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和术后血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滴度的变化及其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心内科行标准PCI(药物洗脱支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45例,PCI前和术后24 h采集血样,采用SA-ELISA法检测血清AT1-AA滴度。根据术后随访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ISR组(ISR≥50%)和非ISR组(ISR50%)。另外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γ-干扰素(IFN-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Ang-2水平。结果随访期间,43例患者发生ISR,发生率为29.66%。两组PCI术前血清AT1-AA滴度阳性率比较无差异(P0.05)。PCI后,ISR组患者血清AT1-AA滴度阳性率高于PCI术前和非ISR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后AT1-AA滴度值是ISR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OR=2.083,95%CI:1.195~3.47,P0.05)。另对于ISR组患者与AT1-AA滴度阴性亚组患者比较,AT1-AA滴度阳性亚组患者血清IL-6、CRP、IFN-γ、VEGF、Ang-2水平更高(P均0.05)。结论 PCI后血清AT1-AA滴度阳性与ISR的发生风险存在独立的相关性,可能与冠脉内皮细胞受损及内膜增生有关,检测血清AT1-AA滴度的分布特征有助于预测PCI术后IS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AA)与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既往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7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35例)及非再狭窄组(32例);另选择对照组2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三组患者血清AT1-AA。结果再狭窄组患者血清AT1-AA阳性率高于非再狭窄组(45.7%比21.9%,P〈0.05)及对照组(45.7%比11.5%,P〈0.01)。结论AT1-AA可能参与PCI术后再狭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与血液中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于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病人120例,将未发生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70例病人纳入对照组,发生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50例病人纳入观察组。检测两组血液中GDF15及PDGF的mRNA与蛋白水平,并分析再狭窄病人GDF15和PDGF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液中单个核细胞GDF15 mRNA和PDGF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GDF15与PDGF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再狭窄病人血液单个核细胞内GDF15 mRNA与PDGF mRNA呈正相关(r=0.646,P0.05);血清中GDF15蛋白与PDGF蛋白也呈正相关(r=0.421,P0.05)。结论血液中GDF15与PDGF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再狭窄,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两者可以作为临床随访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血清OX40配体(OX40L)水平与术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69例,术前检测患者血清OX40L水平,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未狭窄组和再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OX40L水平。结果再狭窄组患者血清OX40L水平显著高于未狭窄组(P0.05);再狭窄组患者中一支病变、二支病变、三支病变血清OX40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血清OX40L水平与术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相关,可作为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很好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病人细胞炎症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1月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的再狭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胸闷、胸疼、心悸气短和舌苔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TNF-α、IL-8、CRP、sICAM-1和MMP-9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病人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1,P=0.001)。结论活血化瘀汤可降低病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的再狭窄发生率,改善中医证候,减轻炎症反应,降低sICAM-1和MMP-9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表达与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3月在我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病人85例,随访1年。根据病人PCI术后1年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再狭窄组(17例)和未狭窄组(6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NGPTL4水平,分析血清ANGPTL4与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和ANGPTL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I术后冠心病病人血清ANGPTL4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和ANGPTL4是影响病人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冠心病病人血清ANGPTL4水平低于未狭窄病人,血清ANGPTL4水平与PCI术后再狭窄呈负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清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变化趋势及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置入冠状动脉支架的冠心病患者128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h、1周、2周、1月、3月、6月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Lox-1水平。所有患者术后6月常规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以支架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n=24)和无再狭窄组(n=104),并分析两组患者血清Lox-1水平变化趋势及差别。结果术后24h两组患者血清Lox-1水平较术前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冠状动脉无再狭窄组患者术后1周血清Lox-1水平有下降趋势,2周时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血清Lox-1水平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状动脉再狭窄组患者血清Lox-1水平术后两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血清Lox-1水平呈持续性升高,与无再狭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血清Lox-1水平在两周时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未恢复至术前水平且持续升高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危险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清微小RNA-223(miR-223)、CXC族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2个月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病人210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支架内无再狭窄组(186例)和ISR组(24例)。检测血清miR-223和CXCR4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223和CXCR4表达水平与ISR发生的关系。