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定本院200例植入起搏器患者,采用SF-36健康调查表对其进行直接问卷调查、电话问答调查,将术前与术后生活质量积分进行对比,观察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出院后3、6、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对于评价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选取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257例,采用SF-36健康调查表对其进行直接问卷调查、电话问答或者信件调查,将术前与术后生活质量积分进行对比,观察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257例患者失访18例,将239例调查结果分别进行术前、术后对比,除精神健康这一维度术前、后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各维度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对于评价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和医疗费用进行调查,了解其变化情况。方法入选177例患者(男103例,女74例),完成术前和术后的SF-36调查表,量表采用标准分法进行评分统计;统计患者手术前后的就医次数、医疗费用。结果 176例完成12个月的随访,起搏器植入患者SF-36调查表的8方面得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患者的就医次数和医药费用明显减少(P<0.05)。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病人长期置入不同类型心脏起搏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高龄心脏起搏器置入病人36例,根据置入不同类型分为单腔起搏组(n=18例)和双腔起搏组(n=18例);选取同期无明显心脏疾病的高龄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单腔起搏器置入后LVEF水平较置入前降低,LVEDV较置入前升高;且单腔起搏器治疗后LVEF、LVEDV均低于对照组(P 0.05);单腔起搏器置入后LVESV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单腔起搏器置入后LVESV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单腔起搏组、双腔起搏组治疗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总健康状况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 0.05);但两组间置入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置入双腔起搏器对病人心脏功能无明显影响,有利于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但临床应根据病人身体状况及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心脏起搏器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两种起搏方式[单心房按需(AAI)起搏和双腔按需(DDD)起搏]对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入AAI组(57例)和DDD组(86例).在起搏器植入前、植入后6个月,之后每年1次的随访中,根据随访期间的健康状况填写36条简明健康问卷(SF-36量表).38例完成3年随访,且SF-36量表资料完整的患者被纳入生活质量研究.结果:与起搏器植入前相比,起搏器植入术后6个月,患者除躯体疼痛稍下降外,生活质量其余各维度均较起搏器植入术前提高,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患者总体健康评分增高,同时AAI组总体健康评分也高于DDD组(P均<0.05);起搏器植入术后2年,起搏器患者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及社会功能的评分均较起搏器术前显著增高(P均<0.05);两两比较显示,除了AAI组总体健康评分显著优于DDD组外(P<0.05),两组患者其他各维度的评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起搏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AAI起搏方式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DDD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患者的焦虑特质对于心脏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他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0~2013年植入心脏起搏器病人65例,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中的特质焦虑分进行分组,通过SF-36简明生活质量量表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各个方面进行评测分析。结果非特质焦虑组(n=43)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特质焦虑组(n=22)的患者。两组在躯体功能、躯体健康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感、生命活力、社交功能、情感问题所致的角色受限、精神健康,8个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焦虑特质明显影响其术后的生活质量,应当对于患者的焦虑特质在术前就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二科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共98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36条健康状况简明调查问卷(shortform-36healthsurvey,SF-36)量表及生活质量相关事件量表(assessmentofqualityoflifeandrelatedevents,Aquarel)完成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提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均下降,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起搏治疗及心理护理,可在消除患者躯体症状的同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变不良的应对方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起搏模式对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方法将以心动过缓为主的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298例,择期置入心房按需型起搏(AAI,31例)、心室按需型起搏(VVI,35例)、房室全能型起搏(DDD,126例)和房室全能型频率应答起搏(DDDR,106例)模式的起搏器。起搏器置入即刻及随后每6个月进行定期随访,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动态ECG、症状限制性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测定。结果298例患者起搏器置入后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总评分较置入前提高(P<0.05)。AAI和DDDR模式下,起搏器置入后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总评分较置入前提高(P<0.05);DDD和VVI模式下,起搏器置入后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总评分较置入前有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起搏器可以改善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团体积极体验对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老年病人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2015年间我院收治的102例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团体积极体验干预。对比分析2组病人干预前后希望水平、应对方式及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希望水平评分以及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积极体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老年病人的希望水平,积极改善病人的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但随着接受起搏器植入的患者不断增加,起搏器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也较前增加。起搏器相关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因此,起搏器植入术后正确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指导对患者的早日康复非常重要。本研究对2005年至2013年在我中心确诊为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感染的患者护理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采用起搏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价不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因缓慢型心律失常收治住院并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56例, 根据起搏方式分为VVI 起搏组、AAI起搏组、DDD起搏组;按照起搏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计分规则,分别于植入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进行随访并计算生活质量得分,分值越低说明生活质量状况越好。结果 (1)与起搏器植入前比较,患者术后3个月、1年的生活质量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一般认知功能4个方面分值均有所下降,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间不同时期两两比较显示3种起搏方式对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一般认知功能3个方面改善无差异(P>0.05),在躯体功能改善方面,AAI起搏组与DDD起搏组之间无差异(P>0.05),VVI 起搏组与AAI起搏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29),VVI 起搏组与DDD起搏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33)。结论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AAI起搏组和DDD起搏组在改善患者改善躯体功能方面显著优于VVI 起搏组,提示接受生理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于非生理性起搏患者。  相似文献   

