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改善疗效的因素。方法:23例ARDS患者按诱发因素分为肺内因素组(A组)和肺外因素组(B组)。选择不同呼吸机和鼻(面)罩行NIPPV,采用双相压力支持通气(BiPAP);多功能呼吸机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SV) 呼气末正压(PEEP)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PSV PEEP。通气3—10h,不适合NIPPV的患者改建人工气道通气。结果:全程进行NIPPV治疗的患者A组5例,B组12例;NIPPV治愈A组为55.6%(5/9);B组为85.7%(12/14),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合理选择呼吸机、呼吸模式和治疗参数,并改善对NIPPV不利的影响因素,可以减少人工气道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2021,41(6)
目的 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撤机后呼吸支持治疗中分别应用无创高频通气(NHFV)、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30例NRD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撤机后采取NIPPV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65例,撤机后采取NHFV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7 d内撤机成功率、无创通气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7 d内撤机成功率为72. 31%(47/65),对照组为80. 00%(52/6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的无创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儿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早产儿视网膜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NHFV、NIPPV用于撤机后呼吸支持治疗的7 d内撤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但NHFV的无创通气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作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住院治疗、需机械通气的RDS患儿50例,2011年11月前以常频机械通气的25例患儿作为CMV组,2011年11月后以高频振荡通气的25例患者患者作为HFOV组。结果机械通气1h后,两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2)、平均气道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分压(PO2)均较0h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在1h及6hHFOV组较CMV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24h后HFOV组的PO2、MAP与CM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患儿用氧时间与CM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漏、颅内出血、心力衰竭、DIC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休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发生休克症状的病人增多,但积极处理后可以缓解。结论 HFOV能更好更快的改善RDS患儿的氧合功能,缩短用氧时间,但24h后的疗效与CMV组比较无差别,未缩短使用呼吸机的时间。未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休克积极处理后可以纠正。HFOV可以作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随机采取HFOV及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NRDS患儿,比较其临床疗效、并发症.结果 HFOV组患儿在治疗后4、12、24 h氧合指数(OI)明显下降,并低于CMV组(P<0.01);两组患儿各时间点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FOV组患儿上机后1 d胸片较CMV组明显好转(P<0.05).HFOV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于上机后1、2 d时较CMV组显著减少(P<0.01).两组患儿治愈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OV组上机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CMV组(P<0.05),慢性肺疾病(CL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及气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MV组(P<0.05).结论 HFOV能更好地改善N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时间和上机时间,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儿分成试验组与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试验组患儿接受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统计两组治疗前、治疗12、36、72h后的Pa O2、Pa CO2和氧合指数;比较两组72h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12、36、72h后,两组Pa O2、Pa CO2和氧合指数均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的Pa O2、氧合指数、Pa CO2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是4.00%(1/25),低于参照组患儿的24.0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应用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通气效果与有创通气相当,但并发症更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无创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4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7例。参照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研究组采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3 d后研究组二氧化碳分压、呼气末正压、吸入氧浓度水平低于参照组,氧分压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3 d后研究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血气分析,降低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NRDS 64例,随机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30例和高频振荡通气(HFOV)34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及并发症等.结果 HFOV组患儿吸入氧分数明显低于CMV组,PaCO2及氧合指数迅速下降,pH及PaO2明显上升,HFOV组发生肺气漏及慢性肺部疾病(CLD)等并发症低于CMV组(P<0.05).结论 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无创正压通气与有创通气治疗淹溺者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63例淹溺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无创正压通气组,B组为有创通气组,分别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有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种通气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机械通气0.5h、1h,4h、12h后两组pH、Pa02、PaCO2及HR、RR均明显改善(P〈0.05)。B组HR、RR在机械通气0.5h、1h后下降较A组快,但在机械通气4h后两组HR、RR变化一致。这与B组气管插管时应用镇静麻醉剂或肌肉松弛剂有关。A组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平均住院费用、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少于B组(P〈0.05),治愈率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方法和有创通气方法治疗淹溺者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无创正压通气方法优于有创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晓燕 《全科护理》2011,(11):960-961
[目的]总结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3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采取HFOV,并与治疗时、治疗后8 h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比较两者之间的变化。[结果]32例患儿的血气分析在HFOV治疗后有显著改善,与治疗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FOV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机械通气过程中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813-815