结果 ISR组高血压占比、高血糖占比、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ISR组血清miR-223和CXCR4水平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血清miR-223和CXCR4表达水平与ISR病人病变类型和长度有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223、CXCR4水平与ISR病人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血清miR-223、CXCR4、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高血压、高血糖为IS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ISR病人血清miR-223和CXCR4高表达,是冠状动脉ISR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病人血清中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表达水平与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心内科行PCI术成功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18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29例)与非狭窄组(151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支架使用情况等;检测病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hs-CRP)等血清生化指标;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TRP6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TRP6水平诊断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临床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狭窄组相比,再狭窄组血清中CTRP6水平降低(P<0.05);再狭窄组总胆固醇(TC)、hs-CRP、TNF-α、IL-6水平及有糖尿病史比例均高于非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0.
背景髓系细胞触发受体(TREM)可通过介导多条信号通路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但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行支架植入术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85例,根据随访期间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再狭窄组83例和无再狭窄组10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sTREM-1水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血清sTREM-1水平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 (1)本组患者随访2年无一例失访,再狭窄发生率为44.9%(83/185),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17.5±7.9)个月。(2)两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及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患者糖尿病、下肢双侧病变、下肢完全闭塞发生率及吸烟率、血清sTREM-1水平高于无再狭窄组,下肢血管病变长度长于无再狭窄组(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REM-1水平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OR=2.270,95%CI(1.525,3.379)]。(4)绘制ROC曲线显示,血清sTREM-1水平预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AUC为0.884[95%CI(0.837,0.906)],最佳截断值为274.29 ng/L,灵敏度为72.8%,特异度为91.1%。结论血清sTREM-1水平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对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高血压抗AT1受体抗体(AT1-AA)阳性病人的疗效及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AT1-AA阳性病人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氯沙坦治疗,B组给予伊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血压水平,检测IFN-γ、IL-4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91.84%,显著高于B组的75.51%(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IFN-γ、IL-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稍低于B组的10.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与伊那普利片均可用于治疗高血压AT1-AA阳性病人,但氯沙坦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改善IFN-γ、IL-4水平,降低血压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内皮化的预测价值以及对ADP受体拮抗剂用药时间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后12~18个月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造影后对无支架内再狭窄的30例患者的32支血管34个支架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根据成像结果分组,支架小梁完全内皮化的患者为完全内皮化组,支架小梁非完全内皮化的患者为非完全内皮化组,选18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无狭窄的患者为对照组,术后抽取肘静脉血,测定vWF水平.结果 非完全内皮化组血浆vWF水平显著高于完全内皮化组和正常对照组(29.13±8.47 μg/L比13.81±1.04 μg/L和12.83±1.13 μg/L,P<0.05),完全内皮化组血浆vWF因子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vWF对预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内皮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临床ADP受体拮抗剂用药时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脂残余风险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及血浆Chemerin与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科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在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冠脉造影的18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复查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和非狭窄组。所有病人术后口服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均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及复查冠脉造影术前1d空腹测定血脂水平。应用酶联免疫法测血浆Chemerin水平。结果再狭窄组和非狭窄组PCI术前及复查造影前血浆Chemeri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冠脉造影术前再狭窄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非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顾分析显示血浆Chemerin与支架再狭窄独立相关,在LDL-C1.8mmol/L病人中TG、HDL-C水平与冠脉支架再狭窄独立相关。结论 Chemerin可能在冠脉支架再狭窄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可作为冠脉支架再狭窄的预测因子;血脂残余风险TG和HDL-C与冠脉支架再狭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与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粥样斑块局部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高血压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T1-AA阳性和阴性的血清并纯化。建立30只球囊拉伤所致高脂血症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成6组:(1)对照组;(2)低浓度AT1-AA[20μg/(kg·d)]注射组(简称LA组);(3)高浓度AT1-AA[40μg/(kg·d)]注射组(简称HA组);(4)氯沙坦[20 mg/(kg·d)]灌胃+高浓度AT1-AA注射组(简称L+HA组);(5)辛伐他汀[4 mg/(kg·d)]灌胃+高浓度AT1-AA注射组(简称S+HA组);(6)7aa[1.5 mg/(kg·d)]灌胃+高浓度AT1-AA注射组(简称7aa+HA组),予以不同的处理。取兔腹主动脉进行HE染色,比较各组斑块所占管腔面积;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斑块局部MMP-2的表达。结果各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第4周后明显升高。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在第8、10周血清AT1-AA水平均明显高于实验开始时。LA组、HA组斑块占管腔面积百分值分别为46.99%±13.06%、66.11%±19.67%,明显高于对照组(27.71%±7.46%)、L+HA组(34.27%±12.38%)、S+HA组(24.03%±8.56%)及7aa+HA组(28.54%±12.50%)(均P0.05)。