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下某市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现状, 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策略, 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1月,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选取山东省某市3个县(市、区)的18家基层医疗机构, 每家机构抽取60~70名家庭医生签约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包含服务提供(19个条目)和健康问题提及频率(12个条目)2个维度。按照信息饱和原则对20名家庭医生和15名签约居民进行定性访谈, 了解当前服务需求和存在问题。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 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性服务评分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签约居民1 098人, 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性服务评分为(3.15±0.42)分, 其中疫苗接种、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教育项目得分较高, 分别为(3.80±0.54)分、(3.70±0.64)分和(3.78±0.57)分;皮肤科、心理健康咨询和家庭病床项目得分较低, 分别为(2.27±1.20)分、(2.97±1.01)分和(1.92±1.18)分。签约机构、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是综合性服务评分的影响因素(P<0.0...  相似文献   

2.
赵春青 《健康》2014,(3):1-1
<正>《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指出:着力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职能,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到2015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以上家庭医生式服务是指借鉴先进的家庭医生服务理念,开展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核心,以居民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在充分告知、自愿签约、自由选择、规范服务的原则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与服务家庭签订协议并通过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管理服务。家庭医生式服务是一种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通过深入居民家庭的访视,主动了解这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居民就诊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2020年天津地区家庭医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二元Logistic回归、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居民就诊行为的影响。结果:签约居民基层就诊比例比未签约居民高17%(P<0.001)。从签约时长来看,签约时长在1年及以下3年以上的居民基层就诊比例比未签约居民高20%~24%(P<0.001)。从服务质量来看,高质量组的居民基层就诊比例比未签约居民高39%~42%(P<0.01)。此外,亲戚签约家庭医生可以通过促进居民自身签约家庭医生,进而影响居民就诊行为。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有效提高居民基层就诊比例,且对签约时长在1年以上3年以下的居民影响较大。高质量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居民就诊行为的影响较大。此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签约患者角度评价宁波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效果。[方法]2021年4月5-26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宁波市2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600例门诊患者,开展基本情况、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患者体验等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574例调查对象中,签约患者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总体得分为(78.11±14.32)分,高于未签约患者[(59.36±17.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19,P<0.001);签约患者在首诊、可及性、医患关系连续性、综合性和协调性维度得分均高于未签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协方差分析,控制年龄和文化程度后。签约患者和未签约患者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签约患者在首诊、可及性、医患关系连续性、综合性和协调性方面的就诊体验好于未签约患者。签约服务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可及性、医患关系连续性、综合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患者角度评价河南省J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分析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对患者就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22年8月2—11日,对河南省J县1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274例患者开展问卷调查,按照是否签约家庭医生将其分为签约组(n=159)和未签约组(n=115)。结果:签约组患者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体验量表得分为(82.52±14.98)分,高于未签约组的(58.39±15.09)分,签约组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未签约组;签约组就诊总体满意度得分为(93.84±12.92)分,高于未签约组的(71.13±19.86)分;除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外,签约组满意度得分均高于未签约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首诊/第一线照护、服务可及性、综合性、协调性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就诊满意度。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核心特征功能会影响患者的就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正>家庭医生服务是2014年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疗改革的重要举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团队服务形式开展家庭医生服务,以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协调、可及性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不仅可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而且,通过上门服务,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方便,尤其受到高龄老年人、行动不便患者和家属的欢迎。笔者通过对已签约家庭医生的65岁及以上老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四川省民族地区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期望与感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四川省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提供可行建议。方法 自编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法对四川省3州10县的329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IPA分析法对四川省民族地区居民的期望与感知情况进行细化研究。结果 四川省民族地区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总体期望较高(D=4.25),而实际感知较低(D=3.85),差值为0.40。具体到服务效果、服务价格、服务模式以及服务便利四个维度中,机构满足居民常见病诊疗需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价格、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以及等待服务时间差值较大,分别为0.57、0.51、0.50、0.46。结论 合理布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信息化建设,健全优化远程医疗体系,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根据当地居民实际需求与收入,制定个性化服务,提供价格合理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率;推行线上预约挂号,分时段错峰就诊,优化就诊流程。  相似文献   

8.
