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冠状动脉瘘是指冠状动脉与冠状静脉、冠状静脉窦、心房、心室或肺动脉与主干之间形成的短路。1856年Kranse报道首例,1947年Bjork和Crafoord首次手术治疗成功。北京安贞医院收治两例冠状动脉瘘,其中一例冠状动脉一肺动脉瘘合并主动脉瓣狭窄,二瓣畸形均做了外科治疗,现将两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病例1 患者孙××,男性,13岁,自幼发现杂音,无症状。三个月来心慌,气短、偶有胸痛。于84年3月12日入院。查体:血压13.3/8.5kPa(100/64mmHg)无青紫,胸左、右缘Ⅱ-Ⅲ肋间均可闻Ⅳ级双期连续性杂音;以右缘为著。肝脾未及。心电图大致正常,心脏相右心缘一扩张弧形房影。右心导管检查右心房血氧增高。右侧各心腔压力正常。升主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扩张,一条异常血管和右房相  相似文献   

2.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右位心冠心病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自1993年~2001年8月开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847例,其中有右位心冠心病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例1男,69岁。以胸痛、气短16年,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既往发现右位心,内脏转位40年,原发性高血压20年。体检:血压200/110 mmHg(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8例不同部位的冠状动脉瘘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瘘发生位置,全部采用外科治疗,统计其疗效。结果 单纯冠状动脉瘘20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8例;右冠状动脉瘘18例,左冠状动脉瘘8例,双冠状动脉瘘2例。瘘入右心室13例,瘘入右心房12例,瘘入左心室1例,瘘入肺动脉2例。心腔内双瘘口及三个瘘口各有1例,余26例为单一瘘口。所有病例行手术治疗,8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同期矫治。全组无死亡及残余瘘,效果满意。结论 心脏直视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瘘效果肯定,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应同期矫治。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明确冠状动脉瘘发生位置和(或)瘘人心腔的位置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患,男性,18岁,身高178cm,体重72kg。3个月前突发晕厥1次,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心脏杂音。2005年11月1日收住我院。既往无发绀、胸闷及喜蹲踞史。查体:血压110/78mmHg(1mmHg=0.133kPa),呼吸频率18次/min,心率82次/min。一般情况好,全身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前区无隆起及异常搏动,胸骨左缘3~4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心界不大,胸骨左缘3~4肋间闻收缩期和舒张期连续性杂音。肝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无杵状指(趾)。心脏超声诊断:右冠状动脉瘘,分流部位不清。2005年11月17日行心导管检查。穿刺右侧股动、静脉,放置6F、7F动脉鞘,全身肝素化。主动脉瓣上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右房瘘(图1)。左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右冠状动脉瘘管口造影因分流量大,右冠状动脉及瘘管不能清晰显示全貌(图2)。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9岁,因盗汗、反复咳嗽4年余入院。体检:神清,HR104次/min,律齐,心尖区可闻及响亮的舒张期杂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音,腹软,双下肢不肿。心脏多普勒超声示:心脏增大,冠状动脉左室瘘。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室高电压。行主动脉(AO)根部造影示:左冠状动脉(LCA)明显扩张,并可见造影剂从左回旋支(LCX)进入左心室(LV),形成LCX LV瘘(见图1),右冠状动脉(RCA)未见明显异常。讨论冠状动脉瘘是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包括LCA、RCA的主支或分支直接通入心腔、冠状静脉窦、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或支气管血管。Ser c…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心脏中心内科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收治了两例巨大冠状动脉瘘患者,行介入封堵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1男,18岁,反复胸闷、心悸3年,发现心脏杂音1月入院,查体: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口唇无发绀,在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心率90次/min,律齐,在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听及4/6级收缩期杂音。在外院行心超声检查为室间隔缺损。在本院行心超声检查考虑冠状动脉瘘。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右冠状动脉瘘,瘘入右心室,右冠状动脉分支开口于瘘管内距主动脉10mm处,瘘管主动脉侧瘘…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弹簧圈栓堵法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经导管弹簧圈栓堵冠状动脉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总结我院 1999年 5月至 2 0 0 2年 12月 6例 38~ 70岁 (平均年龄 5 0 7岁 )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进行栓堵治疗的患者 ,其中冠状动脉瘘由左冠状动脉至肺动脉 2例、右冠状动脉至肺动脉 2例、右冠状动脉至右下肺静脉及双侧冠状动脉至肺动脉各 1例。结果  5例 (83 3% )栓堵后完全闭合 ;1例因瘘管迂曲 ,导管到位困难而放弃介入治疗。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 5例患者经体检和超声心动图随访 3~ 4 6个月 ,无残余瘘 ,无复发。结论 经导管弹簧圈栓堵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不用开胸 ,病人易接受 ,安全、有效、方便 ,可作为治疗冠状动脉瘘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冠状动脉与任一心腔或大血管之间存在的异常交通。