟地黄的相关规定,而毛蕊花糖苷含量差异较大,影响的最大因素是包装材料,毛蕊花糖苷含量排序为药用铝箔袋聚乙烯塑料袋牛皮凝膜纸袋。在冷藏条件下,3种包装材料熟地黄饮片的有效期分别暂定为30,12,6个月。结论:确定了熟地黄小包装饮片的包材种类、贮藏条件及有效期,为中药小包装饮片的包装、贮藏及养护提供研究示范。  相似文献   

12.
薄荷饮片不同材料包装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筛选出适合薄荷饮片的包装材料和贮藏条件,保证薄荷饮片的质量。方法:薄荷饮片采用六种材料后,分别在高温加速、恒温恒湿加速和常温长期稳定性进行试验,以外观、水分、挥发油、微生物为考察指标。结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不同包装下的薄荷饮片质量都会受到影响,用、、三种包材包装的薄荷饮片影响较小,常温下可贮藏1年。结论:薄荷饮片选用包材OPP/PE进行包装,在阴凉干燥处贮藏。  相似文献   

13.
不同包装对甲钴胺注射剂光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不同的包装条件对甲钴胺注射液和注射用甲钴胺两种制剂光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上述两种制剂分别采用直接照射、透过内层包装棕色安瓿瓶照射和在完整包装条件下照射,以光照度4000lx进行破坏试验,分别间隔一定时间取样,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钴胺含量及其有关物质的变化。色谱条件:采用AgilentZorbaxSB-C18柱(4.6mm×150mm,5μm),以含0.47%己烷磺酸钠的0.03mol·L-1的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81∶19)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66nm,进样量10μL。结果甲钴胺含量测定在90.70~634.90mg·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有关物质测定在1.124~35.984mg·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最低检测限为0.1mg·L-1。结论完整的包装可以保证两种甲钴胺注射剂对光稳定,采用合适的包装材料的甲钴胺注射液光稳定性可优于某些包装的甲钴胺粉针剂。  相似文献   

14.
广陈皮是陈皮的道地药材,是"陈久者良"中药材的典型代表。贮藏是影响其道地性的关键技术环节。为保证广陈皮质量,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为指导,通过对广东新会的实地调研提出应对广陈皮采收,初加工,贮藏库的规格、管理、贮藏过程中的变质现象和包装的技术操作进行规范,针对虫蛀、霉变和泛油现象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指导广陈皮的规范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of the management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none packaging medicines(This article refers to the bare tablets,capsules and pills.) in the hospital. METHODS The problems of the management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none packaging medicine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by investigating some hospitals that use the automatic-pack machine to package medicines. RESULTS Some security risks exist during the management of none packaging drugs in hospitals. The none packaging medicines can not be effectively checked because of lack of standard control when the nurses administered them. CONCLUSION Measure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ideas and METHODS for solving these problems and help promote medication safety.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市售百合质量差异较大的情况,通过深入调查百合在采收、初加工、包装、贮藏环节的现状,全面了解百合在采后各环节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为其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多个主产区、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实地调查为主,结合文献检索和分析,综合分析影响百合质量的各种因素。结果:通过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归纳总结了百合在采收、初加工、干燥技术、包装、贮藏等方面的现状和具体操作中存在的不足。结论:百合的采收涉及生长年限、采收期、采收方法;初加工涉及剥片、清洗、硫磺熏蒸、多种制熟和干制方法;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远红外线干燥、微波干燥等现代干燥技术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包装与贮藏环节的主要变质现象是褐变、虫蛀和腐烂。市售百合以散装为主、塑料袋包装为辅,兼有真空鲜品包装。因操作过程的不规范,制熟和干制技术对其质量的影响最为关键。需要探索并制定科学统一的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从多个环节进行百合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不同产地蒲公英的采收、初加工、贮藏、包装现状并进行有效成分的含量评价,了解蒲公英的多个产后环节,为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对多个产区和药材市场进行实地调研,辅以文献查阅和分析,通过实际生产和有效成分的含量综合,探讨影响蒲公英质量的各种因素。结果:归纳总结蒲公英采收、初加工方法、贮藏条件和包装方面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对蒲公英进行了质量评价。蒲公英在生长旺盛期时,绿原酸、咖啡酸、多糖、总黄酮、总皂苷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普遍较高。结论:蒲公英以人工栽培为主,采收期对蒲公英质量的影响较大。蒲公英市场需求大时,不能为了产量忽视质量。为控制和提升蒲公英的质量,需要从上述多个环节进行质量全过程控制系统的构建,并制定采后标准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调查不同产地川贝母采后的加工贮藏包装现状,深入了解从采收到饮片的各个环节中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为其规范化加工、合理贮藏、现代化包装提供参考。方法: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以药材市场、道地产区的实地调查为主,文献检索和分析为辅,综合分析影响川贝母质量的各种因素。结果:通过调查,归纳总结了川贝母的采后初加工方法、贮藏条件与包装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论:川贝母以野生为主,采挖的农户分散,采收时间不统一,初加工环节的干燥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但传统技术原始,贮藏过程中容易出现油子、黄子的现象,包装环节容易出现虫蛀现象,各环节尚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影响着产品的品质。为了保证川贝母的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需要采用多种技术从多个环节进行质量的全过程控制,建立合理的质量评价方法和指标,制定科学的标准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UPLC指纹图谱评价不同包装、储藏条件对羌活饮片的储藏效果,明确羌活饮片的适宜包装、储藏条件。方法:建立不同储藏时间、不同包装储藏处理羌活饮片的U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采用Waters UPLC BEH C18色谱柱(2. 1 mm×50 mm,1. 7μm),流动相0. 3%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4 min,90%~47%A,; 4~8 min,47%A; 8~12 min,47%~20%A; 12~16 min,20%A; 16~18 min,20%~90%A),流速0. 2 m 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46 nm,进样量1. 0μL;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相似度评价显示,不同储存时间、不同包装储藏处理羌活饮片的UPLC指纹图谱谱型基本一致,相似度均 0. 95;系统聚类显示,塑料袋包装、光照、阴凉条件下储藏的羌活饮片和初始羌活饮片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显示,塑料袋包装、光照、阴凉条件下储存的羌活饮片综合得分最高。结论:储存时间、包装材料、储藏温度不会引起羌活内在成分的增减,只是影响具体成分的含量;塑料袋包装、光照、阴凉条件下储存更适宜于羌活非挥发油类成分的保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靶向猪CMAH基因的慢病毒CRISPR-Cas9敲减质粒及进行慢病毒的包装。方法:设计并合成CMAH基因gRNA的靶序列并将其与Lenti CRISPR-v2载体连接;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出重组子后酶切鉴定与测序;制备VSV-G、Rev、Gag/Pol等质粒用于包装慢病毒。结果:成功构建猪CMAH基因CRISPR-Cas9敲减质粒并包装出相应慢病毒。结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能够构建敲减猪CMAH基因的质粒并能够使用其包装出病毒,为后续感染猪动脉内皮细胞(porcine aorta endothelial cell,PAEC)细胞敲减CMAH基因及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