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脑得生浓缩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于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得生浓缩丸治疗。比较两组氧化应激、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氧化应激、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100β、NSE、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35%和81.40%,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脑得生浓缩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改善病人氧化应激、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行为认知疗法对老年脑卒中病人抑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老年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评价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干预后,治疗组HAMD、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认知疗法有助于缓解老年脑卒中病人的负面心理状态,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药"病证结合"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的规范化内科治疗,治疗组在规范化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药"病证结合"治疗(针灸+中药辨证治疗)。治疗第7天、第14天(或出院当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评价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后第30天、90天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 RS)和BI评价预后。结果治疗组治疗第14天NIHSS评分与治疗前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30天、第90天,两组m 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第90天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药"病证结合"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能显著降低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改善病人远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丁苯酞软胶囊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中远期预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68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在标准化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方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丁苯酞软胶囊,0.2 g口服,每日3次,共6个月。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脑侧支循环改善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BI)评价生活能力改变。观察治疗6个月后脑卒中复发率、病死率、不良反应(恶心、肝肾功能损害、出血等)发生率、脑侧支循环改善情况、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改变情况。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既往史、吸烟饮酒史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P=0.30)、BI评分(P=0.76)及责任血管血流速度(P=0.63)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6个月脑卒中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vs 18.2%,P=0.03),侧支循环改善优于对照组(37.1%vs 12.1%,P=0.02);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BI得分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6个月NIHSS评分减少,BI得分增加更明显(均P<0.05)。治疗组1例出现轻度恶心,但未影响治疗;两组均未见死亡及过敏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中远期预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血管内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6年7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大血管闭塞脑卒中病人39例,其中血管内介入溶栓治疗15例,非介入治疗24例。结果介入组总再通率为86.67%;其中,前循环再通率为80.00%,后循环再通率为100.00%;发病6h病人13例,再通率为84.62%。介入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mR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介入组NIHS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可显著提高大血管闭塞的再通率,挽救缺血半暗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银杏叶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血流动力学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运用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丁苯酞注射液基础上口服银杏叶片治疗。两组治疗疗程2 w。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BI)量表和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专用量表(SS-QOL)评分,炎性因子,血流动力学和氧化应激反应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而BI评分和SS-QO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BI评分和SS-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和平均血流速度(Vm)显著高于治疗前,而波动指数(PI)...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纳维亚评分 (MES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 (NIHSS)、成都脑卒中评定量表 (CDSS)同时评定 31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 ,并与日常生活能力 (ADL)巴氏指数 (BarthelIndex,BI)作相关分析 ,评价MESSS、NIHSS、CDSS 3种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与BI的相关程度。方法  31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别于入院时 ,治疗后 2周、4周、8周及 12周同时进行MESSS、NIHSS、CDSS评分 ,于治疗后 2周、4周、8周、12周接受BI评分 ,将MESSS、NIHSS和CDSS与B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ESSS、NIHSS、CDSS在入院时及发病后 2周、4周、8周、12周与 3个月末BI之间均有相关性 ,3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BI之间在 2周、4周、8周、12周相关性也较好。结论 发病后 2周至 3个月的 3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判定指标 ,按相关程度的大小依次推荐在临床上使用的次序为MESSS、CDSS、NIHSS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化痰通腑法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人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另给予化痰通腑法治疗,治疗前后均检测两组血清Hcy水平,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Hcy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DS评分和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的总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的77.8%(P0.05)。治疗前Hcy水平与NDS评分明显呈正相关关系(r=0.683,P0.05)。结论化痰通腑法联合常规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以及降低病人的血清Hcy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模式MRI辅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临床资料,其中47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病人作为观察组,43例行常规抗血栓方法(非静脉溶栓)治疗病人作为对照组,均在多模式MRI辅助下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评分、不良反应,观察两组hs-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闭塞血管再通率为53.19%(25/47),高于对照组的30.23%(1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4%(P0.05)。