这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到1980年止,世界文献共报告325例。占先天心血管畸形的0.2~0.25%。对本病已能用手术治愈,故术前正确诊断具有实际意义。命名及分类: 冠状动脉可与右侧心腔或肺动脉交通,也可同左侧心腔或肺静脉交通。当冠状动脉经瘘管与右心系统交通时,是主动脉血引流入右心与体静脉血混合,用冠状动静脉瘘的命名是合适的;但当交通引流入左心时,因主动脉血流入体循环心腔,故用冠状动静瘘的命名就不恰当。Papa-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指冠状动脉与心腔或与其他心脏周围血管之间的异常通路,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冠状动脉造影的检出率占0.1%~0.2%。绝大多数CAF小而无临床症状,仅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时被偶然发现,也有一些因分流量较大而出现心前驱连续性杂音、心肌缺血、心绞痛或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未见报道。我们发现1例,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冠状动脉瘘 (coronaryarteryfistulas,CAF)是指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与右侧心腔、冠状静脉 (或冠状静脉窦 )、肺动脉干及左侧心腔相连的畸形。 90 %的冠状动脉瘘瘘入右心系统 ,其中瘘入右心室最多 ,多为先天性[1] ,亦有个案报道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所致医源性冠状动脉瘘。19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 0 .3 % ,临床诊断较为困难 ,确诊主要依靠心血管造影。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 5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表现。1 对象与方法1996年 8月至 2 0 0 0年 11月 ,发现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3~ 2 1岁 ,平均年龄 11.8岁。临床初诊心脏杂音 2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1例 ,体检 2例。使用仪器 HPsonos10 0 0 ,System5 ,探头频率 2 .5~ 5 MHz。患者左侧卧位或平卧位 ,重点观察大动脉短轴和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2 结果5例冠状动脉瘘患者 ,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缺血性胸痛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关系 ,探讨其对冠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89例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 ,依据是否为临床典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所表现的特征性胸痛 (缺血性胸痛 ) ,分为 :4 0例典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Ⅰ组 )和 4 9例因胸痛临床疑诊为冠心病 (Ⅱ组 ) ,以计算机辅助定量冠脉造影观察二组在对冠状动脉病变。结果  ( 1)两组在血管直径狭窄程度≥ 5 0 %例数分别为 :39例∶5例 ,P <0 0 1。 ( 2 )两组的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例数分别为 :16例∶4例 ;15例∶1例 ,P <0 0 1;Ⅰ组的三支病变例数 :8例 ,Ⅱ组则无 1例 ,P <0 0 5。 ( 3)两组的病变血管数分别为 :70支vs .6支 ,P <0 0 1。 ( 4 )Ⅰ组和Ⅱ组的局限性病变、管状病变分别为 :4 1处vs.4处 ;12处vs .2处 ,P <0 0 1。结论 缺血性胸痛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临床依据 ,而且能反映出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狭窄的程度、对病变血管的数量、形态、范围有影响 ,可作为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选择性麦角新碱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 (EMPT)方法学 ,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方法 :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分别向左、右冠状动脉内注射麦角新碱生理盐水 ,测量注药及注入硝酸异山梨酯后冠状动脉管径变化 ,求出冠状动脉缩窄率 (EPCNR)。对 35例患者进行了选择性麦角新碱负荷试验 ,1组为 2 0例不典型胸痛、无心电图 ST- T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 2组为 15例有胸痛伴心电图 ST段上抬或下降 ,其中 13例有2 0 %~ 5 0 %冠状动脉狭窄患者。  结果 :1组 2 0例患者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管径变化显著 ,但 EPCNR均小于 5 0 %。 2组 15例患者 EPCNR均大于5 0 % ,其中 7例诱发出了冠状动脉的 10 0 %闭塞。  结论 :EPCNR在 5 0 %时诊断冠状动脉痉挛的特异性、敏感性最高。当选择性麦角新碱给药诱发出冠状动脉 10 0 %痉挛性闭塞时 ,小剂量硝酸异山梨酯冠状动脉内注射可立即使其缓解 ,安全性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320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5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 )检查资料,分析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5例冠状动脉CTA中,右冠状动脉分支瘘入肺动脉2例(40.00%),左冠状动脉分支瘘入肺动脉2例(40.00%),两侧冠状动脉分支瘘入肺动脉1例(20.00%)。所有图像通过VR、MIP和CPR等重组图像显示异常血管与肺动脉的关系和位置。结论320排螺旋CT容积成像结合多种重建方法可以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可作为该疾病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12例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3例行介入治疗 ,6例于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瘘修复术。结果 :12例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中 ,发生于右冠状动脉者 5例 (41 7% ) ,发生于左冠状动脉者 7例(5 8 3% ) ,其中前降支 3例 ,左回旋支 3例 ,同时源于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者 1例。