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均分为硝苯地平组(60例,接受单纯硝苯地平治疗)和联合治疗组(60例,接受硝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疗程为12周。测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24h平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降低(P均=0.001),而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h内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均数的平方根(rMSSD)及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24h总RR间期的百分比(PNN50)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与硝苯地平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24h平均心率[(69.24±10.67)次/min比(64.08±8.94)次/min]、MAP [(98.06±5.18)mmHg比(92.64±4.43)mmHg]降低更显著(P均0.01),SDNN [(113.89±20.93)ms比(124.57±25.34)ms,P0.05]、SDANN [(108.31±20.26)ms比(119.29±19.37)ms,P=0.001]、rMSSD [(29.67±11.92)ms比(36.23±12.34)ms,P=0.001]、PNN50 [(11.25±4.03)%比(15.37±4.82)%,P=0.001]升高更显著。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272。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心率、血压水平,改善心率变异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联合依那普利、硝苯地平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DB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联合依那普利、硝苯地平可有效降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患者血脂代谢,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速效救心丸对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专科门诊就诊及住院部住院治疗的80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西药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速效救心丸,治疗时间为12周。观察血清ET-1、NO水平变化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清NO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ET-1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速效救心丸通过增加血清NO水平,减少血清ET-1水平,保护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剂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动态血压以及心电图相关ST段水平的影响。方法完整收集6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病人均实施硝苯地平控释剂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病人实施动态血压测量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病人动态血压水平明显改善,24h、日间、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收缩压负荷、舒张压负荷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24h缺血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缺血总时间显著缩短,ST下移程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剂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动态血压水平和心肌缺血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与稳定型心绞痛(SA)病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内皮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提取正常志愿者(C组,n=28)、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25)与稳定型心绞痛病人(SA组,n=25)体内的HDL,然后检测各组HDL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其磷酸化位点S1177的表达、一氧化氮(NO)及氧自由基(O_2·~-)水平的影响。结果与C组比较,SA组HDL-C对HUVEC内eNOS、NO、及O_2·~-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A组比较,AMI组HDL明显抑制HUVEC内eNOS及其磷酸化位点S1177的表达、降低NO水平和增加O_2·~-含量(P0.05)。结论 AMI病人体内的HDL通过抑制eNOS/NO/O_2·途径损害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加、肥胖人群比例的升高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高血压患病人数上升迅速,但该疾病的知晓率、控制率和治疗率均相对偏低,致使患者血压难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2〕。目前认为,控制高血压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为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本研究旨在调查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心血管  相似文献   

7.
<正>高血压、冠心病均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二者关系密切,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是正常血压的34倍,60%4倍,60%70%冠心病患者伴有高血压。流行病学资料显示〔1〕,血压水平与冠心病的心血管事件及死亡呈正相关。2006年亚太群组协作研究组织(APCSC)研究显示〔2〕,对于亚洲人群,收缩压(SBP)每增加10 mmHg,冠心病死亡率就会增加31%。可见,严格控制血压对降低致死性冠心病事件至关重要。本文就我院采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38例,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倍他乐克25mg每日2次,30d。B组38例,倍他乐克25mg,每日2次,30d。测定两组病人用药前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0d,A组、B两组心率变异性均较治疗前增高(P〈0.01),且A、B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倍他乐克比单独应用倍他乐克能明显提高不稳定型UAP病人的心率变异性,对改善UAP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5例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83例)予卡托普利、抗血小板、调脂和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n=8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10mg~20mg,每日两次。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采用肱动脉超声方法判断内皮舒张功能,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内皮素-1(ET-1),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O)。结果两组治疗组治疗后血压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率(EDD)增加,NO明显增加,ET-1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不仅具有显著降压作用,而且可改善EH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动态血压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7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d,用药4周。治疗前后以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平均心率、心肌缺血发作频率、心肌缺血总时间、ST段最大下移数值,记录24h、日间及夜间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及舒张压负荷。结果用药后24h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均下降(P<0·05,P<0·01),用药后日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明显下降(P<0·05,P<0·01),用药后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也明显下降(P<0·05)。心肌缺血发作频率、缺血总时间以及最大ST段下移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d,能改善心肌缺血又能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动态血压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7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 mg/d,用药4周.治疗前后以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平均心率、心肌缺血发作频率、心肌缺血总时间、ST段最大下移数值,记录24 h、日间及夜间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及舒张压负荷.结果用药后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均下降(P<0.05,P<0.01),用药后日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明显下降(P<0.05,P<0.01),用药后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也明显下降(P<0.05).心肌缺血发作频率、缺血总时间以及最大ST段下移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 mg/d,能改善心肌缺血又能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2.
