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进展期白癜风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选取308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对不同病程、寻常型和节段型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各中医证型患者的病程和发病年龄进行分析。结果: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中主要以肝肾不足、风湿蕴热和肝郁气滞三大证型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肝肾不足、肝郁气滞、瘀血阻络型患者比例增高,肝郁气滞型病程≤1年和>1年者具有显著性差异;不确定型患者比例逐渐下降,且病程≤1年和>1年者具有显著性差异。通常肝郁气滞型病程更长,而肝肾不足型发病年龄较晚。寻常型和节段型患者各中医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期白癜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可以为临床制定治疗原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进展期白癜风中医证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进展期白癜风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选取308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对不同病程、寻常型和节段型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各中医证型患者的病程和发病年龄进行分析。结果: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中主要以肝肾不足、风湿蕴热和肝郁气滞三大证型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肝肾不足、肝郁气滞、瘀血阻络型患者比例增高,肝郁气滞型病程≤1年和〉1年者具有显著性差异;不确定型患者比例逐渐下降,且痛程≤1年和〉1年者具有显著性差异。通常肝郁气滞型痛程曼长,而肝肾不足型发病年龄较晚。寻常型和节段型患者各中医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期白癜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可以为临床制定治疗原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肢端性白癜风中医证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肢端性白癜风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统计分析86例肢端性白癜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病程、分期、不同年龄患者的关系。结果:肢端性白癜风中医证型主要以脾胃虚弱型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肝肾不足、瘀血阻络、肝郁气滞型患者比例逐渐增高;风湿蕴热型和脾胃虚弱型在病程≤1年的患者中占的比例较高,其中风湿蕴热型病程≤1年和>1年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按病程≤5年和>5年统计,不确定型的比例逐渐下降,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展期白癜风风湿蕴热型比例显著高于稳定期(P<0.05)。儿童白癜风患者(≤14岁)脾胃虚弱型比例显著高于成人(P<0.05)。结论:肢端性白癜风中医证型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白癜风是一种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1],具有难治愈、易复发等特点.笔者自2008年3月~2012年2月采用内外合治法治疗本病2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18例中,男70例,女148例;年龄7~75岁;病史<1年者112例,1~5年者87例,>5年者19例;中医辨证分型[2]:气血不和型38例,湿热内蕴型72例,瘀血阻络型29例,肝肾不足型43例,肝郁气滞型36例.  相似文献   

5.
欧柏生 《中医杂志》2012,53(16):1422-1423,1438
通过阐述白癜风的风寒失调、瘀血内阻病因,认为中医辨治白癜风应从寒论治,儿童重在健脾益气,成人重在疏肝解郁,老年人重在补益肝肾,临床中可分为营卫不和型、寒滞经络型、肝郁气滞型、肝肾不足型、脾胃虚弱型,并可结合外治法。  相似文献   

6.
中医对白癜风的辨证治疗有很大优势。多数医家将本病病因病机概括为外感风邪、肝气郁结或肝肾不足而致气血不和,或肌肤失养。在辨证分型方面,目前临床主要分为气血不和、肝气郁滞、肝肾不足、经络阻滞等4个证型,常用的治法有:调和气血,祛风通络;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滋补肝肾,养血祛风;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笔者总结了历代中医医家治疗经验,展望中医对于本病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合穴位贴敷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6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两组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合穴位贴敷与桂哌齐特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观察两组治疗90min后的效果。结果: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合穴位贴敷组的有效率比较均明显高于桂哌齐特组(P〉0.05),中医辨证分型中血脉瘀阻型颈性眩晕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合穴位贴敷有效高于桂哌齐特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合穴位贴敷能有效缓解颈性眩晕患者的症状,特别是对血脉瘀阻型眩晕的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岳跃兵  洪梦婕 《河南中医》2019,39(3):368-371
目的:探讨TPO抗体升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甲状腺功能情况。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制定病例报告表,并记录中医证候,运用聚类分析统计学方法对40例TPO抗体升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辨证分型。结果:TPO抗体升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基本证候为:寒湿阻络证,湿热痹阻证,气血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比例为50.0%;中医证候符合肝郁气滞证的比例为32.5%。结论:TPO抗体升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初步分为:寒湿阻络证,湿热痹阻证,气血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中医证候符合肝郁气滞证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中成药治疗斑秃临床经验,将斑秃辨证分为五种证型:血热生风证,肝郁气滞证,气血两虚证,瘀血阻络证,肝肾不足证,根据辨证分型分析中成药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均在给予西医对症处理及降糖治疗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型气血亏虚、水瘀互结型,肝肾不足、气阴两虚型,脾肾两虚、阳气虚衰型,肾虚血瘀、脉络瘀阻型给予中药治疗。结果本组显效26例,好转10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结论采用健脾益气、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消肿利水辨证施治,结合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张快强  刘继华 《陕西中医》2006,27(5):517-518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眩晕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痰瘀阻络、肝阳上亢、肝肾亏虚、气血虚弱型分别以温胆汤、天麻钩藤饮、六味地黄丸、归脾汤加减)治疗眩晕型颈椎病110例,结果:总有效率93.1%。提示:治疗本病应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2.