目的对比固尔苏联合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两种治疗方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固尔苏联合有创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固尔苏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情况。结果观察组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aO_2及SaO_2均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固尔苏联合无创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临床效果优于有创通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气状况,缓解患儿缺氧症状,促进自主呼吸,此种治疗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诊断为RDS的200例早产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nHFOV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初始治疗失败率、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血气分析相关指标、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及血清高迁移族蛋白B1(HMGB1)水平。 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93.00%(93/100)vs. 63.0%(63/100),χ2 = 68.923,P < 0.001],且研究组患儿初始治疗失败率[6.00%(6/100)vs. 15.00%(15/100),χ2 = 4.310,P = 0.038]及BPD发生率[1.00%(1/100)vs. 9.00%(9/100),χ2 = 6.737,P = 0.00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儿气胸/气漏、消化道穿孔、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颅内出血、鼻损伤、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2.083、2.909、0.977、1.332、1.047、0.521、2.750,P均> 0.05)。同时,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氧分压[(89 ± 28)mmHg vs.(80 ± 29)mmHg,t = 2.151,P = 0.033]、二氧化碳分压[(37 ± 7)mmHg vs.(41 ± 10)mmHg,t = 3.386,P<0.001]及血氧饱和度水平[(97.4 ± 2.1)% vs.(90.6 ± 6.4)%,t = 10.049,P < 0.001]均显著改善,aEEG评分显著升高[(8.5 ± 1.5)分vs.(5.2 ± 1.9)分,t = 13.319,P<0.001],血清HMGB1水平显著降低[(578 ± 71)ng/L vs.(628 ± 72)ng/L,t = 5.071,P<0.001]。 结论nHFOV可有效改善RDS早产儿的脑功能、血气分析及呼吸支持相关指标,降低血清HMGB1水平,提升整体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3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采取HFOV,并与治疗时、治疗后8 h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比较两者之间的变化.[结果]32例患儿的血气分析在HFOV治疗后有显著改善,与治疗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FOV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机械通气过程中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7):1109-1110
目的探究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8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 O_2、血PH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促进患儿康复,改善患儿血气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蒲芳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0):913-914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致使胎儿出生后肺组织不能扩张,多见于早产儿,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用于解剖死腔的潮气量,以较高的频率通过胸壁的震动产生双向压力变化从而使肺组织进行有效气体交换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固尔苏联合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12月4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运用固尔苏联合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比较该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47例患儿好转及治愈,治愈率97.91%,1例超低体重儿并发肺出血、DIC而死亡。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固尔苏联合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满意,操作简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高频震荡通气(N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PS治疗,观察组采用NHFOV联合PS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FiO_2)、氧合指数(O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 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 0%(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p(O_2)水平高于对照组,MAP、p(CO_2)、FiO_2、O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儿肺炎、气胸、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NHFOV联合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动脉血气指标,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2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实施NIPPV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  相似文献   

18.
肺间质气肿(PIE)是在应用常频通气(CM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随着高频通气(IFV)技术的应用,NRDS并发PIE的情况明显下降…;但如果应用不当也会发生肺气肿,常导致PIE加重及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张力性气胸、纵隔气肿等。为此,我们对并发PIE的NRDS患者进行高频通气治疗,探索其参数调节规律。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因其特殊的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导致其易患呼吸道疾病,并极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同时小儿呼吸道保护功能较差,因误吸发生ARDS机率较高.因此呼吸支持日显重要。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作为人工呼吸支持的重要技术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作者于2006年10月-2008年3月,收治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21例ARDS患儿,报告如下。旨在分析和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儿科ARDS应用的效果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及有创正压通气(IPPV)治疗光气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例光气中毒致ARDS患者,随机分别采用NPPV及IPP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镇静剂使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9例患者均康复出院。NPPV治疗组5例患者中,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76.5 h,平均住院时间13.8 d,均未使用镇静剂,均未发生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IPPV治疗组4例患者中,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82.5 h,平均住院时间22.2 d,均需要使用镇静剂,有2例患者出现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NPPV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明显短或少于IPPV治疗组。结论对光气中毒致ARDS早期患者,选择NPPV与IPPV治疗,都是有效可行的;两者相比,NPPV具有无创性,不需要使用镇静剂,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优于IPP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