韩峰祥 《山东医药》2009,49(29):39-4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辛伐他汀治疗组31例。常规治疗组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采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辛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 mg每日1次,睡前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辛伐他汀组血清ET-1降低,NO升高,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4例EH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硝苯地平,对照组口服珍菊降压片,疗程均为12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患者的肱动脉内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内径变化,计算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和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可改善EH患者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诊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将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治疗效果和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能够稳定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对于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在治疗效果上,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起效时间上,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显著,降压作用明显,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钙拮抗剂硝苯地平控释片 (商品名 :拜新同 )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 30例 EH患者 (EH组 )用拜新同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抗氧化能力及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功能等方面的变化 ,并与 10例正常人 (对照组 )对比分析。结果 :1拜新同治疗前 ,EH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浆血栓素 B2(Tx B2 )和丙二醛 (MDA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明显降低 (P <0 .0 5 ) ;2拜新同治疗 2个月后 ,EH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Tx B2 及 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SOD水平明显升高 (P<0 .0 5 ) ;3拜新同降压总有效率为 83.3% ;4对其中 2 0例 EH患者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多普勒检测拜新同治疗前后的肱动脉内径和面积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比较 ,在口腔喷雾异舒吉 (硝酸盐类制剂即外源性 NO,反映非内皮依赖性的舒血管功能 )后 ,肱动脉内径及面积增加的百分率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血流增加的情况下 (反映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功能 ) ,EH组肱动脉内径及面积增加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拜新同治疗 4个月后则有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拜新同在有效降压的同时 ,不仅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 ,而且还可以逆转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与美托洛尔或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别给予美托洛尔或依那普利,每四周随访一次,尽量控制血压达目标值。血压达目标值后,每六月随访一次。随访期间,注意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随访三年后,两组患者血压较随访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在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与美托洛尔或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均能明显降低血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后影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子午流注针刺法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性、血压晨峰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人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均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加用子午流注针刺法治疗,连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变异性、血压晨峰及内皮功能。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舒张压变异性、白天收缩压变异性和白天舒张压变异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及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均无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晨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皮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午流注针刺法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老年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血压变异性和晨峰,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对不同心率高血压病人心率控制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高血压病人280例,根据基础心率将所有病人分为3组:A组(心率70次/min~79次/min)90例,B组(心率80次/min~89次/min)116例,C组(心率≥90次/min)74例;A组、B组、C组再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与比索洛尔组两个亚组。美托洛尔组与比索洛尔组分别服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治疗。比较各亚组的心率与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前,A组、B组、C组美托洛尔组与比索洛尔组两亚组间心率、内皮素水平及一氧化氮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亚组病人心率均明显下降,内皮素水平明显降低,一氧化氮浓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索洛尔组心率与内皮素水平明显低于美托洛尔组,一氧化氮浓度明显高于美托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索洛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美托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对不同心率高血压病人心率控制与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效果均优于美托洛尔,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0.
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FMD)的影响。方法 :4 2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 ,治疗 8周前后 ,采静脉血用酶法测定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浓度 ;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治疗前后肱动脉FMD和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 (NMD)。结果 :辛伐他汀治疗 8周后肱动脉FMD(6 .14± 0 .4 5 ) %较治疗前 (2 .4 5± 0 .2 1) %及常规治疗组 (2 .5 0± 0 .36 ) %均显著改善 (P <0 .0 5 ) ,而肱动脉NMD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辛伐他汀具有改善UA患者血管FMD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