对象了解签约服务实施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变化,分析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对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采用农村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于2015年3月对江苏省开展签约服务地区的2 240名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人口和社会学特征人群的健康素养总得分及各纬度得分进行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分析。结果有效调查2 207人,签约居民健康素养总得分高于未签约居民,其中,签约居民的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72.33±10.10)分,未签约居民为(71.41±10.67)分;签约居民健康知识与理念、健康行为得分高于未签约居民,其中,签约居民健康知识与理念得分为(42.27±6.56)分,未签约居民为(41.64±7.08)分,签约居民健康行为得分为(13.80±2.93)分,未签约居民为(13.38±2.87)分;签约居民健康技能得分低于未签约居民,其中,签约居民为(16.25±3.84)分,未签约居民为(16.39±3.96)分;签约居民中小学及以下学历[(72.45±2.95)分]、月收入水平2 000元及以下居民[(71.03±5.46)分]得分偏低;未签约居民中离异居民健康素养得分较高[(74.67±2.88)分]。结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建议开展更多旨在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技能的活动,增加农村居民对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现状的影响因素。结果及结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率偏低,不同特征人群利用签约服务的水平有差异。年龄、性别、户籍、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卫生服务可及性是影响居民利用签约服务的重要因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存在城乡差异,城市居民的签约服务利用情况更易受到地区因素的影响,而农村居民的签约服务利用情况更易受就业因素的影响。建议各地结合自身情况,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设计,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重点关注低收入人群和流动人口的签约服务,提高签约服务利用水平,推行有价值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疾病谱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群众对长期、连续健康照顾的需求。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控制行为风险等行为干预模式对慢性病患者的疾病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的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在乡镇和农村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更是不同于城市社区,要依托乡镇卫生院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居民提供包括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内容。目前,客观存在家庭医生特别是全科医生的数量不足、签约服务质量不高和居民获得感不强,部分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性政策还不到位,签约服务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与居民的较高预期存在差距等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希望通过加强全科医生人力资源建设、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综合提升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家庭医生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宣传力度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全面提高全科医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提高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和续签率,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健康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家庭医生制度通过签约的形式促使居民与家庭医生形成良好互动,提供医疗服务,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本文运用微观调查数据,探寻签约家庭医生对自评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家庭医生制度实施时间短,描述性分析与普通最小二乘法均无法证明家庭医生与居民自评健康水平存在因果关系,后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验证了签约家庭医生对居民自评健康水平影响的显著性,同时发现良好的信任关系与医患关系也可以改善居民自评健康感受,揭示了有效的制度设计对居民健康的促进效应。并就如何进一步扩大签约率,对“为签而签”等现象进行了讨论,为促进家庭医生制度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困境,构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方与供给方的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对影响居民签约决策和家庭医生努力程度博弈系统均衡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增强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积极性,提升居民签约个性化服务包的比例,降低因家庭医生"懒散"给签约居民带来的效用损失,缩减家庭医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努力"工作成本,加强有效签约的奖励,推动健康管理效果不理想的惩罚机制,均有助于博弈结果向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整合型基层医疗服务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济南市市中区六里山干休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分析影响居民签约的原因,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辖区内18~8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共发放问卷2655份,有效问卷2404份。2404份问卷中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为30.78%,签约原因前三位分别为医生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介绍、认为看病取药方便和看病费用低;拒绝签约原因前三位分别为:不了解、不需要、药品种类较少。影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因素:居民的一般情况、是否熟悉自己的签约医生、居民到最近的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可及性、与医生关系。结论影响家庭医生签约的因素有:居民年龄、职业、医保及家庭收入情况;对家庭医生服务的认知方面,不同层次人群存在很大差别;基层医疗机构能否普及、居民与医生之间的关系好坏均影响居民签约。  相似文献   

14.
