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对我院1996-2002年间经胃镜检查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0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靳和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97-8397
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出血部位为上消化道出血,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出血以外的部位出血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异位出血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胃黏膜病变,其产生机制为:门静脉高压致胃部静脉向门静脉回流受阻,造成胃部瘀血,引起胃黏膜继发损伤。PHG的组织学特点为无炎症细胞或仅有轻度炎症细胞浸润,并具有特征性内镜表现。我院2004—10/2006—10共收治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86例,其中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并出血28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并出血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 G)及肝源性溃疡(H U)出血的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在发生呕血和(或)黑便后24~28h内的胃镜检查结果,并统计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因及出血方式。结果:食管静脉曲张轻度5例,中度12例,重度21例;PH G轻度15例,重度5例;H U多发12例,单发6例;出血方式:单纯黑便23例,呕血+黑便10例,单纯呕血5例。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占有重要地位,出血方式以黑便为主。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2005—11~2006—07住院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78例出血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PHG)在内镜下胃粘膜的改变颇具特征性 ,临床上亦有相应的症状。本文就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PHG发生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6例肝硬化患者均为本院 1997~ 1998年住院患者 ,全部病例于入院后 1周内作胃镜检查。其中 ,男性 6 4例 ,女性 12例 ,平均年龄 4 4 .5(2 1~ 72 )岁。肝炎后肝硬化 6 6例 ,酒精性肝硬化 7例 ,胆汁性肝硬化 2例 ,隐源性肝硬化 1例。肝功能分级 :ChildA级 18例 ,B级 4 6例 ,C级 12例。1.2 检查仪器 采用OlympusGIF -XQ30 型胃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特发性门脉高压症(IPH)误诊为肝硬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而病理证实为IPH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与10例病理证实为肝硬化的门脉高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IPH患者中5例胆碱酯酶(CHE)高于4 400 U/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大于80%;IPH病理特点门静脉分支纤维化为主,均未见假小叶.结论 IPH患者影像学表现类似肝硬化;CHE 4400 U/L及PTA 80%可作为鉴别IPH与肝硬化的重要指标;病理排除肝硬化是IPH必要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9-2009-09收治15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共15例,慢性胰腺炎引起11例,腹腔结核1例,胰腺囊腺瘤1例,胰腺癌2例。均有脾肿大,胃镜示胃底及或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基本正常。行单纯脾切除10例,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2例,脾切除加胰体尾切除3例,术后预后良好。结论胰源性门脉高压症能取得良好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102例患者服用美托洛尔片剂25 mg,2次/d口服。疗程90 d。结果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后90%患者门脉压力有不同程度下降,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减轻,治疗的不良反应轻。结论选用美托洛尔片口服是治疗门脉高压症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扫描仪(Fibroscan)和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指数比值(APRI)与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关系,分析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诊断PHG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16例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中肝脏组织硬度值(LSM)、APRI、食管静脉曲张程度(EV)、门静脉宽度(PVD)、血小板计数-脾长径比值(PC/SD)、PHG情况,分析LSM、APRI与EV、PVD、PC/SD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不同程度PHG患者LSM、APRI的差异,随后绘制LSM、APRI诊断PHG的ROC曲线.[结果]不同程度EV中LSM、AP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M、APRI与PVD、PC/SD相关,不同程度PHG患者LSM、APRI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broScan诊断PHG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ROC)为0.80(0.71~0.89),敏感度为78.91%,特异性为73.08%,APRI诊断PHG的AUROC为0.80(0.70~0.90),敏感度为65.83%,特异性为92.27%,FibroScan联合APRI诊断PHG的AUROC为0.95(0.89~1.00),敏感度为86.77%,特异性为98.10%.[结论]FibroScan和APRI能反映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压力及PHG情况,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精确性,对PHG无创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portalhypertensivegas tropathy ,PHG)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1] 。我科 1998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对 10 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 ,共检出PHG并出血 36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有明确的肝硬化病史 ,男性 2 8例 ,女性 8例 ,平均年龄 4 3.5岁。肝炎后肝硬化 30例 ,酒精性肝硬化 2例 ,药物性肝硬化 2例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1例 ,原因不明肝硬化 1例。按Child -Pugh分级 :A级 12例 ,B级16例 ,C级 8例。其中做过断流术的 5例。1.2 临床…  相似文献   

13.