LA组、HA组MMP-2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结论 AT1-AA可明显促进高脂喂养兔受损动脉内膜处斑块形成,增强斑块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及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内皮素-1(ET-1)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辽河油田总医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74例,其中男性125例,女性49例,年龄42~71岁。根据随访结果分为狭窄组(36例)和对照组(138例)。收集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血脂、合并症、心肌梗死病史、支架数目和直径等方面资料。术后检测ET-1水平,且术后均随访1年,记录有无支架内再狭窄。结果狭窄组合并高血压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置入支架长度、谷草转氨酶和ET-1均高于对照组,置入支架直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OR=2.451,95%CI:1.123~5.364)、置入支架直径(OR=0.625,95%CI:0.415~0.994)和ET-1(OR=1.528,95%CI:1.208~2.824)是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当ET-1为96.5 pg/ml时,诊断PCI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76.8%。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高水平ET-1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检测ET-1水平有助于评估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1-7)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四川现代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之间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20例,根据患者2年后随访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为再狭窄组(n=26)和非再狭窄组(n=158)。选择同期我院体检无冠心病者5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血清Ang-(1-7)、内皮素(endothelin,ET)-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及IL-8的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再狭窄组患者血清Ang-(1-7)浓度较健康对照组及非狭窄组低,而ET-1、IL-6及IL-8浓度高于非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Ang-(1-7)浓度与血清IL-6(r=-0.956,P=0.002)、IL-8(r=-0.922,P=0.035)及ET-1(r=-0.920,P=0.031)浓度呈负相关。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Ang-(1-7)是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回归系数为0.337,OR=1.257,95%CI:1.034~1.435,P<0.001)。结论Ang-(1-7)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及介导炎症反应参与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血清脂蛋白(a)[Lp(a)]、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与冠心病病人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20例冠心病病人,随访12个月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失访4例、死亡4例。将再次发生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33例作为再狭窄组,未再出现冠状动脉狭窄的79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血清Lp(a)、MAU水平,探讨Lp(a)、MAU水平与病人发生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关系。结果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血肌酐、尿酸、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吸烟史、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支架直径、支架长度、规范用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血清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再狭窄组Lp(a)、MAU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术前Lp(a)、LDL-C、MAU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病人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CI术前病人的Lp(a)、MAU水平升高会增加冠心病病人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病人采用替格瑞洛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拟实施PCI手术治疗的106例NSTEMI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对比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2级10例(18.87%),3级43例(81.13%),对照组TIMI 2级14例(26.42%),3级39例(7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OD、MDA、ESM-1、ET-1、NO、vW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DA、ESM-1、ET-1、vW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OD、NO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MDA、ESM-1、ET-1、vW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PCI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替格瑞洛治疗NSTEMI PCI后病人,在保证心肌灌注的基础上,有利于进一步减轻血管内皮损伤,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程度,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因素。方法对2001-2003年成功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进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长度及血管直径参数的影响。结果104例病人的138处病变植入152个支架,再狭窄率为35.5%。再狭窄组病变血管植入支架的长度(22±6)mm明显大于非再狭窄组(18±6)mm,(P<0.001)。短支架的再狭窄率显著小于长支架及植入多个支架者(P<0.01)。再狭窄组直径小于3.0mm中小血管的比例明显多于非再狭窄组。BX支架的再狭窄率最高,达46%,Supra-G的再狭窄率最低,为10.5%。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与支架长度、构型等因素有关,小血管内植入支架仍须慎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应用蒙药冠心舒通胶囊预防再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08例AMI患者,被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蒙药组(常规治疗+蒙药冠心舒通胶囊),两组疗程均1年。观察比较两组治疗3、6个月和1年后的心绞痛复发率,治疗前、1年后的血清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1年的冠脉再狭窄率,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蒙药组治疗6个月、1年的心绞痛复发率(9.25%、5.56%)显著低于治疗3个月时的(33.33%,P=0.002, 0.001),且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25.93%,22.22%),P=0.023, 0.012。蒙药组术后1年冠脉再狭窄率(9.26%比33.33%)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02。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年后血清ET-1、CRP水平显著降低,NO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蒙药组治疗1年后血清ET-1[(125.09±33.41)ng/L比(107.16±34.26)ng/L]和CRP [(18.59±4.63)mg/L比(7.23±3.74)mg/L]水平降低更显著,NO水平[(6.81±1.47)μmol/L比(11.45±1.35)μmol/L]升高更显著,P均0.01。随访1年,蒙药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9.26%比25.93%),P=0.023。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服用蒙药冠心舒通胶囊可显著预防再狭窄发生,减少心绞痛复发,降低血清ET-1、CRP水平,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