NIHSS评分观察组治疗后24h、3d、7d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治疗后24h、3d、7d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MRI辅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病人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制炎症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改善及对血尿酸(UA)、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BAX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按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所有病人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和营养支持,基于此基础上,对照组病人给予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试验组给予丹参川芎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UA、BCL-2、BAX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Barthel指数均有所提高,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A、BAX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试验组下降更明显;两组BCL-2水平均有所上升,试验组较对照组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降低病人UA及BAX蛋白水平,提高BCL-2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联合语言训练(SLT)治疗卒中后失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卒中后失语恢复期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采用SLT治疗,试验组采用脑血疏口服液10 mL,3次/日,联合SLT治疗,持续8周。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对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进行评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自发言语、复述、命名、失语商值等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语言功能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均降低、BI均提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BDNF水平提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BDNF水平改善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联合SLT治疗卒中后失语病人能改善卒中后恢复期语言功能,且较单纯SLT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与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4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IS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Ox-LDL水平,并在入院第1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第6个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BI)。比较AIS组与对照组Ox-LDL水平结果,并分析AIS组患者Ox-LDL水平与入院时NIHSS评分及6个月后B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缺血性卒中组血清Ox-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Ox-LDL水平与第1天NIHSS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r=0.056,P0.05),与第6个月B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OxLDL水平与临床严重程度有相关性,但与缺血性卒中预后指标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对后循环脑梗死病人血小板活化程度、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8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病人采用脑梗死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比较两组病人血小板活化程度、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M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LT、MVP、PDW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1d、治疗后7d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d后,观察组病人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可以改善后循环脑梗死病人血小板功能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奥扎格雷联合克栓酶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奥扎格雷联合克栓酶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530,P=0.011)。结论依达拉奉、奥扎格雷联合克栓酶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功能损害的影响及其在风险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611例,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CSS)、欧洲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BI)评价神经功能。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化指标,并计算出non-HDLC的含量,比较non-HDLC高水平组与理想水平组患者NIHSS、CSS、ESS、BI分值,以探讨高non-HDLC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与non-HDLC理想水平组患者相比,高non-HDLC水平组患者体质指数高、NIHSS、CSS评分高(P0.05),ESS和BI分值低(P0.05)。血清TC、TG、LDLC、Hcy、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高,HDLC水平低(P0.05)。相关分析发现,随着non-HDLC水平升高,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功能损害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结论 Non-HDLC水平增高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损害危险评估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已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人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依达拉奉治疗组(B组)、血栓通治疗组(C组)及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组(D组),各33例。A组脱落3例,B组和C组均脱落2例,D组脱落1例。A组进行抗凝、降低颅内压、稳定血压和血脂、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C组在A组的基础上使用血栓通,D组在A组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分别于入院前、治疗1个疗程后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卒中病人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对病人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Hcy及hs-CRP水平。结果D组总有效率为90.63%,分别高于A组、B组及C组的60.00%、80.65%、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D组NIHSS评分低于A组、B组及C组(P 0.05),ADL评分、MAS评分均高于A组、B组及C组(P 0.05);治疗后D组血清Hcy及hs-CRP均低于A组、B组及C组(P 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可一定程度提高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血清Hcy及hs-CRP水平,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而促进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健通脉饮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人远期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148例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复健通脉饮治疗,均治疗28 d,疗程结束后给予基础治疗,随访1年后评价远期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随访1年后对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评分(SS-QOL)中精力、工作、自理能力、语言的影响及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SaO_2)的改善均优于治疗前(P 0.05);治疗组随访1年后对SS-QOL中精力、工作、自理能力的影响及对NIHSS、AHI、最低SaO2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对语言的影响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1年后脑梗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随访率、全因性死亡率、脑梗死相关性死亡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健通脉饮,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病人精力、工作、自理能力的影响,提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增加氧饱和度,提高远期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后抑郁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后1、2、3周及治疗后3个月均参照神经功能量表(NIHSS)进行评分,入院时及治疗后3个月均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结果入院时、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以及3个月,试验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预后效果,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规范化治疗,观察组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两组病人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DL-C、hs-CRP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能够改善病人神经功能,调节血脂、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