肝胆管结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和探讨肝胆管结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案。【方法】对本院1995~2004年收治的88例肝内胆管结石症合并各种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8例中治愈76例,死亡12例,病死率为13.4%。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组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均较高。【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同期行肝叶切除及脾切除门奇断流术是可行的,是否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是影响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叶斌  王维  刘晟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2):1900-1902
【目的】通过对门静脉高压病人门静脉系统及其侧支循环的CT扫描,研究相关指标在预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可能预测出血的临界点。【方法】CT对门脉高压患者分组(出血组与未出血组)观察测量胃冠状静脉(vena coronaria ventriculi)直径、胃底-脾门区域内血管断面数量和总面积。计算以上指标在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预测诊断中的敏感度(sensitivity)、特异度(specificity),预测出血的临界点(cut-off points)以及约登指数(Yonden value)。【结果】胃冠状静脉直径,脾门-胃底区域血管断面数量、脾门-胃底区域血管断面总面积等指标在门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组和未出血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在预测出血时其敏感度、特异度以及约登指数有差异。【结论】胃冠状静脉直径,脾门-胃底区域血管断面数量、脾门-胃底区域血管断面总面积可以作为CT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可能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指标,其中脾门-胃底区域血管断面总面积作为一种新的CT检测指标具有较高的预测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布-加综合征误诊为药物性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布-加综合征误诊为药物性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59岁。因反复乏力、腹胀、尿黄10 a余,加重1周于2007-07-18入院。10 a来反复四肢乏力、食欲减退、上腹部胀饱、小便黄颜色逐渐加深,近1周加重。1周前在外院检查肝功能:TBiL36μmol/L,ALT 23 U/L,白蛋白37.9 g/L,γ-GT3 2.6 U/L。腹部B超提示:脾大,肝硬化,腹水。既往白癜风病史20 a,应用相应药物治疗,10 a前发现肝病后停用相应药物治疗,但病情无减轻且逐渐加重。一直按药物性肝炎治疗。入院查体:慢性病容,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无出血点肝掌及蜘蛛痣,脸部、躯干及四肢等部位可见大小不等、不规则纯白斑块;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部饱满,可见体表静脉曲张,腹软,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剑突下3.5 cm,质软,无压痛,脾肋下2.0 cm,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以药物性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收入院。入院后病原学检查:HbsAg阴性,抗-HBs阴性,HbeAg阴性,抗-Hbe阴性,抗-HBc阴性,HBV-DNA阴性,预以保肝、降黄、利尿治疗2周,效果不佳。患者为老年女性慢性...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危险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以往通常把出血原因归咎于食管或胃底曲张静脉破裂。但近10余年来,广泛开展的胃镜调查发现,其中10%~60%是由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引起,PHG出血的临床意义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但其与以乙型肝炎肝硬化为病因的PHG相关关系,目前尚缺乏细致、系统的研究。为此,本文旨在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PHG的相关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彩色B超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征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7):1677-1678
目的:探讨彩色B超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征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彩色B超检测门静脉主干宽度、脾静脉宽度、脾脏厚度,研究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结果: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不同,门静脉主干宽度、脾静脉宽度、脾脏厚度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可为判断门静脉高压提供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急诊胃镜检查的开展,发现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不断增加,并且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分析我院ill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胃镜资料。l资料和方法111例肝硬化患者均为经临床、实验室、B超或CT检查确诊并以呕血和(或)黑便为主诉而行急诊胃镜检查者,其中胆汁性肝硬化8例,酒精性肝硬化13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7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83例。男94例,女17例,年龄28~74岁,平均52.32岁。病程2.5~17年,平均10.7年。肝功能ChildA级43例,B级39例,C级29例。所有患者均在出血后…  相似文献   

19.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14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PPH)亦称区域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占肝外型门脉高压症的5%,我院自1995—01~2006—12收治13例PPH并复习国内2005~2006年间7篇文献报道的13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8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86例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占67.4%,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占18.6%,消化性溃疡出血占10.5%。经治疗,消化道停止出血73例,自动出院或转外科8例,因失血性休克,肝昏迷死亡5例。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门脉高压性胃病和消化性溃疡也是不可忽视的出血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