陈静纯  袁春锋  谈芳  赖思宏  李旭  周驰 《现代预防医学》2023,(18):3347-3351+3366
目的 基于杭州市县域医共体政策背景,分析家庭医生签约对居民医疗健康服务获得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 在杭州市内采用立意抽样选取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和较差的两个地区,每个地区随机选取两家医共体,每家医共体选取1家牵头医院及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测定居民医疗健康服务获得感;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分析签约与未签约居民医疗健康服务获得感差异;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是否签约对居民医疗健康服务获得感的影响。结果 465位居民的安全获得感类别条目均分最高为(4.20±0.52)分,价廉获得感类别条目均分最低为(3.55±0.99)分;签约居民的总体获得感、方便、有效和安全获得感类别条目均分分别比未签约居民高0.18、0.20、0.22和0.16分(均P<0.05);签约家庭医生可以显著提高居民的安全获得感(β=0.128, 95%CI:0.085~0.521,P=0.007)和总体获得感(β=0.110,95%CI:0.315~4.159,P=0.023);此外,居民的年龄、学历、月收入、医保类型以及对医生的信任也可影响其获得感。结论 居民对医务人员的健康监督...  相似文献   

15.
从家庭医生的视角,以居民实际健康获得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主观感受,界定健康获得感的概念;参考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及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中的医疗卫生调查内容,以及上海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指标,拟定健康获得感评价指标体系,从健康保障、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个维度共10项指标评价签约居民健康获得感;通过定量调查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社区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为完善家庭医生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淄博市周村区1 550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区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38.67%的社区居民患病首诊选择签约家庭医生;家庭收支结余、签约前后医疗服务改善度、签约双方沟通频率对社区居民首诊是否选择签约家庭医生有影响。结论:加强对家庭医生制度的宣传和落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引导社区居民基层首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泸州市L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家庭医生签约现状及居民签约意愿影响因素开展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建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L区的红星社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和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家庭医生签约率较低,仅为34.2%;宣传推广不足,高达50.3%的居民不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意愿较高,69.8%的居民有意愿签约家庭医生;居民对医疗健康服务认识不足。结论:要提升家庭医生签约率及服务水平,关键从供给和需求这两个方面来思考,供给方面加强政策宣传,优化服务供给,确保服务质量;需求方面关注重点人群,致力于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持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不同试点地区农村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计划”实施的3个国家试点县、2个地方试点县和4个未开展“计划”的地区(县级)随机各抽取1所小学和1所初中,选择四至九年级学生3 83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学生对含蛋白质、钙和铁丰富食物的知晓率分别为76.6%,70.6%和69.4%;有88.9%的学生几乎每天都吃早餐,但早餐质量得分中位数仅为3.0(2.0,4.0)分,国家试点地区学生的早餐质量得分高于地方试点和非试点(P值均<0.05);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总分的中位数为43.0(38.0,47.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农村学生营养素养的影响因素包括学段和当地“计划”实施类型(P值均<0.01).结论 “计划”的实施对农村学生营养素养具有积极影响.应进一步加强营养健康教育、改善营养环境,促进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徐州市云龙区40岁以上农村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为制定该地区慢性病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徐州市云龙区906位40岁以上农村居民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秩和检验,对居民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特点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徐州市云龙区40岁以上农村居民中高盐、高油、高糖饮食者比例分别为32.7%、17.0%和39.6%,饮酒、吸烟和不锻炼者分别占22.6%、24.9%和43.9%。40~60岁居民高盐、高油、高糖饮食及饮酒和不锻炼的比例均高于60岁以上居民;文化程度高者高油饮食、饮酒和吸烟的比例高于文化程度低者;月收入高者高油饮食和饮酒的比例高于月收入低者;不同职业者在饮酒、吸烟和不锻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徐州市云龙区40岁以上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薄弱,不合理饮食、饮酒、吸烟、不锻炼等危险因素广泛存。该地区需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降低不良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精细网格化管理对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及健康自我管理的效果,为今后建立更为有效的基层医务人员健康促进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上海市金山区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作为精细网格化管理干预组,同时选取地区发展、经济水平、人口基数以及服务体量相当的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及健康自我管理得分,评估精细网格化实施实施效果。结果 共调查家庭医生团队成员162人,其中干预组83人,对照组79人。干预前,两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倦怠、自我健康管理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实施精细网格化管理模式两年后,干预组在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以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等维度的得分、职业倦怠综合得分以及职业倦怠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组在健康自我管理各维度上的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精细网格化管理能有效缓解基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职业倦怠的发生,并能进一步提升其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