12.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心理状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心脏起搏器不断更新换代,功能日益完善,并逐步符合生理要求。且起搏器植入术的并发症在许多医院已降到<1%。但随着起搏器植入数量的增多,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心理因素对术后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随访调查。  资料和方法 选择随访对象标准:(1)术前心功能正常;(2)年龄18~64岁;(3)无手术并发症和术后未发生起搏器故障。我院1988~1997年植入起搏器患者164例,男性113例,女性51例。植入VVI起搏器118例,DDD或AAI起搏器46例。植入起搏器半年以上者,发随访表调查随访生活质量;到医院随访起搏器工作情况。排除起搏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术前心理状态对于术后生活质量及相关起搏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4年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96例,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中的特质焦虑以及躯体化症状量表(SSS)评分进行分组,通过SF-12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12)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各个方面进行评测分析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非焦虑组(n=66)与焦虑组(n=28)的患者在总体健康自评方面(P0.05或0.01)有显著性差异,躯体化组(n=32)在躯体功能、活力、总体自评及心理健康方面明显低于非躯体化组(n=62)。焦虑组的患者术后的心血管病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焦虑组。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前患者伴有焦虑及躯体化症状明显影响其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植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后生活质量、心脏功能及运动耐量等改变,以探讨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经临床、食管心房调搏、动态心电图和运动试验心电图确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且合并窦房结变时功能不良的30例老年患者,择期植入永久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器(DDDR),于起搏器植入术后即刻及12个月后将起搏器分别程控为非频率适应性起搏模式(DDD)和频率适应性起搏模式(DDDR)。两种模式下起搏器各工作12个月,定期随访,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动态心电图监测24h日常活动时心率变化;症状限制性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观察运动持续时间,最大起搏频率;超声心动图测定最大运动负荷时每搏量、每分心排出量。结果 本组患者DDDR模式下SF-36调查表的总得分118.60±7.12比DDD模式下该表总得分95.27±7.56提高了24%,P〈0.001,生活质量较DDD模式有显著提高;运动持续时间和最大心排出量均较DDD模式明显增加[(386.20±67.72)s vs(274.10±56.88)s,P〈0.001;(9.97±1.03)/min vs(6.30±0.79)/min,P〈0.001]。结论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可明显改善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在普通X光机(胃肠机)设备条件下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效果、有效性、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的临床体会分析。方法 52例患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均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并对病因、适应证、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2例患者均成功植入VVI心脏起搏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心脏起搏器是目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可靠最有效的措施,掌握手术适应证及规范的操作程序可有效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基层医院开展该项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病人焦虑情绪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观察八段锦结合合理情绪疗法(RET)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病人焦虑情绪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定病人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欧洲心律协会(EHRA)分级及心房颤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量表(AFEQT)评定其生活质量;将HAMA-14评定为焦虑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左接受常规治疗组基础上进行八段锦结合合理情绪疗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病人合并焦虑情绪的比例高达47%。治疗组治疗后HAMA-14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SF-36评分、EHRA分级及AFEQT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HAMA-14评分、SF-36评分、EHRA分级及AFEQ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病人出现焦虑情绪的比例较高,生活质量差,八段锦结合合理情绪疗法可改善病人HAMA-14评分、SF-36评分、EHRA分级及AFEQT评分,从而缓解病人焦虑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1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必要康复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评价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78.1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F-36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病人有显著临床疗效,能明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房室结消融加永久起搏器治疗对老年持续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8例老年持续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阻断房室结造成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后植入永久起搏器。随访观察患者的心室重塑、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随访半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0.52±0.04vs0.34±0.03,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少不明显(61.5±3.9mmvs64.5±3.1mm,P>0.05);6min步行距离和SF-36量表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房室结消融加永久起搏器治疗能改善老年持续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永久起搏器植入目前已经成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据统计[1],我国起搏器植入总数年平均增长11%左右,其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超过所有起搏器植入患者总数的76%.迄今为止,传统右室心尖起搏在临床上仍广泛应用[2].由于高龄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致使死亡率增高.本实验通过对VVI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高龄患者伴发疾病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心力衰竭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指导其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慢快综合征患者45例,均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并联合比索洛尔治疗,3个月后分析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结果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后,所有患者与治疗前相比临床症状减轻,严重心律失常发作频率显著下降(心动过缓:48.89%vs.0;心动过速:33.33%vs.0),心率更加平稳[(65.3±7.2)次/分vs.(43.5±6.7)次/分],心功能显著改善[NYHA分级:(1.57±0.42)vs.(2.31±0.35)];SF-36量表评分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联合比索洛尔可改善慢快综合征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