产后身痛系产后气血亏虚,外邪乘虚而入,邪瘀互结,流滞筋脉,痹阻气血,证属本虚标实;治疗大法为扶正祛邪。产褥早期以补益气血为主,后期以扶正通络为主,有中药辨证分型(气血亏虚、肝肾亏虚、血虚寒凝、瘀血内停、痰湿阻络、情志不遂)汤剂治疗,针灸(针刺、温针、员利针、穴位注射、艾灸、铺灸)、热敷、熏蒸等,并有内外结合、多法并用综合治疗。不足之处如辨证分型随意性较大,诊疗标准缺少统一性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病患者中医分型辨治效果,探索中医药对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诊疗规律。方法对昌吉州呼图壁县中医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接受中医干预辨证治疗的52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痰瘀互结型三种分型的中医辨治疗效,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肝郁气滞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治疗满意度为91.30%;冲任失调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满意度为91.67%;痰瘀互结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治疗满意度为88.23%。各分型的中医辨治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分型辨治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临床上对乳腺增生病从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痰瘀互结型三种证型进行分型辨治相对合理、易于掌握、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臁疮疗效。方法:30例病例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分湿热瘀阻型、气虚血瘀型、气血两虚型,治以分期辨证,内外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3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痊愈27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6%。结论:辨证分型治疗臁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医多年对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经研究将其病因病机进行辨证分类;即肝郁气滞、痰湿阻络、气血瘀滞、脾肾阳虚、肝肾亏虚等几个症候,为临床有效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紫归片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比较复方紫归片分别对气滞血瘀、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湿热风燥4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20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进行辨证分型,采用复方紫归片内服,对照组80例采用白癜风胶囊内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组各型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紫归片治疗白癜风疗效优于白癜风胶囊,治疗组4型中湿热风燥、肝肾不足、气滞血瘀3型疗效优于气血亏虚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根据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分型,穴位注射治疗本病80例。结果:总有效率91.2%,治疗后症状改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简单、有效,使颈部气血经络痹阻得以舒通,筋骨损伤得以滋养,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辨证分型治疗神经性耳鸣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斌  于少林 《陕西中医》2005,26(6):535-536
目的观察、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4型肝肾不足型、心火上炎型、痰瘀阻滞型、气血不足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8.3%。提示中医辨证施治对治疗本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气血瘀滞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80例前列腺炎患者,经中医辨证分型为气血瘀滞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量表(NIH-CPSI)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明量表(WHOQOL-BRIEF)评分。结果试验组干预后NIH-CPSI评分、WHOQOL-BRIEF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血瘀滞型前列腺炎患者采取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女性乳腺增生症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127例乳腺增生症患者按肝郁气滞型、痰瘀凝结型、冲任失调型、其它型归类。结果:20~30岁者肝郁气滞型多见(51.5%),30~40岁者痰瘀凝结型多见(33.3%),40~50岁者冲任失调型多见(38.5%)5,0岁以上者冲任失调型更多见(52.9%)。结论:年龄因素可作为乳腺增生症中医辨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