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析五常法在心内科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医院心内科护士21名进行研究,根据实施五常法前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2016年7月~2017年6月列为对照组,在高危药品管理中采取常规管理,2017年7月~2018年7月列为观察组,在高危药品管理中采取五常法,比较两组高危药品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高危药品相关知识掌握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高危药品管理当中采取五常法管理能够有效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高危药品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五常法管理模式用于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医院肾内科2017年7~12月五常法管理模式实施前、2018年1~6月五常法管理模式实施后的危险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危险药物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五常法管理模式实施后,危险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护理人员的危险药物知识掌握得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中应用五常法管理模式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护理人员危险药物知识掌握度的提高,有利于保证药物管理的质量及药物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内科用药安全隐患,并制定规范化管理措施。方法:对2019年7~12月心内科375例患者用药过程进行分析,统计用药不良事件,设为实施前。分析实施前用药安全隐患并制定规范化安全管理措施,于2020年1~6月对心内科用药过程实施规范化安全管理,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药品知识掌握情况、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在药品储存、药品使用、药品禁忌、不良反应及处理等药品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心内科用药过程进行安全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药品知识掌握水平,减少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降低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QCC管理在胃肠科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60例胃肠科住院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2016年6~12月期间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6月期间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中行常规临床管理,观察组中加行QCC管理。统计两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析QCC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QCC管理在胃肠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规避不良护理事件,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固定循环轮班制在精神科护士排班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19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6~12月期间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期间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基础排班制,观察组行定循环轮班制;统计两组的不良管理管理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满意度和工作积极度,总结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工作积极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定循环轮班制在精神科护士排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五常法管理模式在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2017年医院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实施常规管理,为对照组;2018年医院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实施五常法管理模式后的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情况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危险药物高危标识情况、药品过期及药物防止不规范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中实施五常法可以有效地避免不良管理风险的发生,进而确保临床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对药品管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永康市中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实施中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前接受中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实施中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后接受中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中药房管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中药房管理,观察两组的药品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药品调剂时间、复核出错率、药品退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调配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药品调配的效率和准确率,减少药品复核出错率、药品退换率和药品调剂不良事件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患者对药房药品管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心内科病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至医院心内科病房收治的3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次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5例患者,对照组均为在效应分析引入前及病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之前收入的患者,观察均为在效应分析引入后病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之后收入的患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中高危药品相关事件、失效模式RPN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失效模式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实施效应分析后,观察组的药品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效应分析在心内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应用,不仅可以规范药品的日常管理,还能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且护理质量与满意度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急诊护士用药失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急诊护士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护士则采用品管圈管理,观察两组护士急诊工作中不良用药事件的发生率与药物知识考核评分。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护士急诊工作中不良用药事件的发生率与药物知识考核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急诊护士不良用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急诊护士的药物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心内科病区药品规范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于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医院心内科选取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于2017年9月~2018年10月选择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回顾分析2016年7月~2017年8月间的心内科药物管理情况,并于2017年9月开始实施药品规范管理方法;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品规范管理方法应用于心内科药品管理中,可有效降低用药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心内科2017年4~10月的112例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医院心内科2017年11月~2018年5月的128例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预后,总结相关管理措施,分析结果。结果: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管理后,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缩短了住院天数,改善了患者预后(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分析变频工作制在基层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变频工作制实施的前后分对照组(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和观察组(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随机抽取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6 021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实施前后两组患者输液等待时间、对比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及护士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等候输液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变频工作制用于基层输液室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输液安全管理,减少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OEC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1月~2018年10月,2017年11月起妇产科开始构建OEC管理体系,将2016年11月~2017年10月设为实施前,2017年11月~2018年10月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和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以及不良护理事件上报情况。结果:护理措施落实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差错率、护患纠纷率、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即时上报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OEC管理模式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3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设为对照组,2016年6月~2017年5月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基础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分组护理管理,评估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组护理管理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显著,规避了不良事件,得到手术医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五常法管理模式在消化内镜中心的应用,分析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7年80例在内镜中心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6月的40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的4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五常法管理,分析五常法管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物品准备、环境管理、仪器管理、物品准备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常法用于消化内镜中心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夜间督导模式构建在内科住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呼吸内科护士26名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夜间督导模式进行护理管理。评价两组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护理制度掌握和落实、危急值报告制度掌握和落实掌握情况;评价两组护理质量状况(护理文件书写、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技术、病房管理及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不良事件上报和护理差错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护理制度掌握和落实、危急值报告制度掌握和落实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文件书写、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技术、病房管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夜间督导模式应用于呼吸内科住院护理管理中可提高科室护理管理质量和护士安全意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薄弱环节管理在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2017年期间的60例肝胆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的30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的3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薄弱环节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病房管理、专科护理、药品分发、健康宣讲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6%(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中实施薄弱环节管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临床的护理质量,规避护理风险事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科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管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医院2017年3~8月收治100例患者,期间实施常规用药管理,为实施前;2017年9月~2018年2月收治100例患者,期间实施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管理措施,为实施后。分析实施前后住院期间高危药品定购、库存及用药中存在的缺陷;实施前后护士对高危药品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施后住院期间高危药品定购、库存及用药中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对高危药品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外科病房实施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管理后,可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对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急诊滞留患者管理中应用SHEL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7年医院急诊收治的3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未应用SHEL模式管理的161例设为实施前,2017年应用SHEL模式的166例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滞留时间和滞留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滞留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滞留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SHEL模式用于急诊滞留患者管理,能够缩短患者滞留时间,降低滞留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分级管理在重症医学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2月,入选的重症医学科患者为210例,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10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的10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分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高危药品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症医学科高危药品采用分层管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