在这 12例中 ,发生冠状动脉 肺动脉瘘者 6例 (5 0 % ) ,瘘入右房者 3例 (2 5 % ) ,瘘入左房者 2例 (16 7% ) ,瘘入右室 1例(8 3% )。 3例行介入治疗患者 ,经 6个月随访观察 ,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的最佳方法。在治疗方面 ,目前除手术治疗外 ,介入治疗亦是一种较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我院成功地为 1例右位心、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治疗 ,现报道如下。1.病史资料 :患者男性 ,71岁 ,反复胸痛 17年 ,持续胸痛 10h入院。既往史 :5 0年前发现右位心、内脏转位。查体 :血压 114/ 74mmHg(1mmHg =0 .133kPa) ,心浊音区位于右胸侧 ,心率 5 2次 /min ,律齐 ,无杂音。心电图示右位心 (图1) ,将左右手导联互换 ,左右脚导联互换 ,V1、V2 导联互换 ,于V3~ 9的右胸相对应位置描记V3 R~V9R ,提示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 (图 2 )。立即予链激酶 15 0万U静脉溶栓 ,2h…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成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915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TA)资料.结果 6915例冠状动脉CTA中,共检测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1例,检出率约为0.16%,其中右冠状动脉分支瘘入肺动脉6例(54.55%),左冠状动脉分支瘘入肺动脉3例(27.27%),两侧冠状动脉分支瘘入肺动脉2例(18.18%).所有图像通过VR、MIP和MPR等重组图像显示异常血管与肺动脉的关系和位置.结论 64层螺旋CT结合多种重建方法可以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起源、走行及终止,对临床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经右外侧腋下小切口入胸体外循环辅助直视下治疗冠状动脉右心室右心房瘘的手术经验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2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冠状动脉右心室和/或右心房瘘矫治术患儿31例,其中经胸骨正中开胸完成手术矫治的患儿16例(正中组),男性9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11.8个月(6~32)个月,中位体质量12.7 kg(7.5~29 kg)。其中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9例,左冠状动脉右心室瘘5例,右冠状动脉右心房瘘2例;经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右侧组)行手术矫治的患儿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10.8个月(5~28个月),中位体质量11.6 kg(5.6~18)kg。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9例,左冠状动脉右心室瘘4例,右冠状动脉右心房瘘2例。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冠状动脉右心室和/或右心房瘘矫治术。结果:右侧组术后无死亡。术后残余瘘2例。正中死亡1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术后残余瘘2例。右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ICU停留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显著低于正中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38个月,心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经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下行冠状动脉右心室右心房瘘矫治手术,手术安全可靠,术野清晰,创伤小,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成年人冠状动脉造影先天性变异分析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4  
目的 :探讨成年人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 (畸形 )的检出频度。  方法 :回顾性研究总结 4173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 ,准确判定各种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  结果 :1冠状动脉造影 4173例中检出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 5 0例 ,检出率为 1.2 % ,其中各种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42例 ,占 84.0 % ,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7例 ,占 14.0 % ,左、右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均异常 1例 ,占 2 .0 % ;2检出各种类型冠状动脉分支起源异常 15例 ,检出率为 0 .4% ;3检出各种类型冠状动脉瘘 2 8例 ,检出率为 0 .7% ,其中 18例(6 4.3% )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4其它少见冠状动脉变异 2例。  结论 :成年人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不典型或缺如 ,通常在心导管检查中被偶然发现 ,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各种类型冠状动脉变异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一左心室微血管瘘的冠脉造影(CAG)特点.方法:冠脉-左心室微血管瘘9例患者CAG均采用延迟采集,直至冠状静脉窦显影;观察冠脉血管病变、微血管瘘部位、左心室造影剂弥散等情况,以分析患者的CAG特点.结果:9例患者中5例同时并发冠脉病变.微血管瘘起源自单支冠脉1例,双支冠脉6例,3支冠脉2例,所有患者均包含对角支瘘管.CAG时并无明确可见的瘘管,但在正常分布的冠脉末梢血管显影的同时造影剂经微血管瘘直接弥散至左心室,呈现特征性的舒张期"心腔染色",而在微血管瘘分布区域的冠脉分支存在明显的扭曲.结论:冠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冠脉分布正常,但远端末梢血管与左心室直接交通,CAG时呈现特征性的舒张期"心腔染色".以双支冠脉微血管瘘多见,均包含对角支瘘管,微血管瘘分布区域的冠脉分支存在明显的扭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